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2020-12-24 小歐視野

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目前農村種地的都是中老年人,他們一輩子都跟田地打交道,雖然種地不賺錢,但卻對田地有感情,農田也可看作是農民的命根,為了防止自家的農田被荒廢掉,所以不得不去耕種。另一方面,農民勞作了一輩子,也是閒不慣的,有的農民明知不賺錢也會去種地,一方面可以防止農田荒廢,另一方面還能掙點零花錢補貼家用,在農村,老人們都希望能夠自給自足,這樣就能減少兒女們的負擔,這就是農村老人的樸實,一輩子沒有太大的願望,只希望子女們都能夠過得好。

近年來,幾乎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唯一不漲的就是糧食,而種地所需的農藥化肥更是漲得離譜,這兩樣已成為農民種地的最大開支,多希望有一天糧食的價格也能得到重視。那麼水稻產量僅1000斤/畝,售價才1塊1一斤,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在你的家鄉還有人願意幹嗎?

網友評論:

網友1:耙田費,種子農藥化肥費,水費,農田管理費,收割費,這都是硬收費!軟收費不計算(人工,管理)。請數學好的同學幫統計下,一畝一季稻純收入多少?再說每畝產量都在800斤左右,一千斤一畝那是示範田。

網友2:自己耕地,自己種自己撒化肥農藥,自己收割一畝才賺400?我請機械耕地,請人用無人機撒化肥直播,請機械收割,也種了10畝,平均一畝能賺400,自己幹多少活沒點數,睡在家裡國家發錢更舒服,打什麼工。

網友3:我是一農民同時又是一工廠的職工,老是有同事問我還種田幹嘛?又賺不到錢,何苦呢?我也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說捨不得這麼好的田。

網友4:我去年收了小麥種的兩畝多玉米總共賣了一千五百元左右賣的是八毛錢一斤,然後刨去種子化肥農藥收割犁地澆水等各項開支,淨賺250元左右,今年直接荒著不種了!

網友5:方便點的農村種玉米不值錢到是能賣出去,我們老家偏僻的山溝都賣不出去了,人家不愛去收了,便宜都不願意去收嫌遠折騰,附近好地方的都夠了,個人覺得還是太多了,大片土地大片苞米,一個小縣城好多好多農村,人太多農村太多,老的老死的死,出生的還說少了可是人還沒見少!烏央烏央的能值錢嗎。

網友6:我這次回家算了下,十畝地糧食,澆了兩次水的多打點糧食,澆一次的自然就少,反正算下來,十畝地平均一畝地600斤吧,賣了可以賺6000塊錢!然後成本,澆地共700,打藥200多,施肥600,種植400,收割500,這都是保守算的,還不算人工成本!還種毛啊,下年直接包出去給別人種算了。

網友7: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現在是增產不增收,越活越貧窮,除非你理解國家意義上的新型農民,隨之而來的是土地荒蕪流失,年輕一代的農民為生活四處打工放棄田地,而最終結果是土地慢慢又回到了資本的手裡,土地一回歸資本,什麼都會漲的,但農民麼…

網友8:現在農村誰種地,老弱病殘的,家裡有老父母離不開的,一畝地一年收入400元,在工地打一天工還150呢,傻子也能算了這個帳,以後農村種地的越來越少了。

相關焦點

  • 雙季稻7年減少了3500萬畝!農業農村部:今年全力推動早稻恢復
    據統計,2019年雙季稻面積在1.4億畝左右,比2012年減少了3500萬畝,其中早稻連續7年減了1800萬畝。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今年年份特殊,不失時機地抓好春耕生產,確保全年糧食豐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 248畝的家庭農場,種冬小麥夏玉米,年利潤13萬,算賺錢麼?
    其中160畝,農場自主投資打機井二眼,由縣農業局扶持安裝了節能噴灌裝置,實現無人灌溉。88畝坑地還依靠地龍帶灌溉。重壤土160畝;88畝輕壤土。一、種植農作物品類248畝,全部種植優質冬小麥、夏玉米。5)農機作業:秸稈還田畝30元;旋耕50元;播種15元;機器噴藥2次,10元;小麥收割50元;玉米播種15元;機器噴藥一次5元;玉米收穫80元;農機作業費全程合計255元,248畝合計63240元。
  • 石首1.48萬畝早稻開機收割
    七月流火,稻穀金黃,石首市早稻迎來了豐收的季節。田野上飄來陣陣稻香,農戶們正搶抓有利天氣收割早稻、搶插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今年石首市早稻種植面積1.48萬畝,總產量預計達600萬公斤。目前,石首市各地的早稻收割進入了高峰期,石首市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也第一時間到田間地頭指導,加強田間管理,確保早稻顆粒歸倉。據了解,石首市今夏糧收購將在8月上旬展開,目前國有糧庫已經做好了騰庫收購準備,並鼓勵糧食加工企業「內購外銷」。
  • 一畝火龍果投資多少錢?種植30畝火龍果利潤
    火龍果按照一根水泥立柱4株種植,一畝地是667平方,一柱就有2.5x2.5米=6.25方的空間,一畝可以投入110根立柱,這樣計算就是110x4棵,大約每畝能種植450株左右。水泥柱架、排灌措施、人工費用和土地租金等,大約每畝需要投入5-6萬元,也是有一定種植風險的。
  • 廣州早稻迎來收割期 預計增產兩成
    日前,廣州從化鰲頭鎮黃羅村大片早稻成熟。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7月22日電 (程景偉 穗農宣)記者22日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目前水稻進入成熟收割期,廣州市各區正搶抓時間收割水稻,預計全市早稻總產量5.7萬噸,同比增產20%。
  • 早稻進入收穫季!金色的江門,美得像幅畫!
    彭偉宗 攝據了解,江門今年早稻種植面積125.6萬畝,比上年增加5萬多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3.68萬畝新增任務。目前早稻已進入收割大忙階段,據預計,今年全市早稻畝產將超357公斤,總產量將超44.8萬噸。截至7月10日,全市早稻收割已逾8成,面積超過100萬畝。
  • 早稻豐收已到手,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開好頭——喜看夏糧又豐收
    種糧農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千方百計擴種早稻,及時插田,穩住基本苗,搭起豐產苗架。6月上旬前後,早稻正處於孕穗至破口抽穗期,「兩遷害蟲」又大量遷入湖南,局部地方超過防治指標10倍以上。早稻多收還是少收?離不開植保的「保駕」。
  • 26人種萬畝田
    新華社南昌11月26日電題:26人種萬畝田新華社記者陳春園鄱陽湖畔,「江南糧倉」南昌縣蔣巷鎮,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的晚稻剛收割完,運糧車來回駛過,驚起在田裡覓食的鳥群。「早春時節,稻種剛爆芽,4臺無人機就忙著飛播作業,單人單機每天可以播種400畝,效率是傳統人工直播的二三十倍。幾臺插秧機也跟著上陣,1萬多畝地三四天就播完了,搶了農時,每畝地還節省了一半成本,現在農村人工成本可貴哩!」一談起機械化種地的好處,肖繼人的話匣子就合不上。
  • 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 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
    其中,春收糧食作物有較大幅度增長,玉米播種面積1.1萬畝,同比增長19.5%,番薯2.2萬畝,同比增長48.7%,春收馬鈴薯收購價格在2.4元-3.4元/公斤之間,同比增長20%以上,產量保持穩定  早稻生產方面,據農業部門預計,今年早稻種植面積125.6萬畝以上,超額完成省下達江門市新增早稻3.68萬畝的任務;畝產362公斤,同比增10公斤;總產量45.47萬噸,同比增7.47%。
  • 「不誤農時戰春耕」機械助力春耕忙 常德澧縣早稻面積增加6.7萬畝
    「今年400多畝稻田,全部改種了雙季稻。」他說,雙季稻不僅產量比單季稻高,效益也高。「我家行動比較早,早稻種植接近尾聲了。」近年來,隨著農村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們紛紛改種單季稻,即一年內在同一塊土地上只播種並收穫一次稻子。雙季稻分早稻和晚稻兩次種植,收穫兩季水稻。
  • 老家農村有10多畝田地,不想打工,如何利用田地謀生發展?
    老家農村有10多畝田地,不想打工了如何利用田地謀生發展?首先說明一點的就是,題主老家農村的十畝地,如果是想著在農村簡單的生活,只滿足簡單的食衣住行,指望這十畝地還是可以的,如果題主想的是憑藉這十畝地,能夠養家餬口或者是發家致富,那絕對是一腔熱血的空談,所以希望題主實際一點,在指望這十多畝地,重視看重土地的前提下,千萬一定要現實一點,用土地創業並不是說說而已,千萬不要太過於相信網絡上面紙上談兵的土地創業。
  • 早稻超級稻中嘉早17,優質還高產,累計種植面積超過6534萬畝
    一、中嘉早17品種特性在選種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一個品種的特性,包括生育期多長、抗病抗倒伏能力、分櫱能力、產量表現等,才能更好地選擇栽培方式及田間管理,從而保證品種能發揮其優質、高產的潛力。17的選育與應用」研究成果獲得2016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超高產專用早秈稻品種中嘉早17等的選育與應用」入圍初評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3年中嘉早17成為秈稻區年推廣面積最大品種,2014年年推廣面積1006萬畝,是繼浙輻802後近30年來唯一年推廣面積達千萬畝的早稻品種,截止目前中嘉早17已累計種植面積超過
  • 農村有幾個前景好的種植項,一畝年賺六到十萬沒問題,趁早了解!
    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種植業成為現在特別受歡迎的行業。社會上有很多創業者把目光投向農村,有的通過種植賺了很多錢,原來農村有很多創業資源,以前大部分人都想去大城市打工擺脫貧困,但現在的人認為農村土地的發展看得更好。那麼現在農業栽培什麼最賺錢?
  • 藤縣全縣早稻播種面積約24萬畝,每畝產量多少你知道嗎?
    藤縣今年早稻收割已接近尾聲,由藤縣農業農村局引進的壯香優1205、野香優9號、野香優莉絲等優質水稻喜獲豐收,經過現場測產,每畝溼谷產量達1500多斤。全縣早稻播種面積約24萬畝,預計總產量超10萬噸。今年,丈夫外出務工,李恆靜為了照看家庭選擇留在村裡,護理10畝八角林,還種植了2畝壯香1205優質水稻,喜獲豐收。藤縣古龍鎮忠隆村貧困戶李恆靜:「我家種有兩畝水稻,估計今年早稻有兩千多斤的稻穀,還得到政府1040塊錢的補貼,對脫貧非常有信心。」
  • 「一稻兩收」畝均增效千元 河南水稻糧飼雙優雙高項目喜獲豐收
    專家測量水稻含水量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 通訊員 周紅飛/文 李洪振/圖)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白露已過,稻穗低垂,在信陽光山縣北向店鄉李樓村,千餘畝長勢喜人的優質水稻將大地鋪成一片金黃。  收割機收穫試驗田水稻10月11日上午,隨著趙全志教授一聲「開鐮」的號令,收割機在轟鳴聲中開進稻田進行現場收割,正式開啟對該項目再生稻的實打驗收。
  • 「迪卡667」玉米新品種山東推廣超10萬畝
    農村大眾報汶上訊 (記者 張超 通訊員周新國)7月20日,由山東愛農種業有限公司主辦的玉米新品種「迪卡667」現場觀摩會在汶上縣次丘鎮白馬河村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種子經銷商和玉米種植大戶約150餘人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 廣東早稻成熟 農民不懼暑熱收割忙
    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天氣雖炎熱,但正在田間地頭忙於收割的農民們,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天氣雖炎熱,但正在田間地頭忙於收割的農民們,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
  • 一畝地收割費用多少錢?
    五叔家今年種植20多畝地小麥也已經成熟了,今天一大早,五叔就開著四輪車來到了地頭,排隊等著收麥,今天我也起了個早,來幫忙。五叔家今天收的是村東頭這一塊地,一共有五畝,走進地裡看一下小麥,小麥麥穗還可以,麥穗籽粒還算飽滿。
  • 黃土高原萬畝進口紫花苜蓿收割:昔日撂荒地綠草如茵
    黃土高原萬畝進口紫花苜蓿收割:昔日撂荒地綠草如茵 2020-06-13 15:52: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翟璐 責任編輯:翟璐     六月中旬,蘭州新區萬畝苜蓿迎來頭茬收割
  • 廣東1400多萬畝晚稻田開始大規模收割 一派豐收景象
    央視網消息:近日,廣東省1400多萬畝晚稻田開始大規模收割,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今年廣東晚稻種植面積比去年增長1.2%,預計將在11月下旬基本完成晚稻收割。在廣州市從化區光聯村,2000多畝的晚稻田正在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