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當年舊事,小旋風與四大天王

2021-01-09 騰訊網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林志穎成名於1992年,時年十七歲。

出道就變成一個神話。

兩年推出七張唱片,據說總銷量超過千萬。

幕後推手是臺灣飛碟唱片。

當年的飛碟宣稱,歌手唱片銷量低於5萬張,公司就可以立刻解約。

在發掘林志穎之前,飛碟唱片已經集合了包括郭富城、王傑、小虎隊、張雨生、鄭智化,以及溫兆倫、葉倩文、蔡琴、姜育恆、蘇芮等眾多或偶像或實力類型歌手,在當時的唱片市場可謂呼風喚雨、能量驚人。

林志穎這場旋風,迅速波及整個華語世界。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同時把最有前途新人金獎給他。

而當然這也並不出格,一般而言火速爆紅的歌手都能拿到,而且一年後單飛的吳奇隆也有這待遇,但香港推廣普通話有功獎、香港叱吒樂壇過江龍金獎、商業電臺過江龍銅獎,這幾個獎項,明顯是因人設事。

尤其是過江龍這個名稱,完全就是量身定製,記憶中仍然只有林吳二人有過此殊榮。

《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十七歲那年的雨季》、《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牽掛你的我》、《野菊花》、《戲夢》,隨便數幾首,都是當年的大熱之作。

十七歲的小旋風,確實堪稱少年無敵。

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事情。

而據《四大天王傳》一書記載。

四大天王中,除張學友之外的另外三人,都被這場旋風波及。

郭富城被認為「雖然眼睛大而深,但嘴和鼻子不夠完美,舞藝雖然精湛,歌聲卻似乎不夠匹配。」

年僅26歲的黎明雖然憑著臉蛋走俏,但「林志穎比他更年輕英俊,他可以退休了。」

甚至已是電影紅星的劉德華也被說,「號稱天王,歌喉還不如一個小孩子。」

張學友因本非以長相走紅,反而未受衝擊。

這些摘抄內容或只是當年輿情的冰山一角。

但足以窺見當年瘋狂。

而隨著1994年底開始服兵役之後,這陣旋風漸歇。

及至1996年歸來,已不復當年聲勢。

此後的林志穎,逐漸從歌手變成商人、賽車手,以及電視演員。

再後來更幾乎變成常駐綜藝人士。

從職業生涯而言,距離四大天王,已非常遙遠。

有個觀點是這樣的,林志穎在演藝圈的人氣不再,是因為人氣巔峰時去服兵役。

那如果林志穎沒去服兵役,會怎麼樣?

當年人氣爆棚到能比肩四大天王的小旋風,能不能繼續一路走高?

世事當然無法假設。

但推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96年服兵役結束的林志穎,也不過才二十二歲。

他成立吉米工作室,推出新專輯《男人是很好騙的》,從這歌名就知道,他想要轉型了。

畢竟沒有人能夠一直都是少年,這個方向完全沒錯。

但是我們看到了什麼?

一個故作成熟的少年,無論嗓音、唱腔還是MV的表情。

春天不只是冰河融化,還有萬物復甦,這也就像一個演員,故作情緒,卻內裡空空。

其實他有很好的樣板可以借鑑。

那就是昔年受他衝擊最重的郭富城,一夜之間從純真少年派變成狂野性感的男子。

是真的狂野,也是真的性感。

郭富城的成功,是在嗓音力量的蛻變、舞姿的跳脫奔放,以及溼漉漉的頭髮,與堅定熱辣的眼神。

林志穎在MV裡,其實也有溼漉漉的頭髮,但嗓音唱腔以及眼神,都還停在過去。

所以其實人們需要的,是真非假。

當年的少年陽光有多真實,轉型後的大男人形象就有多虛假。

這就是林志穎這張專輯反應不如預期的真正原因所在。

而不是他真的被歌迷拋棄和遺忘了。

所以兵役事件之後。

林志穎與四大天王的距離越來越大,是戰之罪,而非其他藉口。

再說直接點,就是其歌、影、視作品所決定的。

人氣始終是一個輔助助推的作用。

少年無敵、同檔最強的林志穎,颳起超強旋風,直逼天王。

作品逐漸乏力之後,人氣自然回落,再不復來。

天王之所以長紅不衰,其後是強勢作品的支撐,這個道理適用所有同期藝人。

很多人以包裝、炒作或者人脈為原因,其實是極度偏頗。

#

所以歸根到底。

作品與實力,才能決定藝術生涯的高度。

這也和我們的人生,並無二致。

相關焦點

  • 評點港臺音樂的下坡路,竟然是在「四大天王」時期開始的
    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大腕雲集、群星璀璨,成為了當時街頭巷尾最熱門的話題,在這場追星逐月的劇本中,四大天王的出場,讓人們更加的瘋狂。95年前後,當初滿大街幾元一盤的磁帶時,我會用12元去買四大天王的正版磁帶,他們火的時候,幾個月就會出一張唱片,說實話,當初剛工作的我,一盤磁帶幾乎是幾天的飯錢,但這沒有改變我的做法,我固執的認為,只有他們那樣的歌手,才能稱得上天皇巨星。每到夜深人靜,挎著隨身聽的我,和歌共唱,在寢室裡默數年輪,似乎每一盤磁帶裡的聲音。都會有一種感情,深深的打動我的內心。
  • 「魔巖三傑」闖入香港,笑說四大天王是「小丑」,現狀卻令人唏噓
    前言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娛樂圈當中,幾乎人人追捧的明星都是港臺明星,當時內地明星的影響力遠遠不如他們。當時港臺明星的佼佼者,無疑就是當時叱吒風雲的四大天王,本來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非常亮眼的了,更何況湊成了「四大天王」,他們當時頭頂的光環,簡直光彩奪目。
  • 中國港臺有四大天王,印度有「四大汗」,印度人名字中的汗啥意思
    而在印度還有三位名字中有「汗」的著名男演員,就和我們熟知的港臺四大天王一樣,他們和阿米爾·汗一起被影迷稱為「四大汗」,聽起來有點憨,但足可見他們在印度地區的影響力。印度四汗天王,從左至右薩爾曼·汗、阿米爾·汗、沙魯克·汗、赫裡尼克·羅斯漢相較於中國影迷熟知的阿米爾·汗,在印度,沙魯克·汗(ShahrukhKhan)才是更為知名、甚至說排名第一的巨星,他有著「寶萊塢之王」的美譽。
  • 當年的四大天王到底有多火?看完你就明白了
    隨著上一代的老去,四大天王除了張學友跟劉德華以外,其他另外兩人基本上已經淡出了觀眾的視野。很遺憾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屬於四大天王他們的那一個年代。在他們的那個年代,可謂是眾星閃耀,而他們卻能從中脫穎而出,當年的四大天王到底有多火?
  • 童年時期沒細想的問題,《數碼寶貝》不可一世的四大天王怎麼死的
    但重看一次,打算寫一寫,因為有個問題,當年我沒弄明白,直到現在,我也有幾分莫名其妙。所以在這裡,也想提出來和各位動漫迷們一起討論討論。但是沒想到黑暗四大天王還是出來了。到這裡之後,問題就出現了,已經究極進化並且不可能再往上進化的戰鬥暴龍和戰鬥加魯魯面對四大天王之首的
  • 如果當年「四大天王」來到決鬥場誰能登頂天王?聽聽大神怎麼說的
    火影手遊之前版本曾經有決鬥場四大天王,這四大天王分別是初代柱間、雷影、鷹佐和千手扉間。這四名忍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如今在決鬥場的地位早已不復往日。因此便有了一個問題,如果遠古版本的四大天王來到現在的決鬥場,誰又能登頂決鬥場的巔峰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遊戲《街頭霸王2》四大天王通關結局,二十年後終於搞清楚劇情
    《街頭霸王2》在最初的版本中是不能選擇四大天王的,在那時候很多玩家都是玩人機對戰,能打到四大天王這裡就已經算是比較厲害的中等高手了。在最初的八人版中,每個人物的傷害都是比較高的,而且可以用旋風腿將人物連續打暈,這在之後的《街頭霸王2四大天王》中進行了修正。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影壇。也就是說這個稱號的由來是因為音樂而不是演電影,天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劉德華。其實最初四大天王中最受歡迎的並不是華仔,而是黎明。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大天王之前,香港樂壇還有兩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九十年代初期談詠麟和張國榮宣布退出各項音樂頒獎典禮,決定把機會留給後輩。
  • 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想必是許多人的青春了,他們分別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香港四大天王的稱號確定於1992年,當時由於「譚張爭霸」的結束,張國榮和譚詠麟兩位實力唱將宣布不再參與任何音樂獎項,而四大天王憑藉這一機會迅速走紅,成為當時香港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
  • 《超級學校霸王》沒有四大天王,假粉絲才會認錯!
    90年代經典港片《超級學校霸王》,改編流行格鬥電玩遊戲《快打旋風》,除集結劉德華、張學友、邱淑貞、張衛健等人主演外,更有郭富城驚喜客串,成為「四大天王」中的三人難得同臺的作品之一!
  • 當年任賢齊到底有火?曾紅過四大天王,鄭伊健為他配戲
    在1995年左右,曾有一個人人氣直逼四大天王,他的歌紅遍大街小巷,對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應該都聽過他的歌。這個人就是任賢齊。提到他,多數人會想到《心太軟》,的確這首歌是他的成名曲,這首歌幾乎人人都會哼唱,即便是現在旋律響起,大家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那個時候專輯的銷量以及歌曲的傳唱度,和歌神張學友的《吻別》不相上下。當年任賢齊有多紅呢?
  • 四大天王仍備受歡迎,而他當年是第五名,粉絲提起時總覺可惜
    四大天王在當年是很多粉絲心目當中神一般的人物,他們有的人非常的擅於演戲,有的人特別擅長唱歌,總之怎麼看怎麼完美。因此,通過四大天王這個稱號而火遍全國的他們,也算得上是實至名歸了。畢竟他當年就是靠著舞蹈功底強悍而成名的,再加上前兩年他跟方媛結婚的事情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所以郭富城發展的也挺好的。張學友一門心思地發展自己的歌唱事業,畢竟他可是一個被稱作歌神的存在,因此他的演唱會場場都爆滿。哪怕他不怎麼進行宣傳,也會出現一種一票難求的情況。
  • 說好接班四大天王的「香港四小天王」,為何最終只剩陳奕迅?
    畢竟陳曉東曾是那樣當紅的歌手,還被稱為「四大天王」的接班人選,最後卻神秘地消失了近20年,怎能不令人唏噓。既然說是「四大天王」接班人,當然不會是一個人,而是當時被譽為「香港四小天王」的四個人。他們就是「三陳一謝」:陳曉東、陳奕迅、謝霆鋒和陳冠希。他們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紅極一時,承載了香港樂壇的希望。
  • 港臺樂壇四大女中音,醇如美酒
    港臺樂壇有四大女中音:蔡琴、徐小鳳、梅豔芳和李麗芬。從歌壇影響力看,蔡琴藝術生命力最長久,梅豔芳最有辨識度,徐小鳳最有味道,李麗芬最有張力,但卻早已被遺忘。但當年參加歌唱比賽,李麗芬拿第一,蔡琴只得到第四名。
  • ​「四大天王」為什麼有五個?日本網友:春秋五霸還有12個呢!
    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曾經的港臺「四大天王」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不是70後80後很難想像當年港臺四大天王的盛景,也難以理解「在你胸口上比劃一個郭富城」是個什麼滋味。(四大天王本身也是個舶來品)我們都知道,想要在道上混,沒有一個牛逼哄哄的名字可不行。
  • 為什麼說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能做到這些的真沒幾個!
    一提到香港四大天王,想必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華仔劉德華吧,雖然張學友,郭富城以及黎明也擁有超高的知名度,但毫無疑問劉德華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香港四大天王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現象級偶像,風靡中港臺,在東南亞各國包括世界各地的華人地區都擁有超高的人氣,四大天王可以說引領了一個時代。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粵語歌神許冠傑:許冠傑在上世紀70年代絕對是最閃亮的歌手,真正的粵語流行樂鼻祖又被叫做粵語歌神,雖然沒有許冠傑也會出現粵語流行樂,但至少要多等數年時間,在當年那個要麼翻唱英文歌要麼就唱老上海的香港樂壇時代,許冠傑無疑是將粵語歌曲再次發揚光大。
  • 當年四大天王來內地演出,劉德華當場說錯2個字,嚇得趕緊跪地道歉
    當年四大天王來內地演出,劉德華當場說錯2個字,嚇得趕緊跪地道歉 「四大天王」是一個非常富有年代感的名詞,本意原來是指佛教的四大天王,但是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至今,大家提到這個詞語只會想到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和黎明。當年這四個人馳騁歌壇,成為華語樂壇上最閃耀的明星,風頭一時無兩。
  • 四大天王誰最帥?郭富城都說自己不如他!
    到1991年,郭富城爆紅旋風從臺灣吹回香港,沒多久這四人就被統稱為香港樂壇「四大天王」。年輕時候的他們顏值可以完勝現在小鮮肉,那麼四大天王中誰最帥?圖片來源於網絡每個人都有嫩的時候,張學友也不除外,以前的張學友也是小鮮肉一枚,雖然不適合和其他三位天王年輕時相提,但是卻有一副好聽的嗓子和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就來連舞王郭富城也評價他為
  • 《西行紀》中的四大天王,誰的實力最強?增長天王的實力最被低估
    《西行紀》中的四大天王可並非魔家四將級別的水準,論其個人戰鬥能力他們僅在天界兩大護法如來大神和殺心觀音之下,而這個差距也只是在毫釐之間。那麼在這四大天王中,又孰強孰弱呢?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難回答,就好像我們一直認為孫悟空比三眼神將厲害,但是始終都沒有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