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到原宿,從原宿到世界各地,日本如何從時尚荒漠成為潮流先鋒?接納、模仿、重塑、橫衝直撞、顛覆傳統的日本年輕一代,從美式服裝傳統中發展出引領全球時尚的獨有的日本潮流文化中究竟隱藏著多少不被人注意的文化細節?從服飾這件事不僅體現出了日本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時代情緒以及大眾審美等等,還可以看到戰後日本街頭時尚發展史,了解時尚潮流文化的方式有許多,不是只有買買買如若你對時尚潮流文化感興趣或許你可以從以下這些書中窺見日本潮流文化的一角。
《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 50 年》
原宿,日本潮流聖地;牛仔,美國文化名片之一,西部開拓先鋒。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日本,隨著戰敗的陰影逐漸散去,國民的物質經濟水平慢慢好轉,美國文化的滲入,普通日本人開始接觸到美國中產階級生活中追求物質享受的一面。1964 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當脫下沉悶制服、渴望展現自我的日本少年迎頭撞上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時尚風潮,一場滿懷熱情與工匠精神的衣櫥革命就此展開。
自此之後五十年,日本從一個時尚荒漠演變為當下最重視服裝搭配的國度之一。當年藉由美式風格發展而來的時尚潮流,又從原宿出發反向輸出西方,進而影響全球。他們靠著僅有的物質資料以及對美式風格的考究,從模仿到反向輸出,日本潮流文化不斷在創意中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 50 年》藉由講述潮流先鋒的故事,梳理日本五十餘年街頭服飾發展脈絡。這些故事裡藏著風靡一時的風格與品牌是如何成功的答案,也可由此窺見日本人的性格與文化精髓,梳理五十餘年日本服飾發展,從風格演變中窺見國民性格與文化精髓。
《做衣服:破壞時尚》
山本耀司是世界時裝界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他被時尚界奉若神明,卻稱自己是「反時尚」的:「我對時尚並無興趣,我只對怎麼剪裁感興趣」,無數人渴望擁有以他設計的衣服,他卻拒絕製作主流的西服,更願意為各種邊緣人士做衣服:「我只給自己的同伴 —— 那些壞傢伙們設計衣服」。
Yohji Yamamoto FW 2020
他將布料做舊、撕裂、破壞其平衡,一再挑戰著我們對「美」的認知:「完美是醜陋的。在人類製造的事物中,我希望看到缺憾、失敗、混亂、扭曲。」
時裝界的一代宗師 —— 山本耀司,首次詳盡地闡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對美的服裝和女人的獨到見解,對背影的迷戀,對剪裁的堅持,對快時尚的厭惡,溫情回憶了他的童年、母親,和友人。這本書收錄了對山本耀司的 100 個問題,披露時裝大師背後的人生細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對於所有從事設計、趨向時尚的人來說,山本耀司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已。當時尚界還在以西方傳統的緊身衣裙展現女性曲線時,山本耀司勇於突破傳統,以和服為概念出發,用垂墜、層疊與纏繞等效果,將女性曲線覆蓋於中性化的服裝下,創造出時尚界的日本新浪潮。
Yohji Yamamoto AW 1994
他擅長運用布料及各式的黑,讓傳統的、用途狹窄的黑色,脫離喪禮般的印象,一躍成為時尚的化身。而他與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是亞洲少數能在高級時裝界站穩地位的設計師,其與主流時尚背道而馳、又能引領潮流的魅力,至今不輟。
《川久保玲:邊界之間的藝術》
自 1981 年川久保玲在巴黎舉辦時裝秀以來,她和她的品牌 Comme des Garons 影響了時尚界近 40 年。她從一位時尚界的破壞者,逐漸成為時尚破舊立新者,時尚創造力的引領者。
川久保玲的設計哲學是與日本文化緊密相連的,比如說充滿禪意的不對稱和無規則的設計理念,從小小的紅色嬰兒裝到全黑的大面積蕾絲,這也是日本文化中的哀悼色彩,用蝴蝶結與白色棉花捆綁並包裹住的身體,用黑而濃密頭髮遮蔽的面部,都貼上了「生命/損失(Life/Loss)」的標籤,從慢著日本文化中對「正」與「負」的思考。
再者,川久保玲的設計挑戰了根植於人們心中對傳統女人著裝的看法,拒絕遵守公認的輪廓和身材概念,她從服裝出發,將面料與設計畸變,以一種趨近於朋克的方式將人體和社會的聯繫用最令人費解的設計表現出來,在成堆的面料堆砌中,填滿了虛無而矛盾的美學。
《川久保玲:邊界之間的藝術》用近 10 萬字的訪談和川久保玲歷年來的著述整理,並配合 200 多張頂級攝影師與川久保玲合作的時裝攝影作品和川久保玲的手繪稿,詳細解讀了川久保玲的美學、設計理念和品牌體系構建歷程。
全方位解密 Comme des Garons 品牌與傳奇設計師川久保玲。書中圖片均來自著名攝影師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被當作一件藝術攝影作品裝裱收藏。它是關於這位傳奇時裝設計師的第一本簡體中文書,也是迄今為止,川久保玲親自參與並授權的唯一著作。
《巴黎時尚界的日本浪潮》
儘管近年來面臨來自倫敦、米蘭、紐約的挑戰,巴黎依舊是全球最偉大的時尚之都。巴黎時裝界通過其 haute couture、demi-couture、prt—porter 分類體系,造就了一個非西方設計師難以滲透的高度結構化和嚴格控制的系統。
2018 東京時裝周
然而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日本設計師卻打入了這個系統,並對影響了整個巴黎時尚界。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受製衣師和設計師把持的巴黎時尚界門檻很高,不僅具有很強的排他性,而且要求很高。
這引發了作者川村由仁夜的疑問。這個系統是否促進或抑制新的創造力?她在書中系統地梳理了法國傳統時尚是如何受到外界力量的幹擾或加強的,比如 Kenzo Takada、Issey Miyake、Yohji Yamamoto、Rei Kawakubo 、Hanae Mori.。
三宅一生
高田賢三
同時,她還提出了當今時裝業應該思考的許多其他關鍵問題。例如,當下的時尚業是否更專注於產品形象的商業塑造,而不是服裝本身?如果沒有 Saint Laurent、Miyake、 Kenzo,法國時裝業將走向何方?這本富有洞察力的書首次深入研究了日本在巴黎掀起的時尚浪潮,並對該行業的未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釁性的問題。
《時髦鬼必須知道的東京》
《時髦鬼必須知道的東京》相對以上幾本更加輕鬆易懂,是一本拿起來就不願意放下的書。這裡有你最應該知道的東京時裝那些事兒,卻用與權威毫無關係的幽默語言。在作者筆下,服裝不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商標,它們是獨特生活觀念、濃重個人風格的代言人。
每個機場都該擺一本的日本旅行聖經,《時髦鬼必須知道的東京》提供給所有遊客最權威的購買指南,哪些值得買?去哪買?哪些不要買?鼓勵欣賞狂熱精打細算,允許不屑厭惡敬而遠之,就是不能接受無知盲從。
這本書裡,集合了所有最前沿的有關東京時裝的事兒,無論是教科書級服裝大師,荷包中堅力量的中流砥柱,還是街頭潮流、審美定生死的買手店,甚至古著二手店,一個不落,全網掃羅。時尚潮流是一種美好生活方式的代表,也是一種觀念,亦是一種身份認同。常春藤風格、嬉皮、CityBoy、藤原浩的變遷連帶著銀座、新宿、澀谷、裡原宿這樣的地標變遷,背後又是爵士樂、越戰民謠、硬搖滾和嘻哈的音樂流變,或許這些書中所寫只是日本潮流文化的冰山一角,但書籍中的背後故事,或許比直接消費一件單品來的更有分量。
From 混腔勢ONECHANCE(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