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惡意代理投訴再翻「新花樣」 多地監管機構升級打擊力度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保險惡意代理投訴再翻「新花樣」 多地監管機構升級打擊力度

作者:李致鴻

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

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甚至有一些離職的保險營銷員,以高息誘騙老客戶退保購買該類產品。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並未取得監管部門業務許可,所謂的「保險」也並非正規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機構或個人,有的還有「代理退保」的魅影。目前,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是詐騙話術更具誘惑性,二是獲利手段更具隱蔽性,三是「攬客」方式更具欺騙性。

假借保險之名牟利

根據有關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代理)公司在領取營業執照後,應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業務許可證才能從事保險經紀(代理)業務活動。

而一些機構則是「有照無證」。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

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消費者可以查詢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信息。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消費者也要理清自身風險保障需求,弄懂保險產品保障內涵,關注免責條款和如實告知事項,做到明明白白買保險。

一些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往往被所謂的「高收益」承諾吸引。「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面對過高的收益宣傳和產品,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倖心理,要透過所謂的「保險」「保險經紀(代理)公司」等名號,看穿其實質。

近年來,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並非真正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是以牟利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保後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信息,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甚至有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挽回。

2019年,北京銀保監局接到23家轄內保險公司反映第三方理財公司假借保險公司名義,以「紅利升級」「利息補償」等名義邀約客戶退保,併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的情況,涉及34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接到31件反映保險營銷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舉報案件,佔保險類舉報案件的22.3%。

2020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廣大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銀保監局針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

各地嚴打惡意代理投訴

上述現象的「抬頭」,與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的發展壯大不無關係。海南銀保監局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海南銀保監局共接到非正常投訴368件,佔保險消費投訴件總量的40%以上。投訴產品類型涵蓋各個險種,包括分紅險、萬能險、重疾險、健康險、意外險等,2020年「代理退保」惡意投訴還將黑手伸向了貸款保證保險。與2019年相比,海南今年以來「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形成爆發態勢,並呈現運作模式產業化、宣傳方式網絡化、蔓延態勢擴散化的特徵,到2020年第三季度,全轄所有壽險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這類非正常投訴。

目前,各地銀保監局都在加大對惡意代理投訴的整治力度。自今年8月開展惡意代理投訴舉報專項打擊行動以來,廣東(不含深圳)人身險涉惡意代理投訴舉報案件大幅下降,8月、9月環比降幅分別達45.96%、36.1%,惡意代理投訴不斷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在此背景下,廣東銀保監局介紹,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具體而言,從原來以「全額退保」為幌子,變成了假冒保險機構客服,或打著監管部門的旗號,以「產品升級」「贈送保障」等為由誘騙客戶退保。

部分惡意代理投訴人員以應聘業務員等方式伺機混入保險機構,在銷售環節通過誇大保障、隱瞞合同重要信息等手段誤導客戶投保並預留銷售誤導「證據」,通過銷售新保單獲取佣金吃下「頭啖湯」,而後再擇機以各種理由誘導客戶退保,通過收取高額退保服務費從客戶處攫取「二道湯」,更有甚者,會進一步誘導客戶投保新的產品再次牟利。

一些惡意代理投訴從收取客戶定金轉為有償邀約,表面通過利益誘惑教唆客戶提交個人信息「維權」,實際將客戶信息用於非法用途。同時,不法分子利用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發布攬客廣告,網上公開招攬客戶、招聘員工,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發展「下線」,通過線上獲取客戶信息,線下團隊冒充客服服務、法律協助等方式欺騙消費者,後續牟取巨額非法利益。

針對日益多發的「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海南銀保監局正採取綜合處置措施,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消費投訴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一方面責令保險公司妥善處置,及時彌補制度漏洞,加強風險管理;另一方面針對投訴處理中涉嫌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個案,派出核查組,對保險公司相關業務進行深入核查。

廣東銀保監局表示,重點從排查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客戶信息管理安全、建立從業人員業務品質資料庫、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支持保險機構通過法律途徑追究違規從業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大打擊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少保險公司呼籲,加強對行業惡意投訴的管控,對正常保險投訴和惡意代理投訴按照科學標準加以區分,保護保險公司和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保險惡意代理投訴再翻"新花樣" 多地監管機構升級打擊力度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並未取得監管部門業務許可,所謂的「保險」也並非正規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機構或個人,有的還有「代理退保」的魅影。目前,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是詐騙話術更具誘惑性,二是獲利手段更具隱蔽性,三是「攬客」方式更具欺騙性。
  • 樹立正確保險觀念 平安人壽提示消費者防範「代理退保」風險
    下一步就投訴公司、施壓監管。一旦滿足投訴訴求,黑中介將收取退費的30%-50%作為佣金,公司退款簡訊等也會作為成功案例來招攬新業務。當中很多黑中介都宣傳可以「全國任意地區、任何保險公司、任意險種,全額退保,100%退單成功」。
  • 不法分子糾纏退保 13家保險公司聯名舉報 業務員...
    業內人士透露稱,近期,一家壽險公司蘇州分支機構在接到公司某保險業務員的舉報後,通力協作,對當地一家可能從事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業務的企業管理公司進行了調查,並將相關情況及證據向當地銀保監局進行了匯報,希望這些線索有助於打擊此類惡意投訴行為。
  •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辦法》所稱的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網站備案、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等級保護、營銷模式、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監管評價等。
  • 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發布,區域性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上調至2000萬
    《規定》把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個人保險代理人納入同一部規章進行規範調整,建立了相對統一的基本監管標準和規則,涉及機構多、人員廣。在《規定》制定過程中,我會有關部門廣泛調研、反覆論證,數易其稿,並於2018年7月、2020年4月兩次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梳理歸納,吸收部分合理意見,最終完成了《規定》制定工作。
  • 車險考核新標準;陽光保險擬入股中國宏橋;大童保險股權或被拍賣
    「悅保科技」帶您快速了解保險行業資訊——領先的車險SaaS系統和OCR識別技術服務車險改革醞釀考核新標準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工作組研究起草的《關於改進財產保險公司車險考核有關工作的建議方案(徵求意見稿)》已下發給部分機構。
  • 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提示保險消費者:防範「惡意投訴全額退保」騙局
    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之際,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提高防範意識,遠離「惡意投訴全額退保」騙局,謹防上當受騙,通過合法途徑,依法合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什麼是「惡意投訴」:以牟取高額利益為目的,打著「專業保險維權」的名義,在社交平臺、網購平臺、電話簡訊等渠道向消費者發布「全額退保」虛假信息,煽動消費者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鼓動消費者向監管部門實施格式化舉報投訴,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保險市場的行為。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非保險機構禁打擦邊球
    重點規範內容包括:一是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二是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定義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三是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規定管理要求和業務行為標準;四是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五是按經營主體分類監管,在規定「基本業務規則」的基礎上,針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原標題: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摘要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
  •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辦法》所稱的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網站備案、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等級保護、營銷模式、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監管評價等。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政策方向  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擬嚴禁設層級  監管開展反洗錢評級,個別財險公司9成個人客戶職業信息不明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  打擊「代理退保」非法產業鏈行動再升級 金融監管主動聯手公檢法部門出擊
  • ...保險」不再是難題《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簡稱《規定》),引起廣泛關注。所謂「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
    政策方向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擬嚴禁設層級監管開展反洗錢評級,個別財險公司9成個人客戶職業信息不明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打擊「代理退保」非法產業鏈行動再升級金融監管主動聯手公檢法部門出擊銀保監會印發通知,符合農險經營條件險企共29家湖南銀保監局推動建設保險業投訴糾紛裁決機制行業動態保險機構:行情演繹轉向盈利驅動、基本面回暖模式瑞再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明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所稱的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網站備案、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等級保護、營銷模式、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監管評價等。
  • 降層警報解除 新一站保險代理「鬆口氣」
    因此,新一站保險代理被調出創新層的風險已解除。  一周之內,新一站保險代理降層危機迎解。此前,相關公告顯示,截至12月7日,新一站保險代理連續35個交易日,符合全國股轉系統創新層投資者適當性條件的合格投資者人數均少於50人。
  • 平安人身險板塊大換將,安盛暴雷抹黑香港保險
    ◆ 國常會點題人身險,要求發展健康險、養老險,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 銀保監會下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保險中介信息系統準入門檻  ◆ 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基本要求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將加快全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修訂5年之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楊帆認為,監管辦法的出臺,將對整個保險行業數位化的改革升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將促進保險機構的產品和服務更加透明、誠信,並推動保險機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消費者之間形成理念、認知與價值共識。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明年2月1日起...
    《辦法》所稱的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 《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網站備案、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等級保護、營銷模式、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監管評價等。
  • 小心「代理退保、退費」陷阱(新型詐騙)
    近期,濰坊市出現了承諾幫助或誘導信貸服務消費者對包括合法經營的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進行投訴而獲得「減免」、「退保」、「退費」,並從中牟利的機構和個人。「全額退保,不成功不收費、招代理、專業維權、法務援助」.......這些字眼在抖音、微信朋友圈、小紅書,甚至火車站、高速車站都能看到關於「代理退保」的宣傳。「代理退保」這條黑色產業鏈一直屢禁不絕。一些個人或組織聲稱可以「全額退保退息」,慫恿、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從退保費用中謀取大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