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期,織田家四大天王之丹羽長秀

2020-12-15 探究過去縱橫未來

日本戰國時期,是一段少有的被大眾喜愛的外國古代史,這個時期,各種勢力如大名、武士、商人、山賊…交錯生存,構成了最重要的一點「」。

當時的名義上軍事統治者徵夷大將軍足利家其實名存實亡,大權旁落,而後進的有力大名則成了實際的掌權者。

其中有一段時期,被強大的織田家掌握著實權,其中將軍的屬地儼然成了織田家的領地,甚至最後一任將軍「足利義昭」成了織田家家督—織田信長的傀儡。

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

這個時期,既是英雄隕落的時期,也是英雄崛起的時期,而就織田家而言,它為何會如此強大?

因為織田家家督織田信長善於用人且不關注階層。其中就有堪稱「織田家四大天王之一」的丹羽長秀。

丹羽長秀,15歲時就出仕織田信長,並且積極地為著織田家盡心盡力。

其中特別是公元1563年的時候,丹羽長秀甚至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女婿,我們可以想像,現在丹羽長秀在織田家可謂是皇親國戚啊。

公元1571年,織田信長派丹羽長秀帶兵參加年姊川會戰。

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

在這期間之後,織田信長把近江國的佐和山城封給了丹羽長秀,至此丹羽長秀一躍成為領地高達13萬石的大名。

從此,丹羽長秀正式踏上了歷史舞臺。

公元1580年左右,織田信長派其成立軍團,進行「四國」方面的攻略,是為軍團長。

此後,丹羽長秀在四國徵伐之中,大顯身手,絲毫不給四國勢力有喘息之機,但畢竟好景不長,有福必有禍。

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逼自殺,織田家頓時四分五裂,據說這是足利義昭的陰謀。

後與羽柴秀吉進行合作,一起在「山崎合戰」打敗了明智光秀。

戰國大名的居所—天守

清州會議時,丹羽長秀以獨特的眼光,與秀吉結盟。受封若狹國和近江國兩國。在於柴田勝家的戰爭中,丹羽長秀是秀吉最大的支持者。

勝家失敗後。丹羽長秀被秀吉改封為加賀國與越前國兩國。至此,丹羽長秀已是數十萬石的超級大名。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期,織田家四大天王之瀧川一益
    大永五年即公元1525年,瀧川一益誕生了,此後在天文年間約是公元1552年左右出仕於織田信長,當時就已經是名震一方的「鐵炮大名」了。在日本戰國時期,鐵炮是很稀有的,而織田信長不惜花重金購買鐵炮,其手底下的大名多數都會鐵炮。
  • 從一隻茶具說起,信長四天王之丹羽長秀
    引言:安土城建成之後,織田信長十分滿意丹羽長秀的表現,於是賞賜了近江十萬石的領地和名茶器「珠光小茄子」給他。這個茶器,另一天王也很喜歡,他就是瀧川一益。後來珠光小茄子在本能寺之變中被燒毀了,瀧川一益始終都沒能得到,引為遺憾。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織田四天王:人人功勳卓著,但其中一人卻發動政變害死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的勝幡城或那古野城(現愛知縣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
  • 日本戰國時期被嚴重低估的「織田家天王」——瀧川一益
    提起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等等,應該是無人不知,為人不曉。(可能很多人都是從遊戲中了解的)但是同時期的瀧川一益,貌似就有些陌生了。他是誰?某個龍套角色吧?大概是很多人的感受了。其實瀧川一益不僅不是龍套,他的人生簡直是閃閃發光啊。不信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天王山之戰」這個常見的說法 其實來源於日本戰國時期
    誠如大家所見所知,在許多戎馬歲月、競技賽場上常有人習慣以「天王山之戰」來形容其中的關鍵一役,比如:日前的馬德裡德比,以及熱刺與曼城的對決。但要追溯來源的話,它可不是什麼「真假天王」之間為了名分、權力和江山的戰鬥,而是來源於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關鍵戰役。
  • 日本戰國時期10大名將,第一織田信長,第二武田信玄
    1、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可以說沒有之一,而且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他都是最受人喜愛和尊敬的歷史人物。2、武田信玄:武田信玄被稱為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兵法家,而且心狠手辣,他流放自己的父親從而奪取權力。
  • 「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明智光秀
    下克上,在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眼裡,非但沒有把它當作恥辱,反而把它當成一種生存的手段,頂禮膜拜。戰國時期各種勢力交錯生存,戰爭常年不予停歇。明智光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個人。此人巔峰時期建立過幕府,史稱「三日幕府」,又稱「明智幕府」,但由於木下秀吉著名的軍事行動「中國大返還」後與明智光秀交戰,明智光秀身死,幕府破滅。明智光秀對權力的渴望不是一星半點,近年來我研究其生平軌跡,發現其人雖然所在家族「明智家」源遠流長,但是其本人卻是旁系,故最初當差於齋藤道三近側。
  • 他,日本戰國第一猛將,古今獨步勇士,織田信長稱譽為日本猛張飛
    他被織田信長稱譽為花實兼備之將、日本的猛張飛,被豐臣秀吉讚譽為日本第一,古今獨步之勇士,東國無雙。而他就是德川三傑之一,德川四大天王,德川十六將,後世稱其為三河飛將,鬼之平八,赤夜叉,赤鬼井伊的——本多忠勝。只從其時代對於本多忠勝的稱譽來說,就已經知道他已經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
  • 日本戰國極度崇尚佛教,織田信長為何還要火燒比睿山,你知道嗎?
    公元1571年,這個時期堪稱是織田信長的巔峰時刻,他隨隨便便抖動一下胳膊,估計整個日本都得抖上幾抖。這個時期,日本戰國軍力最大的勢力就是織田家,可以很多底層的日本佛教所煽動,發展成了有著不小的規模的「一向一揆」。
  • 日本戰國時期,「絕世美少年」之—森蘭丸
    在日本戰國時期,雖然說是亂世,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的審美觀,我們對許多古代的人物形象極其的欣賞,甚至是到了想要模仿的境地。比如中國古代的美男子—蘭陵王,美少年—霍去病。不過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是日本戰國時期的美少年,他的名字眾所周知,他就是—森蘭丸。
  • 看《織田肉桂信長》,聊日本戰國歷史!
    最近小編被朋友安利了一部神番——《織田肉桂信長》。這部番講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魔王」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轉世為一隻狗生活在現代日本的各種爆笑趣事。當然這部番是由漫畫改編而來,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去網上搜索《織田肉桂信長》的漫畫去觀看。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3大惡人,其中有一位還是織田信長的嶽父
    日本戰國時期是日本最輝煌的時期,雖然常年戰爭,但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名將;在戰爭期間,用計謀那是無可厚非,但終究還是要有底線,但在日本戰國時期,有些人為了出人頭地那是毫無底線;而這裡就來盤點當時最為有名的三大惡人,來看看都有誰吧。
  • 盤點日本戰國名將第一彈
    各位看客好,今天給各位盤點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第一彈說盤點一下織田、德川、武田和豐臣家的名將組合。織田家徽,木瓜。織田信長推行「天下布武」意圖統一日本,在織田家巔峰時期曾設置了六大軍團。北陸道軍團,柴田勝家。在越中地區負責與上杉氏對抗。
  •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從十六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戰國大名始成氣候,互相成割據之勢,直到七十年代,有強大資本和軍事實力的大名逐漸穩定下來,從而開啟了日本戰國時期「群雄紛爭」的亂世年代。 因此,儘管那一時期也曾出現了不少如嚴島合戰、小豆坂合戰、上田原合戰、桂川原合戰、國府臺合戰、長筱合戰等等著名的戰役,但真正改變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役,卻是發生在永祿三年(西元1560年)的「桶狹間合戰」。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說起戰國,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段被稱為戰國的特殊時期,也是諸侯互相徵伐,稱為日本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既然是亂世,自然不可能少了梟雄,而這裡主要來盤點下日本戰國時期的八位梟雄,看看都有誰吧。
  • 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在日本戰國相關題材的書籍資料、影視劇和遊戲中,經常能見到「家紋」、「軍旗」、「馬印」這幾個詞語。那麼本鬼就在今天的文章裡自不量力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 日本戰國時期,百萬石以上的大名有哪些?
    一、九州大名—島津家島津家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家族了,在日本戰國時期,島津家還未與豐臣家進行戰爭。巔峰時刻,島津家在「島津四兄弟」的戰門之下。曾領有九州地區最高10國的領地,而這十國領地哪怕經過輕易地計算也能隨隨便便超過一百萬石。所以戰國時期,島津家大名也曾做過百萬石級別大名。
  • 此人號稱日本「張飛」,身高1.43米,位列日本四大天王
    可要記住,不光中國人所喜歡《三國演義》,日本也喜歡《三國演義》。日本有點文化的人都看過三國,可以說他們對《三國演義》是異常狂熱。隨著三國的漸漸火爆,日本人開始以三國人物自居。其中一位日本武將,竟然被稱為「日本的張飛」。此人名叫本多忠勝,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武將。這位日本的張飛究竟有多高呢?據資料顯示,本多忠勝身高大約是1.43m,與張飛相差42cm,可謂迷你版的張翼德。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無論哪個階層,士、農、工、商,都進行著戰爭,哪怕不屬於這個階層的「賤民(類似於奴隸階層)」,也進行著戰爭,至少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戰。在日本戰國時期,等級制度相對的森嚴,農民的兒子終歸只是農民,武士的兒子終歸是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