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前的諸葛亮,堪稱神機妙算,行軍布陣第一人。其中,為歷史傳得神乎其神、威力無比,能抵10萬大軍的「八陣圖」正出其手。諸葛亮與「八陣圖」這事,究竟是怎麼回事?
話說,古人行軍打仗多習慣使用陣法,歷史上的諸葛孔明先生用兵如神,自然也會是布陣高手,這個所所謂的「八陣圖」,歷史記載確有其事,其玄機暗藏,變幻莫測,可演變出八八六十四陣。當年,東吳大將陸遜就因此不慎誤入其中吃了大虧。
據說,諸葛亮的「八陣圖」大致是藉助大自然的天然優勢,吸收了井田以及道家的八卦排列組合,並將一些天文地理知識貫穿其中,用亂石堆成石陣。「八陣圖」的特點,它分為「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並建立起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為名的戰鬥隊形。關於它的描述,李靖在《問對》中是這樣描述的,其「內圓外方」,是屬於「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這樣的組合。
每每,當有人提及諸葛亮的「八陣圖」,不少人也許會覺得,這無非只是一個傳說。其實不然,在歷史上真的也曾留下不少關於諸葛亮「八陣圖」說法的記載。
諸葛亮八陣圖最早的記載,《三國志·蜀書卷五·諸葛亮傳》正文如是說「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另《晉書·列傳第二十七·馬隆傳》以及《晉書·列傳第六十八·桓溫傳》等多部史籍著作中也提到了諸葛亮的八陣圖。還有西晉的鎮南將軍劉弘在觀遊諸葛亮故居時,鑑於諸葛亮一生所創的不世功業,曾命李興立碑稱揚。其中,同樣提到了諸葛亮的「八陣圖」。還有,因為諸葛亮的八陣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家,詩聖杜甫,就曾以《八陣圖》為名作詩禮讚孔明,詩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可見,諸葛亮的「八陣圖」歷史上確有其事。
只不過遺憾的是,諸葛亮原版的「八陣圖」已在歷史的洪流中失落久遠,儘管後人對其有多種猜測,但都很難再究其復原之貌,了解到其中真正的奧秘所在。
相傳,諸葛亮曾在四個地方布置過「八陣圖」,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水」八陣,而這處遺蹟布陣的地點,當時在奉節城池東南。奉節,在古代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就在今天奉節東的白帝城。在三國時期,這裡由劉備改名叫作永安,直到唐朝後期才改稱為奉節。
諸葛亮在奉節城池東南布設的「八陣圖」,在《三國演義》第84回提到的正是這裡:
當時,東吳大將陸遜火燒蜀軍連營七百裡,他正在得意的興頭上,儘管幾番派人探查,但都沒有發現前進道路上的異常情況,於是,陸遜親自帶領十餘人向前,直接就闖進了諸葛亮在此設下的「水八陣」裡。這個「水八陣」每日每時,變化萬般,當陸遜踏了進去,直到陣門突然關閉才意識到大事不妙,正欲出得陣來,霎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陸遜為此大驚失色。
由《三國演義》這段陸遜誤闖諸葛亮「水八陣」足以看出,諸葛亮「八陣圖」的名不虛傳,和其威力絕非吹噓之功。
那諸葛亮「八陣圖」的遺蹟可能會在哪裡?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提到,這種(八陣圖)「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處在陝西的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一處在重慶的奉節南江邊,一處在四川的新繁,今四川新都區北三十裡的牟彌鎮。當然,最著名的諸葛亮「八陣圖」遺蹟莫過於奉節尤為著名。
中國古代歷史上,諸葛孔明先生創造的「八陣圖」,後人多拜服它傳說的威力,希望有一天對它的探尋會有結論,但至少目前,我國發現歷史最早的一套「八陣圖」全名為《風后八陣兵法圖》,儘管它的布陣方式也是奇幻無比,但根據史書記載風后這一人物,也只是軒轅黃帝時期的一員將帥,而真正由諸葛孔明所推演的「八陣圖」依然只在神化般的傳說故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