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Sir說保
◆ 國常會點題人身險,要求發展健康險、養老險,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 銀保監會下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保險中介信息系統準入門檻
◆ 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基本要求(徵求意見稿)》,規範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建設
◆ 銀保監會發文公布反保險欺詐案件:抓獲嫌疑人近2000人,涉案金額近6億
◆ 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東營卓智軟體有限公司、山東愛斯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西藏世紀鼎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祥盛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濟南三望塑料有限公司、玄盛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內蒙古富新酒店有限責任公司、長沙紅建置業有限公司、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 2020年以來超1200家機構保險專業、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被註銷
◆ 四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15973億元,增5.9%
◆ 扶貧類農業保險保額5年從18.63億增至1.13萬億元,增長超600倍
◆ 險資前10月投資收益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4.32%
◆ 30家險企權益投資上限可達45%,佔險企總數的18%
◆ 截至10月末險資配置國債的餘額增至3.06萬億元
◆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變合資險企,騰訊持股32%;君龍人壽增資1億至8億獲批
◆ 截至2020年9月中國人壽系統投資京津冀超4800億元;聯想與中國人壽財險達成戰略合作
◆人保財險將中盛國際、人保汽車全部股權作價約2億向人保社區增資
◆人保財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開業獲批;平安健康險湖北分公司正式開業
◆眾安科技(ZA Tech)與友邦保險成為區域科技合作夥伴;中華保險與京東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再產險完成發行4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橫琴人壽發行11億元債券"補血"
◆康聯集團退出交銀康聯,日本MS&AD保險19.125億接盤37.5%股權;招商信諾人壽股東信諾北美人壽轉讓招商信諾50%股權給信諾健康
◆上海恆嘉美聯發展1259萬元競得東方人壽8000萬股股權;新華聯控股陷債券違約,旗下亞太財險17.3%股權遭司法拍賣
◆ 新一站保險代理合格投資者人數達50,降層警報解除;陽光保險15年來公益慈善事業投入超4.2億元
◆ 陸敏退任平安人壽黨委書記,平安人壽董事長丁新民擬改任監事長,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楊錚出任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平安產險副總經理朱友剛出任平安健康險黨委書記
◆原中國信保高管陳陽空降濟南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1月59家險企102人次董監高變動
◆國常會通過首部醫保監管條例草案《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對騙保等行為加大懲戒力度
◆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工信部發布《2020年第3 季度垃圾信息投訴情況盤點》,中國平安(601318)、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等公司垃圾簡訊被投訴量排名居前
◆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報告:一半兼職,男性居多年收入5-30萬,職業偏見嚴重
◆銀行網點存款保險標識全面啟用 儲戶「存款保險意識」較為淡薄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基本已全部納入醫保
◆廣東首個司法打擊惡意代理退保成功案例:判6個月 罰5000元
◆13家保險機構助力武漢籤約資金超500億;年內險企融資近500億元,青睞發行資本補充債券
◆保之家終止掛牌,新三板掛牌保險機構僅剩20家
◆穆迪:未來12-18個月中國壽險公司盈利能力將保持穩定
◆保險業協會: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發揮保險資金在國家新基建、新能源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保險業協會:預計「十三五」期末保費收入4.5萬億元左右,完成規劃目標
◆ 原保監會魏迎寧: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惠民保是健康險發展中的三次熱點
◆ 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保險業要聚焦鄉村振興、人口老齡化、國家治理體系、國家重大項目、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五大領域,全力服務新發展格局
◆ 保險資管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三大領域
◆ 中再集團董事長袁臨江:加快保險產品創新,助力國內大循環暢通
◆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公司健康險渠道大病保障項目220個 覆蓋近4億人
◆ 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以人為本,推進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
◆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銀保仍是公司主渠道,未來網際網路保險與銀行保險或兩分天下
◆騰訊微保副總裁王江濤:構建保險中介新生態應從解決用戶和行業痛點出發
◆美國老牌壽險公司萬通互惠購買1億美元比特幣
◆ 瑞信關閉20億美元的保險業務Humboldt Re和Kelvin Re,此前關鍵投資者撤資
◆安盛爆雷事件進展:詐騙集團24人被捕,4億資產被凍結
◆蘇黎世保險1.5億英鎊與Plum Underwriters籤定五年個人專業保險業務
◆ 德國數字保險供應商Getsafe獲3000萬美元B輪融資,瑞再數字平臺iptiQ領投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