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愛給孩子睡扁頭,原來起源在這

2020-12-22 李舒舒

在老一輩中流傳著一種畸形審美叫「扁頭」,遠遠望去整顆頭大致就跟慄子似的。

這一刀切的後腦勺可不是天生的,而全靠後天加工而成,是老一輩利用各種工具辛勤作弄取得的「偉大」成果。作案工具包括不限於:書本、穀物枕頭、平地搖籃。

幼嬰的頭骨並沒有完全癒合定型,骨片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很容易在外力的擠壓下變形,只要讓幼嬰其仰臥的姿勢枕著平整的硬物睡上些日子,扁頭自然就水到渠成。

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是中國境內最早搞扁頭的,從出土的頭骨看,大汶口居民扁頭率高達百分之百,但學術界傾向認為早期的人類才沒閒心考慮「扁頭是否更好看?」這種無關吃喝的問題,所以判定大汶口居民的扁頭無關審美,純粹是不小心睡出來的。

真正開始把扁頭當審美的源於三國時期,《魏略》裡傳授了擁有扁頭的方法:辰韓俗喜歌舞彈瑟,瑟形似築,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今辰韓人皆扁頭,亦文身。

辰韓是古代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之一,根據文獻記載可歸入東北古民族中的穢貊族系,這好像也合理解釋了東北人扁頭存在率比其他地區高的原因,畢竟受其審美觀念影響久遠。

而扁頭最盛行的還是在清朝,滿族人以後腦勺扁平、臉盤平圓為美,同時扁頭也更適合扎小辮子,因而成為審美主流。

辛亥革命時期常用摸頭骨來區分滿人漢,《中華全國風俗志》裡描述:「故辛亥之役,摸頭骨以別滿漢,以滿平直而漢硬起也。」

扁頭會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在頭骨尚未定型時,仰臥睡覺會造成兩個太陽穴以及眉宇的鼓起,就是所謂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面相,老一輩認為這是福相官相,為了孩子們的「前途」,更熱衷於搞扁頭改革。

顯然,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扁頭這項目發動起來哪止影響太陽穴和眉宇,是影響全臉,好嗎?

一旦用力稍稍不對,「扁」就很容易變成了「偏」。

如果頭型不正,臉型也會跟著歪斜,從而引發大小眼、嘴歪、髮際線後移等各種問題,妥妥的在幫倒忙啊!

發自靈魂深處的拷問一句:把孩子門面整壞了,真不怕招恨嗎?

臉殘都不是最嚴重的,更嚴重的還有腦殘,後腦勺扁平是會影響大腦發育的,醫學上管這叫「扁頭症候群」。

某百科上是這麼說的:「導致嬰幼兒視神經發育不平衡;導致嬰幼兒頭部兩側肌肉組織發育不均衡;導致嬰幼兒精神發育相對遲緩;「扁頭綜合症」帶來的頭顱變形,會損傷正常腦容腔結構,影響腦容量發育,並使腦附件產生錯位。嚴重的畸形會使嬰幼兒腦容量不足,危害智力正常發育。」

最後,就問你怕不怕?

註: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奶奶別給我睡扁頭」,老一輩堅持給娃睡扁頭,真的很毀孩子顏值
    在老一輩人們眼中,臉大、中庭飽滿都是富貴、福氣的象徵,更是以這種臉型為美。有些地方現今還流傳著「睡扁頭」的育兒習俗,他們認為讓孩子「睡扁頭」,孩子以後的福氣會旺盛些,且側面看更為挺拔、好看。小趙老家也很流行這一說法,她自小就被睡成了扁頭,她媽媽還曾和她說這樣的頭型,紮起馬尾來會很好看。
  • 那些從小被「睡」扁頭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為什麼老一輩對「扁頭」有那麼深的執念?難道「扁頭」真像他們說的那麼好? 「扁頭」是怎麼造成的? 在我國,「扁頭」最早出現於《後漢書》中。
  • 為什麼老人熱衷給孩子睡「扁頭」,還用嬰兒枕固定,頭扁有福氣?
    為什麼老人熱衷給孩子睡「扁頭」,還用嬰兒枕固定,頭扁有福氣?這都是因為在我們小的時候,老人為了能讓我們長大後變得好看,小時候就辛辛苦苦的為我們「打基礎」,也就是給我們睡扁頭,因為在老一輩眼中,「扁頭」是有福氣的象徵,所以,老人們會拿一本書或者其他的東西放在我們腦後,寓意著學富五車,而且,在古代的審美觀裡,講究的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都認為這樣的面相才是真正的有福氣的面相
  • 寶寶睡扁頭會影響顏值麼?
    寶寶睡扁頭會影響顏值麼? 寶媽們都想有一個健康的寶寶 對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 除了健康,寶媽們也希望寶寶可以漂亮 但顏值三分天註定,是遺傳的 剩下七分靠美顏、面膜、化妝品…… 因此,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 老人堅持給孩子睡扁頭,我該如何據理力爭?
    家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基本都會堅持給孩子睡扁頭。在他們看來,扁頭的孩子似乎比較聰明,因為睡扁頭而拉長的臉型也更好看。但隨著現代育兒知識的普及和審美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都不習慣給娃睡扁頭了。網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劉詩詩和劉亦菲的扁頭和圓頭對比照。
  • 為何老人都喜歡給寶寶「睡扁頭」?看完對比就知道了,顏值有影響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當中有些人的頭型是平扁形狀的,這種情況在北方人中尤為多見,其實他們的頭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扁",多數是被刻意睡"扁"的。原來,這是受到以前清朝"福相大餅臉"審美的影響。到了現代,審美標準變了,大家普遍都以"圓頭"為美,但是仍有一些傳統老人鍾情於"扁頭"。
  • 「為啥當初給我睡扁頭」,5歲男孩哭著質問,引出老一輩的扁頭美
    「文/萌主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80、90後中有相當的一部分人,在小時候都沒有能逃脫睡扁頭的命運,老一輩的人相信扁頭的孩子,更好看更聰明。一直等回到了家裡,晨晨一下就哭了起來,嚇得媽媽,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再三地追問,晨晨才說道:「為什麼給我睡扁頭?」媽媽一聽就愣住了,沒想到孩子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此不高興,原來,晨晨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耍時,小朋友之間互相揉對方的腦袋。
  • 為什麼老輩人喜歡給孩子「睡扁頭」?會影響大腦發育嗎?要多留心
    不過,老一輩人可能和我們的審美有一些不同,他們總認為孩子長扁頭是非常好看的。扁頭的孩子很有福氣,很多寶媽跟老人就會出現這樣的矛盾,當老人提出要給孩子睡出扁頭的時候,寶媽就會覺得很苦惱。菲菲媽媽最近就有這樣的苦惱。她和婆婆住在一起,她在生完孩子之後,由婆婆照顧她和孩子的起居。
  • 穿開襠褲,睡扁頭,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父母順從坑的就是娃
    現在很多新手爸媽缺乏育兒經驗,因此會向老一輩的人尋求幫助。但是老人的育兒方法真的就科學嗎?我們經常能看到老人帶孩子時,會讓寶寶穿開襠褲、睡扁頭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影響。穿開襠褲根據傳統的觀念,在夏季穿開襠褲比較涼爽,而對於剛剛會走路的孩子,如果想尿尿,直接蹲下即可。但實際上這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很健康,男寶因為個人的問題,突出的部位很容易就會夾傷,而且男寶也比較活潑好動,更容易會有意外。
  • 還糾結給娃睡「扁頭」還是「圓頭」嗎?來這找答案吧,和顏值有關
    最近楠楠因為寶寶頭型的問題和婆婆有了分歧,她想給女兒「睡圓頭」,這樣女兒長大後無論扎馬尾還是丸子頭都好看;但婆婆堅持要給孩子「睡扁頭」,因為她覺得扁頭的孩子長大乖巧、有福氣。楠楠覺得婆婆的想法太封建,頭型怎麼能決定性格和有沒有福氣呢!為何老人愛給寶寶「睡扁頭」,真是對娃好嗎?
  • 「媽媽別再給我睡扁頭!」為啥上一輩堅持給娃睡扁頭,真的毀顏值
    孩子睡扁頭,在醫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體位性顱骨畸形』,這是一種常見現象,2個月大的嬰兒中,有約3/4的寶寶出現扁頭的問題。編輯:邱寫寫千怕萬怕,最怕爸媽的愛變成了「傷害」,過去流行「睡扁頭」的習俗,一代人一代審美,當年大家都覺得扁頭好看,而現在時尚輪迴,扁頭卻成了尷尬。為啥上一代人堅持給孩子睡扁頭,扁頭又暗藏哪些危害呢?
  • 圓頭比扁頭更聰明?原來這些年都做錯了
    不難看出,老一輩的人對「扁頭」真的是情有獨鍾,總會想方設法將孩子睡成「扁頭」。因為審美不同,年輕人對此則深表不解,但是又無能為力。尤其是在拍側顏照的時候,扁頭就更加明顯了,總會有一種有苦說不出的鬱悶感覺。那為什麼老人都喜歡給孩子睡成「扁頭」?扁頭比圓頭更好?
  • 寶寶「睡扁頭」有什麼好處嗎?專家提醒: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傳統觀念不僅對大人的影響較大,對老一輩帶孩子也會產生很深的影響,比如很多老人都相信孩子睡扁頭,比較好看,如果孩子長大後是圓頭,還會受到鄰居的指指點點。有的老人甚至在這條觀念上越走越深。比如說,現在有很多女生經常抱怨自己的臉特別大,那麼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媽媽或者說是奶奶在自己小的時候,專門給自己壓扁頭。
  • 圓頭不知扁頭苦,髮型愁壞95後小夥,家長別再給寶寶睡扁頭了
    給孩子睡「扁頭」,不但影響孩子顏值,對寶寶健康也有不少影響。那麼為什麼家裡的老人要給娃睡"扁"頭呢?這裡面的原因,或許她自己都不知道。只是隨著大眾認知,就這樣一直睡扁頭了。「睡扁頭」本是滿族撫養嬰兒的一個習俗,清朝以來在幼兒出生後讓其「睡扁頭」,通常墊與枕頭、書本等讓其在一歲以內頭骨睡成扁平狀。特別是當時的人要梳髮髻,頭後扁平更容易梳平固定,人的看上有福相。但幾百年過去,審美發生了巨大改變,老一輩有些人的思路還停留在「大清」,真可謂是十分之穿越。
  • 圓頭扁頭到底誰更好看?看到這對龍鳳胎以後,你就有答案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以前家裡的老人經常說扁頭好看,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哪怕剛生下來是個圓頭,奶奶也要想盡各種方法把寶寶的頭睡圓了。可是扁頭真的比圓頭好看麼?而且新生嬰兒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所以說嬰兒剛出生時頭骨會具有很高的可塑性,這也就是為什麼睡覺能夠把頭睡扁的原因了。還有網友做過一組對比圖,第一張圖是女孩原本扁頭的樣子,第二張圖是經過PS以後變成圓頭的樣子,大家都驚呼頭型一變,這顏值差得真不是一點半點。
  • 「扁頭」這種畸形審美,不亞於古時候的「裹腳」,放過孩子的頭吧
    搖車裡,給嬰兒鋪的褥子是有講究的,褥子底下要有一個口袋,裡邊裝上糠或麥麩子,這叫「睡糠口袋」。小枕頭裡邊裝上糧食,最好是小米。寓意從小便「頭枕糧倉」,祝福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孩子的扁頭也就因為硬糧食枕頭給睡出來了。而且他們又以扁頭為美,這個搖車就可以理解為「扁頭加工床」,今天放進去一個圓頭寶寶,明天就能收穫一個扁頭寶寶。
  • 寶寶睡扁頭 / 偏頭了要怎麼矯正?
    寶寶扁頭 / 偏頭通常可以逐漸好轉寶寶把頭睡扁了、睡偏了,不會影響智力發育,主要就是不好看。所以家長不用過於焦慮。寶寶出現輕微的扁頭、偏頭,到了學會坐的時候,通常不會再繼續加重了。絕大多數寶寶的頭型都會逐漸好轉,到了孩子上學的時候,偏頭的問題會減輕或者消失了。讓寶寶多活動如果家長比較介意,寶寶 6 個月以前,頭骨比較柔軟,可塑性較強,抓住這個時間段,也可以幫寶寶做一些調整。比如讓寶寶多趴著玩;當寶寶躺在床上、靠在椅子上的時候,經常改變他頭的位置,以免頭部的某一位置持續受壓;鼓勵寶寶主動轉頭;多抱寶寶。
  • 孩子被取外號「二扁頭」,媽媽聽了埋怨奶奶,都是陳舊思想造成的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一出生,就會引出很多問題,比如究竟是睡扁頭還是圓頭好?老人就會說當然是睡扁頭,甚至還會提倡各種方法來讓頭睡得「更扁」,孩子難受不舒服,這也經常引起婆媳的爭執。
  •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孩子,長大後有何區別?家長別不當回事
    這就需要新手爸媽在照顧寶寶時,掌握好分寸,比如在寶寶的睡覺問題上,一定不能忽視「什麼時候給寶寶睡枕頭」,「給寶寶睡什麼樣的枕頭」,這些「枕頭」話題。01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有啥差別?家長錯誤做法可能傷害孩子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A的女兒剛出生不過5天,婆婆就已經給她買了一個小硬枕頭,說是要給她睡一個扁頭更好看。寶媽A與婆婆的觀念有分歧,她覺得女孩子有一個圓圓的腦袋更好看,所以在女兒3個月大前一直不睡枕頭,而是睡一條小毛巾。寶媽B的女兒在未出生前,婆婆就已經給她買了枕頭,當然也是因為老一輩的扁頭審美觀。
  • 一不小心睡扁頭,寶寶還能「圓回來」嗎?頭型矯正別晚於6月齡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很難逃脫「睡扁頭」的命運。那時候的爸媽往往信奉「扁頭更好看」的觀點,把我們的圓腦瓜,硬生生地睡成了扁頭。自家寶寶平時沒注意,已經睡成扁頭了咋辦?別急,三招教你矯正回來。一不小心睡扁頭,寶寶還能「圓回來」嗎小芸的寶寶剛滿4個月,每天餵奶、換尿布,忙得不可開交,小芸從打生娃以來,沒有睡過一宿好覺,整個人精神都是恍恍惚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