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畝的家庭農場,種冬小麥夏玉米,年利潤13萬,算賺錢麼?

2020-12-24 回村歇歇

親!請點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種地的老農。俺因為在市裡創業五年,雖然賠了,也認識了市裡不少朋友。因為今年疫情以來,經濟形勢不好,練習有兩個市裡的朋友打電話向俺諮詢,他們想來農村流轉幾百畝耕地,當地主,因為他們經常看到新聞報導說:某某來農村承包土地,一年賺了多少錢等等。

俺告訴朋友,來農村流轉幾百畝地,要想賺錢,你不能當地主,當地主,像開公司一樣種植幾百畝地,別說賺錢了,肯定得賠錢。因為最近幾天,村裡倆鄰居都是種了200多畝,上面向他們要總結材料,要給補貼。俺這次算徹底把這兩家家庭農場是靠啥賺錢弄清楚了。

下面是幫他們整理的總結材料:

《**縣**家庭農場總體情況報告》

**家庭農場,在縣、鎮相關部門指導下,運營發展四年來,不斷嘗試創新,現把運營情況做個全面總結(2017、2018年略):

2019年流轉土地情況

流轉土地面積248畝,平整耕地160畝,88磚窯挖土後的坑地,輕壤土。其中160畝,農場自主投資打機井二眼,由縣農業局扶持安裝了節能噴灌裝置,實現無人灌溉。88畝坑地還依靠地龍帶灌溉。

重壤土160畝;88畝輕壤土。

一、種植農作物品類

248畝,全部種植優質冬小麥、夏玉米。

二、年度農業生產資料投入

1.固定資產

1)農場:房屋四間,倉庫二間,水泥鋼筋紅磚結構。

2)農機: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一臺;大型拖拉機一臺、旋耕機,秸稈還田機;玉米收穫機一臺;小拖拉機一臺;玉米小麥播種機各一臺;農藥噴灑機一臺。

3)機井:二眼。

2.農資投入

1)種子:優質麥種10000斤,合20000元;玉米種子13包260小袋,每袋4200粒種子,合計11700元。

2)化肥:複合肥。冬小麥底肥13噸,合計31200元,追肥,尿素5噸,合計10000元;夏玉米,10噸250袋,合計24000元。

3)農藥:小麥田防治蚜蟲吸漿蟲8箱,除草劑300袋(小包裝),合計1200元;玉米除草劑8箱2500元;防治玉米螟蟲8箱,1000元。

4)灌溉電費:小麥玉米兩茬全年灌溉6次,每次6250元,合計36750元。

5)農機作業:秸稈還田畝30元;旋耕50元;播種15元;機器噴藥2次,10元;小麥收割50元;玉米播種15元;機器噴藥一次5元;玉米收穫80元;農機作業費全程合計255元,248畝合計63240元。

三、勞力成本投入

農場主自主工作不計;160畝實現了噴灌,由農場主自主操作;88畝澆地需要人工,加上收穫玉米小麥等全年僱傭零工,全年用工150個,每個人工70元,合計10500元。

四、流轉土地一年租金

248畝乘600,合計148800元。

年度總投資:360890元

五、全年收入

1.冬小麥畝產950斤,共收235600斤乘1.12元,合計263872元;

2.夏玉米畝產溼玉米棒2000斤,共收496000斤乘0.46元,合計228160元。

年度總收入:492032元人民幣。

年度利潤:492032-360890=131000元。

回村歇歇對該農場的總結:

農場耕種248畝,基本實現了和小農戶一樣精耕細作。雖然帳面上利潤是13萬,但機井折舊,一些農具做舊,這個年度不能準確計算出來。很顯然,2019年利潤13萬,是前兩年做了鋪墊,若減去前兩年投資,就賺不到13萬了。

還有重要一點,農場主是一對懂農機,懂農事的全能60後農民,種地經驗豐富,非常勤快,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農忙開始,他從來沒有睡到過早晨5點,儘量不僱工。每年收小麥播種,收玉米等農忙季節,三個兒子齊上陣。

農場主說:咱要像別人當「不幹活老闆」,別說賺錢了,賠錢都不知道賠到了啥地方。要俺倆人這樣盡心盡責幹活,打工一年不能掙十來萬麼?

觀察:這兩個農場主風吹日曬,又黑又瘦,一看就是累心累體的模樣。

俺說,你農場能不能把地增加到500畝或者1000畝,多賺錢呀!農場主說:不展顯,最多能發展到300畝,再多就顧不過來了。種地自己當「地主」靠僱工,一分錢也賺不到。

以上,就是一個248畝家庭農場,2019年的真實情況,你說,這個農場算賺錢麼?看了以上這個家庭農場2019年總結情況,一個城市裡的農業外行,覺得自己來農村流轉幾百畝地耕種,能賺錢麼?

相關焦點

  • 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農村的早稻已進入收割期,現收購價為110元一擔,一畝稻穀產量1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利潤僅400多塊錢,種10畝水稻總收入還不到5000元,相當於普通打工者一個月的工資,而一季水稻的周期為4個月,以及需要2個勞動力,到頭來還不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多,可為什麼農民還是要種地呢?
  • 種大田出動無人機,山東這家家庭農場代管千畝地忙春耕
    種大田出動無人機,蓋大棚拉村民入夥家庭農場代管千畝地忙春耕2月28日上午,穿過翠綠的麥地,記者來到蘭陵縣景亮家庭農場。這些年,蔡家村附近廠礦林立,一些村民陸續進廠務工,無暇料理土地,蔡文芝就將村民手中的耕地流轉過來,集中耕種。到了2015年,蔡家村南邊的2000餘畝耕地,有800多畝流轉到了蔡文芝手中,他索性成立了景亮家庭農場,購置農機設備,大規模開展機械化耕種。春節後,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了春耕生產,在家自我隔離的蔡家村村民出不了門,又想起春耕將至,一度很是著急。
  • 280畝農場,耕種了30年,40歲喪妻的農場主,咋再娶不上媳婦?
    這片農場共有280畝地,地平整得就像平放的鏡子,土層深厚肥沃,機井電力設施齊全,農場中間還有一排八間磚瓦房,條件不錯吧!這是不是今天很多有農業情懷者,夢寐以求的「家庭農場」概況呢!請繼續閱讀。栽果樹真能致富麼?那些年,在我們邯鄲大平原的農田裡,可不只是老郅一人在農場栽蘋果梨樹。有不少農戶也栽上了果樹,也帶動了書店裡果樹管理技術的書暢銷了。第一年,果樹行間還可以種棉花大豆等低矮農作物,第二年還算能種,到第三年果樹行間就不能種植其它農作物了,除非不在乎果樹生長。
  • 發現新「齊跡」|500畝!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在淄呈現
    在該站,記者看到,綠色田野中,禾豐種業原種麥苗生機勃勃,在陽光下吸收著營養,努力成長……據介紹,類似這樣的試驗示範田,禾豐種業現有4000餘畝,其中,生態無人農場500畝。承擔著山東省小麥、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跟蹤評價試驗、淄博市農業良種工程抽檢種植鑑定試驗,以及種子風險評估試驗等工作的這家公司小麥高產創建田多次刷新魯中地區小麥高產記錄。
  • 創辦家庭農場帶村民共致富
    這時候金永剛又找到隅頭村和窯灣國土資源所協商,想再流轉50畝土地,一半栽植桑葚、無花果,一半作為苗圃培育基地。因為金永剛知道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減少對外依賴,減少投入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收入。金永剛決定在詠春農場創建無籽大十桑葚、芭勞奈無花果苗圃培育基地,除了滿足詠春家庭農場自己栽植需求以外,還可以對外進行銷售。通過苗圃培育,目前,他每年銷往周邊地區的苗木都在20萬株以上。
  • 遼寧瀋陽市光輝鄉80畝農場低價轉讓,看大型農場這樣經營
    遼寧瀋陽市光輝鄉80畝農場低價轉讓農場位於遼寧瀋陽市于洪區光輝鄉八棟房村,距離城區30公裡左右,交通便利,靠近主幹道。農場佔地面積80畝,農場有辦公樓600平米,廠房3400平米,魚塘30畝,豬舍能養1千頭以上,各種果樹約200餘棵,農場有80瓦千變壓器。
  • 2020年關於家庭農場,必須知道的四件事!
    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具體規劃。截至2019年底,全國家庭農場數量超過了70萬家。而在這個規劃中,進一步提出了到2022年,全國家庭農場數量要達到100萬家的目標。
  • 又到玉米播種時,今夏玉米該咋種?如何高產?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飼料、加工和能源作物。2019年,山東玉米種植面積近6000萬畝,年總產2600多萬噸,飼料消費1900多萬噸,加工業消費2000多萬噸,供需缺口超過1300萬噸,奪取玉米高產的空間還很大。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播種玉米的季節,今年玉米選啥品種好?怎樣播種才能高產?
  •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莓」好生活,「莓」好產業
    12月15日,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草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歷城區西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宿傳豹,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興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強,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綠農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新做客山東鄉村廣播《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聯合製作播出。
  • 河西走廊種冬小麥還是春小麥?
    相信大家每年從蘭州往烏魯木齊或者是從烏魯木齊往蘭州走的時候坐在火車上面就可以看到河西走廊小麥的播種與收穫的場景。第一次從蘭州火車站出發到烏魯木齊是在2009年的8月份初裡面,當火車走到武威的時候,是下午的5至6點,鐵路兩旁的小麥已經是收穫完畢了,由於是平川地區的,所以是春小麥。
  • 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 種糧大戶玉米水稻輪作實現好收成
    ,今年在嵊州市農技推廣中心農技員的推薦下,通過玉米、水稻這一「水旱輪作」種植模式,實現了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的好收成。「水旱輪作」  一畝田收成超萬元走進過永華家庭農場的連片玉米地裡,記者發現其中一口田裡的玉米與其他地裡的玉米相比,顯得特別矮小。「你別看它長得沒那麼健壯,但這個新品種,全嵊州只有我這裡有。」過永華告訴記者,他種植的這個品種叫「雪甜7401」,跟普通玉米不同,這種玉米不但可以煮熟吃,還可像水果一樣生吃。
  • 江永縣建成1180個家庭農場 3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
    江永縣松柏瑤族鄉南峰山村生科家庭農場,今年44歲的廖忠鳳正在給沃柑除草。2016年,村裡的科技致富帶頭人廖生科流轉300畝山地創辦家庭農場,廖忠鳳等貧困戶被吸收到農場務工,年收入3萬多元,實現脫貧。到目前,江永縣建成1180個家庭農場,種植柑橘、香芋等10.68萬畝,安排7900多戶貧困家庭的3萬多名貧困人口就業,佔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60%,這些貧困戶都已成功脫貧摘帽。
  • 包了百畝地,真正能賺錢的又有多少?
    本人是2016年6月份開始,各家農戶收完麥子後,包下地開始搞種植。之前一直在上海從事生鮮電商,年收入也有20多萬(無吹噓意思)。 本人是個農村人,因為心裡一直有個農場夢,農業夢,機會成熟,就想回農村搞農業。2016年初,我們村傳言要拆遷搞新農村建設,於是就先讓我父親在村裡跑包地的事,我在上海著手考慮辭職。
  • 河南老家的小麥成熟了,小麥產量咋樣?一畝地收割費用多少錢?
    這幾天,老家扶溝這邊小麥成熟了,田間地頭到處一片農忙景象,隨處能聽到拖拉機和收割機的轟鳴聲。五叔家今年種植20多畝地小麥也已經成熟了,今天一大早,五叔就開著四輪車來到了地頭,排隊等著收麥,今天我也起了個早,來幫忙。
  • 淳安53歲農婦:想把106畝家庭農場...
    一種是倉促上馬的臨時應對,還有一種是未雨綢繆的精心準備——杭州淳安千島湖雙英家庭農場的「家」已經全部布置好,20畝紅心獼猴桃和18畝「紅美人」柑橘齊齊整整地全部住進溫暖大棚——棚外是山風湖風的冷,棚內是溫度可控的暖。「最為急迫的問題在『小寒』到來時解決,心事就平了一大半了。」
  • 2021年玉米價格最高價能漲到多少?何時賣糧最划算?看完有數了
    2、雖然今年玉米的產量基本同2019年持平,但東北不少地區因為遭遇颱風,糧食收穫成本明顯增加,農民為了保證利潤,價格低了不賣。 3、大量資金湧入玉米市場開始囤糧,不僅是業內資金在囤糧,還有大量外圍資金的湧入,這些資金對玉米價格形成了炒作效果。
  • 小農場不賺錢?看這些不到10畝的迷你農場是怎麼做的
    事實上,農場體量大不一定就是好的,縱觀不少小型農場成功的案例我們就可以看出,小而精的發展模式比一味講究體量、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營收更高。今天,我們想介紹幾個10畝以內的迷你小農場,這些農場面積雖小,可盈利能力一點也不含糊!日本東京風之谷3畝地:農場+幼兒園風之谷幼兒園座落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周邊,是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山野和田園。
  • 2019年我國稻穀小麥價格有所下跌 玉米產量增長1.4%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2019年我國稻穀、小麥價格有所下跌 2019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加大,但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價格漲幅有限。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在今天(1月15日)召開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19年,我國口糧總產量保持穩定,庫存處於歷史高位。2019年12月,晚秈稻、粳稻市場收購價分別為每斤1.20元、1.32元,同比下跌6.3%和7.7%。
  • 我的小康我的村|現實版「開心農場」,就在漢中這裡!
    全村980畝耕地,229戶694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343人。空間有限、沒有資源,在全鎮所有行政村中排名倒數,2013年該村被確定為貧困村。 將該村放在整個天漢大地的村落中,屬於最不起眼的那一類。守著人均1畝多地再打點工,在所有貧困村中不算最差的,但也富不起來。
  • 天寒地凍玉米價格奔四望五 小麥跟漲也難掩價格被玉米全面超越
    先來看一波玉米價格吧。這是當前全國玉米深加工規模最大的山東市場的價格行情,玉米收購價格開始出現大量1.4元以上的價位,最高收購價格已經在望向1.5元的高位。另據來自銷區市場的消息顯示,四川資陽地區部分飼料企業採購寧夏玉米到站價格已經達到3100-3120元/噸,甘肅和新疆地區玉米價格高位,接貨少。東北及華北地區糧源質量不穩,飼料企業接貨意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