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垂直起降戰機!戰後雅克陸基戰鬥機——雅克-25戰鬥機

2020-12-16 逆火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用航空工業一共誕生了5大航空設計局,而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就是其中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拉-5/7系列戰鬥機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拓寬自己的業務,雅科夫列夫設計局開始逐漸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民用機和少量特種飛機的設計上。這也導致後世在談及冷戰時期的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時,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夠想起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等少量特種飛機。

雅克-38戰鬥機

但實際上,在戰後戰機噴氣化的早期,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並沒有落於人後,幾乎在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15戰鬥機叱吒蘇維埃天空的同時,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也開始開發屬於自己的噴氣式戰鬥機,而雅克-25戰鬥機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蘇聯空軍希望自己能夠再裝備一款雙發夜間戰鬥機,以彌補米格-15戰鬥機不能夜戰的缺點,雅科夫列夫瞄準的就是蘇聯空軍的這一需求。

和當時其他設計局的方案不同,雅科夫列夫並沒有採用早期蘇制軍用戰鬥機上常用的RD-45離心式發動機,而是使用了米庫林設計局的AM-5型軸流式發動機來作為新款戰鬥機的動力核心。該機同時也裝備了RP-6型「獵鷹」雷達,以滿足夜間戰鬥的需要,這就是雅克-120設計方案。

RP-6型「獵鷹」雷達

雅克-120採用了和二戰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一樣的兩側下掛式設計,兩臺發動機分別掛在兩側機翼的下方。只不過為了提升高速飛行狀態下的飛行性能,機翼改成後掠翼式設計,同時機翼上安裝有翼刀。

雅克-120原型機

因為發動機已經分別安裝到兩側機翼下,所以雅克-120的機頭部分得以騰出足夠的空間來安裝機載雷達系統。雖然一開始雅克-120原型機打算安裝的是RP-6型「獵鷹」雷達,但是因為該型雷達設計和研發進度滯後,所以早期的部分雅克-120原型機實際搭載的是「祖母綠」機載雷達。

在1953年年底,雅克-120原型機正式通過蘇聯軍方的測試驗收,並獲得了雅克-25的裝備編號。在經過後續的部分調整之後,雅克-25戰鬥機最終在1955年順利進入蘇聯空軍中進行服役。

蘇聯空軍的雅克-25戰鬥機

從整體設計上來看,雅克-25戰鬥機比當時包括拉沃切金設計局在內等其他設計局的設計方案都要好上一些。考慮到早期機載雷達的體積都比較大,雅克-25戰鬥機將兩個發動機分別外置到了兩側機翼下,雖然增加了一定的飛行阻力,卻騰出了寶貴的機頭位置。

雅克-25戰鬥機的飛行員座艙為串聯雙座設置,前座為駕駛員座位,後座為雷達觀察員座位。在常規情況下,是由雷達觀測員先對目標的大致空域進行觀測,在引導飛行員飛行到相應空域後,由飛行員用目視方法進行索敵。

雷達觀測員座艙

為了以防萬一,雅克-25戰鬥機的後座雷達觀測員也擁有駕駛戰鬥機作戰的能力。一旦前艙飛行員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作戰時,後倉的雷達觀測員將接手,進行空戰。

早期雅克-25戰鬥機的武器十分簡單,只有兩門37毫米機炮,且每一門機炮的備彈量只有50發。不過據駕駛過雅克-25戰鬥機蘇聯飛行員反映,雅克-25戰鬥機的綜合飛行樂趣比早期的米格系列戰鬥機要好上不少。

後期的雅克-25戰鬥機也搭載了空空飛彈

雅克-25系列戰鬥機一共生產了大約480架,且一直只在蘇聯空軍中服役,從來未進行出口。雖然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最終未能靠雅克-25戰鬥機完成對米高揚設計局的反殺,但是通過對雅克-25戰鬥機的研究,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也積累了自己在噴氣式戰鬥機方面的設計經驗,並為接下來其他雅克系列戰鬥機的誕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紅色鐵匠,外號「桅杆保衛者」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
    除此之外,蘇聯時代還有一款「桅杆保衛者」,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這回連保衛機場都不用考慮,只要保證能守衛好起降母船就好。約240公裡的作戰半徑,外加2噸載彈量,不要說和同期美國F-4、F-14等艦載機對抗,就是飛上天打發一下速低飛機都覺得費勁,它就是本文主角——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
  • 同樣是具有代表性的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AV8B與雅克38誰更強?
    談起垂直起降戰機,很多人第一感覺是英國的鷂式戰鬥機,還有經常露面的美國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還有一款就是蘇聯雅克設計局的雅克-38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二者都是艦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卻有著很大的不同。要說誰更強,得先看看兩型號戰機的具體性能和實戰表現。
  • 紅色戰鷹,從雅克-1、雅克-9再到雅克-3,簡述二戰雅克系列戰鬥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制戰機是同盟國戰機體系中讓人無法忽視的重要存在。在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的拉沃切金、圖波列夫、雅科夫列夫、米高揚和伊留申五大航空設計局,為戰時蘇聯空軍提供了數量龐大且性能先進的各式戰機,造就了一系列經典的蘇制系列戰機。
  • 雅克-15戰鬥機,德國噴氣式發動機和雅克-3的跨代組合
    雅克-15戰鬥機研製基礎活塞戰鬥機時代雅科夫設計局簡直是光芒四射,二戰期間雅克系列機型總產量超過3萬架,雅克-3更是在吸收蘇德戰爭前兩年經驗基礎上研製而成另有大量成品機型,包括:He 162「火蜥蜴」國民戰鬥機、Me-262噴氣式戰鬥機、阿拉多Ar 234噴氣式轟炸機。見識過噴氣式戰機威力的蘇聯,急切想在航空新時代佔有一席之地,但在該領域蘇聯技術積累卻相當薄弱。由於手上有現成的德國發動機,暫時走捷徑開始照搬仿製。
  • 國產垂直起降殲18可考慮俄技術,F35B照搬雅克41也不丟人
    目前有一種說法認為,在短時間內國內研發一款垂直起降戰機,技術上還存在較大鴻溝。如果是說極短時間內,那麼的確如此,但是如果說下決心想獲取這一技術並非是完全不可能。
  • 俄羅斯欲復活雅克-141,與美國F-35垂直起降機搶市場,誰會買單?
    如今各國海軍裝備都在強勢崛起,由此使得美國的F-35垂直起降戰鬥機有了良好的賺錢機遇。畢竟戰艦如果想要提升甲板利用率的話,垂直起降戰鬥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它不像固定翼艦載機那樣需要超長的跑道就能正常起降。
  • 時速達到782千米/小時的雅克-3戰鬥機!
    雅克-3戰鬥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雅科夫列夫設計局(Yakovlev)設計的最出色的活塞式戰鬥機。1944年,在雅克-3戰鬥機的基礎上,製造了一架混合動力裝置試驗戰鬥機。這架試驗型戰鬥機除配備標準型克裡莫夫VK-105PF-2發動機外,還安裝了一臺格魯什科設計的RD-1液體燃料火箭助推發動機作為助推器。亞歷山大S.雅克夫列夫(Aleksandr S.Yakovlev )委託工程師B.莫託林(B.Motorin)設計這架非標準試驗戰鬥機。
  • 全世界僅有三款,最難造的戰鬥機,中國有能力搞定嗎?
    顧名思義,垂直起降戰鬥機無需藉助跑道進行長距離的滑跑起飛,對起降環境的要求極低。世界上第一款用於實戰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是蘇聯人發明的雅克-38戰鬥機。雅克-38是為「基輔」級航母準備的。但由於設計上的失敗,導致這款戰機的載重和作戰半徑都十分悲劇,服役後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反而讓蘇聯海軍操盡了心,更比不上英國同行的「鷂式」。最終,這架於1985年正式服役的戰機,在蘇聯解體後就被封存,並沒有給人留下多少印象。
  • 空中多面手,雅克夫設計局雅克-28超音速轟炸機發展簡史
    隨著轟炸機各方面性能發展突飛猛進,高射炮顯得無能為力、防空飛彈又不成熟、腿短的戰鬥機更是達不到遠程攔截標準,於是大家紛紛開啟第一代大型截擊機研製,目的就\是將對手攔截在國土之外。以蘇聯為例,此時實力還算雄厚的雅克夫設計局推出了雅克-25全天候截擊機,中單後掠翼布局、雙座雙發噴氣式截擊機。
  • 中國「新一代戰鬥機」是什麼?俄專家:可能是垂直起降戰鬥機
    全球目前有能力研製隱形戰機的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歐洲,而能同時研製兩款隱形戰機卻只有美國和中國。俄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7月7日評價稱,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報導表明,中國正在積極地增強自己作戰飛機的能力,該機更有可能是中國標準的五代機,是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
  • 紅星鐵翼,二戰中的蘇聯戰鬥機
    伊-15系列最後的量產型,也是蘇德戰爭爆發時的主力戰鬥機之一。該機安裝了更大馬力的發動機,主輪可收放,主翼恢復為基本型的倒海鷗翼。該機已偏離戰鬥機的發展趨勢,屬於投產前就過時的機型。1942年後蘇軍的雙翼戰鬥機全部轉為二線使用。波利卡爾波夫伊-16。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收放起落架的單翼戰鬥機。蘇德戰爭初期,該機在梅塞施密特戰鬥機打擊下損失慘重。伊-16操縱困難,對新手很不友好。
  • 郵票中的「戰鬥機」 臺灣3D郵票有戰機起降聲(圖)
    原標題:郵票中的「戰鬥機」 臺灣3D郵票有戰機起降聲(圖)   中新網8月14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臺報導,為了慶祝8月14日臺灣空軍節,臺灣中華郵政推出戰鬥機郵票,郵冊一打開,就能聽到戰機熱機、起飛和衝場的聲音,不少飛機迷一早就趕去搶購收藏。
  • 最難造戰鬥機?全球僅3款,中國或將成為第4個研製出的國家!
    比如俄羅斯在近些年經濟一直處於匱乏的狀態,但是美國都不敢輕易攻打俄羅斯,就是因為就全球而言,在軍事方面真正能與美國進行抗衡的也就只有俄羅斯。如今各國都在馬不停蹄的發展軍事實力,作為在現代戰爭中最大作用的空軍,自然也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從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將戰鬥機研製出來的心態,就可以看出戰鬥機是軍事實力發展的重中之重。
  • 蘇制米格-25最後的榮耀:單挑美軍戰鬥機群,幹掉一架大黃蜂
    這架米格-25孤身挑戰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群,擊落一架美國海軍的F/A-18C戰鬥機後,成功逃離,平安無事返回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米格-17PF、雅克-25等截擊機日益不能滿足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需求。與前線戰鬥機各種性能的平衡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是,防空軍要求新飛機要有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快、航程遠、同時搭載強大的火力,必要時犧牲低空性能和可靠性等。
  • 垂直起降戰機缺陷在哪?中國有更好方案,完美避過主要風險
    美國XFV1技術驗證機如上種種原因促使著各國探索不依賴長跑道的短距離/垂直起降戰鬥機。此時這個機種還處於早期探索階段,技術基礎還停留於納粹德國在末期防空作戰中設計的幾款不成熟方案。但早期短距離/垂直起降技術存在諸多問題:火箭方案具有實用性,但在數米的短距離將戰鬥機加速到超過300千米時的起飛速度,對飛行員十分不友善,火箭也帶來了新的技術複雜度與安全隱患;向上起飛在那個飛控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則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與操作難度。所以五十年代的垂直起降飛機試飛往往伴隨著慘烈的墜機。
  • 幻影IIIV垂直起降飛機,8臺升力發動機註定成為飛行員噩夢
    當然達索經過數十年發展這個夢想早就實現,得益於法國強大的軍工科研體系在常規戰機之外,還進行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機型研製,比如:巴爾扎克 V/幻影IIIV垂直起降戰鬥機。 這兩款機型都有一個共同的媽,它就是達索經典之作的幻影III戰鬥機,單座單發無尾三角翼布局。
  • 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降的
    前言  本文作者、原日本海軍戰鬥機飛行員、海軍少佐山本重久(海軍兵學校66期畢業)是舊日本海軍橫須賀海軍航空隊飛行審查部的試飛員,他曾經駕駛「紫電」戰鬥機的艦載型號:「紫電改二」,在「信濃」號航母的甲板上成功起降。
  • 075兩攻艦接連下水,只差垂直起降戰機,仿製「鷂」式或是個選擇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用1架十分珍貴的博物館藏品拉-9戰鬥機,與英國交換了1架完好的"鷂"式戰機。對這款可以垂直起降起飛的"鷂"式戰機,我國當時可謂是盼望已久。十幾年前,我國就曾計劃從英國採購80-100架該型戰機,但是,由於資金預算問題,採購計劃最終破產。
  • F35戰鬥機為什麼能在空中懸停?附3個原理視頻
    F-35戰機的最高速度超過1.6馬赫,最大起飛重量為60,000磅(27,000千克)。 只有F-35B才算是垂直起降型,但相對於傳統的戰鬥機,即使是A型和C型的起降距離都算短距離起降。
  • DCS Yak雅克-52 中文指南 10設備和飛行限制
    雅科夫列夫Yakovlev 雅克Yak-52(俄文:Яковлев ЯЯ。它於1977年至1998年在羅馬尼亞由Aerostar公司生產,名為Iak-52,該公司根據前COMECON東南非共同市場社會主義貿易組織的協議獲得了製造權。Yak-52是為蘇聯DOSAAF訓練組織的學生設計的特技飛行教練機,該組織訓練民用運動飛行員和軍用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