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兵器譜之楊家槍法(宋)
《宋史·判臣·李全傳》記載:「他全者,濰州北海(山東境內)農家子……以弓矯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1215年,元兵攻破中都(北京),金主逃到汴梁(開封),賦斂益重,民不聊生。山東有楊安兒起兵掠莒,楊兵敗為金所殺。安兒妹四娘子「狡悍善騎射」,統敗軍,稱曰姑姑,率眾萬餘。李全以其眾附楊,與楊通,遂嫁之。南宋紹定四年,李全戰死,共妻楊氏諭部下關衍德等,曰:「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今事、勢已去,撐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爾殺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圖我人,誰納降?信我欲歸老漣水。汝等宜告朝廷,本欲圖我來降,為我所覺,已驅之過淮矣。以此請降,可乎?」眾曰諾。翼日,楊氏絕淮而去。
明代何良臥《陣紀》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長短兼用,虎實盡其宜,銳進不可當,速退不可及,而天下稱無敵者,唯楊氏梨花槍法。」
《紀效新書》收錄「梨花二十四勢」圖勢解語如下:
楊家梨花槍法對中國槍術影響極大,許多槍法中都可以找到楊氏梨花槍的痕跡。例如著名的六合大槍和太極大槍,都言及「綿中裹鐵」和心卻忘手手忘槍。戚繼光評論說:「唯楊家之法有虛實,有奇正,有虛虛實實,有奇奇正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山,動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槍無敵手』,信其然乎!」
陳式太極槍法,十十四槍歌訣基本上保留了較早的楊氏梨花槍法技術。
夜叉探海人莫識,舞花槍去下中平。
捲簾倒退且留情。下平暗定埋伏勢,
滾地進來出青龍。青龍獻爪邊攔槍,
纏捉往裹莫停留,黃龍點杆人難躲,
花槍裙攔下無情。回頭按下地蛇槍,
沖天直刷往前攻。搖旗掃地朝天槍,
再掃又下鐵牛耕。蜀犬吠日頭滴水用提顛,
拗步上去刺青龍。撥草尋君復志,
白猿設計用拖刀。回來烏龍方入洞,
青龍轉角實難攻。琵琶勢鉤朋進挫,
高擎串扎難停。瞞天掠地快如風,
靈貓捉鼠左右撲,轉身刺下又回頭。
用鑽倒打人難避,順手往前又扎去,
舞花擔山反背弓。泰山壓卵先立定,
爭演下扎紉針勢,蒼龍擺尾左右瞞天掠掃地。
電轉星飛直掩去,回頭摔地往前攻。
拋槍去闖鴻門勢,舞花擔山掃一槍。
忙又下按六封勢,花槍慢把膝來護,
回頭一掃真無對。回身急把鵪鶉掩,
撥草尋蛇人難拒。轉身殺下往前走,
低掩一槍直扎去。太公釣魚往下按,
退後紮下誰敢戲。若問此槍名和姓?
楊家花槍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