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思想和觀念和工作後的思想和觀念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有些東西,只有經歷了,才會慢慢的領悟。
比如以下這些職場道理,只有工作後才能慢慢領悟到。
1、不要想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你就輸了。
不要有完美主義。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自己的精力根本不夠用,而且精力會很分散。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無法做好。
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分得清事情的主次是非常重要的。
要把80%的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夠讓自己的精力利用最大化。
一些生活細節,實際上是對大局無關緊要的。
霸王別姬的動人細節,至今還被人傳誦。
但其實楚漢相爭,最後結果取決於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指揮正誤。
無論項羽別不別姬,怎麼個別法,都無關大局,因為十面埋伏已經布好,四面楚歌已經響起,他的失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人常說「棋錯一招,全盤皆輸」。
其實,能夠引起皆輸局面的,那就不是細節了,而是大節、是關鍵了。
比如被吃掉一個卒子,對於大局無關緊要,那就是細節。
而如果被吃掉的是一個車,那可能就會影響到成敗了,那就是大節。
有的時候,細節確實影響事情成敗的快慢,但但決不能決定成敗的方向,不可能扭轉乾坤,影響大局。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不重要,可以忽略不計,而是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精力的投入有所偏向而已。
人的物力財力精力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大大小小都均等安排。
事事都有輕重緩急,矛盾分主要次要,分得清抓得準方為大智慧。
當年,毛澤東與尼克森會談,談到一些具體問題時,毛澤東直截了當地說:「這些問題讓下面的人去談好了,我們談談哲學問題就可以。」
如果方向不正確,再好的細節,再多的努力,都是白搭。
2、不要為了討好TA而去詆毀另一個。
人心隔肚皮。
你以為的好朋友,不一定真的是好朋友。
你以為的好同事,不一定真的是為你處處著想。
你今天對別人掏心掏肺,尤其是為了對方還詆毀某一個人,可能沒過多久,對方就把你的話傳出去了。
最終,被傷害到的,還是你。
有些人,不必要刻意去討好,更不要為了討好一個人而去詆毀另一個。
不會說話,就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如果真想議論,那就說好話。
有的時候,好話不出門,壞話穿千裡。
再好的關係,尤其是同事關係,都很可能只是暫時的。
因為同事之間,會容易存在利益之爭,當利益紛爭出現時,這種好的關係,很可能隨時被撕毀。
3、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社交。
沒有足夠的資本,任何社交都無法換來有用的人脈。
你的高度,決定你的朋友圈質量。
當你沒有能力時,無論你如何的討好別人,別人也不會多高看你幾眼。
當你有能力時,當別人覺得和你交往有好處時,你的周圍自然朋友成群。
當你處於低谷時,無論你如何的討好別人或求助,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冷漠。
你到了更高的階段,自然會被更有質量的圈子所吸納。
我們要學會選擇社交,不必為了加入某些圈子、某些團體而強迫自己融入進去。
作家村上春樹不參加任何協會,很少出席社交場合,他把自己的時間,都安排在了熱愛的事情上面。
汪涵參加過的一個節目,裡面有一個環節,大家都紛紛在吐槽自己朋友圈裡各種煩人的事,有微商的、各種七大姑八大姨的投票連結、要求你點讚的、曬幸福的……
這時候汪涵站出來說:「你們所說的這些煩惱,我通通都沒有,因為你們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有我的微信!」
記住,人脈的意義不在於你認識誰,而在於你能夠吸引誰。
這一切的根本都在於,你有多大的的交換價值。
所以,有時間,還不如把時間多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上。
當你強大了,自動有人主動找上你,自動有人加入你的圈子。
4、悶不吭聲地埋頭苦幹,並不一定能夠給你帶來想要的認可。
不表現,你做得再好,可能領導都會一直注意不到你,你也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重視。
要學會向領導、上司匯報工作進度。
在職場上,不僅要努力工作,還要學會報告工作進度。
面對客戶,當你及時的匯報工作進度,可以讓客戶更放心。
面對領導和上司,你及時的匯報工作進度,領導才知道你的工作狀態,才能對於你出現的問題及時的糾正,讓工作變得更加的有效率。
工作匯報中,一要對領導足夠尊重,二要讓領導看到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即使工作做得再出色,如果不懂有效匯報,也很容易讓老闆低估我們的能力。
正所謂:不懂匯報工作,別談升職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