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到了中年,沒有了少年時期的朝氣,也沒有晚年生活的安逸,有的只有大把大把的無奈,儘管身心疲憊,儘管被壓得喘不過氣,都得依然強裝堅強。也有的人到了五十歲已經為自己的後半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開始規劃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生就是這樣千姿百態,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各不相同。五十歲以後名利不再是生活的全部追求,人們漸漸明白只有健康和快樂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晚年快樂,你需要明白趨利避害,要儘量遠離會給我們帶來傷害的地方,貪圖名利,只能讓自己陷入困境。
諸葛亮曾說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是50歲安享田園生活的最佳方式。
所以到了五十歲以後,最好不要去這三個地方,否則晚年的好運只會慢慢溜走。
1.充滿競爭的地方
生活中總是會有能給每個人帶來利益的地方,一旦有身邊有這樣的「福地」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地往那擠。事實上,越是這樣的地方,越要面臨巨大的戰爭。
很多人到了中年,還是會為了爭奪利益,想盡辦法往這種地方鑽,當你用盡各種手段想分一杯羹的時候,別人也是這樣想的,所以,這樣的地方總是有著潛藏的危險。
因此,人到了中年,不要再去這樣的地方爭名奪利了,要明白其中的利益和風險,要清楚自己有沒有能力參與,以及承擔相應的後果。
2. 很多人走過的地方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年輕時選擇更悠閒舒適的生活,卻扼殺了自己的鬥志,安居樂業沒有錯,可也要為了後半生著想,不要等到中年以後,再後悔。
到了中年,一定要要為晚年的生活做準備,在年輕強壯的時候積累更多的財富。不要覺得拼命賺錢有什麼丟人的,都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賺錢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不要耍自己的小聰明,記住一句話,小聰明就算賺錢也只能賺小錢,想要賺大錢,是要靠真正的大智慧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自己耍聰明而遭受巨大的損失。這些人做事總想走捷徑,覺得這個地放,這個行業那麼多人都成功過,他也一定能行,就棄職而去做這件事,他們總認為別人的成功他們可以輕鬆複製。可現實不是這樣的。
3.無人問津的地方
當一個人五十歲的時候,人生已經過了一半,覺得已經積累了人生的大部分經驗和閱歷。恰恰在這個時候,稍不小心就會膨脹,自以為是,覺得單憑自己的認知就可以了決定一件事情要不要做。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
許多人在取得一點成就後就自滿了。他們覺得有了自己獨特的視野,就可以洞察到別人沒有發現的藍海。認為如果在這個空白領域發展,不僅沒有同行的競爭,還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潤,然後就盲目地把畢生的積蓄都投進去了,但結局都敗得很慘,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後果。
人到中年,人生都活到一半了,也讀懂了這人世間的冷暖,最好的狀態就是隨遇而安。
別太拼,別太累,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給自己一份心寬,好好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