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揭曉 我省7個科技組織,20個...

2020-12-22 澎湃新聞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深入推動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2019 年度工作考核評審。依據《2019 年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要點》《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考核評估辦法》,經過推薦、評審、公示,現對在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2019 年度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山西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山西省科協、農業廳、扶貧辦)等 10 個組織單位,北京畜牧獸醫學會等 108 個科技組織,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劉宇等 316 名科技人員予以表揚。希望各優秀單位和個人再接再厲,積極投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繼續幫助貧困戶提升科學素質、實現增收脫貧。

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 年 4 月 3 日

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2019 年度 工作表揚名單

一、優秀組織單位(10 個)

1 山西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山西省科協、農業農村廳、扶 貧辦)

2 上海市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上海市科協、農業農村委員會、 合作交流辦)

3 江西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江西省科協、農業農村廳、扶 貧辦)

4 湖南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湖南省科協、農業農村廳、扶 貧辦)

5 貴州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貴州省科協、農業農村廳、扶 貧辦)

6 陝西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陝西省科協、農業農村廳、扶 貧辦)

7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協、 農業農村廳、扶貧辦)

8 中國林學會

9 中華醫學會

10 中國防癆協會

二、先進團隊(108 個)

1 北京畜牧獸醫學會

2 天津市科學技術館

3 河北省平泉市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

4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營養保健協會

5 河北省石家莊市畜牧獸醫學會

6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富硒農業發展協會

7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農業畜牧科技專家團隊

8 河北省邢臺市農業產業扶貧技術服務專家團隊

9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韓家川鄉人民政府

10 山西省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11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科協

12 山西省柳林縣草帽大學部長團隊

13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上司鄉科協

14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科協

15 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學會

16 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益農作物研究所

17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

18 遼寧省朝陽市科協駐村扶貧工作隊

19 吉林農業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 黑龍江省青岡縣科協

21 黑龍江省明水縣科協

22 黑龍江省植物保護學會

23 上海市業餘科技學院

24 江蘇省常州市食用菌技術協會

25 浙江省自動化學會服務貴州省黔東南州教育幫扶專家團

26 安徽省科協駐村扶貧工作隊

27 安徽省定遠縣龍蝦協會

28 安徽省無為縣科協

29 福建省南平市葡萄協會

30 江西省養蜂研究所

31 江西省尋烏縣百香果協會

32 江西省銅鼓縣科協

33 山東省臨朐縣科協

34 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社會扶貧處

35 河南省農業科技發展中心

36 河南省周口市科協

37 河南省駐馬店市科協

38 長江大學黃鱔養殖與苗種繁育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團隊

39 華中農業大學「生態豬養殖及產業化扶貧」科技團隊

40 湖北省巴東縣易達雜糧蔬菜專業技術協會等所屬專家團隊

41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團隊

42 湖南省邵陽縣「保和雞」產業化建設科技服務團隊

43 湖南省永州市科協科技助力專家服務團

44 湖南省辰谿縣羅子山瑤族鄉玉溪村科技助力專家服務小組

45 湖南省雙峰縣獅院村博落回種植推廣項目專家團

46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

47 廣東省茂名市科協

48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普及傳播中心

49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信息管理處

50 廣西壯族自治區桑蠶產業創新團隊

51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科協

52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科協

53 重慶市課堂內外雜誌有限責任公司

54 重慶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

55 四川省什邡市蔬菜專業技術協會

56 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

57 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療協會

58 四川省巴中市科協

59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科協

60 四川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薯類創新團隊

61 四川省江安縣科協

62 四川省開江縣科協

63 貴州省紫雲自治縣科協

64 貴州省六盤水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65 貴州省錦屏縣農業農村局

66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裡市林下雞產業專班

67 貴州省黔西南州科學技術局

68 貴州省正安縣科技服務中心

69 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0 貴州省畢節市林業技術推廣站

71 雲南省保山市科協

72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協

73 雲南省芒市科協

74 雲南省東川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

75 雲南省永勝縣科協

76 雲南省臨滄市科協

77 雲南省怒江州科協

78 雲南省普洱市科協

79 雲南省會澤縣科協

80 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科協

81 雲南省昭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82 陝西省安康市科協

83 陝西省清澗縣農技協專家服務團

84 陝西省老科學技術教育工作者協會

85 陝西省林學會

86 陝西省鎮安板慄試驗示範站

87 陝西省延安市科協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隊

88 甘肅省景泰一豐種養殖科普示範基地

89 甘肅省永靖縣農技協聯合會

90 甘肅省隴西縣科技助力精準扶貧中藥材團隊

91 甘肅省民樂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92 甘肅省天翼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93 甘肅省鎮原縣科協

94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菜鄉親」佰裡便民服務團隊

95 青海省科學技術館

96 青海藏文科技報社

97 青海省青稞產業化技術創新團隊

98 青海省海西州柴達木枸杞產業協會

99 青海省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

100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團隊

101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富硒黃花菜產業聯合會

102 新疆科協駐和田地區洛浦縣布亞鄉第一書記團隊

103 新疆農學會

10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營養學會

105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駐第三師圖木舒克市 51 團 4 連「訪民情惠 民生聚心」工作隊

106 中國茶葉學會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專家團隊

107 「健康扶貧〃全國結核病攻堅項目聯合工作組」

108 北京雲智眾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三、先進個人(316 個)

1 劉 宇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研究員

2 嚴海軍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副主任

3 趙久然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研究員

4 黃 勇 天津市科協辦公室副主任

5 寧書斌 天津市科學技術館助理工程師

6 王宏鵬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

項目主管

7 趙佔梅 河北省懷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8 周 鑫 河北省易縣特色農作物種植協會種植基地負責人

9 姚志紅 河北省平泉市科協科普中心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隊長

10 郭 明 河北省沽源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11 李漢傑 河北省鹽山縣農業局產業扶貧辦公室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12 化世鵬 河北省石家莊市畜牧獸醫學會秘書長、畜牧師

13 王永新 河北省獻縣清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總經理

14 居豔梅 河北省故城縣醫院院長、黨總支副書記、主任醫師

15 郭靜靜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社會工作師、心理諮詢師

16 張希路 河北省武強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獸醫師

17 成 立 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科協主席

18 徐玉法 河北省館陶縣科協主席

19 張發實 河北省邯鄲市科協工程師

20 陳明遠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科協普及部部長

21 袁朝輝 河北省曲陽縣富源奶牛養殖場場長

22 張澤軒 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駐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閣底村第一書記

23 賈 頻 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人民政府顧問、推廣研究員

24 高彥林 山西省保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5 王海榮 山西省呂梁科普惠農中心服務站、鄉村 e 站站長, 中級農民技師

26 李靈芝 山西省陽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教授

27 劉雲亮 山西省晉中市科協駐左權縣寒王鄉宋家莊村第一書記

28 李 鵬 山西省學會學術服務中心駐方山縣麻地會鄉焦家峪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

29 王家國 山西省安澤縣科協主席

30 郭衛清 山西省金橋種養專業合作社農民技師

31 李建平 山西晉星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32 裴偉東 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科協股長

33 李國鋒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科學普及站駐小白鄉扶貧工作隊員、

農藝師

34 丁 永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會長

35 劉競謙 內蒙古營養健康管理協會會長、高級營養師

36 郭愛平 內蒙古師範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內蒙古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

37 陳麗春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

38 陳建鈞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鴻德烏雞養殖孵化專業合作社

理事長

39 李景祥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40 賈俊英 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院士工作站副站長

41 周海燕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達峰禽類養殖專業協會會長

42 馬世宇 遼寧省葫蘆島農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馴繁育有限公司 董事長、高級農藝師

43 章豔豔 遼寧省遼陽新特現代農業園區總經理

44 韓立有 遼寧省西豐縣芝草養生谷靈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45 何忠民 遼寧省大石橋市農業農村局農經師

46 李 恩 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副教授

47 王連君 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

48 張曉慧 吉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秘書長、教授

49 鄭金玉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50 惠長敏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西甜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51 張 宏 中共黑龍江省龍江縣委員會縣委副書記

52 於豔玲 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醫師

53 李曉初 黑龍江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導 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工程師

54 付延喜 黑龍江省樺川縣科協主席

55 呂德軍 黑龍江省林甸縣科協主席

56 劉鈞偉 上海市公路學會教授級高工

57 張友根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秘書長、副研究員

58 鬱彩琴 上海市業餘科技學院院長

59 張衛星 江蘇省科協辦公室一級主任科員

60 李玉清 江蘇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監事,南京農業大學社會合作處 副處長、副研究員

61 吳長青 江蘇省淮安市科協秘書長、科普部部長

62 王諮興 浙江省科技館幹部、省科協扶貧結對駐村幫扶工作成員

63 任海英 浙江省園藝學會、中國園藝學會楊梅分會理事、副研究員

64 蔡為明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65 徐為領 安徽省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書記、高級農藝師

66 陳 偉 安徽省宿州市氣象局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副主任、 工程師

67 李必瓊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伊甸園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68 王凌霄 安徽省嶽西縣碧濤農林有限公司經理

69 錢吉偉 安徽省滁州市科協科普部部長

70 陳 曌 安徽省同樂兄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農藝師

71 童永恆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科協科普學會部部長

72 俞長傑 安徽省蚌埠市科協副主任科員

73 汪升毅 安徽省石臺縣茶產業發展中心農藝師

74 丁慧惠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科協副主席

75 林振清 福建省建甌市竹類科研所高級工程師

76 張 誠 福建省明溪縣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教授級高級農藝師

77 劉家富 福建省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78 易小貞 福建省長汀縣綠之夢家庭農場場主、農藝師

79 張 強 江西省科協副調研員,駐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芳洲村 第一書記

80 徐 俊 江西省修水縣蠶桑局推廣研究員

81 姜 洋 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童家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82 溫勤生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小布金葉茶業合作社理事長

83 張清華 江西省蘆溪縣農業農村局(退休)農藝師

84 趙恩泉 江西省恩泉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

85 鄧萬良 江西省吉安市潤果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高級工程師

86 吳南生 江西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87 孟 磊 山東省煙臺市青農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88 倪先強 山東省離退休科技工作者活動服務中心駐濟寧市泗水縣泗張鎮仲家莊村第一書記

89 曲萬勇 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四級調研員

90 張雪峰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安平鎮人民政府幹部

91 孫世鵬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科協主席

92 喻敬成 河南省周口市科協副主席、周口市農技協聯合會副理事長

93 劉 峰 河南省省委組織部組織三處二級調研員

94 王金鋒 河南省內鄉赤眉鎮東北川村委農藝師

95 賈紅霞 河南省洛寧縣科協科協主席

96 閆慧勇 河南省駐馬店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97 石廣偉 河南省商丘市科協辦公室主任,駐睢縣河集鄉棗園村 第一書記

98 崔 穎 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第二小學教師

99 徐傳良 河南省淮濱縣科協主席

100 許中林 河南省固始縣恆康食用菌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

101 李 旭 河南省濮陽市科協初級農藝師

102 周理萍 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科協科普部部長

103 劉 芳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科協科普部部長

104 張興隆 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雙塔花生協會高級農技師

105 趙 寧 河南省上蔡縣人大副主任、縣科協主席

106 程春生 河南省桐柏縣王灣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107 董久照 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社會扶貧處

108 雷建樹 河南科技報社副總編輯、駐範縣陳莊鎮楊吳莊村第一書記

109 何華平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研究員

110 吳 林 湖北省隨州廣濟藍莓食品研究所小漿果專家、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

111 舒常慶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副教授

112 張富鐵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13 彭緒冰 湖北康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正高職高級農藝師

114 黃友誼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茶學系教授

115 程國慶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冠昌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116 夏學武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汪營鎮農業服務中心八級農藝師

117 謝士軍 湖北省宜昌市五峯縣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

118 張硯平 湖北省仙桃市科協主席

119 杜愛華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科協學會部部長

120 黃文博 湖北省隨州市博裕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畜牧師

121 徐麗榮 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農藝師

122 劉啟燕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123 胡孝明 湖北省黃岡師範學院教授

124 黃群成 湖北省天門市棉花無土育苗協會、湖北長園農業股份 有限公司總經理

125 張子琦 湖北省鹹寧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副大隊長

126 汪 兵 湖北省鄂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獸醫師

127 李 平 湖北省荊州農業科學院園藝所所長、正高級農藝師

128 熊恆多 湖北省武漢市農學會秘書長

129 胡曉豔 湖北省穀城縣科協科技館館長

130 王本波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科協副主席

131 艾 辛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

132 朱建宇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33 向清敏 湖南省古丈縣農業農村局助理農藝師

134 全 華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推廣研究員

135 劉相濤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益陽管理處副處長

136 劉犟南 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

137 嚴漢強 湖南省豐煒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化縣糧油生產協會 董事長

138 蘇開明 湖南省武岡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

139 楊德俊 湖南省湘南學院化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140 邱希乾 湖南省漣源市農業農村局農藝師

141 宋 榮 湖南省農業環境生態研究所藥用植物研究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員

142 宋劉斌 長沙理工大學駐梘杆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

143 陳小兵 湖南省雙峰縣恆鑫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兼法人

144 胡中常 湖南省隆回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工程師

145 賀友德 湖南省辰谿縣林業科技推廣服務站站長、高級工程師

146 駱天利 湖南省新田縣科協主任科員

147 陶抵輝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二級研究員

148 彭劍虹 湖南省水運管理局副處長、工程師

149 韓 慶 湖南文理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

150 喻初權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

151 熊紹軍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農科院高級農藝師

152 林 雄 廣東省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黨委成員、紀委書記、 林業高級工程師

153 鄒記興 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水產養殖系教授

154 朱慶炎 廣東億博雲互動農業有限公司(澄海區科普示範基地) 新型職業農民

155 陳 磊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組織宣傳部主任科員

156 聶 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館駐百色市平果縣馬頭鎮古念村 第一書記

157 王伯勇 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少年科技中心講師

158 梁 良 廣東省科技館展教部駐百色市平果縣馬頭鎮塘蓮村 第一書記

159 鄭 希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科長、高級農藝師

160 甘海燕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學會秘書長,高級獸醫師、編審

161 黃定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162 李統祿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科技館工程師

163 翟品球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樂宏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食品工程師

164 李超旅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科協辦公室主任,駐欽南區那思鎮定蒙村第一書記

165 覃繼權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科協辦公室主任

166 黎 明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黎明醫院院長、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

167 劉入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桂源農牧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

168 韋 滿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項目主管

169 陸仁勝 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七衝瑤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農藝師助理

170 覃 波 廣西桂恆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宜州區電子商務協會 秘書長

171 黃民家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大青山中蜂養殖協會會長

172 隋耀達 海南省婦女聯合會駐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共村第一書記

173 楊小鋒 海南省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174 劉顯就 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科協主席

175 冉業凡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科協主席

176 楊萬才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塗市鎮水稻種植專業技術協會會長

177 姚世衡 重慶市萬州區科協科普部部長

178 陳雪峰 四川省民族科普服務中心七級職員

179 董順文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

180 範晉銘 四川省益諾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181 李春華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

182 李曉繼 四川省萬源市中蜂養殖協會理事長、萬源市太一蜂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183 劉昌奇 四川省大竹縣黑花生產業協會副會長

184 劉光華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略坪蔬菜技術協會理事長、農技師

185 羅天倫 四川省古藺縣琯溪蜜柚專業技術協會農技師

186 呂秀蘭 四川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

187 沈 傑 四川省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副所長、助理研究員

188 沈文治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科協企事業部長

189 唐利軍 四川省大英縣烏骨雞養殖協會獸醫師

190 唐述剛 四川省青川縣竹蓀協會會長,青川翊瑞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191 王西瑤 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教授

192 吳秀蘭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科協副主席

193 肖承剛 四川省科技館管理崗 9 級職員

194 陽碧勝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科協辦公室主任

195 尹 剛 四川省腫瘤醫院副研究員

196 周正彬 四川省科協調宣部二級主任科員

197 王太彩 貴州省德江縣科協主席

198 袁文平 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江口中學駐太平鄉三沛塘村、太平村 第一書記

199 劉澤和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科協辦公室主任

200 歐登陽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駐馬馬崖鎮

田邊村第一書記

201 梁龍甫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

202 王加良 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教育局副局長、冊亨縣民族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203 韋貞臣 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才服務局副局長

204 陸永江 貴州省黎平縣彥婷手工刺繡坊總經理

205 陳 敏 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農村局畜牧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畜牧師

206 姚秀軍 貴州省榕江縣平永鎮科星中藥材公司董事長

207 石東海 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革東鎮交東養殖場場長

208 高安勤 貴州省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農藝師

209 戴順龍 貴州省水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210 李文舉 貴州省盤州市農業農村局高級獸醫師

211 任官科 貴州省六枝特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212 羅 成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政協副主席、林泉鎮黨委書記

213 馬 傑 貴州省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主任、高級農藝師

214 楊 晉 貴州省畢節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

215 寧選爭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林業科學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工程師

216 李 奇 貴州省畢節市土肥站高級農藝師

217 楊前進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科協科技諮詢服務部負責人

218 王聚謀 貴州省關嶺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

219 餘芳芳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科協辦公室副主任

220 羅茂權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果蔬園林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 高級綠化工

221 姚黔舜 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科協黨組書記

222 張啟東 貴州省正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223 楊德志 貴州省習水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畜牧師

224 朱德強 貴州省鳳岡縣鄉村振興辦、縣科協正科幹部

225 楊秀蘭 貴州省龍裡縣科協副主席

226 黃洪先 貴州省長順縣科協工作員

227 黃紅纓 貴州甕安鑫產園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228 朱有勇 雲南省科協主席,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229 敖世紅 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一級主任科員

230 保興德 雲南省祿勸縣中藥村波稜瓜種植技術協會理事長

231 曹春竹 雲南省鎮雄縣科協主席

232 陳紅義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科協專職副主席

233 陳建華 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聖潔生物種植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234 寸永春 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科協主席

235 馮思雲 雲南省普洱市科協辦公室主任

236 李麗紅 雲南省保山比頓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

237 李 松 雲南省玉溪市科協主任科員

238 劉啟權 雲南省文山市紅甸回族鄉農技站科技助理員

239 劉思敏 雲南省科協一級主任科員

240 魯 強 雲南省臨滄市農函大臨滄市農函大校長、高級農藝師

241 陸世軍 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政策法規處主任科員、 講師、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242 馬學林 雲南省麗江市園藝站站長、推廣研究員

243 譚靖達 雲南省紅河州科協組織宣傳部部長

244 田井明 雲南省麗江市科協科技館、高級農藝師

245 田志明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科協四級調研員

246 王洪祥 雲南省曲靖市科協科技普及中心編輯、駐曲靖市師宗縣

龍慶壯族彝族鄉扯寨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247 王利中 雲南省怒江州科協綱要辦主任

248 楊江帆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科協科普科科長

249 楊 潔 雲南省祥雲縣科協祥雲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沙龍鎮副書記,沙龍鎮駐村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長,白石巖村第一書記

250 尹學雲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科協副主席

251 於豔芳 雲南省科協宣傳部副部長

252 臧慶雄 雲南省昭通市科協青少年活動中心事業單位管理九級

253 張 燕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魔芋產業協會會長

254 趙 輝 雲南省楚雄和康中草藥有限公司常務副會長

255 趙文平 雲南省尋甸庫森草莓產業協會農藝助理技師

256 鄒文軍 雲南省綠春縣蜜蜂產業協會會長

257 郭建剛 陝西省韓城市農業機械管理中心主任、工程師

258 唐 偉 陝西省楊凌示範區科技創新和轉化推廣局二級主任科員

259 王錄俊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葡萄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

260 楊金榮 陝西省隴縣八渡鎮桃園村一組理事長

261 海明芳 陝西省平利縣科協副主席

262 靳 俠 陝西省城固縣科協主席

263 劉 暘 陝西省延安市科協學會部部長

264 劉玉香 陝西省佳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助理獸醫師

265 路博楠 陝西省銅川市科協駐銅川市宜君縣雲夢鄉劉家埝村第一書記

266 牛 菁 陝西省科協組織人事部主任科員

267 魏 嚴 陝西省西安市科協科普部調研員、駐西安市周至縣二曲街辦小寨子村工作隊隊長

268 吳正杰 陝西省寧強縣科協主席

269 張群應 陝西省鹹陽市科協駐鹹陽市旬邑縣張洪鎮孫家村第一書記

270 張治有 陝西省商洛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271 萬 鵬 甘肅省高臺縣萬鵬禽類綜合養殖聯合會負責人

272 張生宗 甘肅省白銀市科協科技聯絡交流所副所長

273 翟政嬌 甘肅省景泰一豐種養殖科普示範基地理事長

274 孟慶平 甘肅省武威市科協普及部部長

275 耿 誠 甘肅省武威市科協副主席

276 山可亮 甘肅省甘南州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277 王繼賢 甘肅省中藥材產業聯合會總經理

278 呂劍英 甘肅省涇川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

279 張海兵 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科協(科技局)兼職副主席

280 李 萍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科協二級主任科員

281 王永兵 甘肅省臨洮縣蔬菜產業協會會長

282 王旭安 甘肅省康樂縣鵬發豆業加工種植協會會長

283 劉萬福 甘肅省天水嘉通建設集團天水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理事長、工程師

284 曹永紅 甘肅省隴南市經濟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工程師,駐隴南市武都區黃坪鎮蔣蘆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

285 靳志強 甘肅省秦安縣綠康林果科技示範中心正高級農業技術推廣 研究員

286 田 園 甘肅省慶陽市科協科普部部長

287 肖正川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金誠果蔬有限公司總經理,慶城縣蘋果產業聯合會理事長

288 肖正璐 甘肅省慶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

289 伍正芳 甘肅省通渭縣科協主席

290 馬國棟 青海省西寧山雨種養殖有限責任公司中級研究員

291 劉玉皎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研究員

292 吳國芳 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研究員

293 張建華 青海省海西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294 鮑 奎 青海省奔盛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95 晁天祥 青海省海南州科協主席

296 田牧群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297 趙 宏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農牧局高級畜牧師

298 黃建忠 寧夏回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副隊長

299 李世滿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農業農村局高級獸醫師

300 強奮林 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奮林農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理事長

301 謝國政 新疆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新疆科協「訪惠聚」駐民豐縣安迪爾鄉工作隊總領隊、繁榮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

302 劉 瑛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主任、副編審

303 郭文超 新疆農業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微生物學會理事長

304 薛 豔 新疆塔城地區科協黨組副書記、主席

305 吳小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老年保健協會秘書長、工程師

306 朱秦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協學會部、普及部部長

307 海力其汗〃玉素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力其汗特色林果業科普示範基地推廣研究員

308 夏熱甫〃居馬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畜牧工作站(阿勒泰市散德克庫木種畜示範中心)農業推廣研究員

309 崔 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

310 向春和 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高級實驗師

311 杜紅斌 新疆塔裡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副教授

312 劉政權 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高級評茶師

313 湯 一 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副教授

314 邵文芬 「健康扶貧〃全國結核病攻堅項目聯合工作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

315 王 強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316 王誼江 北京雲智眾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甘肅科技報

原標題:《2019年度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揭曉 我省7個科技組織,20個先進個人獲通報表揚》

相關焦點

  • 【理論|決戰決勝2020】關於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於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作者:肥西縣科技局 汪 勇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談到:「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一、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的主要做法2017年,科技部《關於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的通知》提出,在貧困地區建設「一百個」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等平臺載體,動員組織高校、院所、園區、企業等與貧困地區建立「一千個」科技扶貧幫扶結對,實現「一萬個」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 科技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天水市科技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聚焦天水地區脫貧產業發展,通過主動對接交流、積極引進天津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引進新技術
  • 精準脫貧 金風科技勇擔責任——「大風車」帶動扶貧路
    圖為武鋼慰問當地貧困戶作為董事長,武鋼的以身作則也感染了金風員工積極投身扶貧事業,為國家精準脫貧攻堅出一份力。為持續有效地改善受助群體的困境和命運,金風科技成立了北京金風公益基金會,將企業公益向複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教育扶智等方向升級,切實履行企業作為社會公民的責任,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因素」 我國科技扶貧成效顯著
    12月23日下午,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因素。「全國科技系統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科技支撐、統籌資源」,不斷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
  • 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統籌人才、學科等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舉全校之力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落地到貧困地區,推動各類資金、項目、管理等要素向貧困縣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具有
  • 第五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掃描
    自2018年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批「全國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基地」以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把脫貧攻堅主戰場作為培養「知華友華」國際友人的「第二課堂」,組織開展「聽」「觀」「詢」「品」「談」五位一體的社會實踐活動。至今舉辦活動20餘場次,參與活動留學生1000餘人次(本校留學生參與800餘人次),留學生參與中國扶貧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 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下午舉行「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已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
  • 科技扶貧為西北小城插上發展之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定點扶貧...
    從昔日積貧積弱的西北小城,到如今朝氣蓬勃的發展新地,在蒲城縣今昔變化的背後,留存著定點幫扶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用科技助力精準脫貧的奮鬥印記。時值夏季,蒲城縣的各個大棚裡,成熟的西甜瓜正散發著清香。作為農業大縣,西甜瓜產業一直是蒲城縣的傳統優勢產業。但是由於附加值低、自然災害頻繁、農業信息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約,種植收入微薄。
  • 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重點做好11個方面工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科技部1月6日消息,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一是圍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領域取得一批務實管用成果,有力支撐全國疫情防控。二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實施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建設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全面開展重大專項任務攻堅衝刺,一批前沿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實施。啟動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 田間扶貧者:節水灌溉「黑科技」促蔬菜產量翻番
    在這些試驗田上,嚴海軍不斷嘗試,積累出最新的節水灌溉技術並推廣至全國,幫助農民增收脫貧。常年奔波于田間地頭,今年46歲的他已經生出許多白髮。 「農業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的具體體現,就是讓先進實用的技術及裝備應用到田間地頭。這一過程中,農民也要轉變觀念,不能用傳統習慣使用新技術。」
  •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張祥:電商扶貧助力實現精準脫貧
    他表示,電商扶貧是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電商扶貧頻道和中國電商扶貧聯盟等工作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電商扶貧,地方、企業和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積極探索,取得顯著成效。
  •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白銀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他們播撒科技星火,帶領全市農民攻堅克難、脫貧致富,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北京高校」兩優一先「先進黨組織:中國農大資環學院科技小院碩士黨...
    黨支部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十個一」模式:即一位研究生黨員「住一個科技小院、辦一所農民田間學校、培養一批科技農民、研究一項技術、建立一個示範方案、發展一個農業產業、推動一村經濟發展、輻射影響一個鄉鎮、完成一篇論文、組織好一系列活動」。通過「十個一」模式的實施,學生黨員收穫了成長,也獲得了學校、社會的高度認可:一是科技小院學生黨員深入農村,學生黨員的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增強。
  • 91科技集團9歲啦,生日快樂!
    在黨支部的指導下,集團內部根據員工不同的興趣愛好,先後成立了11個健康俱樂部,每一個俱樂部同時也是工會小組,將職工凝聚在一起。作為91科技集團11個俱樂部之一的足球隊,參加了「2019中國網絡媒體足球精英賽」,經過3個月不懈拼搏、團隊協作,榮獲「最佳組織獎」、 「最佳網絡宣傳獎」、 「最佳拉拉隊獎」三項大獎。
  • 用心用力用情 扶貧扶智扶志——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科技助力脫貧...
    沿著運用常溫改性瀝青技術修建的農村公路,這些手工藝品出高原,遍全國。在貴州赤水河谷旅遊公路上,路景相融,美不勝收,人們享受難得的愜意與舒適。隨著這條應用交旅融合設計理念修建的公路開通,沿線貧困地區匯人氣,聚財氣。……我國特色減貧之路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故事中,廣大科研人員在扶貧脫貧一線揮灑智慧汗水,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入科技動力。
  • 巧家1人、1組織推報2019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優秀共青...
    扶貧工作經驗被國內30餘家媒體宣傳報導,並被推送至「學習強國」平臺,被村民親切稱為「山藥書記」。作為團幹部的他,助力宣威市「扶志築夢、自強不息」大型公益夏令營成功舉辦,來自宣威市範圍內19個鄉鎮中的部分孤兒、貧困戶子女以及孤兒共計96人參加了為期7天的公益夏令營活動。成立了首個由駐村工作隊發起成立的助學基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網、新華網、人民網等30餘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持續報導。
  • 蒙牛堅持腳踏實地推進精準扶貧,榮獲2020年度中國益公司獎
    近日,「商業向善,共享質量未來——第二屆騰訊新聞責任力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會上,蒙牛憑藉其在扶貧攻堅、公益慈善等多方面持續、踏實、創新地履行社會責任,斬獲了本屆重磅大獎——2020「年度中國益公司」獎。
  • 流動科普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山東省流動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活動...
    流動科普播下科學啟蒙的種子——山東省流動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活動進行新一輪巡展 2020-11-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星創天地精準助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當好農民的「科技大管家」
    早打算,春節前就備齊了5萬畝小麥用量的除草劑組合套裝和殺菌劑;高效率,安排8名技術骨幹利用6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20天內對2.86萬餘畝小麥實施了化學除草;重服務,針對封村封路等防疫情況,積極組織網上集中採購農藥化肥,再安排物流挨家挨戶配送上門……周口項城市紅旗科創星創天地的14個創業服務團隊、企業,共60名專職創業服務人員,用過硬服務保證了當地春耕春管的時效與質量。
  • 小黃狗徐福記攜手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同心同行助力精準扶貧
    助力扶貧攻堅戰略,履行企業的責任與擔當。9月下旬,徐福記國際集團(以下簡稱徐福記)、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黃狗)聯合走進雲南、陝西、河南7所山村小學,聚焦鄉村孩子營養健康、生態文明教育兩大主題,共同履行社會責任。徐福記將在為期一年時間裡,為7所山村小學的1427名學生每天提供一份沙琪瑪或蛋糕作為課間營養補充餐,為他們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