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湧現出了一大批能徵善戰的猛將。可在早期算得上英雄的武將,非孫堅莫屬。他在曹操還沒有集齊他的王者之師,劉備也僅有關張二將之時,憑藉手下四將,在聯軍中立下赫赫威名。可惜如此英雄,竟死於劉表的埋伏之下。好在他的兒子孫策,有不弱於其父的勇力,又有至交好友周瑜相助,為今後的東吳奠定了基礎。
孫策特別的孝順,為人武藝高強又生性豁達,喜好結交天下英雄,人們常把他和曾經的江東項羽比較。他本來依附於袁術,圖謀養精蓄銳,在袁術麾下,一直處於徵戰的情況。因為打仗用命,加上本身能力不俗,很快就騙取了他的小小信任。然後從袁術手中接過孫堅以前的千餘部隊,主要是得到了陳普、黃蓋等四將。然後進入江東地區,先後打敗王朗的當地的軍閥,繼而又得到周瑜和張紘等江東的士族支持,用時八年,基本統一江東地區。
有了實力就得有個官職,才好面向天下收取英雄。他自封會稽太守,又在袁術傻了吧唧稱帝的時候,和他劃清界限。在袁術死後,他果斷出擊,使得實力又進一步擴張,已經大有割據江東的意思。曹操也很害怕,稱難與之爭鋒,然後就和他結姻親。可惜他的命運和他爹差不多,甚至死得更早。
說到孫策和周瑜,就不得不提一提他們的妻子,也就是著名的大小喬。她們是廬江喬玄公的女兒,書上記載,她們二人都有沉魚落雁的容貌。加上喬玄是當時江東知名的大儒,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她們自然從小就受文化薰陶,琴棋書畫自然不在話下。嫁給了孫策和周瑜以後,她們還是多有提及的,也為促進赤壁之戰立下過功勞。
據說當時諸葛亮在劉備被曹操追的到處跑時,決心和他一戰,但是又沒有實力,在當時實力強勁,又有穩定後方的江東就是最佳盟友。可是此時的江東在孫權的統治下,孫權又是一個陰謀家,願意出兵相助的可能不大。加上又有周瑜相助,不好忽悠。然後諸葛亮就利用大小喬來刺激他們,說曹操有要搶奪大小喬的意思。這才激發了他們二人的鬥志,最終打敗曹軍,三分天下。
孫策死後,他的弟弟孫權繼位。要知道江東的統治者一直是很強勢的孫堅和孫策,他們的統治手段也很相像,可孫權的武藝在史書上沒什麼提及,想來一般。加上孫策死的突然,也沒來得及交代後事,僅僅是讓孫權多多信任周瑜和張昭罷了。一時竟不那麼容易穩定江東。這時大喬就很關鍵了,因為她的身份特殊。
她的父親是江東大儒,是士族的代表,在士族中很有地位。加上她的妹夫,也就是小喬的老公周瑜。在江東任大都督期間,展現了不俗的實力,在軍中的名望很大。只要他願意,振臂一呼,不能保證一定可以很輕易的奪得江東,但起碼可以讓他一蹶不振。
而讓能力非凡的周瑜投靠江東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和孫策之間的友情。可是現在好友不在,難保他不會有二心。而大喬憑藉自己孫策之妻的身份,一直在裡面周旋,穩定其中的關係,可以說為孫權統一江東立下很大功勞。
可是她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善待,反而一直被提防。因為她還有一個兒子,按照當時的傳統,這個嬰兒才是正統之位。最後選擇與青燈相伴,不再過問朝中的事務,沒想到最後卻換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