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在幫助阿薩德打擊反對派和極端武裝的同時,也將敘利亞當成了新型武器的試驗場,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俄軍在敘利亞試驗了各種新武器,包括蘇-57戰鬥機、T-14「阿瑪塔」坦克和「天王星-9」戰鬥機器人等高技術裝備,按照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在敘利亞的實戰獲得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對改進這些新型高技術武器提供了巨大幫助。
近日,《軍事觀察》稱,儘管其依然屬於米格-29戰鬥機的改進型號,但大幅升級的航電和武器,讓其戰鬥力遠超早期型號的米格-29,米格-35戰鬥機在服役後,預計很快也將被送到敘利亞接受實戰檢驗。
相比早期型米格-29,後續改進型米格-29和米格-35,都將多用途能力作為主要改進方向,增加了其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早期型米格-29根本不具備使用精確制飛彈藥的能力,載彈量僅有2噸,對地攻擊的時候除了機炮,就只能使用火箭彈和無制導炸彈了。
儘管現在的敘利亞已經整體平靜,但依然有不少地面目標值得攻擊,米格-35可以在這種幾乎絕對安全的戰場環境中檢驗中對地攻擊能力,畢竟,反對派和極端武裝頂多擁有少量可攜式防空飛彈,根本沒有像樣的防空能力,不過,俄羅斯空軍缺乏精確制飛彈藥的窘狀早在介入敘利亞內戰不久就暴露出來,米格-35即便因為測試的緣故能使用精確制飛彈藥,恐怕也是數量有限,難以進行充分測試。
此外,米格-35部署在敘利亞還可以攔截那些不時襲擊駐敘俄軍基地的DIY簡易無人機,而面對不斷窺探俄軍基地的北約偵察機,米格-35則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儘管這些北約偵察機,諸如美軍P-8A「海神」反潛巡邏機,基本沒有戰鬥機護航(不會進入敘利亞領空),但其電子戰能力極強,米格-35過於靠近的話,很可能會面臨機載雷達和通訊系統癱瘓的問題。
俄羅斯空軍自成立起,其購買的戰鬥機幾乎都是蘇霍伊,幾乎沒有新的米格-29進入俄羅斯空軍服役,唯一的例外是那些退貨,諸如阿爾及利亞訂購的米格-29因為發現使用了蘇聯時代的老舊零部件而遭到退貨,無法賣給其他人,才甩給俄羅斯空軍。按照俄羅斯航空工業消息人士的說法,新型的米格-35被寄予厚望,不僅將裝備俄羅斯空軍,還會推銷給多個國家,不過,在目前蘇霍伊統治俄羅斯空軍的情況下,俄羅斯空軍究竟能購買多少米格-35,還是個問題,俄軍現在恨不得把所有米格-29都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