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特攝?
首先讓我們來弄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特攝?特攝就是特殊拍攝手法的簡稱,很多朋友認為特攝只屬於日本那種由演員穿著皮套在微縮場景裡拍攝的或者類似假面騎士一類的片子才屬於特攝電影;其實不然,早期歐美喜愛使用的定格動畫和現如今的CG技術其實都屬於特攝片的範疇,1933年由梅裡安·C·庫珀與歐尼斯特·B· 舍德薩克指導的首部金剛就是採用定格動畫的方式進行拍攝,對這一技術運用最為厲害的非雷·哈裡豪森莫屬。
▲1993年金剛在當年上映帶給觀眾的震撼是現在人們無法想像的
比較有趣的是金剛的電影發展歷史正好代表了特攝類電影的進化歷史,即:1933—定格動畫技術、1967—真人皮套、2005和2017—電腦CG。▲1967版金剛
▲2005版和2017版金剛
筆者個人認為雖然CG帶給人們更強的視覺衝擊以及更加逼真的質感效果,但是定格動畫和真人皮套的生硬感看起來也另有一番滋味,這裡不能說誰好誰壞,因為他們所呈現的效果以及所帶來的的感官體驗是完全不同的。漂洋過海的骷髏島之王
在初代金剛誕生的29年後也就是1962年,遠在東方的日本有著特攝之神稱號圓谷英二以及哥斯拉系列導演本多豬四郎與歐美方面達成了協議,把這位歐美怪獸之王請到了日本試圖拍攝一部跟當時膾炙人口的日本日本怪獸之王—哥斯拉相關題材的影片,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剛大戰哥斯拉》後期被怪獸迷們稱為《哥斯拉1962》。
▲《金剛大戰哥斯拉》不同版本的海報
影片上映後獲得了海內外的廣泛好評,無論是在日本還在美國都收穫了不俗的人氣,這部電影直到現在都是東寶公司昭和哥斯拉系列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由於兼顧到美國方面,因此兩大怪獸之王在本片中打了個平手。
▲1962名場面:大樹捅嘴
▲ 有趣的是金剛的皮套到了1966年稍加修改變身為巨猿哥羅,拍攝完《奧特Q》之後又於1967年再次改回了金剛用於拍攝《金剛的逆襲》,圖一為圓谷英二和金剛皮套、圖二為巨猿哥羅 由於《金剛大戰哥斯拉》的大獲成功,1967年7月,由野村次郎和寶田明導演,本多豬四郎和圓谷英二擔任監督的《金剛的逆襲》上映,本片之中金剛的對手變為機械猩猩與哥羅龍。▲ 《金剛的逆襲》電影海報
▲ 金剛敵人之一的機械猩猩
該片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比起《金剛大戰哥斯拉》來說並不算理想,正巧金剛版權到期,於是東寶公司便不再繼續拍攝金剛系列電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也就是在同年,美國方面便推出了1967版金剛,同樣使用了皮套技術進行拍攝,但是口碑比較崩壞,也很少被怪獸粉絲們所提及。金剛的日本之旅就這樣結束了。
結束語:雖然金剛在日本特攝發展史中並沒有留下太多印記,但兩大怪獸之王於屏幕之上的首次相聚還是給無數的怪獸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後期由於版權的來回糾葛,新版的《金剛大戰哥斯拉》在傳奇影業開啟了怪獸宇宙之後才終於有了眉目,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我們就能看到本片了;不過筆者認為我們不應該忘記金剛這次遠渡重洋的日本之行,若是沒有這次短暫的旅行,或許今天我們也就不能看到新版的《金剛大戰哥斯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