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最稀缺的資源是啥?這些基本依賴進口

2020-12-15 無釐頭小學弟

什麼叫稀缺?稀缺應該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儲量足夠稀少,二是戰略價值足夠重要,這就是缺。目前中國最稀缺的工業資源有如下八種元素: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一:氦

如果從絕對存儲量的角度來考慮,確實應該是氦氣最稀缺,因為其在空氣中含量原本就很低,空氣中僅有5%的氦氣含量。

氦是最不活潑的元素,而且是高導熱性不燃惰性氣體,主要用作保護氣體、氣冷式核反應堆的工作流體和超低溫冷凍劑,也用於半導體、光纖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

目前我國的氦氣提取技術相對比較落後,所提取的氦氣品位較低。氦氣資源對外依存度極高,相關統計表明,我國每年氦氣消費量為2200萬立方米左右,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二:鉻

如果從相對存儲量,對外依存度角度考慮,我國的鉻元素十分稀缺。鉻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金屬,鉻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1%。常被摻進鋼裡,製成既硬又耐腐蝕的合金,主要用來煉製不鏽鋼,耐熱鋼以及各種電熱元件材料。

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材料,我國鉻鐵礦品位低,開發成本很高,導致國內供應能力很差。但不鏽鋼產量卻不斷增長,供需缺口大,目前鉻鐵礦對外依存度高達99.8%。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三:鋯

鋯是一種高熔點金屬,呈淺灰色。鋯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以矽酸鋯、氧化鋯的形式應用於陶瓷、耐火材料等領域。金屬鋯還具有熱中子吸收截面小的特性,可用於核動力航母、潛艇以及反應堆的結構材料,屬於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我國需求量約為63萬噸,產能卻不足一萬噸,對外依存度長期高於90%。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四:鈷

鈷是具有光澤的鋼灰色金屬,比較硬而脆,是少數磁化一次就能保持磁性的金屬之一,應用的領域主要有電池材料,超級耐熱合金、工具鋼、硬質合金、磁性材料等。中國、日本、歐盟、美國等都將其列入關鍵礦產目錄。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精煉鈷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鈷資源極度匱乏,儲量僅佔全球1%左右,對外依存度達80%以上。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五:鎳

鎳是一種硬而有延展性並且有鐵磁性的金屬,因為鎳的抗腐蝕性,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好,常被用在電鍍與合金中,用來製造不鏽鋼和其他抗腐蝕合金,因而廣泛應用於飛機,雷達,飛彈等軍工製造業,在化學領域也常用作加氫催化劑。

鎳鎘電池的主要材料,地球地核也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世界範圍內鎳礦豐富,但我國相對匱乏,僅佔世界總量的4%。隨著各產業發展的需要,到了2016年後,國內產能僅能滿足不到20%的消費需求,缺口只能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約80%。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六:鉑族金屬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礦物屬自然鉑亞族,包括銥、銠、鈀和鉑的自然元素礦物,它們彼此之間廣泛存在類質同象置換現象,從而形成一系列類質同象混合晶體。廣泛應用於汽車、化工、石油、電氣、燃料電池等領域。用途廣消費量大,全球鉑族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非、俄羅斯、辛巴威等國家,其中南非儲量約為6.3萬噸,中國儲量低,約為365噸,僅佔全球總量的0.5%。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七:硼

硼約佔地殼組成的0.001%,硼的用途超過300種,其中玻璃工業、陶瓷工業、洗滌劑和農用化肥是硼的主要用途。硼是微量合金元素,硼鋼在反應堆中用作控制棒。因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加上國內硼資源的匱乏,對外依存度已達70%左右,主要進口來源國家是土耳其和美國。

最稀缺工業元素排行第八:碳

如果從碳元素的角度來講,肯定是不稀缺的,倘若從能源角度考慮,碳是石油、天然氣、煤炭的主要組成元素,而這屬於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天然氣和石油對外依存度一直較高,其中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早在2018年已超過40%,石油更是高達67.4%,煤炭儲量雖排行世界第三,但煤制油、煤制烯烴等技術還在重點攻關,部分成果逐步產業化。

除此之外,中國稀缺的工業元素還有鉀、錸、鈹、鈦等礦產資源。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肯定會面臨資源稀缺的問題,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所以當這些現有的資源用完之後,或許將會考慮地外資源了吧!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溫水煮青蛙,中國種子大量依賴進口的隱憂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中國本土93%的原生種子已經消失了。二、中國農業種子現實情況有多嚴峻?2018年我國進口農作物種子7000多萬公斤,進口金額約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金額約3億美元。中國國內目前大量種植的番茄、洋蔥、茄子、胡蘿蔔、辣椒、西藍花的種子都是高度依賴進口。在主糧水稻與小麥方面,種子我們基本還能自足。
  • 李新創:中國鐵礦石進口超80%,鋼鐵原料安全面臨巨大挑戰
    在日前由鋼鐵行業資訊網站「鋼之家」主辦的「2021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高峰論壇」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新創如是表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10月曾表示,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粗鋼產量將超過10億噸,同比增長3%至5%。2019年全年,中國粗鋼產能則為9.96億噸,同比大增8.3%。中國鋼鐵行業佔據全球半壁江山的同時,其最主要的「糧食」鐵礦石卻是一道長期難題。鐵礦石是高爐煉鐵原材料中最重要的一塊,近年來一些鋼企布局沿海,除環保考量外,進口鐵礦石所需的沿海港口物流優勢也是這些企業考慮的一大因素。
  • 歐盟有103個產品類別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一項研究顯示,歐盟有103個產品類別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額不斷增加,2019年的雙邊貿易額幾乎達到2000年的8倍。
  • 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中國或已無計可施?3招減少對外依賴
    而我國在此時也應該積極的採取措施了,首先第一招就是我們目前要一步步的減少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積極尋求其他鐵礦石的進口渠道,不能只依賴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進口。除了進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外,我們還可以多從巴西以及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進口鐵礦石。這件事目前我國已經開始著手去做了,目前也已經擴大從巴西進口的量。
  • 國內汽車半導體供應嚴重依賴進口
    國內汽車半導體供應嚴重依賴進口[車友頭條-車友號-功夫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轉型大大提速,這意味著車用半導體價值將會大幅提升,推動全球車用半導體需求加速增長。 中國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了450萬輛,佔全球的50%以上。 自然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需求市場,不過遺憾的是,國內汽車半導體供應嚴重依賴進口。 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不能排除未來供應受到更大影響的可能性。
  • 世界第一的鋼鐵製造大國,為什麼在特種鋼方面長期依賴進口?
    所以製造大國對於特種鋼的需求長期依賴進口,包括模具用鋼、高負荷軸承用鋼、高鐵動車的車軸用鋼、大型船用燃氣輪機及大型火力發電從轉子軸用鋼材方面,在鋼鐵大客戶——汽車製造方面也有40%依賴進口。 而基礎產品方面,例如螺絲、螺母、墊片這些緊固件,一噸國產品售價在3500美元左右,而進口一噸緊固件的價格高達9000美元。更不用去比較其他工藝複雜的產品了!
  • 中國每年大量進口鐵礦石,廢舊鋼鐵不能替代利用嗎
    中國進入2000年以來共計進口鐵礦石116.7億噸,而2015年至2019年連續4年進口量超過10億噸,對外的依賴度高達80%以上,既然中國對鋼鐵的需求量這麼大還的高價進口鐵礦石,那為什麼不用廢鋼鐵代替鐵礦石呢?
  • 陝西西安:航空工業計算所讓中國飛行器裝上國產航電系統
    原標題:航空工業計算所讓中國飛行器裝上國產航電系統 將改變中國飛行器長期依賴進口航電系統局面11月6日,記者從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依託「一體化預研」項目成果研發的綜合航電系統,在多款國產飛行器(包含飛機)上應用,使越來越多的中國飛行器裝上了國產航電系統,將逐步改變中國飛行器長期依賴進口航電系統的局面
  • 印陸軍70%軍服還依賴中國,印度人熱議:這是整個國家奇恥大辱!
    雖然印度一直高喊「印度製造」運動,但到現在印度國防工業水平仍然還很落後。此前我們曾驚訝印軍連子彈都要從國外進口,最近印軍再次讓人詫異。11月27日,據俄羅斯「topwar」網站援引印度媒體消息稱,印軍方就軍裝嚴重依賴中國這個問題展現高度關注。事實證明,至少70%的印度軍人穿著從中國購買面料製成的軍服。
  • 泡菜依賴中國進口,韓國卻稱:中國國標不適用於韓國的泡菜
    泡菜依賴中國進口,韓國卻稱:中國國標不適用於韓國的泡菜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泡菜大國,韓國政府也一直以泡菜為傲,處處宣傳泡菜的最高標準是韓國泡菜。但實際上由於原料價格原因,韓國99%的泡菜都來中國,尤其是中國四川、山東和東北的泡菜廠幾乎承包了韓國各類餐廳中的泡菜。
  • 澳大利亞的噩夢來了,中國真正停止進口
    澳大利亞之前一直是我們的大型貿易夥伴,我國常年都會從澳洲進口大量的煤炭,但是由於種種事件,我們取消了很大一批和澳大利亞的合作,澳大利亞可謂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懸崖,而現在我國又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那就是停止從奧迪來源進口動力煤和煉焦煤,目前華能國際、浙江電力等國有企業都已經收到了通知,這次可謂是真正的停止進口
  • 警惕農業被「卡脖子」:中國的種子,有多依賴外國?
    如果說晶片是手機、電腦最核心的零部件,那麼種子就是糧食安全最重要的東西,種子就是農業的「晶片」。中國是農業大國,但種子行業的科技含量跟發達國家比差距巨大。而且,在種子來源上,中國部分農產品也需要大量進口外國種子,被外國「卡著脖子」。
  • 昔日老大哥大部分電子器件需進口卻被封鎖,中國夠意思出手相助
    因此即便是在最鼎盛的蘇聯時代,微電子工業也一直都是俄國人的相對短板。不過當年國力強盛的蘇聯畢竟不是浪得虛名,為了滿足與美國爭奪全球霸權的需要,硬是憑藉一己之力建立起了一套包括原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在內的完整微電子產業鏈,可以獨立完成「從沙子到晶片」的生產全過程,雖然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與西方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至少做到了獨立自主不用受制於人,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 路透:德國人嘴上說減少依賴中國身體很誠實 從中國進口額再創歷史...
    中國小康網11月16日訊 老馬 根據路透社獲悉的德國聯邦統計署最新數字,今年1到9月,德國自中國進口額達到了85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猛增了5%。於此同時,德國進口貿易總額卻因全球新冠疫情下跌9.3%至7511億歐元。此消彼長之下,自中國進口額佔比也再創歷史新高。
  • 阿魏是一味的名貴藥材,以前全部依賴進口,上世紀70年代才改變
    可能很多人看到名字以後,還以為是人名,並且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實,阿魏是不常見的名貴中藥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全部依賴進口,直到發現我國不但有,而且有特有的阿魏品種,才改變了依賴進口的狀況。在我國沒有發現阿魏以前,全部依賴進口,據唐代段成式創作《酉陽雜俎》中記載:「阿魏,出伽闍那國,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為形虞。亦出波斯國,波斯國呼為阿虞截。樹長八九丈,皮色青黃。三月生葉,葉似鼠耳,無花實。斷其枝,汁出如飴,久乃堅凝,名阿魏。拂林國僧彎所說同。摩伽陀國僧提婆言,取其汁如米豆屑合成阿魏。」
  • 「最輕木材」在西雙版納推廣種植,有望改寫我國輕木依賴進口歷史!
    「最輕木材」在西雙版納推廣種植,有望改寫我國輕木依賴進口歷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經濟植物實驗推廣站工程師華帥介紹,輕木是木棉科常綠喬木,生長速度很快,目前是世界上最速生的典型熱帶樹種之一,樹高一年就可以達到6至7米,一般4至6年就可以成材。
  • 中國90%鎳礦依賴進口!印尼叫停出口後,寧德時代擬對其投資327億建廠
    印尼是世界第一大鎳生產和出口國,但卻沒有完整的鎳加工供應鏈,為了成為全球鋰電池汽車的生產基地、發展本國工業,最近幾年,印尼開始限制鎳礦出口,甚至將出口禁令提前至2020年1月實施。在此背景下,鋰電池生產商只得前往印尼投資設立工廠。此前,包括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領先的鋰電池製造企業LG化學和寧德時代,均被確認將在印尼投資電池工廠。
  • 對比進口牛奶,國產為何更貴?業內人士:飼養依賴進口拉高成本
    價格對比詳見下圖:進口商品除了增值稅和進口關稅,再加上運輸費,價格比國產同類商品更貴,一點不讓人奇怪,然而進口純牛奶在零售價上卻遠遠低於國產牛奶,到底是什麼原因一、飼草依賴進口一位長期研究中外乳企競爭力比較的專家告訴知食君,國產純牛奶價格更高的主要原因,在於國產奶綜合成本更高
  • 明明資源充足,為何俄羅斯的輕工業,需要嚴重依賴中國?
    ,對於這樣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這是由俄羅斯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導致的,當地的重工業和能源礦產出口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在農業和輕工業上,一直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所以 俄羅斯的經濟,特別受礦產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國際價格走勢,石油價格高 俄羅斯的經濟就好,石油價格低 俄羅斯的經濟就差,那麼為何俄羅斯不發展自己的輕工業呢,完善自己的工業體系呢,其實並非是不想,但總是有著這麼幾個原因。
  • 90%都依賴中國,卻想成為「世界玩具中心」
    這表面是在敦促印度群眾大力發展玩具產業,實際上是在對中國暗暗宣戰。這些年裡中國憑藉著豐富的物資、完善的生產鏈和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在世界上一直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全球一般消費類產品中很多都從中國製造和出口,而玩具行業是中國製造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