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
Chapter 01
我們總說,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家人也是我們在外打拼的後盾,是尋求溫暖的避風港。
對子女來說,不論出門在外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回到家裡依舊是孩子,依舊能夠得到父母的關心與疼愛。
也許是因為父母是這世上最無私的人吧,只有父母才會對孩子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最好的給孩子,似乎父母就是幸福溫暖的代名詞。
可偏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配為人父為人母的,為人父母甚至都不需要考試,只要你想生孩子,連任何理由都沒有就可以生了。
這就讓有些孩子的出生註定成為悲劇,可能一出生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與疼愛。
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將兒子和女兒同等的看待?
有很多為人父母者,人前說著兒子女兒一樣重要,可轉過身卻利用女兒給兒子謀取利益。
其實不管對兒子還是女兒來講,都是低質量的親情,對人生的發展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Chapter 02
李歡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事實上,她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為了哥哥李成的未來而準備的。
從小到大,她不止一次聽父母說過,以後長大了要好好幫襯哥哥,一家人都靠她了。
可是李歡不明白,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把一家人的重擔都放在自己身上,哥哥又為什麼要靠她來養?而且,自己明明是妹妹呀,為什麼不是李成幫她,而是她幫李成?
後來李歡才知道,當初父母決定生她,就是為了讓李成的日子好過一點,他們不忍心讓大兒子以後吃苦受累,所以才在李成八歲那年,生了李歡。
從李歡懂事起,就發現父母的耐心和關心都給了李成,李成要什麼有什麼,無論提多麼無理的要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滿足。
而李歡哪怕是要錢交學費,都得小心翼翼,在家裡摔了一跤,碗碎了割破了手掌,父母第一時間是罵她打碎東西,而不是關心她傷得如何。
李歡覺得,自己就像是李成的影子,活在他的陰影之下,永遠得不到太陽的溫暖。
Chapter 03
中專畢業之後,李歡拼了命地在遙遠的城市裡一個人打拼,為的就是能夠讓自己站穩腳跟,不用回那個無情冰冷的家受罪。
所以,即便是在工作時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她也從未抱怨過一句。
只是自她工作開始,父母平時不會問她過得好不好,只會在伸手要錢的時候,打電話過來,說一說李成的事情,然後開口要錢。
從結婚到生子,李歡也沒少為李成花錢,彩禮錢家裡拿不出那麼多,父母生生的把她給自己攢的嫁妝要走了。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家裡人都這麼冷漠無情了,李歡幹嘛還要傻傻地給家裡人錢當冤大頭。
其實,李歡何嘗不曾想過絕情一點,可父母的一句「生養之情大於天」就足夠讓她無話可說了。
每次她拒絕的話剛剛出口,父母就以「斷絕關係」相逼,這讓渴望家庭溫暖的李歡不得不妥協。
一個人,在遠離家人的城市辛苦的工作,李歡很累,她終究還是渴望家的溫暖,渴望父母的陪伴。
前段時間,母親說身體不舒服,要李歡辭職回家去照顧她。
李歡當然是不願意的,她在工作上已經小有成就了,眼看再過兩年就能升一級了,她怎麼願意放棄一切回老家。
可母親又拿出了「一哭二鬧三上吊」那一套,說她如果不回去,就是不孝。
李歡沒辦法,只得先向公司請了一周假,準備回家看看父母到底鬧什麼么蛾子。
Chapter 04
到家她才發現,有事的不是母親,而是她的好哥哥李成。
原來,李成那個好吃懶做的性子,就知道啃老啃妹妹,什麼也不會,一點出息也沒有,嫂子嫌棄他無能,半年前和他離婚了,還留下了才幾歲大的孩子。
李歡本想著幫襯李成一點,將她買車首付的錢給李成應應急,誰知那天晚上,她起來上洗手間,卻聽到了父母和哥哥的對話。
母親說:「兒子,你就把你女兒過繼給你妹妹養,你沒了這個拖油瓶也好再找媳婦兒。至於你女兒,等她以後大了,還怕她不認你?讓你妹妹給你養孩子,你來享福,豈不是一件美事?」
母親的話讓李歡遍體生寒,她從出生到現在,真的是被父母算計了大半輩子,他們真的配為人父母嗎?居然為了兒子這樣算計自己,他們只想著李成,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沒結婚,帶著一個孩子日子有多難。
李歡還在心裡掙扎,想著父母是在開玩笑,不會和她提這件事,可誰知第二天,母親一大早就對她說:「女兒,你哥離婚了沒能力養孩子,這孩子就過繼給你,你養她吧,也好有個人陪著你。」
李歡聽了,才算是徹底死心了,自己之前抱的那點期望實在是可笑,從小父母就偏心,怎麼敢奢求現在父母轉性?
李歡冷笑一聲,說到:「我給他養孩子,給他人做嫁衣?做夢!」
幸好她沒有聽母親的話辭職,而是請了一周假,她當時就買了當天的車票,回了公司那邊。
從那之後,她除了逢年過節準時給家裡打兩千塊錢,幾乎和家裡人斷了聯繫,在她看來,這樣的家人,有還不如沒有。
Chapter 05
李歡為她的原生家庭幾乎耗費了整個青春,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她能夠更好的愛自己。
沒有了朝她吸血的父母和哥哥,她一定能夠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其實她就是太心軟了,才會走到這一步,父母看準了她心軟的性子,才會一次又一次的提要求,要錢,最後一腳踩在她的底線上。
不是所有人的家人都是為自己考慮的,有些父母不一定真心愛自己的子女,在利益至上的時代,人心實在是難以捉摸。
所以,人啊,總該是要留一個心眼,學會為自己考慮,對於算計自己的人,就沒必要掏心掏肺,即便是家人,亦是如此。
女人這一生,總得學會為自己考慮,孝順父母沒錯,但一定要有一個度,先將自己的生活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