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不想參與,我辭職做自由職業者,卻發現:內卷無處不在

2020-12-14 選調生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自由職業者是這樣的:

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寬敞明亮的餐廳裡,優雅地用完早午餐;

然後步伐輕快地走進工作室,在明媚的陽光中,開始一天的工作;

工作也不用太久,只需要三到四個小時,累了,伸個懶腰,看看自己今天完成的工作/作品/成果,滿意地離開,去享受輕鬆的休閒時光……

電視劇裡的自由撰稿人、畫家、作家、設計師、藝術家,好像都是這麼工作的。

出門動輒前呼後擁,粉絲無數,自然也是家財萬貫,一擲千金。

如果把自由職業者的生活,想像成這個樣子,那你大概是電視劇看多了。

對多數的自由職業者而言,無論是工作時間、工作地點以及工作內容,都不自由,甚至時常處於一種束縛而窒息的狀態。

每個自由職業者,當初都是為了奔向自由,而離開了穩定的單位;

到最後卻發現,這份所謂的「自由職業」,只剩下「職業」,卻毫無「自由」。

自由職業者,睡眠時間比打工人還少

小編有個朋友,從國企辭職出來開網店。

以前在國企每個月能賺六千多,現在開網店,每個月能賺一萬二左右。

收入上漲了嗎?上漲了,而且還翻倍了呢。

但是用朋友自己的話說:

「開網店,不是人過的日子。」

她的網店是賣女生飾品、帽子、頭繩這一類的小東西,貨品多而雜,管理起來非常的麻煩。

每天晚上,自己當客服,在電腦跟前一直守到凌晨1點,接待完最後一個諮詢的客戶,才能去睡覺。

第二天,不到七點就得起床,趁白天不忙,還要自己負責作圖、絞盡腦汁地編寫商品文案、整理進銷存、打理財務相關的事務……

同時還要負責客戶的諮詢下單等事宜。

每天最多睡5~6個小時,三餐時有時無,忙起來只能啃個麵包對付一下。

別人會問:

「這麼忙,你請個員工來幫你分擔下不好嗎?」

朋友苦笑:

「你以為我不想嗎?可是你算算,我每個月利潤只有一萬出頭,再請個員工,我至少要付他四、五千的工資,我還剩什麼了嘛?」

公司老闆,通過壓榨員工的剩餘價值來賺錢;

而當一個人成為了自己的老闆,又僱不起其他員工的話,那麼他只有自己可以壓榨。

壓榨自己的睡眠,壓榨自己的健康,壓榨自己的自由。

自由職業者,是在用最不穩定的方式,養活自己

小編有個寫網文小說的同行,孟同學。

孟同學大專畢業之後,做了幾個月私企文員,覺得沒啥前途,加上平時很愛看網文小說,決心自己也試試。

他很幸運,第一本籤約的小說,就賺了七萬多塊錢。

對於當時一個大專畢業、找不到好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他辭掉了文員工作,專心在家寫書。

可是沒想到,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書籍的訂閱銷量接連撲街。

忙活了一年下來,總收入連一萬都不到。

第一本小說帶來的稿費,已經在全職寫文的一年裡,花得所剩無幾。

後面幾本接連撲街,更是給他的自信心帶來嚴重的打擊。

以前的同事都羨慕地說:

「你雖然累,但也是在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不像我們在公司打工,是在為老闆的事業而奮鬥。這有本質的區別。」

呵呵,說的我差點信了。

如果你想為辭職做自由職業找個理由,要多少都能找出來。

網絡上的勵志雞湯更是數不勝數。

但這些文章和話語,都不約而同地迴避了一個關鍵的事實,那就是:

不論國企私企,體制內外,只要你能應聘上,開始工作,那麼無論你工作質量的好壞,也無論你的職位高低,你的工資總會如約到帳。

有勞動法來保護你,這是最讓人安心的薪酬獲得方式;

但自由職業者,等於把自己從一個月月到帳的「工資溫室」,直接扔到了野蠻競爭的「工資荒原」。

在這個荒原裡,你能拿多少錢,能不能按時拿到錢,其實都是未知數。

以前小孟看到鼓勵做自由職業的雞湯文,會感覺像是打了一針雞血,覺得很受用;

現在,他只想翻翻白眼:

什麼理想,什麼事業,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自由職業者,工作永遠做不完

在這裡小編想談談最近非常流行的詞:內卷。

職場的內卷是什麼?

拋開複雜的經濟學名詞,我們簡單的說,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總有人比你更努力。」「你不幹,有的是人幹。」職場上的內卷,非常的普遍。

比方說,學歷內卷:

多數人都是本科,那我讀個碩士;

現在碩士也不稀罕了,那我只好接著去讀博,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裡謀個好職位。

再比方說,加班內卷

你六點下班是吧,我七點下班,老闆肯定更喜歡我;

什麼?竟然有同事主動加班到九點?那我怎麼辦,我只好加班到十點,而且我不要錢。

很多人為了遠離這種內卷,選擇離開職場,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

然後發現,自己只是剛出狼窩,又入火坑。

當你做了自由職業,你會驚訝地發現:

如果一份工作,行業內的定價是100元,總會有人喊著說「90!90我就做!」

或者用另外一種方式搶生意:

「100塊,我可以做兩份!」

「別人一天完成的,我一小時就能完成!找我吧!」

無語嗎?

無語就對了,因為,內卷無處不在……

總有人比你更努力,更拼命,更沒有底線。

在職場,好歹還可以跳槽;

但自由職業,面對內卷,只能參與競爭,迎難而上。

結語

當你厭倦了職場的一成不變和沒有前途,想去試試做自由職業時,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美好。

最好多去問問身邊那些已經做了幾年的,他們的經歷和勸告,會比任何雞湯都更有價值。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The End-

作者/來源:吉姆妮成長日記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自由職業者:並不自由
    後來一位27歲的條友發來私信說,想創業、想成為自由職業者。問我好不好? 還是那個問題,部分想自己做事的人,根本沒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跟計劃,連自己能做什麼都不知道。跟他聊了很久。所以今天來講講自由職業者。
  • 無處不在的「 內卷 」,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要說今年的年度熱詞,我認為 「 內卷 」 一詞必須要佔有一席之地。前些天,華為在內部發的一篇文章火了,標題名為《 什麼是內卷?》。說實話,「 什麼是內卷 」 一直也是我想問的問題,我已經記不清今年到底聽過多少遍這個詞了。
  • 很不想上班,究竟要不要辭職?看完這幾點再做決定
    關注「職場沉浮寶典」,每天get一個職場小技巧前天,閨蜜跟我私信,說她不想上班了,準備辭職創業。我很自然地搭話:「那你準備往哪個方向創業?哪個領域你覺得好創業些?前期創業需要準備的東西都做好了?」她有點懵:「啊,我哪知道那麼多,我就是不想上班而已,反正做什麼都好,不要再給別人打工受罪就行。」
  • 高薪AI 工程師辭職做自由職業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作為自由職業者,你總是在尋找潛在客戶,因為大多數合同的期限都不會超過幾個月。這就是做全職和自由職業者之間的巨大區別。至少在我在做全職工作的時候,我的「職位搜索」狀態是雙峰式的,要麼不看,要麼不停地看。如果你只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和薪水,那自由職業可能不是好主意。自由
  • 聽說你不想上班,想做自由職業者?前提是你要有這三項能力
    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前兩天,有一個學員找到我,諮詢我關於自由職業的事情。她跟我說,看到身邊有不少人在朋友圈裡曬自己在家裡邊工作邊賺錢的視頻,那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我問她:「你對於自由職業是怎麼看的?」
  • 畢業季我不想找工作,想待在象牙塔或「家裡蹲」
    明明讀書就是了工作,可為什麼還是那麼抗拒工作呢?對工作很抗拒,迴避,甚至家裡蹲。除去客觀因素外,主要還是因為自身原因。首先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不想工作?是工作不滿意的問題,還是自己的態度問題?坦白說,沒有不累的工作,當你畢業時,你就一個一個獨自面對社會的成年人,成年人的生活不易。如果不工作,我該做什麼?人間辛辣,萬事複雜,怎樣不是活。
  • 每天都有辭職不想上班的衝動,你有嗎?如何辦?
    網友提問:每天都有辭職不想上班的衝動,你有嗎?這種情況很常見,也很普遍。在我剛步入職場不久之時,雖然每個月越薪資待遇還算不錯,而且工作也相對輕鬆,我就有了不想上班的衝動。不想上班有兩個原因,一是太過於年輕,並沒有褪去喜歡貪玩的性情,二是覺得上班很沒有意思,每天都在做著重複的事情,確實很沒有新鮮感,特別沒有激情。為了能找到對於工作的新鮮感與激情,我最喜歡的做的一件事就是各種跳槽,畢竟年少輕狂,對於任何事物與挑戰都充滿了嚮往,即便別人再三勸阻,依舊不能改變我對於很多事物的嚮往與探索。
  • 內卷有多可怕?你可能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一個公司裡,大家都朝九晚五的工作著。忽然有一天,一個員工開始早來晚走了,老闆看到後給他升職加薪。其他人知道這個員工並沒有提高業績,只是把以前八小時的工作拖延到十小時完成,就得到獎勵。於是紛紛效仿,都早來晚走。時間一長,公司沒有發展,大家卻疲憊不堪。這就是內卷。
  • 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他們怎麼養活自己?
    去年夏天,他辭職,開始自己拍片。過去的人脈幫了忙。Ben Kent主要為大公司拍片,裡面有Next這樣的時尚公司,也包括保險公司,甚至還有英國國防部。除了口碑相傳,Kent還總結了一套推銷自己的方法。比如他發現他的客戶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視頻部門,只有在缺人手或者缺少某個工種的專家時才會找自由職業者。
  • 不想打工、不想上班?哪些職業高薪又自由呢?
    引申之,就是,如果沒有兩把刷子,你是做不了自由職業的。 因此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撰稿人、音樂人、明星、策劃人、攝影師、化妝師、醫生、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程式設計師都可以成為自由職業者。
  • 如果不想上班了怎麼辦?
    其實誰都不想上班,我們之所以上班,就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能解決「錢」的問題,那上不上班都不是問題。可是對於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講,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的工作,幾年下來,技能單一且初級,如果離開公司,就很可能沒有辦法養活自己。
  • 不想幹了,我想辭職,能告訴我最體面的離開方式嗎?
    我們很多人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不想繼續在公司呆下去了,只好選擇辭職這一條路走。有些人感覺自己灰溜溜的走了,是不是太沒有面子啊。那自己辭職的時候,那最體面的離開方式是什麼樣的呢?多數情況下,你已經為自己的選擇做好了準備,那你就安心的辭職,去籌劃和開始新的一段人生經歷吧。2、工作中遇到困難,被迫放棄如果你是因為待遇低、工作中遇到難題,不在呆了,自己受不了這份挫折,你應該想清楚,這時候的辭職更多的是逃避困難。
  • 2020內卷元年,那些「卷不動」的職場人還好嗎?
    我肯定不會為了一場脫口秀或者一場足球放棄工作,就算我再不喜歡也不可能放棄職場,那是讓我持續成長和發展的東西。至於其他的愛好,我心裡明白,它們只是間歇的補充快樂和充實生活。但如果有一天我講脫口秀火了,說不定也會立馬跑去跟工作中的老闆辭職,誰知道呢。
  • 辭職了社保怎麼處理 斷交有哪些影響
    辭職想必是工作的人都要經歷的事情,那麼辭職了社保怎麼處理呢,要是斷交還有哪方面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吧。辭職後的社保是可以辦理轉移、轉出和退保的。個人辭職分為幾種種情況: 第一種,短時間內沒有找到工作或暫時不想工作的。第二種,辭職之前就已經找好下家公司的或者辭職後立馬找到新工作的。
  • 發現女朋友做過人流,我更不想戴套了
    他說是,我知道,但任何正常男人知道這種事之後心裡都會彆扭一陣子的,除非不愛她,沒想跟她結婚。之所以反應這麼大也是因為我非常在乎她,既心疼又心碎,她在我心裡再也不是完美無瑕了,這就很難受。他還說,知道她做過人流以後,我更不想戴套了。
  • 自由職業者真的爽嗎?你眼中的隨時放假,其實是作息顛倒
    「其他人如果能做十個活的話,就接十個,甚至接二十個,而我的做法是我能接二十個,但是我只接兩個。我只要把這兩個做好,另外那十八個就不會走。」 很多人都羨慕水哥這樣「玩著就把錢賺了」,想嘗試自由職業,後臺也有好幾位小夥伴和我們說,想看KY寫一份自由職業者的從業指南。到底什麼才算是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就意味著生活從此輕鬆無憂嗎?如何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職業者呢?
  • 19歲小夥不想努力,居然和女領導開始戀愛,如今想辭職都難…
    之前網上關於年輕人不想努力,想找富婆大媽戀愛的段子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然而現實可並不如想像的那麼美好,富婆也不是那麼好傍的。 在這份工作中艱難掙扎了三周,他還是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所以決定辭職,然而就在這時候,他卻和頂頭上司女經理看對了眼。
  • 熱詞背後的2020:打工人的內卷與白領意識的消失
    而更早之前,「內卷」是輿論場內網民使用的高頻詞。孩子競相參與早教培訓班是內卷,清北碩博爭搶街道辦崗位是內卷,職場人比著加班是內卷……內卷儼然無處不在。從「內卷」到「打工人」,投射的是這屆網民特別是年輕人工作與生活狀態的嬗變:處在高強度競爭和快節奏生活下的他們,整體社會心態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某些隱秘的角落。
  • 「我,40歲,沒文化,不想做洗碗掃地的工作,還能做什麼?」
    朋友說:「我四十歲了而且沒文化,想找工作,不想洗碗掃地,能做什麼?」看到這樣的話,我覺得女人是最偉大的,最辛苦的,現在想要找工作,不論是進廠打工還是培訓月嫂,最主要的是看你喜歡做什麼樣的工作,自己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工作,選好了求職方向,就著手去找,只要肯付出努力什麼工作都是可以找到的。四十歲,這個年紀工作不好找,論接觸新鮮事物,不及小年輕。
  • 以前不想上學 現在不想上班,我該怎麼辦
    書上說,人這一生,前20年是在學習,第21年就開始工作,再到60歲退休,總共有四十年的時間在工作。 回想起我自己,我從初中開始物理就不好,別人的物理可以滿分,我只夠及格。我說我不是學理科的腦子,父母會說「你為什麼一定要說自己不行呢?你總說自己不行當然就不行啊」。 但就是真的,有些事情有些人可以輕輕鬆鬆做到完美,但你耗盡全力也只不過差強人意。不想上學,有時候還真不是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