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公共法律服務條例 利於民眾「按圖索驥」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12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孫宏瑗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4日電 (孫宏瑗)「公共法律服務點多、線長、面廣,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山東省司法廳副廳長李端衛12月4日在該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引導民眾依法辦事,讓其充分認識公共法律服務渠道的高效性、便捷性、透明性,避免因對公共法律服務缺乏了解、尋求不到,轉而選擇過激途徑表達訴求。

山東省出臺的中國第一部公共法律服務法規《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條例》共7章53條,包括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公共法律服務提供、保障激勵、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

「公共法律服務包含哪些內容,能提供哪些服務,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山東省司法廳廳長王玉君說,《條例》明確了無償公共法律服務事項範圍,規定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提供的服務項目,對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展「法治體檢」提出要求,有利於民眾「按圖索驥」。

此外,《條例》對公共法律服務保障激勵的具體措施做出規定。有關機關、團體對在公共法律服務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評選為相關領域的先進個人或者單位。鼓勵企業和其他組織在招用法律工作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有良好公共法律服務記錄的志願者。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法律工作人員時,可以將志願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情況納入考察內容。

為保障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山東推動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所需的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以及工作經費等列入同級財政預算。2019年,該省法律援助業務經費達1.15億元(人民幣,下同),省級安排「智慧司法」項目資金1200萬元。

此外,山東加強律師、公證員、司法鑑定人、人民調解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仲裁員等法律服務隊伍建設,目前全省有法律服務機構8.3萬個,法律服務人員32.4萬人。截至目前,山東建成市、縣、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1989個,村(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5.8萬個,各市、縣、鄉、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辦理法律服務事項175萬件。

山東還整合建設「山東法律服務網」,將線下法律服務資源擇優架構到線上平臺,遴選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法律服務人員駐場服務,諮詢服務總量、上線率、參與解答率連續位居全國前列;各地開通公共法律服務相關公眾號328個、手機APP30個,民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完)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明年起施行
    《條例》共九章六十九條,分為總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群眾性文化活動、「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社會參與、保障措施、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在這個重要的歷史交匯點,《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的出臺有何特殊意義,它與其他省市公共文化領域的地方法規相比,特點體現在哪?相關職責部門將如何落實條例內容?對於各級公共文化管理單位、基層群文團隊以及市民,這個條例又將帶來哪些改變?相關專家、基層文化工作者和居民代表一一作出了解答。問:為什麼要出臺《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
  • 山東將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濟南上線社區督桶員
    2015年,山東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快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了「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並首批通過國家驗收,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省16設區市均制定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68個縣(市、區)和19個功能區也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來賓市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條例
    、服務和管理,充分發揮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的功能,繁榮文化體育事業,滿足人民群眾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基本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成都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總隊成立 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米」
    為加快建立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志願服務工作體系,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法律工作,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米」,在成都市司法局的指導下,4日下午,成都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總隊成立暨志願法律服務交流座談會在雙流區舉行。
  • 老百姓的免費法律顧問——帶您走進南昌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
    南昌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始終堅持服務民生、服務大局、服務發展的理念,主動順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推進便民服務,充分彰顯省會擔當。
  • 大連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舉辦「關愛軍人軍屬」線上活動
    疫情期間防控忙,法律服務不打烊。為慶祝建軍93周年,紮實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對軍人軍屬公共法律服務的力度,向官兵宣傳《民法典》,引導駐軍官兵及家屬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20年7月30日下午,大連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組織大連市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律師團通過線上直播方式,在線上為駐連官兵及軍人家屬舉辦《民法典》熱點問題宣講,有二千餘名官兵和軍人軍屬通過線上方式進行了學習。
  • 神奈川大和市出臺要求市民佩戴口罩的條例 屬日本首例
    人民網東京4月17日電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16日,神奈川縣大和市宣布制定了一個要求市民佩戴口罩的「大和市互相體諒戴口罩條例」。當天,大和市市長大木哲表示,該條例當天宣布後立即生效。據悉,該條例並沒有設置處罰條款,是一種理念條例,是日本首例為防控疫情出臺的條例。條例規定,為了預防新冠肺炎,戴口罩不僅是保護自身安全,也是不給他人添麻煩的具有體諒之心的措施。他呼籲市民都要佩戴口罩。此外,為了達到條例提出的目標,大和市還將推行必要的措施。
  • ...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
    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長期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積極耕耘,努力探索,從宣傳法律,到提供法律服務,再到解決社會糾紛,用一次次的法律諮詢、一場場的法律講座、一條條的法律建議,用長期不懈的實際行動,為實現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目標貢獻力量。曾獲得「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瑞安市司法局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最優服務
    瑞安市司法局堅持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便民化、專業化」原則,不斷健全服務平臺、創新服務產品、強化服務保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是健全平臺「助均等」。強化實體平臺建設。以矛調中心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整合司法行政資源,引導11家行業調解組織實體入駐縣級矛調中心,配備77名專職調解員,突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的主體作用。今年以來,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2281件。同時以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村(社區)法律顧問等資源為依託,整合法律服務事項,加強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點建設。強化熱線平臺建設。
  • 普法機器人「大牛」亮相永川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您好,我是法律顧問大牛,您想了解哪方面的問題?」12月17日,普法機器人「大牛」首秀永川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引來現場不少群眾的圍觀,紛紛前來詢問和要求代寫法律文書等。永川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引導來訪群眾如何向「大牛」諮詢法律問題。
  • ...條例》出臺 打造「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色、冬有綠」城市底色
    在歷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2019年底,全市建有公園綠地面積7652.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2.09%,綠地率達到40.0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8.52平方米,植物種類達到103科、935種。市區2009年成功創建為國家園林城市,2011年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獎」。
  • 雲陽縣司法局製作動畫片 為您講解公共法律服務
    01-17 10:17:37 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雲陽網訊(記者 餘洲)公共法律服務,是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公共服務。近期,雲陽縣司法局創新宣傳方式,製作了公共法律服務動畫宣傳片。
  • 北京公共運輸發展條例建議納入明年立法計劃,將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約束
    根據市人大代表在人代會期間提出的法規案,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建議,將《北京市公共運輸發展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1年立法計劃。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194件,包括148代表人次提出的7件法規案。由王春傑等35名代表提出的關於《北京市公共運輸發展條例》的立法議案交付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審議。
  • 青島市司法局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打造「12348」熱線服務升級版
    青島市司法局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打造「12348」熱線服務升級版 2020-09-21 為進一步提升「12348」熱線服務功能,近日,青島市司法局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在12348熱線原有法律諮詢業務基礎上,新增拓展公證、司法鑑定、商事仲裁等諮詢服務功能
  • 法律顧問推動中國鄉村基層社會治理
    43歲的王亞彬是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金盾法律服務所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從2015年開始,王亞彬除了要解決日常的訴訟案件,在不忙的時候也會去村裡兼職當法律顧問。在他的手機微信群裡,大家也會七嘴八舌地討論一些法律知識。離婚糾紛、繼承糾紛、土地承包補充協議代書、欠款糾紛……村民碰到了法律問題,也會找王亞彬尋求幫助。「為了減少沉積的訴訟案件,地方黨委政府要求司法局、法律服務所等司法行政系統的工作人員沉到基層,協助村子和村民解決法律問題,避免一般的民事糾紛升級為刑事案件,維護社會穩定。」王亞彬說。
  • 能歌善舞還可提供法律援助 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智慧機器人很吸睛
    「大牛你好,我受了工傷,需要法律幫助。」「大牛大牛,民法典一共有多少條?」12月22日,在九龍坡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服務大廳,來訪群眾正在向法律諮詢機器人「大牛」諮詢問題。「您好,我是大牛,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大牛」用萌萌的「童音」說。
  • 《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有啥特點?
    7章52條重點規範4個方面內容《條例》共7章52條,分為總則、社區發展、社區治理、社區服務、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設「社區服務」專章,構建「基本公共服務、便民生活服務、特色項目服務、社區志願服務」的社區服務體系,對培育社會企業、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發展治理作出專門規定。健全社區發展治理保障監督機制。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完善社區發展治理相關的工作保障、資金保障、人力資源保障、專家智庫保障機制。對依法落實信息公開、深入推進社區減負、嚴格開展考核評議等監督機製作出明確規定。
  • 搭建三級實體平臺 金家嶺司法所構築公共法律服務格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侯祥家 通訊員 潘璇 青島報導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服務需求的迫切需要。日前,嶗山區司法局金家嶺司法所搭建以街道、管區、社區為載體的三級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形成了以街道法律服務站為中心,延伸以各管區為副中心,輻射到社區的法律服務陣地格局,優化服務樞紐、拓展服務通道、延伸服務網絡,讓公共法律服務真正落到群眾最需要之處。  在優化服務樞紐上求實效。依託公共法律服務陣地建設,將原先以街道為支撐的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深入到管區。
  • 關於對《常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常州市司法局 2020年12月18日 常州市養犬管理條例 (徵求意見稿) 第一條(立法目的及依據)為了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眾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莘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有了「正義之心」文明志願服務臺
    莘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有了「正義之心」文明志願服務臺 2021-01-08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