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井岡女兒:紅色基因代代傳、脫貧故事日日新

2020-12-12 閃電新聞

江西的井岡山是一座紅色的山,井岡兒女的血液裡都融入了紅色基因。伴隨著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實現脫貧摘帽,這裡的廣大女性再次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她們創家業、創產業、創事業,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豔霞和丈夫

漫山毛竹,滿目青翠。如今的井岡山神山村,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村。神山村的胡豔霞,如今正借這青翠毛竹創事業、立家業。利用當地漫山遍野的毛竹,胡豔霞一家的竹製品加工生意很是紅火。在她們家,胡豔霞負責的不止這一項營生,廚藝很好的胡豔霞還在家裡開辦了農家樂。隨著鍋鏟在炒鍋裡翻飛,一道道來自井岡山的美食也讓遊客回味無窮。質樸又能幹的胡豔霞因此還被井岡山市婦聯評為巾幗脫貧帶頭人。

胡豔霞的家庭是一個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家庭,愛人左香雲是紅軍烈士的後代,也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們一家還被評為全省「最美家庭」。

「過去是住在山上,去城裡打工,現在是住在城裡,回山裡工作。」胡豔霞說,為了讓孩子上學方便,她家在城裡買了房子。每天她和愛人一早要「逆行」回到神山村,開始一天的忙碌。而讓她開心的還有大兒子去年中考考了700多分,進了吉安市重點高中的「紅一班」。「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盼他們今後都有出息。」胡豔霞說這是她的願望。

在井岡山市葛田鄉古田村,作為外來媳婦的張玉榮卻立志要開創出一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的新農村。

張玉榮是安徽人,1999年嫁到古田村,原本與丈夫在廣東中山市經營公司,2002年因懷孕回到古田村養胎生子。「懷孕的時候,這家送雞蛋,那家送土雞,吃都吃不過來。孩子出生了,也是從這家抱到那家,都不怎麼要自己帶。」張玉榮說,村裡民風淳樸、鄰裡相處熱絡。

張玉榮向記者介紹村莊情況

也是從那時起,張玉榮心裡播下了一顆信念的種子——一定要改變村莊面貌,帶領親如手足的鄉親一起過上好日子。

2018年,張玉榮高票當選村主任,兩年後,她書記、主任一肩挑,同時兼任著村裡的婦聯主席。一名外來媳婦成為村裡的當家人,也開啟了自己將在外掙的錢「倒貼」進村裡的生活。

在張玉榮的帶動下,古田村拓寬了村道,整修了河堤、護林路、機耕道,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建設等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年5月,張玉榮與同是古田村人、同樣有著家鄉情懷的謝炎軍一起打造了井岡山幸福古田研旅基地。基地佔地面積202畝,可同時容納1000名學生集中食宿和開展各類研學活動。

「這個基地也是大家的基地,村民們都在深度參與。」張玉榮還希望將研學基地真正做成一項產業,既承擔起傳承井岡山紅色基因的責任,也讓更多村民因此受益。

作為井岡山的一名紅色旅遊講解員,李海清的事業與張玉榮的產業有相互融通的地方。如今,紅色旅遊與研學旅遊結合緊密,越來越多稚嫩的面孔出現在井岡山的遊客中。「在我看來,講解員的崗位就是『陣地』,我們承擔著向人們講述歷史的責任。人們來到井岡山感受紅色文化,作為講解員,我們應當通過解說傳遞正能量。」李海清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

而在回答記者「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的講解員」的提問時,李海清提到了「真誠、真實,講真理」,這樣的三個「真」。「我不僅把講解員當作一份工作,更視它為事業。」李海清說,這是一項對民眾有重要教育意義的事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事業心」,李海清從未間斷過自我學習,閒暇時廣泛閱讀革命歷史書籍,並抓住一切機會向黨史專家請教。

李海清不僅希望井岡山的紅色旅遊越來越紅,和胡豔霞、張玉榮一樣,她們都希望井岡山的紅色基因能夠影響越來越多的人。

審籤:鄭少忠

責任編輯:王丹

作者:劉旭

相關焦點

  • 紅色基因代代傳 3個作品獲陝西 「紅色小喇叭 相伴我成長」活動...
    「紅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長」文藝會演暨表彰儀式在西安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紅色喇叭聲聲響,紅色基因代代傳。3個作品獲一等獎。「活動開展以來,大家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紅色精神、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因素,幫助廣大少年兒童牢記歷史、銘記英雄、感恩生活,做愛祖國、愛學習、有理想、有道德的新時代好少年。」陝西省婦聯主席龔曉燕希望,同學們堅定理想、刻苦學習,當好紅色傳人、練就過硬本領,努力成長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 臨沂紀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長城網記者 胥文燕 攝  講好革命故事 紅色基因代代傳  在歷史的長鏡頭裡打量,更見黨媒人的跋涉與執著、光榮與夢想。  1939年,在反擊日寇掃蕩的戰鬥中,大眾日報社營業室的趙鈞英勇犧牲。這是大眾日報社成立後犧牲的第一位同志。此後10年,大眾日報社犧牲的同志有578位之多。
  • 嶽西首部微廣播劇《紅色精神代代傳》明日上線
    嶽西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朱琴)嶽西縣首部微廣播劇《紅色精神代代傳》將於7月10日上線,追憶革命歲月,講述英雄故事,演繹紅色文化聽覺盛宴,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紅色精神代代傳》是嶽西縣迄今為止自主創作的首部微廣播劇,填補了嶽西廣播劇製作史上的空白。該劇充分發揮融媒體廣播音頻的宣傳功能,從嶽西瀚如煙海的革命故事中挖掘了30個紅色故事,短小精悍,獨立成篇,系列成劇。
  •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浙江省舉行紀念少先隊建隊71周年...
    本次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為主題,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少工委主辦,共青團台州市委、台州市教育局、台州市少工委承辦。現場300餘名少先隊工作者、少先隊員代表會聚一堂,共同慶祝建隊節。
  • 井岡山精神 紅色基因光耀時代
    「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回答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的歷史之問,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開闢了一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道路,書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創造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
  •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2020-11-0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十堰:紅色教育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和優勢,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把紅色教育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精神力量,打造集培訓、體驗、活動、實踐於一體的紅色研學、遊學基地,更好地發揮紅色教育的示範功能和輻射作用,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能」。
  • 講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譚新磊 王志安)為教育引導少先隊員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常德市北正街小學舉行了「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退伍少將賀先覺將軍來到現場和同學們交流互動。
  • 繫上紅布帶,相傳紅色基因!廣州起義93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當天,廣州起義紀念館與廣州起義革命先輩的後人們,以及廣州市花都區廣州起義紅軍小學的學生代表一同舉辦「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州起義紀念館特別策劃「紅色文化輕騎兵之追尋革命足跡」活動。該活動將通過追尋廣州起義部隊轉移路線,尋訪紅四師途徑遺址,將該館近年來的精品文化活動(巡展、話劇、木偶戲等)帶入當年轉移路線地區,以此緬懷紀念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
  • 紅色基因代代傳 商城一中紀念建黨99周年活動感懷
    參觀完紀念館,學生們又觀看了紅色電影《八月桂花遍地開》,知道了這首代表商城的經典紅歌,有著令人動容的悽美故事。接著學生們還沿著英雄的足跡,重走了紅軍路,瞻仰了紅軍洞。追尋紅色足跡,探訪歷史腳步,每一次重走,都有收穫,都是一次新的心靈洗禮。聽導師講述紅軍的事跡,學生們很感動,感動於紅軍吃苦耐勞為解放,流血流汗為革命。
  •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貴州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纓 向秋樾 紅色文化,是遵義的符號和靈魂。如何深入挖掘紅色傳統,生動展示紅色基因,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是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遵義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學院率先邁出一步。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賡續紅色基因,凝聚發展動能
    當天下午,他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了解當地開展紅色教育情況。「回顧革命的歷史,接受紅色傳統教育,要常學常新。」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陝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每到革命老區,習近平總書記總會為紅色教育言傳身教。此次,他又以「紅色足跡」為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注入了新的動能。
  • 紅領巾雲課堂 | 紅色基因代代傳
    提起長徵故事,這首由毛澤東寫下的《七律·長徵》,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今天紅領巾雲課堂來到了四川省雅安市,我們將跟隨雅安市石棉縣八一希望小學校外少先隊輔導員王雅君老師的講解,一同走進「強渡大渡河」的故事。  第一站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我深知:只要有黨組織和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 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 紅色基因光耀時代
    【專題】「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延安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甘肅85周年」調研採訪活動會寧,是一片被深深打上紅色烙印的黃土地,是一塊充滿著朝氣希望的熱土。紅色文化已成會寧深深的烙印。走進紀念館內,氣氛莊嚴而肅穆。根據時間軸線,一幅幅圖片、一件件文物、一個個雕塑和情景再現等多種展示手段,真實、生動地展示了紅軍長徵中的各個節點。爬雪山、過草地、強渡大渡河、攻佔臘子口……一幅幅畫卷展示了紅軍長徵的足跡,新引入的3D全息投影技術的運用更是讓人身臨其境。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紅色文化的獨特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識、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敢為人先的創新品格、迎難而上的鬥爭精神六個方面。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價值,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二是錘鍊黨性修養、推進黨的建設,三是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四是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人類社會發展。
  •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活動精彩來襲
    值此廣州起義93周年之際,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廣州起義紀念館與廣州起義革命先輩的後人們、廣州市花都區廣州起義紅軍小學的學生代表於12月11日一同舉辦「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紀念活動以館方金牌講解員蘇香旭講述起義標誌——紅布帶的故事拉開序幕,讓大家銘記曾經佩戴著紅布帶奮勇殺敵的烈士們的英勇和無畏。
  • 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時代新人 堅定託起民族未來的希望
    學校領導班子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革命老區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紅色基因、紅色理念、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新人」為主旋律,堅持以培育時代新人的大目標引領頂層大設計、以創新教育發展的大格局構築工作大思路、以創建一流品牌學校的大氣魄推進學校大發展,將「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學校」創建活動納入了學校的建設發展之中
  • 井岡笑臉的田野星空
    元月12日,首批井岡笑臉公益活動隨著在井岡山市柏露鄉的拍攝完成,正式結束了前期400戶家庭的取景工作。首批井岡笑臉公益項目在茅坪鎮和柏露鄉為65歲以上井岡兒女拍攝,有特殊的意義,井岡兒女脫貧致富是一支凝聚人心的集結號,笑臉照片展示的內容是直觀的,折射出時間的瞬間,為井岡兒女記錄下一段段溫暖的記憶,井岡兒女的田野和星空在一張張樸素的笑臉中定格,記錄著井岡兒女的幸福感。此次公益活動費用來自江西省紅十字基金會公益項目,由江西省紅十字會博愛大使林小紅公益籌集.
  •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徵路】荊楚大地「紅色基因」代代傳
    紅軍搖籃  8月1日,在湖北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館,一張張黑白圖片將時空拉回到1927年11月14日那個血雨腥風的紅色黎明——  暴動,暴動!工農打先鋒,拿起刀和槍,一同去進攻!暴動,暴動!天下歸工農,再不當牛馬,要做主人翁!  凌晨4點,黃安(今紅安)城下,「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