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傳頌的荊軻刺秦,為何後人卻大罵荊軻是盜賊,太子丹是罪人?

2020-12-05 子曰小娘子

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中,荊軻被列為古代四大刺客之首。而史記被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此可見,《史記》這部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力,而其中荊軻的形象更是影響了後世數千年的中國文化。

從秦漢時期的遊俠郭解,到魏晉曹植歌頌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遊俠兒;再到大唐李白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都是在歌頌荊軻這樣的俠客志士,以及燕國賢太子丹最後自殺的悲壯。

甚至到了近現代,我們熟知的金庸、古龍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其實最早也可以算到《刺客列傳》這個源頭上。但是在我國的另一部史學經典《資治通鑑》上,司馬光卻大罵荊軻只是個盜賊,而燕太子丹是燕國的罪人,這是為何呢?

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鑑裡面寫道:「荊軻懷其豢養之私,不顧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強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揚子論之,以要離為蛛蝥之靡,聶政為壯士之靡,荊軻為刺客之靡,皆不可謂之義。又曰:『荊軻,君子盜諸!』善哉!」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司馬光認為:荊軻雖被太子丹豢養,但是去刺殺秦王卻波及了自己的家族,實在愚蠢。在司馬光看來,荊軻只不過是為了報答太子丹的豢養之情。「豢養」這兩個字,明顯就是把荊軻當成了畜生。

司馬光緊接著引用了揚雄在《法言》講的:要離之死好比蜘蛛、蝥蟲死。聶政之死像個壯士,然而荊軻卻屬於刺客的死,和「義」無關。他認為如果從道德觀來看的話,荊軻就像盜賊一樣。

司馬光為何會把荊軻說的這麼難聽呢?原來司馬光寫這本《資治通鑑》的初衷主要是寫給皇帝看的,於是司馬光很尖銳地指出燕太子丹是一個「輕慮淺謀」之人,為了自己一時之快,根本不考慮當時的國際形勢。結果導致燕國滅亡,太子丹可以說是罪魁禍首,根本不能稱之為賢明。其次,司馬光指出真正賢明的人應該如何應對太子丹這種情況。

司馬光提出了四個辦法「任官以才,立政以禮,懷民以仁,交鄰以信」。而司馬光看似在貶低荊軻,實際上在貶低他的政敵王安石。

就比如,司馬光嚴厲批判太子丹虛偽,說太子丹匍匐跪地為田光掃榻,這根本不是恭敬;說太子丹屢次對田光強調別說出去自己的計劃,導致田光自殺明志,這也根本不是講信譽的體現;而給荊軻的大量花費也不是施恩施惠的表現;至於太子丹最後被逼自殺,這也根本不是勇氣;燕太子丹這種謀略不長遠,行動不講道義的做法也就是楚國無謀的白公勝之流的人物。

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儒家更是堅決不贊同俠客這類社會思想的蔓延,所以才說出來荊軻只不過是盜賊,太子丹是燕國滅亡的罪魁禍首這樣的話。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千古傳頌的荊軻刺秦,為何司馬光大罵荊軻是盜賊,太子丹是罪人?
    荊軻刺秦的主要起因是受太子丹指使。太子丹為質鹹陽多年,聽到並看到秦王嬴政無情殺死自己的弟弟、鴆死自己的仲父、流放自己的母親,還濫殺無辜、屠戮大臣,並一舉兼併韓、魏、趙、楚諸國,因此內心對嬴政充滿了恐懼。
  • 太子丹與嬴政是兒時好友,為何殺美女,害將軍也要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對於指使荊軻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可能就不太了解,而太子丹與嬴政之間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童年時的好友,如今竟然對自己百般凌辱,我分析在太子丹的內心中還是有些自卑的,同樣的童年,為何嬴政就是嬴政,而自己只能是太子丹。於是他從秦國逃跑了,回到了燕國,怒火中燒的太子丹知道燕國泰國弱小,不可能跟強秦抗衡,於是找到了荊軻刺殺兒時好友嬴政。太子丹對荊軻服侍得無微不至。
  • 荊軻刺秦王,離那麼近為何會失敗?荊軻臨死前,靠著柱子說出真相
    司馬遷將荊軻的暗殺的實施過程詳細的記錄在了史書之上, 我們也因此得以窺見歷史的一角。荊軻在繞柱三圈以後,將帶毒的匕首刺向秦王,終究還是落空打在了銅柱之上。當時荊軻已經身受重傷,最後只好靠著柱子大罵:「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 荊軻刺秦王:燕國太子丹幾乎傾盡全國之力,可為何還是失敗了?
    說起《荊軻刺秦王》這個故事,大家肯定都不會感到陌生了,以前在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總覺得秦始皇很殘暴,荊軻很英雄。為何這麼說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燕國太子丹不堪忍受其亡國之痛,於是便讓荊軻前往秦國刺殺秦始皇。在送別的時候,還搞了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悲歌。
  • 荊軻刺秦:他是史上有名的刺客,刺殺失敗為何還被傳頌至今?
    文/夢天天若說古代的刺客,無人不知荊軻;若說歷史上有名的刺殺案,非「荊軻刺秦」莫屬!那麼荊軻為什麼要刺秦?又為什麼失敗?他刺秦失敗又為何會被傳頌至今?接下來,我將會從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再次深刻了解一次「荊軻刺秦」案。
  •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真相:荊軻的任務根本就不是刺殺!
    #帶你圍觀歷史#從小就聽的「荊軻刺秦王而在秦國逃回來的燕太子丹想要從困境中尋找突破口,他請教師傅鞠武。鞠武告訴他可以再聯合齊、楚、匈奴來聯合抗秦。太子丹不同意,他認為六國合縱多年都沒有效果。後來,秦將軍樊於期逃亡到燕國,太子丹好心收留了他。
  • 荊軻刺秦王為何失手?荊軻:我算錯了三點
    荊軻刺秦失敗,原因有三:一、劍術差;二、戰術失誤;三、幫手太差荊軻刺秦之所以廣為傳頌,正是因為」失敗「二字,如果荊軻成功了,那麼歷史上最多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秦王政為燕刺客荊軻所刺,身亡「,秦始皇既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更沒有開創封建皇朝的豐功偉績的機會。
  • 歷史上荊軻刺秦,你還知道哪些刺秦事件?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荊軻在易水之濱別國燕國太子丹前往鹹陽宮刺殺秦王嬴政前所唱,那麼除了荊軻刺秦王,還有誰謀劃了刺秦之事?>01不趨權貴,只為義往「荊軻刺秦王」是《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記載,因為荊軻的膽略和義氣為後人所熟知,其實《刺客列傳》中還有一位刺客,他不像荊軻受太子丹這類權貴之邀,只為義氣而刺秦,這就是高漸離。
  • 荊軻刺秦王,為啥高漸離和荊軻那麼賣力
    秦始皇1、 荊軻刺秦王秦國滅了趙國,燕國太子丹害怕極了,於是想出行刺秦始皇這一招於是太子丹派荊軻去行刺秦始皇,讓秦武陽做他的助手。於是荊軻帶上了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的地圖作為誘餌,臨走之前,荊軻感慨萬千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樣悲壯的遺言。2、秦武陽怯場當荊軻來到大殿向秦始皇向上樊於期的首級,本來打算讓秦舞陽線上地圖,在把藏在地圖裡的匕首拿出來,刺向秦始皇。
  • 戰國時期刺秦義士荊軻的肉醢冢
    荊冢,即荊軻之墓,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義士荊軻的肉醢冢。原址位於豐縣便集之東,現已泯於西支河南岸。今日之便集村,就是由荊冢村演變而來。在河北肅寧縣荊軻村,亦有荊軻衣冠冢和荊軻祠。荊軻是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
  • 行刺秦王的荊軻和高漸離結局如何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通過燕國音樂大師高漸離找到他的門客荊軻,荊軻是當時出了名的死士,他痛恨秦國的殘暴,於是離開燕國踏上了去往秦國的路。因為燕國太子丹,高漸離,荊軻都有著共同滅秦的志向,所以他們同吃同寢,那麼在行刺秦王這條路上,這幾個人的結局又如何呢?
  • 荊軻刺秦為什麼失敗?這三點原因很真實!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在痛恨秦王殘暴不仁的同時,我們也不忘歌頌刺客荊軻的勇敢無畏,但歷史終究由勝利者書寫,我們都知道荊軻刺秦王最終的結果是荊軻失敗被砍成肉泥,但荊軻為什麼失敗卻很少有人知道。衛國人荊軻在衛國被秦國吞併之後到處流浪,期間還結識了不少英雄好漢,後來有一天,荊軻在燕國遊歷,認識了一個叫田光的隱士。當時燕國正面臨著秦軍的威脅,為了解除燕國面臨的困境,太子丹四處尋找能人異士,希望能暗殺秦王嬴政,而荊軻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田光引薦給了太子丹。
  • 重讀《刺客列傳》:買兇殺人的太子丹和無路可走的荊軻
    荊軻刺秦事件是先秦最為悲壯的一幕,想那虎狼之邦,肅穆之庭,白衣高冠的翩翩刺客欲憑藉一把匕首挾持乃至刺殺秦王,雖血濺五步、功敗垂成,仍足令後人追慕景仰。而在「士為知己者死」這個偉大的命題上,太子丹和荊軻這對君臣當仁不讓的超過了智伯和豫讓,成為後世君臣相知的絕佳模板。然而,事情的經過真有這麼高尚嗎?
  • 《大秦賦》之樊於期,為何最後背叛秦國,還助荊軻刺秦?
    當然,《大秦賦》畢竟是一部影視作品,存在不少改變和演繹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歷史上的樊於期,為何最後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一首先,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戰國末期將領。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是因為樊於期和燕國太子丹有交情,所以他沒有逃到趙國,而是來到了燕國。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消滅趙國後,大軍已經來到了燕國的邊境了。雖然秦始皇當時的注意力還不在燕國身上,不過,等到秦國解決魏國、楚國之後,燕國自然是躲不過秦國大軍的進攻。於是,燕國太子丹懼怕,準備派荊軻去刺殺秦王。
  • 荊軻刺秦王:技術爛到家的荊軻,辜負了這兩個男人
    燕太子丹聽完二話撲通就給跪了:「痛煞我也,田先生這又是何苦啊!」等旁人把他扶起來,他擦拭了下鱷魚的眼淚。燕太子丹:「先生可幫我去刺殺秦王?」荊軻:「這?我可整不了。」燕太子丹又一個二話不說,給跪了,沒辦法荊軻只好答應了。
  • 司馬光評燕太子丹有大罪 他真的有罪嗎 荊軻刺秦王是對是錯
    戰國末期,燕太子丹策劃了荊軻刺秦王,結果大家都知道,荊軻和秦舞陽被斬殺,燕太子丹也被燕王喜殺了,燕國被秦國滅了。一個反抗虎狼之秦的英雄出現了,因此後世史學家都評價燕太子丹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不過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不同的看法,他不認為燕太子丹是一個英雄,反而認為他是燕國滅亡的大罪人,試問他真的有罪嗎?
  • 荊軻值得敬仰嗎?看看他刺秦前禍害的宮女,簡直慘無人道
    引言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段故事也成就了荊軻歷史上刺客之名。但在刺秦王之前還有很多細節可能不太了解,尤其是太子丹為了討好荊軻而做的事,可以說慘絕人寰。太子丹親自去拜見田光,田光向太子丹推薦勇土荊軻和商漸離。太子很高興,臨走時叮囑田光保守秘密,田光覺得太子懷疑他,就自殺了。
  • 荊軻刺秦王時,副手12歲殺過人的秦舞陽,為何嚇得直哆嗦?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我們都是很熟悉的,但是,我們了解荊軻刺秦王時,關注的人往往只有荊軻和秦王嬴政,我們把荊軻的副手給忘記了。荊軻的副手就是秦舞陽!燕國能讓秦舞陽當荊軻的副手,去完成刺秦王的重任,相比秦舞陽也不是簡單的人呀。
  • 荊軻刺殺秦王為何會失敗?臨死前,荊軻靠著柱子說出真相
    談起荊軻刺秦失敗的原因,有人說是荊軻劍術不行,有人說是秦舞陽害了荊軻,還有人說是秦始皇命不該絕。那荊軻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其實荊軻在死前道出了真相。太子丹聽說此事後,趴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隨後便將樊於期的首級裝在匣子中,安排荊軻帶著上路。為了提高刺殺嬴政的成功率,太子丹還命人從趙國徐夫人那裡買來了一把鋒利的匕首,並塗上了見血封喉的毒藥。同時,還為荊軻找了一位助手——12歲便殺人的秦舞陽。當時荊軻叫了一位朋友共同來做這件大事。但太子丹卻等不及,接二連三地催荊軻上路。
  • 《大秦賦》:荊軻刺秦被魔改,網友:誤人子弟
    秦朝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但是有一句話至今一直被當做為壯士踐行的至理名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即便沒有畫面但是這句話依舊讓人們能夠感受到,當年荊軻刺秦那種決心,明知一去不還卻還是勇往直前,他的精神也一直被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