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目前農村種地的都是中老年人,他們一輩子都跟田地打交道,雖然種地不賺錢,但卻對田地有感情,農田也可看作是農民的命根,為了防止自家的農田被荒廢掉,所以不得不去耕種。另一方面,農民勞作了一輩子,也是閒不慣的,有的農民明知不賺錢也會去種地,一方面可以防止農田荒廢,另一方面還能掙點零花錢補貼家用,在農村,老人們都希望能夠自給自足,這樣就能減少兒女們的負擔,這就是農村老人的樸實,一輩子沒有太大的願望,只希望子女們都能夠過得好。
近年來,幾乎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唯一不漲的就是糧食,而種地所需的農藥化肥更是漲得離譜,這兩樣已成為農民種地的最大開支,多希望有一天糧食的價格也能得到重視。那麼水稻產量僅1000斤/畝,售價才1塊1一斤,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在你的家鄉還有人願意幹嗎?
網友評論:
網友1:耙田費,種子農藥化肥費,水費,農田管理費,收割費,這都是硬收費!軟收費不計算(人工,管理)。請數學好的同學幫統計下,一畝一季稻純收入多少?再說每畝產量都在800斤左右,一千斤一畝那是示範田。
網友2:自己耕地,自己種自己撒化肥農藥,自己收割一畝才賺400?我請機械耕地,請人用無人機撒化肥直播,請機械收割,也種了10畝,平均一畝能賺400,自己幹多少活沒點數,睡在家裡國家發錢更舒服,打什麼工。
網友3:我是一農民同時又是一工廠的職工,老是有同事問我還種田幹嘛?又賺不到錢,何苦呢?我也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說捨不得這麼好的田。
網友4:我去年收了小麥種的兩畝多玉米總共賣了一千五百元左右賣的是八毛錢一斤,然後刨去種子化肥農藥收割犁地澆水等各項開支,淨賺250元左右,今年直接荒著不種了!
網友5:方便點的農村種玉米不值錢到是能賣出去,我們老家偏僻的山溝都賣不出去了,人家不愛去收了,便宜都不願意去收嫌遠折騰,附近好地方的都夠了,個人覺得還是太多了,大片土地大片苞米,一個小縣城好多好多農村,人太多農村太多,老的老死的死,出生的還說少了可是人還沒見少!烏央烏央的能值錢嗎。
網友6:我這次回家算了下,十畝地糧食,澆了兩次水的多打點糧食,澆一次的自然就少,反正算下來,十畝地平均一畝地600斤吧,賣了可以賺6000塊錢!然後成本,澆地共700,打藥200多,施肥600,種植400,收割500,這都是保守算的,還不算人工成本!還種毛啊,下年直接包出去給別人種算了。
網友7: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現在是增產不增收,越活越貧窮,除非你理解國家意義上的新型農民,隨之而來的是土地荒蕪流失,年輕一代的農民為生活四處打工放棄田地,而最終結果是土地慢慢又回到了資本的手裡,土地一回歸資本,什麼都會漲的,但農民麼…
網友8:現在農村誰種地,老弱病殘的,家裡有老父母離不開的,一畝地一年收入400元,在工地打一天工還150呢,傻子也能算了這個帳,以後農村種地的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