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來自網絡
想看一部電影,然後網上訂票,看到《神秘巨星》後,更準確的是說看到了阿米爾·汗的名字後,果斷買票入場。
從《三傻寶大鬧寶萊塢》、《我滴個神啊》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讓我失望過,對他的電影總是充滿著期待,雖然每次的片名都取得那麼爛。我買的是午夜場,從晚上10點25分開始到0點55分,這部印度電影繼續保持了「長」這個傳統,當然,歌舞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比不上《摔跤吧!爸爸》的緊湊劇情和立意高遠,它的許多劇情比較俗套,低潮不那麼低,高潮不那麼高,部分劇情模糊且牽強。但本部電影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還有一些鏡頭外的細節值得思考。
一、阿米爾·汗式的文藝政治
政治的精髓在於治理社會。而文藝的力量,也能夠強烈的影響社會。《神秘巨星》除了那見慣不怪的濃濃印度風情、誦經般印度音樂、忽然跳起的印度舞蹈,我覺得阿米爾·汗一直在運用電影的力量來改造印度社會文化。在印度有著許多的社會風俗陋習,比如種姓制度、比如女人低微的社會地位、比如多如牛毛的宗教信仰。這些社會風俗一方面在制衡著各階層的精神生活,一方面也在嚴重製約著印度的文明發展。阿米爾·汗像個戰士一樣,向著印度複雜多病的社會弊病猛烈開炮著!他本身就是反抗社會陋習的傳奇,言別人不敢言,演別人不敢演,是值得讓人佩服的導演、演員。我常常沉思,在中國能否多一些這樣的導演,除了拍後宮爭鬥、手撕鬼子、婆媳矛盾、霸道總裁外,能夠在一定高度上給人民的精神以引導和洗禮。
二、一個別開生面的印度母親
在以往的印象中,印度母親的形象往往低調到發現不了,賢惠而又麻木著,在社會的機器裡不斷自我犧牲。而在本部電影中,似乎編劇臺詞是想把母親塑造的逆來順受、麻木呆傻吧?因為從尹希婭話裡似乎是這樣。但是,我覺得她的母親卻表現的處處仁愛、溫情,而且特別的可愛。尹希婭那首唱母親的歌確實很動人,那樣一個勇敢可愛的母親。小小的巴爾達讓她沒有文化也不敢走出現實,而她的善良母愛卻可以讓她堅定地走向未來。為了生存,可以一次次忍受、低頭。為了她最親愛的兒女,也可以一次次的倔強反抗,並且想出一個個可愛的「鬼點子」!
電影裡有三處動人的細節:
第一個,媽媽帶著她可愛的兒女去買冰激凌吃,小男孩先讓姐姐吃一口,尹希婭懂事的只是吃了一小口;小男孩又讓媽媽吃,而媽媽只是象徵性的舔了一下,然後小傢伙再去張嘴吃的時候,冰激凌卻整個掉在了地上。
第二個,當自以為是的尹希婭把離婚協議書給到母親的時候,母親的那種對孩子擔心、對未來的無助、對自身的矛盾表演的十分到位,她哭著說爸爸離不離婚不去問她,女兒離不離婚也不去問她,而整個事件中,她本來才是最中心人才對,她什麼時候被尊重過呢?
第三個,當一家幾口因為尹希婭的吉他的事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她終於挺身而出,堅定的維護著女兒最後的一絲夢想之光,做了一個漂亮的反擊,令人拍案叫絕!這樣一個像女孩一樣看著綜藝而不跟著兒子上廁所的媽媽,這樣一個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少女心的媽媽,這樣一個為了女兒義無反顧的媽媽,不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母親嗎?
三、陋習的染缸,讓人喪失了嗅覺
電影中,老師是負責的,同學是有愛的,初戀是純潔的,母親是慈祥的,弟弟是懂事的,連老而沉默的姑媽都是俏皮可愛的,唯獨,唯獨那位獨裁的父親,像暴君一樣扼殺著母親的靈動、女兒的夢想、家庭的歡笑,像是一個火藥桶一樣充滿著抱怨、暴躁甚至暴力!讓我們極其討厭著他的嘴臉,他的暴怒,他無法溝通的暴君式家長權威,他頻頻罪惡的家庭暴力……這一點,像極了以前中國的家長式傳統。
其實想想,在印度那樣的社會,他這樣的小人物,其實一樣的可悲。還記得《摔跤吧!爸爸》裡邊的那個家長麼,那個嚴肅外表而實際充滿愛女溫情的父親,那樣的一個全國摔跤冠軍,依然貧窮、艱難。要知道,在印度社會,貧富差距極其巨大,有太多的人還住在貧民窟裡。而《神秘巨星》電影裡,尹希婭的父親是個石油方面的工程師,他的主要職能是賺錢養家。他和家人住在一處樓房裡,為他們提供生活來源,他要贍養一個年邁的姑媽、一個童年的男孩,一個需要兩倍補習費學習的女兒,一個可以出門聚會時候穿上漂亮首飾行頭的妻子。他每天要工作17個小時,而且經常出差外地。他需要面對包辦的婚姻,面對一個文盲的妻子,一個為了孩子可以偷他的錢並不經商議賣掉自己項鍊的妻子,還有一個考試30分沉迷於明星夢的女兒。回家之後,家人因為他的嚴肅都收起了笑容,然後他開始吃沒有加鹽的手抓餅,而在第二天要出差的時候,需要在次提醒妻子別光顧著看娛樂節目而忘了收拾行李。我在想,他的世界是不是也是一團糟呢?從一些畫面來講,他的印度傳統痕跡很重,很具有代表性,他家長制,重男輕女,他對兒子很好,對姑母也非常好,可見他並不是一個徹底絕情冷酷的人,但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裡,那樣的陋習傳統影響下,他對妻子的拳腳相加怎麼可以那麼的理直氣壯?他覺得兒子才是最好的遺傳,對老人也很盡孝,但是對妻子卻要有不容置疑的權威,對女兒有著粗暴無理的幹涉。現實讓他暴躁,傳統的觀念將他扭曲。
人是群居的動物,尤其我國人。推己及人,當大部分人都那麼做一件事,當很長時間大部分人都那麼做的時候,似乎就成為了一種規則,逐漸變得習以為常,變得理所當然一樣。生產競爭影響社會行為,行為逐漸形成傳統,傳統形成道德,道德影響到法律,而法律進而轉化規則。所以,有些事本沒有那麼的理所當然,社會陋習的染缸,讓人喪失了嗅覺,也會讓人麻木。一旦打破這種平衡,人就容易精神衝突。
四、說說主角的她,還有這次放蕩不羈的他
這次的女主角塞伊拉扮演劇中的尹希婭。我一眼就認出她也是《摔跤吧!爸爸》中的女主角。不得不說,她表演的很精彩。但不太喜歡她的人設。影片中,我喜歡她追逐夢想的熱情與堅定,同樣也不喜歡她在得到與失去之間那麼明顯的情緒。如果能夠幫到她,就可以歡天喜地,如果不能,就可以摔摔打打的發脾氣。夢想與名利一牆之隔,而截然不同。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追逐夢想的時候擁有名利,而不是把名利當做夢想。電影本是衝著阿米爾·汗看的,沒想到演的是配角。他又一次成功的演繹了一個放蕩不羈的音樂人,在現實的名利場裡衝昏了頭腦,想保持稜角卻處處碰壁。兩次離婚讓他名譽受損,而在現實中的手段,也足夠讓他如魚得水。他說他沒有家,娛樂圈就是他的家。一個沒有家的人,可以處處都是家吧。
電影很長,裡邊的元素很多:一場怦然心動的初戀、一個前途落魄的音樂人、一個嫉惡如仇的律師、一個醜卻溫暖的男朋友、一個可愛卻心細的弟弟……我們感嘆夢想的力量,讓尹希婭在這個世界不同。我們生來平凡,如果甘於平凡,我們也將隨波而去。人生初而懵懂,進而現實。現實如多雲的天氣,忽而有風,忽而有雨。也許烏雲遮沒太陽,黑暗了前方的路,而要相信,愛與夢想會一直照你前行!
格外提醒:影片最後有彩蛋,一定看到最終字幕!影片最後有彩蛋,一定看到最終字幕!影片最後有彩蛋,一定看到最終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