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贈送給友人、村民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會有一種滿足感。」 林敬裕是番禺區大石街猛湧村黨支部書記,在猛湧村委工作整整30年,猛湧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離不開他的用心付出。鍾情書畫藝術的他還成立書畫社,免費招收村民學習書法和國畫,在村裡營造起濃厚的藝術氛圍。
時隔20年重拾筆墨
對於書畫,林敬裕自幼耳濡目染,7歲開始畫畫、練字,在沒有系統學習,也沒有專業老師教導的情況下,他一直把書畫當作興趣愛好在堅持,直到24歲那年因忙於工作,擱下了手中的畫筆。
多年前,廣東國畫大師三石(原名劉錦良)在大石開了畫室,林敬裕慕名前往,與這位國家一級美術師一見如故,後拜其為師,自此再受書畫藝術啟發。「20年後重拾筆墨,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林敬裕感慨道。他還師從陳其和等名家學習國畫,博取各方所長為己用,尤其擅長畫雞和牡丹,部分國畫作品曾展覽於番禺博物館、大石文體中心、南村文化中心等。
成立書畫社免費招收村民學子
翰墨飄香育才情
「林書記作畫,寄託情趣,山水、十二生肖都畫過,村民看了喜歡,他直接大方免費送,近年至少送了幾十幅。」猛湧村村民、番禺區書畫協會成員林仲輝介紹,林敬裕筆下的「獨佔鰲頭」荔枝、磅礴繡麗的青山、相互依偎的黑熊母子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讓越來越多的村民群眾喜歡上書畫這一傳統文化藝術,感受到當中的魅力。
2016年,林敬裕被評定為番禺區農村實用人才中級職稱,這是對他在書畫藝術技能上的認可。次年,他被委以重任,擔任大石書畫藝術協會副會長,努力籌措書畫會活動經費並積極協助開展活動,繁榮大石文化藝術事業。如今,林敬裕的作品遍及大石街轄內的幼兒園、敬老院、義工聯、社聯會等單位以及各村(社區)文化室,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家園的每一個角落。
為了調動村民對書畫藝術創作的積極性,2018年,林敬裕在猛湧村老人活動中心成立應松書畫社,免費招收學子,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同年,他與三石老師聯合成立金城藝術館,培養書畫人才。
林敬裕國畫作品《求變》
古為今用傳承歷史文化
從擔任村治安聯防隊隊長到村委會副主任、主任,再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理事長三個「一肩挑」,一路走來,林敬裕在做好村各項重點工作的同時,也目睹了猛湧村的巨大變化。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近年來還致力於傳承猛湧村的歷史文化,以創建番禺區「一村一品牌」為契機,打造猛湧歷史文化品牌。如利用祠堂建設村歷史紀念館,宣揚本村鄉賢名人、優秀學子、先進人物等。
林敬裕創作的部分作品
談及書畫,林敬裕表示要始終秉持初心和熱情創作更多作品,感染、薰陶更多身邊人。在今年大石街「喜迎國慶·祝福祖國」書畫作品展上,林敬裕有兩幅國畫作品參展,其一名為《求變》,畫的是一隻山雞特立獨行,在尋求改變。究其原因,林敬裕說:「只要肯努力,山雞亦可變鳳凰。」
文/圖:番禺融媒記者 樊芸 通訊員 何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