腔棘魚一種本該在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物種,卻意外被海釣人釣獲
茫茫大海之中,生存著無數種動物,生物,植物,在充滿魔幻色彩的深海中還有更多的未知生命等待這人類去發現,也許這裡面就生存著年代久遠的活化石,也可能它們已經在此生存了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了,就是在我們已知的動物生物之中就發現了很多幾億年前的古老活化石,比如說珊瑚礁這種海底植物,便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還有更為神奇的海洋動物活化石「鱟」,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就已經有它們的身影了,然而一直到當今現代還是優雅的生存在大海之中,傳說它們的血是藍色的,這就猝不及防的打破了人類對以往世界的認知,但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它,而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與之齊名的活化石腔棘魚,然而此魚本該在6000萬年前就被眾多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就此滅絕,沒想到時隔6000年之後卻意外被海釣人釣獲
腔棘魚作為生存在當今世界魚類中最古老的活化石,其根源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在那時恐龍都還尚未出現,便有了它們,其近親扇鰭魚亞目便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而它自己屬腔棘目,是種硬骨魚類,一直從4四億年前生存到現在
腔棘魚不是太大,但是非常重,附有特殊的粘液,一般體型都在1.5米左右,長相非常奇葩,畢竟人家是活化石,長的特殊一點也能夠理解,從外表來看此魚的魚鰭很多,就是因鰭棘中空而得名腔棘魚,別看它古老,卻是海底兇猛的獵食者,且行動靈活敏捷,顏色鮮豔
腔棘魚一種本該在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物種:
可能大家有所不知,腔棘魚在數億年前的分布很廣,自從一億年前的開始縮小生存空間,慢慢的衰退,在7500萬年前就幾乎絕跡,只留下了化石
這種古老的魚種被20世紀眾多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在6000萬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這種魚類骨化程度較低,是早期從淡水中慢慢轉化為海洋魚種的生物,據說腔棘魚在離開自己認定的生活水域2小時後就會死亡(它認知之外的任何淡水,海水都會死亡)
由於腔棘魚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在加上專家教授們多年的深度研究,這才一致認為腔棘魚已經不可能再存活在當今海域中,然事實恰恰相反,在1938年在非洲南部有漁民用漁網捕捉到一尾活體的腔棘魚,由於此魚的價值極高,可以打破科學界的認知,因此就把此魚挪離了當地海域,前往最高級別的野生保護動物基地,在此期間的十幾小時中這條獨一無二的腔棘魚並未死亡,到達目的地時依然是活蹦亂跳
這一消息傳出,頓時引熱議,也使得眾多專家「當場打臉」然而在此之後的1952年在葛摩又出水了第二尾腔棘魚,同地在1955年一下子發現了最少15條的腔棘魚,在隨後陸陸續續的幾十年中有很多腔棘魚被漁民和海釣人捕獲,這才解除了腔棘魚在60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結論
腔棘魚意外被海釣人釣獲:
在這些被發現腔棘魚還存活著的事件中,當然少不了海釣人做出的貢獻,在1977年的印尼蘇拉威西島和1988年的印度尼西亞均有腔棘魚被海釣人釣獲的事件,這也更加的佐證了腔棘魚依然存活於世
還有近年來很多國內外的海釣發燒友在印尼,緬甸,安達曼等海域均有過與腔棘魚遭遇的經歷,雖說這種魚體型不小,肉質鮮美,價格也極高,但出於對稀有物種的保護,釣上腔棘魚的海釣人都把此魚重新放生回了大海,畢竟人家已經經歷過一次滅絕了,別再讓經歷第二次滅絕了吧
由於證實了這一物種還真實存在,所以針對於保護腔棘魚出臺了很多的相關法律規定,也被列為了《瀕危物種案——近危物種》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