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姓周,我也姓周,就你不姓周,到底誰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當你聽到一個兩歲的小孩這樣說話是不是覺得很新鮮,忍不住就會笑起來,覺得這孩子好可愛、好機靈?
可是請注意!這並不是孩子在平常自然狀態下說的話,而是此刻正被父母設計進行的視頻直播。
近年來,短視頻,網絡直播開始興盛,一些人利用直播賺取流量和金錢,按理也無可厚非。
但大家突然發現,有些家長竟然打起孩子的主意,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對孩子的關注,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網紅,以便實現快速賺錢的目的。
《中國青年報》曾報導過一名全職視頻博主,他給兩個女兒都開通了短視頻帳號,主要拍攝兒童短劇,才一年多的時間就達到了至少月入15萬元。
與此類似的報導還有「年收入過百萬、一年賺一套房」的童模,「父母為圈流量博眼球把三歲女兒餵到70斤」的兒童吃播等等,僅看標題就讓人咋舌。
雖然未成年人保護有一些規定,但由於網絡立法的滯後,當一些家長看到了孩子可以為自己帶來「商機」,他們便失去了理智,或者根本就沒有看到此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後果。
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對人性的「撕裂」。像那位搞兒童吃播的家長,她怎麼能忍心讓自己3歲的女孩子不斷吃高熱量高蛋白食品而長到70斤,不怕孩子身體搞壞嗎?將來怎麼嫁人?所有這些難道都不考慮了嗎?
其次,在孩子世界觀沒有形成之前,大人們這種金錢至上的觀點,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難道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個有虛榮心的拜金主義者嗎?
第三,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過多的融入成人世界並非正常,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甚至造成將來畸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