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40年,中國航天之路有多遠,遠望號就要走多遠

2021-01-11 中國軍網

遠望海天 追星攬箭

——寫在遠望號船隊完成首次遠洋測量任務四十周年之際

■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  特約通訊員 高超

正在海上執行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高超提供

一聲嘹亮的汽笛,劃破了江畔清晨的寧靜。白色的萬噸巨輪上,一個個巨大拋物面天線和球形雷達,如同凝望蒼穹的眼睛,格外引人注目。

5月20日,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執行遠望號船隊的第199次海上測控任務。

每一次,遠望號船隊開啟追星攬箭的海上測控之旅時,總會拉響汽笛。

聲聲汽笛,穿越40年時空,迴響海天之間——

1980年,也是5月,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和遠望2號,拉響遠徵大洋的第一聲汽笛,成功完成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的測量任務。

「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這是習主席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中,對航天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遠望人追星攬箭的動力源泉。

40年間,遠望號船隊馳騁浩瀚大洋,遙望璀璨星空,將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鐫刻在星辰大海上。

為了仰望太空,必須徵服大海

大連海濱,驚濤拍岸,一塊石碑上鐫刻著一首50多年前寫就的七律。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1965年,葉劍英元帥創作了這首題為《望遠》的七律。後來,毛澤東主席欣然揮毫手書,將詩題改為《遠望》。

和「長徵」系列火箭、「東風」系列飛彈一樣,中國的遠洋測量船被賦予了一個有著特殊時代意義的名字。那時的人們並沒有想到,若干年後,中國會擁有一支以「遠望」命名的航天遠洋測量船隊。而這支船隊的航跡,伴隨著中國崛起、民族復興的航程,成為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

遠洋測量船,相當於把佔地幾平方公裡的測量基地塞進一艘船裡,是典型的「巨系統工程」。面對重重困難,舉國上下,幾十萬人開展大協作,歷盡千辛萬苦,建造屬於自己的遠洋測量船。直到1977年,我國第一代兩萬噸級遠洋測量船才建成下水。

1980年5月18日,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從西北戈壁深處騰空而起。此刻,已經靜候在南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1號、遠望2號測量船,準時收到火箭起飛時間和關機點數據,精準計算並預報出落點。

在這項任務中,遠望號協助開創了中國航天的新紀元,實現了中國海上測量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遠望號船隊不斷升級,從40年前的第一代測量船,發展到現在的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人們把這7艘遠望號船統稱為「遠望家族」的「遠望七子」。

遠望號船素有「海上科學城」之稱。這是因為除了一般船舶配備的導航設備外,它還擁有衛星導航設備、雷達跟蹤系統和多種精密測量系統。

目前,遠望1號、2號、4號已經停航「退役」,遠望3號、5號、6號、7號是船隊主力。最新入列的遠望7號集當今船舶建造、航天測控、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等領域最新的技術於一身。未來,遠望號船隊的綜合性能會更優,試驗能力會更強,使用效益會更高。

為了仰望太空,必須徵服大海。為航天測控而生的遠望號,能連續跟蹤飛行中的火箭、衛星、飛船,同時連結海天通信,接收、中轉、記錄相關數據,從而保證航天任務的精準測控。

中國航天之路有多遠,遠望號就要走多遠

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舉世矚目。

那一刻,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天上時,遠望號船隊正默默在大洋之上執行測控任務。

40載風雨歷程。沒有一支船隊可以像遠望號船隊那樣,始終追隨著中國航天的腳步劈波斬浪。

不論中國的太空飛行器飛多遠,遠望號船隊都會在海天之間為它守望。

如果將遠望號船隊這40年的航跡標繪在世界地圖上,你會發現,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線條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駛過的距離越來越遠。

中國航天之路有多遠,遠望號船隊就要走多遠。

東方紅二號衛星7次飛向天際,遠望號船隊的遙測距離也從最初的四千公裡提高到了四萬公裡。

1999年11月,載人太空飛行器神舟一號發射時,4艘遠望號測量船在大洋接力護送飛船21個小時,實現了從衛星測控到載人太空飛行器測控通信的跨越。從此,遠望號船隊和航天飛船結下「友誼」。

從2007年開始,遠望號船隊攻克大偏心率軌道定軌、地月轉移和環月軌道預報等關鍵技術,為「嫦娥」飛天護航。這一次,遠望號船隊從地球軌道「望」到了月球軌道。

2010年,遠望五號船首次採用非相干擴頻模式,圓滿完成「一箭多星」測控任務。從單目標測控到多目標測控,遠望號船隊「望」到了「滿天星」。

今年,北鬥組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火星探測工程按節點推進、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大幕開啟……中國航天迎接一次次挑戰,遠望號船隊也將面臨一項項大考。

40年來,遠望號船隊圓滿完成了全部11次神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54次北鬥導航衛星以及包括嫦娥系列、風雲系列等衛星、太空飛行器的多次海上測控任務,並完成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應急測控、天宮一號應急跟蹤等10餘次衛星海上應急測控任務。

遠望號船隊用海上測控成功率100%的成績,寫就了屬於一個時代的「遠望」傳奇。

遠望人的坐標,永遠在大洋上

時間回溯到40年前那個5月,遠望1號和遠望2號起錨赴南太平洋之際,張愛萍將軍以一首《訴衷情》為船隊送行。

「良辰到,駕飛舟,遠洋遊。乘風破浪,天涯追蹤,譽滿神州。」張愛萍將軍深知這次任務的特殊,也深知遠望號從無到有多麼不易。

後來,這群常年與大海相伴的特殊航天人把這首《訴衷情》譜成歌曲,歷經40年傳唱至今。

40年來,遠望號船隊的任務海域越來越廣,從沿海延伸到了世界三大洋,航渡時間越來越長,任務頻度越來越高。2016年1月,遠望5號船連續海上作業156天後,安全駛入長江入海口,刷新了遠望號單船一次出航時間最長的歷史紀錄。

達,遠所未至;望,前所未知。

如今,海上測控滲透在航天事業毛細血管的每一個角落——載人航天的「神舟」,赴約廣寒宮的「嫦娥」,翩然落月背的「玉兔」,即將奔赴火星的「天問」……

從甲板望出去,陽光下的海面宛若一塊流動的翡翠。這一幕那麼美麗,但對於船上長時間漂泊的「遠望人」而言,這一幕又顯得異常孤獨。

在海上執行任務時,遠望5號船員錢政浩給剛出生的女兒取名「北鬥」。還有不少遠望人的孩子名叫海月、夢星、望星、遠航……

此刻,30歲的通信系統助理工程師張玉朋,正隨遠望7號船出徵太平洋。30年前,他的父親因勞累過度,倒在了遠望2號的工作崗位上。兩代人接續奮鬥,這何嘗不是遠望人的初心與衷情?

一代又一代遠望人前赴後繼,把人生坐標錨定在大洋上。無論是狂風驟雨的險情,還是枯燥孤單的漂泊,都無法動搖遠望人那顆守望家國、追夢星辰大海的心。

掃碼了解更多關於「遠望」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遠望海天 追星攬箭——寫在遠望號船隊完成首次遠洋測量任務四十...
    聲聲汽笛,穿越40年時空,迴響海天之間——1980年,也是5月,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和遠望2號,拉響遠徵大洋的第一聲汽笛,成功完成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的測量任務。「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特級教師翟運勝: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無限相信教育的力量  離開母校已經28年的我,老老實實地在小學教師的講臺前站了28年。我知道「課比天大」,應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在課堂上謹言慎行,教師是一個與明天對話的人,一句鼓勵的話語可以拓寬孩子的人生之路,一句不負責任的言語也可以把孩子引向偏激與固執。  28年的教學實踐與人生歷練,我逐漸明晰了自已的教育主張,那就是「無限相信兒童的潛能,無限相信教師的能量,無限相信教育的力量」。
  • 基努·裡維斯:我的腿能走多遠,《疾速追殺》就能走多遠!
    要知道,基努·裡維斯很快就要56歲了,這就意味著當《疾速追殺5》上映的時候,他就迎來了他的60歲大壽。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很快就臨近了《疾速追殺》的結局?《OK》雜誌採訪了基努·裡維斯,對於是否要離開《疾速追殺》系列,基努·裡維斯透露,除非他的身體崩潰,或者粉絲們不再關心他,他就不打算辭職,並且繼續工作。
  • 外媒分析:中國「獨角獸」企業能走多遠
    原標題:外媒分析:中國「獨角獸」企業能走多遠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23日刊載題為《中國「獨角獸」能走多遠》的報導,文章指出,中國獨角獸多來自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迅速,但市場也有扭曲與不成熟之處,應警惕。
  • 弘揚航天精神 傳承航海文化遠望號船員以特有方式紀念第16個中國...
    原標題:弘揚航天精神 傳承航海文化遠望號船員以特有方式紀念第16個中國航海日特約記者高超、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11日,正在太平洋某海域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7號船,在航行途中舉辦系列航海科普活動,紀念第16個中國航海日。大洋深處,波飛浪卷。遠望5號、7號船劈波斬浪,按照預定航線航行。
  • 2020年的火箭隊能走多遠?
    2020年的火箭隊能走多遠? 2020年全明星賽即將開始,本賽季的賽程也已經過半,東西部季後賽的形式也逐漸明朗。位於西部的火箭隊暫時以34勝20負排名西部第五,落後第四的爵士隊兩個勝場。
  • 防寒且防曬,果農們的套袋之路還要走多遠
    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果實的套袋保護已經被果農們逐漸接受並普及,以現在的自然條件來看說,果農的套袋之路恐怕會一直走下去了。對於果農們來說,果實的套袋有幾個作用與好處,除了套袋後果實的外觀顏色比較細嫩好看外,主要是套袋後可以起到防曬、防寒、防病蟲害的作用。
  • 《哆啦A夢:伴我同行》有多遠走多遠
    哆啦A夢能走多遠?哆啦A夢能陪我們走多遠?一邊是對曾經上映的大電影的重製,一邊是全新科技下的3D電影CG製作的履新,藍胖子在這一年,擁有了自己的立體形象,儘管和我們熟悉的二維動畫會有一些感覺上和視覺上的不同,但《哆啦A夢:伴我同行》同樣是走了一個獨闢捷徑的懷念路線。
  • 中國航天日|太空漫遊50年,回望浙江航天精英的追夢路
    中國航天日|太空漫遊50年,回望浙江航天精英的追夢路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更是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中國進入太空時代,已經半個世紀。在這場向星空進發的偉大新長徵中,不僅有全中國航天人篳路藍縷的身影,也留下了我們浙江人的奮鬥足跡。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中國電影分級制度有多遠?答:有多遠,滾多遠 - 圖解電影
    在這周四我們推送的文章裡,為大家介紹了一部在幾十年前還沒有廣電時一部尺度超大的國產電影:文章回顧→中國能有第一部變態連環殺手電影要感謝當年還沒有廣電裡面粗略的提及了一下電影分級制度,也有人在評論裡問到: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才會實施電影分級制度。
  • 中國天眼能看多遠?你見過外星人文明的存在嗎:有重要發現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太空領域的研究,雖然載人航天已經在成功實現,並且許多宇航飛行員已經進入太空,並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工作,但是,由於條件的限制,外太空和文明的探索仍處於停滯階段。中國天眼於在六月在貴州建立並使用,這是世界上最大直徑和最高靈敏度的無線電場!中國天眼的誕生為在地球上開展這項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中國通過天眼發現了一顆脈衝星,這個脈衝星在科學家世界引起了轟動!如果從空中看,他將呈現一個球狀的網狀結構。
  • 聚焦丨TATA木門能夠走多遠?
    (圖片來源:搜門網,侵刪)資料圖片:TATA木門2020新品發布會那我們就來說說TATA,說說「TATA能夠走多遠」——有人有這個疑問。筆者覺得,這個疑問大概出於兩點,一是在「全屋定製」風颳了幾年甚至「高端定製」風都吹起來的時候,TATA仍堅持「一米寬一萬米深」地聚焦於木門,這樣能夠走多遠?二是,在這種戰略背景下,TATA木門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木門行業「第一方陣」、「領導品牌」形象,能走多遠。說到這兒,筆者想起之前寫過的一句話:這個品牌的前景只需展望,不必擔心。
  • 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有感,國漫的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前言:菜鳥很早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自媒體平臺內容的可讀性一直是菜鳥創作前考慮的第一要素,不過在看完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之後,哪怕這篇內容不會叫座,我仍然還是想談談這個話題,我們的國漫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或者說我們的國漫精品率何時才能夠令觀眾滿意?
  • 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有感,國漫的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前言:菜鳥很早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自媒體平臺內容的可讀性一直是菜鳥創作前考慮的第一要素,不過在看完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之後,哪怕這篇內容不會叫座,我仍然還是想談談這個話題,我們的國漫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或者說我們的國漫精品率何時才能夠令觀眾滿意?
  • 酒嘉一體化,能走多遠?
    酒嘉一體化,能走多遠?從酒嘉一體化到酒嘉雙城經濟圈,酒嘉的一體化之路到底能走多遠,筆者持懷疑態度,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酒嘉一體化繞不過去的是行政壁壘。這種行政壁壘不是幾個文件就可以解決的。「酒嘉一體化」的話題早已有之。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就有過這個說法,但是後來擱淺了。儘管這一提法對於兩市居民而言已經不再新鮮,但在相關部門及行政人員看來,卻近乎「敏感」,無論酒泉還是嘉峪關,兩市合併的話題均未被政府部門公開討論過,至今沒有形成過共識。
  • 三星的霸主之路還能走多遠?
    正是由於三星這些年在旗艦機型上取得的連續成功,使其最終從一家韓國本土企業走向全球,並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智慧型手機之王。 中國與海外市場的雙面夾擊 隨著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三星的王者地位也開始遭遇挑戰。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4.盲盒的IP之路能走多遠?Z世代養大的產業2019年4月,為期3天的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在上海舉辦,近十萬人瘋狂掃貨。開展不到半小時,不少知名潮玩品牌推出的新品和限定品就已經售罄。「參與的人雖然多,但不能因此認定玩家就越來越多。」
  • 當「吃辣潮流「興起,辣椒在中國還能走多遠?
    當工業化改造我們的味覺體驗,造就了食辣文化,但由於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辣味可能開始走下坡路,清淡飲食將會更受歡迎。廣州人吃不吃辣?辣椒還能走多遠?吃辣的社會研究,到底意義何在?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為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雨演講實錄: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山大學的曹雨,我這幾年做的研究跟辣椒有關。
  • 旅居海外藝術家眼中的故鄉:「無論走多遠,魂牽夢繞的是草原」
    旅居海外藝術家眼中的故鄉:「無論走多遠,魂牽夢繞的是草原」 2021-01-08 20:51: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
  • 路上碰到此物有多遠跑多遠,慢一步就來不及了
    如果在路上偶然遇到這種東西,立馬有多遠跑多遠,慢一步就來不及了,實在是太可怕了,第一看看到這個畫面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可能是一段電影橋段,看起來好像有怪獸要出現一樣,其實並不然,這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