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拳」,淺談香港電影傳奇邵逸夫和TVB

2020-12-07 漫談光影

功夫片和武俠片一樣,是華語影壇最有影響力的類型。

說到功夫片,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李小龍。

《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李小龍僅憑這四部電影就讓功夫片享譽全球。

當然,李小龍對功夫片的貢獻是有目共睹,但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

《天下第一拳》

早在李小龍之前,邵氏於1971年出品的《天下第一拳》是第一部在美國100家影院同時放映的功夫電影。

雖然從現在的角度看,《天下第一拳》以及邵氏的電影,很多都變得「難看」,但不能因此忽略這些電影,以及邵氏所帶來的貢獻。

藉此,我們談一談這個改變了無數人生活的傳奇:邵逸夫和邵氏,以及子公司TVB。

《邵氏》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是邵氏拍攝;

邵氏擁有亞洲最大的製片基地;

邵氏拍攝影片多達上千部,是中國所有電影廠之冠。

香港電影的前身是上海電影,邵氏也是。

從最初邵逸夫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後來轉戰南洋、越南、泰國等地,最後在上世紀50年代落戶香港,並稱霸香港電影20年。

多情劍客無情劍

在落戶香港後,邵逸夫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清水灣成立邵氏專屬的影城。

耗時7年,建成亞洲最大的電影影城,也是世界最大的華語電影影城,香港的東方好萊塢因此得名。

之後,邵逸夫效仿西方實行大片廠制度,也就是工廠式的流水作業,一手包辦所有環節。

當然,這樣的模式很難出精品,多數是套路化、模式化的商業製作。

後來,鄒文懷從邵氏出走成立嘉禾,請來李小龍、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並允許他們成立子公司,自己拍自己的電影。

這種獨立製片模式出品了很多難以複製的經典,每一個人的作品都帶著他們很明顯的個人色彩。

邵氏電影的光輝逐漸被嘉禾取代,以及其後的新藝城。

後來,邵氏轉戰電視圈,旗下的無線TVB至今仍是亞洲最大的中文節目內容供貨商。

《神鵰俠侶》

邵氏電影的影響力只在頭20年,其子公司TVB才是其輝煌所在。

先不說TVB間接為香港電影培養無數演員和導演,他是影響了香港以及大陸幾代人的生活。

這一點是絕對否定不了的。

邵逸夫是當之無愧的電視大王,他改變很多人的生活,尤其是喜歡港劇的人。

也許你沒看過邵氏的電影,但你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TVB的電視劇。

《神鵰俠侶》

最能體現TVB影響力的例子,就是武俠劇。

在上世紀90年代直到千禧年後,TVB每拍一部武俠劇,內地或臺灣,都會跟風拍同名作品。

每一部TVB大熱的武俠劇背後都有一部尷尬的內地版。

只是,千禧年之後,TVB不斷走下坡,時至今日,TVB早已沒有當年的影響力。

但至少不像亞視,TVB每年還是會出品不少優質作品。

《降魔的》

有個詞叫復盤反思,從個人的角度,審視過去乃至當下的生活,原來TVB的影響是如此深,這也是寫本文的原因。

因為我們是看著翡翠臺,追著TVB的電視劇長大的,TVB早已成為生活一部分,現在,將來都是。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

相關焦點

  • 「邵逸夫獎」今年頒獎禮或延期至2021年舉行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一百萬美元。「邵逸夫獎」自2004年起每年頒獎一次,每個獎項包括證書、金牌和120萬美元獎金。據悉,「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宣告成立,並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管理及執行,基金會辦事處設在香港。根據章程,「邵逸夫獎基金會」(設在香港)由董事會、理事會、評審會和秘書處四個部分組成。評審會負責選出得獎人;其下設3個獎項委員會,各設一名首席評審和4位評審,負責候選人的提名及評選工作。
  • 香港娛樂圈新一代電影大亨古天樂的傳奇崛起之路
    除了18歲時遭到初戀女友背叛,和黃紀瑩無奈分手之外,幾十年來,大家說來說去的就是他和萱萱的感情。實際上,宣萱只是古天樂公司旗下的一個藝人而已,或許宣萱對古天樂有愛慕之情,甚至還曾放話想為古天樂生孩子,然而,古天樂對她卻僅僅是朋友和老闆而已,男人對愛和不愛分得很清楚的,古天樂潔身自好,萬花叢中過,單身不亂來,實在是讓人敬佩不已。
  • 娛樂大亨邵逸夫:TVB的創始人,有名的慈善家,一生捐款超100億
    1923年,邵家家道中落,偌大的家產只剩下了上海的一棟老房子和名為「笑舞臺」的上海劇院。他們果斷賣掉了老房子,搬進了劇院。邵家的兒子沒有子承父業,而是選擇投身娛樂圈。當時剛中學畢業的邵逸夫,在片場中只是一個夥計。後來大哥自立門戶,成立「天一影業公司」,自己拍電影,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
  • 當年邵逸夫沒將他看在眼裡,多年後成一代巨星,李小龍的傳奇人生
    何冠昌、鄒文懷等大人物從邵氏電影出走,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嘉禾影業」,也欲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輝煌。此時,剛從美國回來的李小龍,在被邵逸夫拒絕後、鬱郁不得志。由此,與嘉禾影業聯合,促成了後來「功夫片」的崛起,還有自己的傳奇故事。1940年,李小龍出生在美國加州舊金山,隨後便回到了香港。
  • 「劍風傳奇」「言葉之庭」在加拿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劍風傳奇 黃金時代篇3」「言葉之庭」獲最優秀長篇動畫電影獎(今敏賞)。   FANTASIA(幻想曲)國際電影節近年急速成長,2013年有31個國家131部電影,220部短篇電影上映。觀眾共12萬5000人,比去年增長了15%。
  • 香港tvb演員貢獻排名,香港tvb演員工資都是怎麼算的?
    香港TVB是很有名的,在國產電視劇和電影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香港TVB所拍的作品是我們的最愛,雖然現在香港TVB的影視作品有點沒落了,但每年還是有一兩部優秀的作品被觀眾們喜歡。香港TVB很多演員回內地發展,原因之一就是工資太低了,那麼香港TVB演員的工資是怎麼算的呢?
  • 「大善人」邵逸夫:90歲堅持再娶新歡,4個兒女與他斷絕往來
    大哥邵醉翁雖是律師,卻在劇本撰寫上水平極高;二哥邵邨人也同樣的擅長劇本創作;三哥邵山客對發行和市場把握的非常好;邵逸夫自己攝影水平極為了得,並且對於經營和擴展也眼光獨到,手段了得。這也為兄弟幾個日後徵戰乃至稱霸整個電影行業打下了基礎。1923年,父親邵玉軒生意敗落後,邵家只剩下一家名為「笑舞臺」的劇院和一棟老房子。
  • 他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累計捐出100多億|百家故事
    二戰結束後,二哥邵仁棣回香港,於1948年將「南洋影片公司」改名為「邵氏父子」,邵逸夫則和三哥在新加坡經營「邵氏兄弟」電影公司。1957年,邵逸夫回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邵逸夫成功招攬了以林黛為首的多位影星加入邵氏兄弟,鄒文懷也進入邵氏兄弟當宣傳主任。
  • 真正的香港電影大佬:捧紅李小龍、成龍,開創華語電影大時代!
    真正的香港電影大佬:捧紅李小龍、成龍,開創華語電影大時代!說起邵逸夫,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邵氏電影的開拓者,影響力無與倫比。但是,在邵氏影業,卻有一位人物能夠和他不相上下。曾塑造過無數螢屏經典,他被譽為是華語電影大時代的奠基人,真正的香港電影大佬,同時也是邵逸夫的得力幹將。他一手捧紅了成龍、李小龍等人。他就是鄒文懷,嘉禾電影的創始人。真正的香港電影大佬:捧紅李小龍、成龍,開創華語電影大時代!1957年,鄒文懷加入了邵氏影業,擔任經理,三年後升為製片經理。其後連續榮升為副總裁和製作部負責人。
  • 邵逸夫17年前已劃分好遺產 防止子女與小太太爭家產
    邵逸夫爵士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今晨(2014年1月7日),邵逸夫爵士在香港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作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主掌近半個世紀的TVB時期,締造了香港電影和電視業的輝煌時代,更是成為華語影視界一代傳奇人物。作為中國有聲電影鼻祖邵逸夫在步入電影業大獲成功後,開始進軍電視業。他與利孝和、餘經緯及英資公司合資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VB)在1967年11月19日正式啟播。
  • 從「娛樂大亨」到「慈善大王」,活了107歲的邵逸夫才是真富豪
    2014年1月10日,邵逸夫的葬禮在香港舉行,與他富豪身份不太相稱的是,他的身後事格外簡單,由家人一手操辦,靈堂沒有任何橫匾和家屬花牌,只有素雅的布置。活了107歲,邵逸夫在世間留下兩個名號,「娛樂大亨」和「慈善大王」,前者是對他給香港演藝事業所做貢獻的肯定,後者則是因為他為內地的教育事業捐了許多錢。
  • 香港漫畫家馬榮成封筆 連載24年漫畫「風雲」將完結
    香港漫畫家馬榮成封筆 連載24年漫畫「風雲」將完結 動漫 巴哈姆特 ▪ 2013-07-19 17:54:00
  • 「香港玩具傳奇」展尖沙咀開鑼!我的童年都在這裡!
    不論只有幾歲的「小朋友」,還是已經幾十歲的「大朋友」,玩具依然在生活裡頭佔一席位。玩具一直陪伴人類成長,形形式式、有大有小,由一張張公仔紙、一輛鐵皮車,演進到至今電動的、智能的恐龍。展品包括懷舊玩具如西瓜波(左)及公仔紙(右)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一個歷年最大型的玩具展 ,展出百年來的玩具。
  • 邵逸夫旗下TVB頻出經典 劇熱曲紅成一代人集體回憶
    香港電視劇影響巨大 由劇帶紅曲到曲帶紅劇   邵氏   傳奇 電視   對於珠三角的觀眾而言,不少人對於香港出產的電視劇都有獨特的感情,不少70後、80後更是自稱「港劇兒童」表示自己對香港影視作品的喜愛。
  • 香港電影經典兄弟檔:有了他們,港片才更精彩!
    「邵氏雙子星」。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和老大聯合創辦上海天一。老三邵仁枚則負責經營戲院及電影發行。 1978年 邵逸夫和妻女的合影 人稱六叔的邵逸夫除了在電影界的成就,還在國內投資興建了近3萬座逸夫樓,是一位偉大的娛樂大亨和慈善家。
  • 香港美食!慕名已久,終於一試 傳奇拉麵名店「豚王」
    還記得年多以前,當時香港的日本拉麵熱潮才剛興起,那時候香港最有實力的日本拉麵名店,個人認為包括「豚王」、「創作面工房」Mist和「達磨」三家,過江猛龍「一風堂」還未登陸香港,更遑論現時加入戰團,希望在這日本拉麵市場上分一杯羹,甚至登上日本拉麵皇者寶座的「魂」、「面屋武藏」、「龍也」、「拉麵來」
  • 用PPT設計香港國際電影節焦點影人「林青霞」的海報!
    第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2018年3月19日至4月5日舉行,林青霞成為本屆電影節的焦點影人。除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進行的講座,還有「雲外笑紅塵—林青霞」專題作品選映,這次電影節將選映林大美人擔綱演出的十四部作品,由出道之作《窗外》的全新數碼修復版到淡出影壇前的最後傑作《東邪西毒》,身在香港的朋友可以前往重溫她的絕代風華。
  • 「醉拳」電影動漫以外的「醉八仙拳」究竟現實中是否存在?
    《拳經拳法備要》共分為《拳經》和《拳法備要》各一卷,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拳經拳法備要》為名合併發行(注一)。武術史學者唐豪於40年代曾親訪少林寺考據,判斷書內技法出自明代「玄機和尚」,傳至曾徒孫張孔昭時,再由張孔昭的後學整理成書(注二)。有武術學者認為,本書的結構可分為四大部分,即「開篇三項」、《少林拳譜》、《孔昭拳譜》以及《拳法備要》。
  • 盤點港商李嘉誠、邵逸夫、楊受成的經營之道
    他們如同一顆顆明珠閃爍在港商的名錄上,影響並改變著香港、內地、東南亞甚至世界的經濟命脈。   他們的傳奇經歷給其披上神秘的光環,舉手投足都能引來公眾的追捧,坐擁的巨額財富更時常引發人們的好奇。這些成功的港商經營之道到底是什麼?他們如何發跡的?
  • 香港漫畫家馬榮成漫畫「風雲」連載25年 近日將迎來完結
    香港漫畫家馬榮成漫畫「風雲」連載25年 近日將迎來完結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11-06 15: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