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左右歌曲推薦,而不是用戶喜好?

2020-12-2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如今,不少的音樂類軟體比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甚至短視頻類的抖音,都會向用戶推薦可能喜歡的歌曲/背景音樂。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算法支配著受眾,因此歌曲的推薦也基於算法先行,這就導致了用戶聽到的歌曲和喜好偏離,用戶聽到的都是同質化的、略顯「枯燥」的音樂。

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晚上,筱佳和往常一樣打開抖音,打算好好放鬆一下心情。過了幾分鐘,由於所看視頻的背景音樂都是那幾首熱門「神曲」,越刷越煩的筱佳很快就關掉了APP。

一、流量大的去前面

這並不是筱佳第一次被持續重複播放的洗腦配樂成功勸退了,隨著使用時間加長,筱佳逐漸發現抖音視頻配樂同質化越來越高,連原本會精挑細選一些小眾歌曲當作背景音樂的幾個同事及好友,最近也開始使用「平臺爆款」作為錄製影片的BGM。

「像我很喜歡看電影推薦類的短視頻,以前這些視頻的配樂還比較多樣,現在卻非常一致,都是那些節奏相似的洗腦旋律,聽多了真的頭疼。」筱佳有點無奈。

從芒種、野狼disco到鏡花水月、踏山河,這些不斷重複出現的配樂讓筱佳被迫單曲循環,對歌曲本身的看法也從一開始的無感到後來一聽見片段就十分厭煩,甚至影響了筱佳觀看視頻的興致。

造成筱佳困擾的「抖音神曲」來自於抖音平臺所使用的信息流漏鬥算法。用戶上傳視頻並通過抖音平臺審核後,系統將為此視頻進行冷啟動,分配一個內含200-1000個在線用戶的初始流量池。

平臺會根據這1000次曝光所產出的完播率、點讚、關注、評論、轉發、轉粉、遊覽深度等數據,結合使用者帳號的分值進行數據分析,決定是否給予加權。其中,點讚、評論、轉發、點擊率、完播率等指標決定是否進行第二輪的加大流量推薦與推薦力度。

抖音平臺將數據好的短視頻進行更大的加權後,會根據用戶群體的標籤推送不同視頻,讓內容分發更加精準。類似「猜你喜歡」的打標,依照視頻本身的標籤和用戶標籤,在兩者之間進行匹配、決定是否推送。

從抖音運用算法推薦視頻的整個過程可見,視頻內容與標籤對於播放量的影響至關重要。以流量為基礎的推薦算法加劇了帳號的「馬太效應」,為熱門視頻及熱門音樂擴大推薦,使它們的受眾更加廣泛。

許多主播為了增加粉絲與視頻傳播度,以「蹭熱點」的方式直接模仿、使用自帶流量與標籤、受眾覆蓋面廣的熱門內容和背景音樂。

如此一來,熱門音樂被多次引用後更加火爆,「抖音神曲」隨之誕生,相似的節奏與旋律充斥著整個抖音平臺。困擾著像筱佳這類對背景音樂較為敏感且「觀看口味」較多元的用戶。

「這樣真的很煩,一直都是那幾首歌重複播放。短視頻又不像音樂APP會顯示歌名,你不打開聽,還不知道都是一樣的歌;一打開就被算法標記了,又把類似的視頻推薦給我,簡直惡性循環。」筱佳不滿地說。

二、標籤一致的去前面

無獨有偶,若紜在音樂平臺上也有過類似的遭遇。被算法「得知」她具有關注古風歌曲的習慣後,首頁的推薦歌單便總是出現曲風、唱腔類似的古風歌單,多次點選「換一批」也揮之不去。

其中還包含多首她已收藏、下載的曲目,讓原本愛好古風歌曲的若紜徹底聽膩幾乎退圈。

「其實平臺要是推薦不同風格的古風歌倒還好,畢竟古風也分婉轉抒情的小曲、雄壯豪放的戰歌等許多不同類型。但推薦的歌單裡總是同一個類型的歌曲,聽多了就很容易膩。」若紜表示。

不同於短視頻平臺流量為王的推薦方式,音樂APP主要是依照用戶偏好來進行歌單推薦。

以QQ音樂的推薦系統RS(QQ Music Recommendation System)為例:RS會記錄每位使用者的聽歌行為數據,將其貼上標籤,進行統計分析,繪製出獨一無二的用戶畫像。

除了能單純依靠音樂平臺獲取的語言、歌手、流派等內容偏好;排行榜、歌單、本地歌曲等聽歌場景偏好;以及使用APP聽歌的時間段偏好之外,社交屬性標籤便是通過騰訊成熟的社交生態鏈,獲得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所在地區等資訊。

相應的,平臺也會為所提供的音樂標記歌手訊息;音頻信號特徵;點播量、下載量、收藏量、分享量等熱度數據;搖滾、爵士、藍調等音樂流派;音樂情緒以及演奏樂器等標籤。

為用戶和音樂分別繪製畫像後,根據各自的標籤,運用大數據統計分析,在用戶與歌曲間建立標籤向量、在不同用戶間建立偏好矩陣。藉由互相匹配音樂屬性,在龐大的歌曲資料庫中找到用戶比較可能會喜歡的那些音樂。

這樣一種基於用戶畫像的歌單推薦,本意雖然是依據使用者習慣與偏好,推薦更多用戶偏愛的曲風類型,從而增加使用體驗。但在像若紜這類使用者身上,卻反而有些「弄巧成拙」。

「除了推薦的歌曲太像了,我最不喜歡的一點是,它推薦的歌單中經常包含我聽過、已收藏或甚至拉黑的曲子!有時候網易雲推薦的同一個歌單裡還會出現兩首重複的歌!就算那些歌再怎麼受歡迎也不用這樣重複推嘛。」

「聽歌單就是因為想聽沒聽過的歌,希望發現一些新的好聽的歌曲。總是出現聽過的歌根本失去了選聽新歌單的意義,還得一直跳過,有點麻煩。要是想聽我喜歡的歌,那我就播自建歌單或收藏歌曲不就好了?」。

「現在我很少聽古風歌了,太膩了。寧願自己去搜索不同風格的歌單,改變算法對我的印象。這樣能接觸到的歌曲類型更多,比較不容易聽膩。」

三、你想聽什麼,算法說了算

雖然具體使用的算法規則不同,但通過筱佳和若紜的經歷可以發現,即使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與多媒體平臺擁有先進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記錄並分析用戶使用習慣來推薦內容。

但用戶的需求並非只有「個性化推薦」那麼單一,基於「用戶畫像」標籤的歌單推送,反而讓部份用戶追求不同的、更加具有差異化內容的需求卻越來越難被滿足。

在平臺內容更加多元,音樂歌曲傳播成本更低更便捷的今天,從某些角度來說,我們所能接觸到的音樂面或許反而更加狹窄。對於生活繁忙的現代人而言,在音樂平臺或短視頻平臺自行搜索、挑選觀賞內容的次數並不多。

多半還是在打開APP後,隨意選取平臺首頁的推薦歌單或影片。這些內容正是經由大數據算法對我們層層分析之後所挑選的那部份。

即便使用者自行搜尋想聽的歌曲類型,在搜索之前沒有聽過的曲目風格時,算法仍會依據用戶畫像和標籤,找出匹配度較高的歌曲,再按照流量及熱門程度排序推薦。

我們以為是自己「選擇」了要聽要看的內容,其實依然被算法與流量所制約。這樣看來,在大數據時代,用戶聽歌看視頻的自主選擇性可說是慢慢下降。

「現在就連網易雲上面都能時不時聽到抖音神曲了。」筱佳有些無奈地說。「我懷疑這些平臺是不是互通的啊?想好好聽歌怎麼變得這麼難?」

「可能爆款歌曲到哪都是爆款吧。像我曾經拉黑過之前很紅的盜將行,但是在QQ推薦的歌單裡還是偶爾會出現。難道對算法來說,音樂本身的熱度比用戶喜好的加權更重?」若紜對此感到疑惑。

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音樂平臺的算法,視頻或歌曲本身的「熱度」都會影響被推薦的次數。從2018年開始,近半數的爆款歌曲是出自短視頻平臺,而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最為看重流量。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與直播的大受歡迎,近年這一比重被進一步放大,許多音樂平臺的音樂排行榜都出現了短視頻音樂排行榜。

短視頻平臺在音樂宣發環節有越來越多話語權的同時,音樂行業也逐漸被算法綁架,開啟了流量至上的瘋狂時代。

雖然短視頻平臺為音樂提供了另一個有效的宣傳途徑,但藉助流量的加持與平臺算法的主導,最終能被廣大用戶聽見的經常是一些「洗腦神曲」,或是流量粉絲持續刷榜「捧紅」的口水歌。

這些歌曲的大量流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市場的審美取向,最終形成用戶審美的單一化。

目前大眾對於主流音樂的審美取向的確具有明顯的特徵,從歌唱類綜藝節目歷屆決賽的歌手特徵與選曲就可看出。

如《我是歌手》歷屆前三名中,林志炫、楊宗緯、韓磊、鄧紫棋、韓紅、李玟、張信哲、Jessie J、華晨宇、汪峰、劉歡、吳青峰、徐佳瑩、蕭敬騰等人的聲音都具有能飆高音或充滿爆發力的特點,其中大部份則是二者兼具。

但在更早以前的星光大道和超級女聲等歌唱節目中,進入決賽的歌手個人聲音特色與風格還是各有不同、彼此間的差異更加顯著的。

算法的本意是幫助我們在喜歡的音樂類型中,找到更多喜歡的歌曲。但在算法根據流量決定歌曲推薦順序的同時,也屏蔽了另一些用戶想要嘗試接觸的音樂類型,即使用戶本身並未發覺自己有這樣的需求。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種推薦很方便找到喜歡的歌曲,但對於我這種聽歌比較雜,沒有固定類型還特別看心情的人,網易雲和QQ音樂的歌單推薦都不是特別準確。」音樂愛好者凱雅告訴筆者。

「我還是比較懷念蝦米的隨機播放吧,至少感覺上是真的隨機,不像網易跟QQ的有固定風格類型。要不是蝦米的歌越來越少,我還會繼續用的。」

對於像筱佳、若紜、凱雅這樣的用戶而言,他們真正需要的或許不是「個性化推薦」所帶來的「推薦歌單」,而是選擇是否屏蔽個性化推薦的自由與自主選歌的權利。

(註:文中筱佳、若紜、凱雅皆為化名)

本文由 @熔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抖音、QQ音樂、網易雲音樂們,算法左右歌曲推薦,而不是用戶喜好?
    為用戶和音樂分別繪製畫像後,根據各自的標籤,運用大數據統計分析,在用戶與歌曲間建立標籤向量、在不同用戶間建立偏好矩陣。藉由互相匹配音樂屬性,在龐大的歌曲資料庫中找到用戶比較可能會喜歡的那些音樂。這樣一種基於用戶畫像的歌單推薦,本意雖然是依據使用者習慣與偏好,推薦更多用戶偏愛的曲風類型,從而增加使用體驗。但在像若紜這類使用者身上,卻反而有些「弄巧成拙」。
  • Mozilla邀請用戶對YouTube的推薦算法進行獨立研究
    Mozilla邀請用戶對YouTube的推薦算法進行獨立研究2020-09-18 18:1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今天,Mozilla將推出一個新的瀏覽器擴展-- RegretsReporter ,旨在對用戶的 "遺憾推薦"進行眾包研究,讓用戶更好地了解YouTube的推薦算法是如何運作的,並提供它發現的模式細節。
  • 基於用戶的協同過濾算法
    ,今天這篇文章要講的基於用戶的協同過濾算法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也是最早出現的推薦算法,並且發展到今天,基本思想沒有什麼變化,無非就是在處理速度上,計算相似度的算法上出現了一些差別而已。基於用戶的協同過濾算法我們先做個詞法分析基於用戶說明這個算法是以用戶為主體的算法,這種以用戶為主體的算法比較強調的是社會性的屬性,也就是說這類算法更加強調把和你有相似愛好的其他的用戶的物品推薦給你,與之對應的是基於物品的推薦算法,這種更加強調把和你你喜歡的物品相似的物品推薦給你。
  • ...媒體算法解析:Facebook、YouTube、Twitter如何利用算法推薦內容?
    作者Ste Davies (經授權轉載自「騰訊媒體研究院」)在如今的世界中,算法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當你進行網絡搜索,滾動瀏覽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或者從Spotify上接收到歌曲推薦時,實際上你正在被算法指導,甚至算法比你本人更了解你的消費習慣。每天,你的決策和選擇都會受到算法的影響。
  • 歌曲宣發的新可能:當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結果
    龐大的用戶基礎可以吸引更多明星、音樂人等創作者入駐,他們是優質內容的供給方,進一步吸引用戶進來並留下,形成良性循環。而抖音強大的內容推薦機制,基於對用戶轉發、評論、點讚等行為的總結分析,來判斷用戶對哪些視頻更感興趣,充分識別並挖掘用戶側熱點,並通過平臺機制將優質內容的影響力擴散。同時,與單純的聽音樂相比,短視頻「音樂+畫面」的組合,能夠更加豐富的展示歌曲內容,增強音樂的感染力。
  • 從爆款筆記,看小紅書的首頁推薦算法邏輯
    這篇文章主要寫小紅書首頁推薦算法邏輯,從運營的知識點到爆款筆記的實踐,來講述小紅書首頁推薦算法邏輯。喜歡小紅書並且打算成為一個小紅書內容創作者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作為運營一直對小紅書有關注,近期在正式運營小紅書,打算成為一個小紅書內容創作者。
  • 從理論到實踐,一文詳解 AI 推薦系統的三大算法
    ● 對於登錄用戶,亞馬遜中國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推薦方式,網站會根據用戶的歷史瀏覽記錄在登入界面首屏展現出一個今日推薦的欄目,緊接著是最近一次瀏覽商品的記錄和根據該物品所給的產品推薦(「根據瀏覽推薦給我的商品」、「瀏覽XX產品的用戶會買XX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頁面最下方網站都會根據用戶的瀏覽行為做響應推薦,如果沒有瀏覽記錄則會推薦「系統暢銷品」(13頁,50款商品)。
  • 音源網站Melon推薦鄭俊英歌曲引起用戶不滿
    韓國大型音源網站Melon在推薦欄推薦鄭俊英歌曲引起用戶不滿。 2日,據媒體報導音源網站Melon在部分使用者的音樂推薦服務欄中出現了「鄭俊英出道專輯9周年紀念歌單」的橫幅,而歌手鄭俊英目前因涉嫌散步非法拍攝視頻以及集體性侵犯等被起訴拘留,因此此舉引起了用戶不滿。對此Melon運營方Kakao相關人士表示該功能是以個人用戶記錄為基礎自動生成的推薦方案,並不是故意而為。網友們則對此表示「到現在還沒有下掉鄭俊英的音源嗎?
  • 一種融合社會化標籤的協同過濾推薦算法
    社會化標籤除了這些功用外,還可以與現 有的推薦系統配合,產生更加有效的推薦,這是本文所要研 究的內容,利用社會化標籤信息,在經典的基於評分的推薦 系統上產生更好的推薦效果。將社會化標籤和評分相融合的算法也是推薦系統領域 研究的一個熱門方向。Tso-Sutter提出了一種可以將標籤融合 於標準的協同過濾算法,他直接將標籤當作二值化數據,作 為用戶的特徵向量或物品的特徵向量。
  • 推薦引擎解密:「算透」用戶,抖音為什麼讓人沉迷?
    ▲ 抖音全球下載量抖音最顯著的特色,在於各類洗腦歌曲加上有趣的啞劇式短視頻。如果你點開了舞蹈視頻,那麼系統會初步將你的偏好定製為娛樂類,而後持續跟蹤你的行為以進一步分析,最終為你提供高度貼合喜好的精確推薦。下面說說高級工作流。
  • 關於個性化主頁定製的新聞推薦算法研究
    而目前的主要是的推薦是協同過濾算法,新聞協同過濾算法主要是考慮到用戶,新聞之間的相似性,而當新聞信息內容發生巨大改變時或者用戶群體的數量增大時,基於協同過濾算法的新聞推薦模型的精確度會發生變化,該算法的缺點是我們不能挖掘出新聞的主題分布,和用戶的關注的興趣方向,因此協同過濾算法效率比較低下。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基於新聞主題的新聞推薦算法。
  • YouTube視頻推薦算法:5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
    還是會使算法對視頻失去信心,從而失去推薦? YouTube絕對建議視頻發布者更改標題或縮略圖的外觀,因為這可能是獲得更多觀看次數的有效方法。這通常是因為視頻對觀眾而言看起來有所不同,並且將改變人們在推薦中提供視頻時與之互動的方式。然後,YouTube的算法會響應用戶行為的更改,而不是更改標題或縮略圖的行為。
  • 抖音推薦機制算法 抖音推薦機制是什麼樣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抖音最新資訊 > 正文 抖音推薦機制算法 抖音推薦機制是什麼樣
  • 制約算法不合理應用存在多方面難題,應合理提高算法應用的透明度
    網路遊戲企業公示了遊戲道具的抽獎概率,但用戶反映實際中獎概率低於企業公示的抽獎概率;區別對待新老用戶,老用戶看到的價格比新用戶看到的更高;部分平臺和平臺經營者為了獲得好評,運用刷單等方式編造虛假高分評價,或者隱匿中差評,使真實評價無法全部顯現,誤導消費者;混淆競價排名與自然排名,左右消費者決策……《工人日報》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1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網絡消費領域算法規制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
  • 數字新材料:設計師還得懂算法?
    算法在我們想要的時候向我們展示想要的東西,就像一個熱情的助手或店員,以此來獲得成功。自稱為「人文主義技術專家」的John Maeda在他的新書中解釋了他們的目標,他將其比作日本的「omotenashi(無微不至)」的待客之道,即無需詢問就能預見客戶想要什麼。然而,算法並不是單打獨鬥,它們必須配以精心設計的界面才能見效。
  • 全球主流社交媒體算法解析:Facebook、YouTube、Twitter如何利用...
    作者Ste Davies (經授權轉載自「騰訊媒體研究院」)在如今的世界中,算法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當你進行網絡搜索,滾動瀏覽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或者從Spotify上接收到歌曲推薦時,實際上你正在被算法指導,甚至算法比你本人更了解你的消費習慣。
  • 三十二、電子商務服務推薦模型構建
    模型構建本案例在數據預預處理的基礎上,針對預處理後的數據進行模型構建,其中涉及的過程主要有:推薦流程相似度計算推薦結果2. 推薦流程2.1 推薦系統流程圖在實際應用中,構造推薦系統時,並不是採用單一的推薦方法進行推薦。為了實現較好的推薦結果,一般會結合多種推薦方法將推薦結果進行組合,最後得出推薦結果。
  • SEO算法:巴郎深談石榴算法與算法對策
    前言每一套SEO算法的出臺都是在提升用戶體驗,石榴算法就是重點針對低質量廣告頁面而誕生的-SEO算法目錄( 4867 字)01.上線時間與宗旨02.石榴算法的意義03.石榴算法的誕生04.SEO從業人員如何應對石榴算法最後的話01
  • 算法有沒有價值觀?知乎內容推薦算法解析
    【IT168 技術】今年,我們已經聽到了多家內容平臺整改的消息,對於標題黨、蹭熱點等行為,用戶早已經見怪不怪。同樣是知識分享平臺,知乎倒是躲過了每一次整改,肯定有人會說是幸運,也肯定有人會從理性的角度對知乎的內容推薦和討論方式進行分析,就好像每一條知乎問答下的用戶一樣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