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電器智慧工廠
兆豐機電智能製造工廠
數字健康創新谷
機器人小鎮
科技城創業谷
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浙大國際科創中心
靜悄悄的,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廠裡,「新製造」的種子早已萌芽。
原本10個人才能完成的雷射焊接工藝,一臺機器人就能輕鬆搞定。自德意電器智慧工廠投產以來,產品設計數位化達90%以上,製造過程綜合數控化率達9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製造成本下降35%以上……
一季度,大勝達數字工廠實現產值7000多萬元,在既定2000萬平方米紙箱產品生產任務100%完成的基礎上,還超額生產17%,為二季度繼續逆勢增長奠定了紮實基礎。
同樣是一季度,蕭山信息港小鎮財政稅收達6.54億元,同比增長55.34%。「逆勢上揚」的信息港還有一張更大「藍圖」:未來三年將重點推進「百千萬」建設工程,努力成為蕭山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創新策源地。
一連串數據的背後,其實是開發區傳統產業向新製造轉型升級的表現。
蕭山要建設「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示範區」和「全市產業數位化第一區」,老牌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無疑起著「領頭雁」的作用。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而言,就是要集中力量打造高能級產業平臺,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以「鏈長制」為突破口,推進產業集群「鏈式」發展,實現傳統製造業「脫胎換骨」,使新的經濟業態在這片土地上開出更璀璨的花朵、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牽一髮而動全身 產業全鏈條提質
德意,是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製造業產業鏈的一家龍頭企業。大勝達為其配套生產紙包裝,大明為其配套生產不鏽鋼板,鴻發為其配套生產鈑金件。在開發區,圍繞德意,一條產業鏈的上下遊已經形成。
智慧車間帶給德意的,不是「一錘子買賣」的提升。整套工業物聯網下,哪個環節拖累了生產節奏、哪個環節設置不合理的問題都將被「數字」所發現,從而改進優化。
這讓德意的生產節拍不斷加快,也對配套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於是,大勝達也建設了一座全新的數字工廠。經大數據建模測算,相同產能,大勝達數字工廠的人員配備比傳統包裝工廠減少80%,人工成本下降75%以上,產品物耗下降20%以上,生產能耗下降30%以上。
「高端裝備製造業,是開發區的拳頭產品,也是開發區在國家級開發區中爭先進位的信心。」正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局局長韓夢龍所說,高端裝備製造業是開發區「承重」最高的支柱產業。
自2017年起,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已經陸續開始出臺一系列扶持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政策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培育機制。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促進蕭山機器人小鎮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等。
據統計,目前,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高端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5家,2019年實現產業鏈產值196.8億元,佔工業總值的41.3%。「今年一季度工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4.6%,但4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31.2%,累計下降6.02%,收窄18.58個點,5月累計同比有望持平,6月將實現正增長」韓夢龍信心十足說道。
龐大的基數,讓量變發生質變。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了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鐵及軌道交通裝備零部件等先進交通裝備產業為重點,以機器人、高端數控工具機、智能專用設備、智能終端等先進智能裝備為核心,以新興節能環保裝備為亮點的高端裝備製造業。在這些重點核心領域中已集聚了一批如萬向、中國重汽、浙能邁領、依維柯、凱爾達機器人、兆豐機電、德意等可引領示範的龍頭企業,帶動著整條產業鏈的全面提質。
產業鏈「鏈長制」 統籌產業鏈、供應鏈
在疫情期間,因為缺少零件,停了一條生產線的情況並不罕見。浙江首創的「鏈長制」,為浙江提高企業復工率和產能恢復率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省商務廳發布《浙江省商務廳關於開展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的意見》,要求各開發區確定一條特色明顯、有較強國際競爭力、配套體系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作為試點。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個積極響應,有著雄厚基礎的高端裝備製造業,成為蕭山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的首個試點創建目標。而蕭山區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葉建宏則是該條產業鏈的「鏈長」。
不久前,中國重汽因下遊企業物流受到地方限制,急需的飛輪盤配件庫存僅夠支持一兩天。若不及時補充,這個零件的缺失將導致一條86名員工所在的裝備生產線被迫停工,每天影響到150臺發動機的如期交付。作為「鏈長」的葉建宏,了解情況後馬上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為企業解決問題。
「鏈長制」在非常時期,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由於統籌著區內產業鏈所有上下遊配套,因此「鏈長」可以通過對於產業鏈配套企業資源的統籌,確保供應鏈、採購鏈、生產鏈閉環運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駕護航。
以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鏈為橋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發區的目標,是通過傳統製造業產業鏈轉型升級,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鏈高地,提升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鏈數位化水平。從而,到2025年形成近千億級產業規模,建設成杭州灣地區重要的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創新中心。
為此,開發區還制定了一個五年大目標:高端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突破100家,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為完成這個目標,開發區計劃到2022年,先完成培育20家以上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製造龍頭企業、重點高端裝備製造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達1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家、力爭新建設5家以上國家級高端裝備領域創新中心或研發機構等小目標。
創新激發活力 打造多鏈融合的生態圈
近日,蕭山公布了2019年高質量發展優勝企業(項目),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家單位入圍。如,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圍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示範企業;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入圍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創新平臺;明電舍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項目入圍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新銳項目。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蕭山傳統製造業集聚高地,新時期將主動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構建數位化平臺,改點狀的產業分布概念為鏈狀的產業鏈分布思路,變二維的「產業招商地圖」為多維的「產業鏈圖」,實施龍頭帶動,打造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正是要繪製這樣一張「產業底圖」,開發區在益農區域大手筆規劃了一個全省為數不多的「萬畝千億」產業園區——綠色智造產業新城。37.4平方公裡的綠色智造產業新城,目前已經吸引了萬向集團、恆逸集團、榮盛集團3家『中國500強』企業相關投資項目落戶,未來將形成千億的產業規模。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座產業新城絕非簡單的區內企業搬遷集聚,而是讓人看到了蕭山化纖業、汽車零部件製造業、高端製造業等產業鏈的形成,並賦予了一個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新動能」。
位於橋南區塊的蕭山機器人小鎮是開發區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鏈的重要載體,如今它正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目標,不斷優化創新產業鏈,努力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示範區和國際化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近日,隨著全國首個數字健康創新谷開園,生命健康產業鏈在開發區迅速生根發芽,中國智慧健康谷、杭州灣生科園、生命健康產業園更是為這條看不見的「鏈」找到了精準的突圍路徑。
這是乘勢而上?不,更是蓄力已久!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
以信息港小鎮為例,經過6年發展,信息港已完成註冊企業1908家,先後引進和培育5家獨角獸企業,15家上市企業,53家估值達1億元以上的企業,6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集聚起微醫、歌禮、科大訊飛、健培科技、廣科安德等200餘家數字健康企業,在數字健康創新谷開園前,世界500強中電科技等40餘家企業已提前註冊落戶。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目標是打造多鏈融合的生態圈,集高端裝備製造業鏈、生命健康產業鏈、集成電路產業鏈、化纖製造產業鏈等多種產業鏈集群,並將全鏈協同創新擺在重要位置,不遺餘力地助推蕭山區打造成為杭州數字健康示範區及產業數位化第一區。」開發區經發局局長韓夢龍說。
據悉,最近二個工業總投資均超過50億元的高端裝備和生命健康項目即將落地,毫無疑問,這些重大項目看中的是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雄厚的製造業基礎。
蕭山,是浙江「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平臺,是杭州「擁江發展」的主陣地。蕭山坐擁錢塘江32公裡江岸線,有1000多平方公裡的廣闊腹地,而作為蕭山最大的平臺,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能夠承載最有前景的產業、最具活力的要素和最為寶貴的人才。如今它正在積極發揮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推動數字經濟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開發區特色、更顯特質的產業集聚,重塑製造業的輝煌榮光!(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