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霸主之路還能走多遠?

2020-12-17 騰訊網

圖/IC Photo

文/DoNews Autumn

責編/楊博丞

三星的崛起與全球擴張

1995年的一天,在三星位於龜尾市的一座工廠大院裡,十五萬臺不合格的手機像小山一樣被堆積在一起,旁邊站著的是剛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表了「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變」這一著名宣言的二代接班人李健熙。

沒有絲毫猶豫,這位下定決心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鐵腕強人掄起手裡的重錘,狠狠地向身旁的小山砸了下去。然後,在2000多名工人的注視下,他一把火點燃了腳下的碎片殘骸,價值5000萬美元的手機隨即在頃刻間化為灰燼。

望著眼前的熊熊火焰,李健熙心裡十分明白,這場大火銷毀的不僅是5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而且還燒掉了消費者心目中那家只會生產仿製品和次品的「二流工廠」。與此同時,隨著烈火一起重生的,是一家以質量和創新為「殺手鐧」不斷超越對手並最終在智慧型手機世界裡稱霸的三星帝國。

大火過後,一場轟轟烈烈的「新經營運動」開始在三星內部展開。

李健熙果斷砍掉了部分虧損的邊緣業務,僅保留電子、金融和貿易等最具盈利前景的核心項目。其中,在手機業務方面,三星開始狠抓產品質量並不斷加大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投入,並由此生產出了全球第一款MP3手機、第一款雙屏翻蓋手機、第一款雙模手機以及第一款千萬像素手機......

憑藉在創新方面的優勢,三星開始在手機行業裡嶄露頭角,最終於2007年成功趕超摩託羅拉,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僅位於老牌霸主諾基亞之後。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第一代iPhone橫空出世且火爆全球,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傳統手機行業的改革運動——老牌玩家們開始悉數退場,一場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新貴爭奪賽則剛剛開始。

時間來到2010年,三星發布了首款基於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Galaxy S。彼時,雖然HTC勢頭正盛、諾基亞餘威仍在,但Galaxy S還是憑藉搭載的一系列最頂級的硬體配置一鳴驚人,成為當時市面上為數不多能與蘋果直接競爭的旗艦機型。

上市70天,GalaxyS的銷量便突破百萬,並藉助三星強大的渠道優勢一鼓作氣登陸超過110個國家,正式開啟了其全球化徵程。

第二年,各項配置全新升級的GalaxyS2如約上線,最終以超4000萬臺的銷量力壓HTC。同年9月,三星又推出了第一款「巨屏」手機GalaxyNote(5.3英寸)——要知道,當初業界普遍信奉的還是賈伯斯「3.5英寸是手機的黃金尺寸」的說法,因此幾乎所有的手機屏幕都在4英寸以下,而三星的這一創新之舉在當時看來無異於一場「賭博」。

但事實證明,三星的此次豪賭無疑是成功的。Galaxy Note一經面世便廣受用戶追捧,並引領了整個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大屏」風潮。在此之後,各大廠商也紛紛將自家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完成了一輪真正意義上的「屏幕革命」。

由於GalaxyS2和Galaxy Note這一雙旗艦策略的加持,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取得了空前成功。2012年,三星便以30%的市場佔有率超越老牌玩家諾基亞和智能機新貴蘋果,正式登上了全球智慧型手機領導者的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今年第二季度被華為趕超以外,三星在這一寶座上已經盤踞了近十年,基本領跑了智慧型手機自誕生以來的整個發展歷程。

而三星之所以能一路過關斬並穩坐龍頭寶座,除了搶先入局、善於創新以及營銷方面的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背後還有一條完整且成熟的產業鏈對其手機技術的支持。

靠著李健熙早年間在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等技術上的瘋狂投資,三星最終打敗英特爾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公司,並且在屏幕顯示、內存快閃記憶體等領域也常年保持著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因此,無論是在處理器還是存儲器或者是屏幕等核心技術方面,三星幾乎把控著全球手機產業鏈的命脈。

憑藉在技術方面的絕對優勢,三星得以在每款新機發布之時就擁有優於對手的配置以及領先同行的功能且同時具備壓低成本的底氣。正是由於三星這些年在旗艦機型上取得的連續成功,使其最終從一家韓國本土企業走向全球,並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智慧型手機之王。

中國與海外市場的雙面夾擊

隨著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三星的王者地位也開始遭遇挑戰。

根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以5580萬部的出貨量首次超過三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

而華為之所以能「意外」登頂,主要還是得益於中國市場的貢獻。第二季度國外疫情集中爆發,導致各大廠商智慧型手機的海外銷量集體下滑,三星、蘋果、華為都不例外。

但由於中國疫情在本季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再加上618等消費活動的刺激,華為的國內市場貢獻了其全球出貨量的72%,也因此彌補了其在海外市場遭受的部分損失。而目前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還不到1%的三星,自然也沒能從中國市場的復甦中撈到任何好處,這才給了華為反超的機會。

其實,早在2014年左右,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一度高達20%,扮演著「領跑者」角色。但隨著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的崛起,後者開始對三星展開包圍之勢,並憑藉高性價比這一打法逐步蠶食了前者在國內低端手機市場的生存空間。

到了2016年,三星推出了被寄予厚望的Galaxy Note7,試圖挽回其在手機市場上的出現的頹勢。結果,這款手機卻因電池上的設計缺陷導致在全球發生了多起爆炸事故,一度被航空公司禁止帶上飛機。

更讓人意外的是,三星在對Galaxy Note7的全球召回過程中偏偏將中國市場排除在外,這一差異化處理方式引發了中國用戶的強烈不滿,再加上當時政治因素的影響,三星開始在中國遭受大規模抵制,市場份額也一路下跌,直到後來幾乎被完全擠出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

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之後,各大國產手機廠商乘勝追擊,很快又將與三星的戰火燒到了海外。目前,三星在全球各地正面臨著中國品牌的多方圍剿:印度有小米一馬當先,東南亞有OV強勢圍攻,而歐洲則有華為亦步亦趨。

根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以26.1%的市場份額佔據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首位,領先於三星的20.4%。

事實上,這並不是小米第一次領先於三星了。早在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就已經通過深入人心的「性價比」優勢和多元化的營銷策略成功趕超三星,成為印度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品牌。

在中國手機廠商的「後花園」——東南亞市場,三星的處境也同樣不太樂觀。

根據Counterpoint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OPPO以20.3%的市場份額成功登頂東南亞市場,而三星只能以19.5%的市場佔有率位居其後。

由於地理上的優勢,東南亞一直是中國各大手機廠商出海的首選市場。在當地,目前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中中國品牌已經佔據了四席——OPPO、VIVO、小米、Realme——已然對三星形成了包圍之勢,再加上OV等廠商在低端機產業鏈方面深耕多年的強大優勢,三星想要從中突圍恐怕會十分艱難。

如果說接連在印度和東南亞失去第一寶座,是因為三星在中低端手機方面的優勢不明顯所致,那麼在其引以為傲的高端機市場,三星的優勢又還剩下多少?

以歐洲市場為例,近兩年,隨著華為在當地主攻高端市場,三星的市場份額也開始一路下跌,二者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不過,從去年開始,由於美國多輪禁令的影響,華為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的銷量開始大幅下滑,這才給了三星重新拉開與其之間距離的機會,並且從當前的形勢來看,華為在歐洲市場想要再次追趕三星,短期內已經不太可能。

三星的困境與出路

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對手輪番過招之後,三星元氣大傷,市場佔有率已經從巔峰時期的35%跌落至如今的20%左右。儘管仍然佔據著行業裡最大的市場份額,但三星目前所面臨的幾大困境也同樣不容小覷。

首先,技術上的突破成了三星的首要任務。

前面提到,三星之所以能在智慧型手機行業裡異軍突起,其自身具備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功不可沒——從第一代GalaxyS開始,三星就能給每款手機安裝當時市面上最頂級的硬體配置,並且在大屏、曲面屏、摺疊屏等產品功能創新方面一直在業內引領潮流。

然而,從其最新發布的頂配版手機Galaxy Note20 Ultra來看,三星的技術優勢已然不再,這一點通過與華為Mate 40 Pro+和蘋果12 Pro Max兩款手機的橫向比較之後,更加明顯。

四款手機比較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三星與另外兩款手機的最大區別在於處理器的不同:華為與蘋果分別搭載的是自家研發的麒麟9000和蘋果A14,兩者都是基於最新的5nm工藝製程打造,而三星使用的則是自家研發的Exynos990和高通驍龍865兩款,二者均為7nm工藝製程打造,在手機性能上要落後於前面兩者。

另外,在普通消費者最為看重的相機和快速充電兩大功能上,華為也走在了三星前面。而綜合比較下來,三星在所有指標中唯一超過華為的是其最具優勢的屏幕技術。

由此看來,當前除了屏幕優勢尚存之外,三星在技術上已經基本被華為反超,這一點從此前二者日漸接近的市場份額之中也可以得到驗證。雖然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又再次將兩者之間的差距拉大,但三星要想穩坐龍頭寶座,在技術上尋求突破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在中低端市場一直掌握不了話語權,是三星面臨的另一大困境。

自問世以來,三星一直主打智慧型手機的高端市場,忽略了中低端市場護城河的打造,也因此給了對手從中突破的可乘之機,在印度和東南亞被對手反超就是例證。

儘管前幾年三星在中低端市場分別推出了GalaxyM系列和GalaxyA系列,但與小米和OV的極致性價比相較,三星不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價格上都無法匹及對手。所以,在中低端市場重新布局,奪回此前被小米、OV搶佔的地盤,是三星打破當前困局的另一個關鍵。

除了面對同行的追趕,三星還要在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衰退中尋找出路。

從2017年年底開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並始終保持這一趨勢,這就意味著該行業的用戶需求已經趨於飽和,開始走向行業衰退階段。

為了應對這一危機,其他廠商如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嘗試擴張產品線,在智能設備、5G技術和物聯網領域實現進一步探索,而三星卻在這一波浪潮中錯失了最佳時機。

結語

從超越摩託羅拉、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霸主,三星經歷了智慧型手機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在這十年裡,三星無論是在手機配置上還是在新功能探索方面,總是能領先對手一步,並由此引發了手機行業的數輪革命浪潮。

然而,隨著中國手機品牌的強勢崛起和多方圍剿,三星在技術以及戰略等方面的優勢日漸式微,其市場龍頭地位也在全球多個國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挑戰。

儘管三星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商,但其在全球市場份額逐年下降且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

為此,三星在技術上的突破、中低端市場的重新布局以及5G和物聯網等領域的探索成了打破這一困境的關鍵。但從當前的形勢來看,三星扭轉這一局面的勝算並不是很大,而其在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霸主之路還能走多遠?

每日話題

你在用三星手機嗎?你覺得它的未來會怎麼走?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我們會在評論中挑選一位網友,送出愛奇藝月卡一張。(統計周期為5天,綜合留言質量與點讚)

END

相關焦點

  • 回望40年,中國航天之路有多遠,遠望號就要走多遠
    中國航天之路有多遠,遠望號就要走多遠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舉世矚目。那一刻,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天上時,遠望號船隊正默默在大洋之上執行測控任務。40載風雨歷程。沒有一支船隊可以像遠望號船隊那樣,始終追隨著中國航天的腳步劈波斬浪。
  • Jump民工漫最後的牌面,「海賊文化」還能走多遠?
    很多漫畫的開始註定了將來會完結,包括老時代的七龍珠、灌籃高手等,到新時代的火影、死神和銀魂等,在不舍的同時,也在感嘆歲月的無情,而這些被稱為民工漫的熱血作品,只剩下海賊王還在繼續奮鬥前線,作為老時代jump漫最後的牌面也是最出名的一個,它還能走多遠呢?
  • 玻璃行業還能走多遠?
    原標題:玻璃行業還能走多遠?
  • 塗山紅紅崩到無法直視,狐妖小紅娘動漫畫風崩壞還能走多遠
    不知不覺中狐妖小紅娘動漫已經接近尾聲,許多小夥伴們都在翹首以盼的塗山紅紅終於出場了,但是不少小夥伴都發現在狐妖小紅娘南國篇中出場的塗山紅紅整容變醜了,塗山紅紅變醜劇情不背鍋,是狐妖小紅娘畫風崩壞的錯,對於塗山紅紅崩到無法直視,狐妖小紅娘個動漫畫風崩壞還能走多遠?
  • 魔獸世界9.0高開低走,被評德拉諾復刻,暴雪騷操作還能走多遠
    魔獸世界9.0高開低走,被評德拉諾復刻,暴雪騷操作還能走多遠
  • 特級教師翟運勝: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我知道「課比天大」,應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在課堂上謹言慎行,教師是一個與明天對話的人,一句鼓勵的話語可以拓寬孩子的人生之路,一句不負責任的言語也可以把孩子引向偏激與固執。  28年的教學實踐與人生歷練,我逐漸明晰了自已的教育主張,那就是「無限相信兒童的潛能,無限相信教師的能量,無限相信教育的力量」。
  • 當「吃辣潮流「興起,辣椒在中國還能走多遠?
    當工業化改造我們的味覺體驗,造就了食辣文化,但由於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辣味可能開始走下坡路,清淡飲食將會更受歡迎。廣州人吃不吃辣?辣椒還能走多遠?吃辣的社會研究,到底意義何在?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為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雨演講實錄: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山大學的曹雨,我這幾年做的研究跟辣椒有關。
  • 又有三部霸道總裁劇定檔,無腦甜寵劇還能走多遠?
    觀看霸道總裁偶像劇不用帶腦子,輕鬆又愜意,完全沒有現實意義,像這種單純的無腦甜寵劇還能夠走多遠呢?蜂擁而至的甜寵劇太多,真正出圈的作品很少,撲街的很多,評分只有幾分也屢見不鮮。無腦霸道總裁劇隨時「尬吻」,完全不合邏輯,純粹為了吻而吻。
  • 防寒且防曬,果農們的套袋之路還要走多遠
    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果實的套袋保護已經被果農們逐漸接受並普及,以現在的自然條件來看說,果農的套袋之路恐怕會一直走下去了。對於果農們來說,果實的套袋有幾個作用與好處,除了套袋後果實的外觀顏色比較細嫩好看外,主要是套袋後可以起到防曬、防寒、防病蟲害的作用。
  • 《歌手》舞臺,日本天后級選手米希亞還能走多遠?
    那麼今年《當打之年》中請來的外籍首發歌手則是日本天后級選手——米希亞,這位被譽為日本「王菲」的歌手還能走多遠呢?現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她過往六期的表現:第一期登場,帶來的一首《現在好想見你》,直接展現出了天后級的唱力,唱歌技巧上面真的是沒得黑,無懈可擊。
  • 基努·裡維斯:我的腿能走多遠,《疾速追殺》就能走多遠!
    對此,他說道:「我的腿能走多遠就走多遠,觀眾想走多遠就走多遠。」漂亮的回答。雖然有些人會認為,這是老生常談,畢竟哪個演員不希望自己的名氣持久?但是我認為,基努·裡維斯的這個回答簡介又漂亮。就如同他所說的,既然觀眾喜歡看,作為演員的他,自然會努力地將這個系列製作下去。比起那些早早就想離開系列電影,不顧觀眾感受的明星,我認為我更支持基努·裡維斯。
  • 首批老字號退場,廣州超級文和友還能走多遠?
    這種模式還能走多遠?廣州首批「朋友」已經離場12月一個工作日的晚上,記者循著天河東路的車流來到廣州超級文和友。往樓上走去,1A-M層的「阿一豬扒酸辣米線」換上了「耕田公」的招牌,「來回咖啡」的位置分割成「小時候小賣部」和「氣味博物館」,分別銷售懷舊零食和香水。走上2樓時,記者剛好遇到工人在美髮店清理雜物,裡面空無一物,只剩下紅白藍旋轉燈柱孤單地轉著,門口貼著「怪書書店即將開業」的通知,上周末再訪已經開業。同時,蛇猴文具店、得閒紋身店、唐氏秘制烤雞翅店已經撤場,變成了丁丁雜貨店和福利彩票銷售點。
  • 《死侍2》:嘴炮不斷的死侍還能走多遠?
    這樣一個死侍能走多遠?
  • 虛擬主播上線業界大佬下場,李佳琦還能走多遠?
    他還能走多遠?李佳琦之所以能一家獨大,他的努力甚至拼命是有目共睹的。剛開始直播的時候,他一場做五個小時,但是觀看人數只有幾十個,李佳琦沒有因為直播人數少而懈怠,而是一種保持了高昂的激情。只要這位小哥哥自己不停下直播的腳步,不出現重大產品質量問題,他就能一直走下去!因為他所依靠的,其他人很難複製。——END——作者:電影圈大咖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 繼成員下車,被下車,節目停播,新成員加入,《RM》還能走多遠?
    好在最終8個人還是堅持了下來,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難走,依舊攜手並進。這檔節目還能走多遠呢?《running》自2010年開播,一開始固定成員是9個人。之後Lizzy和宋仲基相繼因為公司原因以及演藝方向不同離開了這檔節目。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4.盲盒的IP之路能走多遠?Z世代養大的產業2019年4月,為期3天的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在上海舉辦,近十萬人瘋狂掃貨。開展不到半小時,不少知名潮玩品牌推出的新品和限定品就已經售罄。「參與的人雖然多,但不能因此認定玩家就越來越多。」
  • 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有感,國漫的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
    前言:菜鳥很早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自媒體平臺內容的可讀性一直是菜鳥創作前考慮的第一要素,不過在看完2020年動漫產業報告之後,哪怕這篇內容不會叫座,我仍然還是想談談這個話題,我們的國漫崛起之路到底還有多遠?或者說我們的國漫精品率何時才能夠令觀眾滿意?
  • 年前最有味道的「吃播網紅」,靠吃「米田共」走紅的他,路還能走多遠
    年前最有味道的「吃播網紅」,靠吃「米田共」走紅的他,路還能走多遠 「老鐵們啊,雖然是不同的時間,但是是同一個廁所……奧利給!幹了,兄弟們!嘔!」相信經常在某二次元視頻分享平臺逛的小夥伴們對這幾句話都很熟悉。
  • 侍魂朧月傳說:這麼喜歡的一款遊戲還能走多遠?不希望遊戲涼涼啊
    侍魂還能走多遠!!說侍魂是模仿或者借鑑DNF,我想沒有玩家會反對吧—首先在起點上就有了優勢.有多少人是玩DNF一路走過來的!我對侍魂期望值很高....但是.沒出往生活動前有追求,有目標,往生之後,遊戲徹底失衡,再加上強化改版加BUG神補刀,讓玩家徹底心涼,不過還有大部分侍魂忠實粉對你們充滿期望,可策劃團隊們還是堅持作死,不但不看玩家建議,而且還一味的圈錢作死,更新一些無謂的東西,不知道玩家需要的是什麼,問題是還不怕遊戲不死,把強化機率和物品爆率暗改,真的是對這遊戲策劃團隊失望至極,我六個號刷天草地藏,外加六號只打蛤蟆副本,從沒出過屬性珠子,我一個侍魂忠實粉,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 全球手機霸主也正式跟風蘋果!三星S21再次確認:將取消充電器
    確實在iPhone 12發布以後,就有傳聞稱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會跟隨蘋果,在新發布手機上都會取消充電器附贈,終於在近日,全球智慧型手機霸主—三星正式開始響應,要知道三星還是全球首家嘲諷蘋果不附贈充電器產品的手機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