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2020-12-22 金臺資訊

展覽現場

多元風格作品與文獻作品一起展現深圳當代藝術的脈絡——由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項目支持,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的「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日前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開幕。本次展覽得到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支持,共展出47位藝術家的60餘件(套)當代藝術代表作品以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的一批文獻。

以全國範圍的文化藝術發展為參照系,深圳文化藝術的發展無疑是快速的、迅捷的,雖不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卻也避免了負重前行。改革開放將深圳放置到了經濟和精神發展的前沿,跨越式的城市發展需求催生了當代移民浪潮,開放的國際化城市發展目標也需要一種顯性的、充滿張力的文化來彰顯其城市個性和人文精神。由此,雜糅著城市各個階層文化訴求的新移民文化漸成深圳城市文化的主流。改革開放40年來,這種以移民為特色、兼收並蓄的本土文化慢慢積澱,從淺層的作品表述到深層的精神追求,一步步完成由移植到造血的本土化進程,形成具有鮮明的深圳城市文化特色的整體風貌。

此次展覽嘗試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的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以「時間」作為本次當代藝術文獻展的主題詞,是因為「時間」這個詞彙於深圳人有著特殊意義。正如策展人張新英所說:「若論用某種特殊性事物來描述一座城市的形狀,於深圳而言,最貼合的莫過於『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三天一層國貿大廈」……關於這座城市歷程的很多記述,都與時間相關。本次當代藝術文獻展以「時間」為主題詞,藉以說明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以及發生在它短短40年曆程中的當代藝術特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作品涵蓋了王川、張曉剛、邱志傑、龐茂琨、毛焰等一批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不乏如董小明、陳湘波、周力、梁銓、戴耘等一批本土藝術家的作品,還有一批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內容豐富,各有千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也細心梳理了承載深圳當代藝術的機構和畫廊以及產業群落,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開了觀眾了解深圳當代藝術的一扇「窗口」。記者了解到,深圳當代藝術包容性強,聲音藝術、行為藝術、獨立影像、動畫藝術、新媒體藝術、創客藝術、社區藝術、傳播藝術……這些非傳統的藝術形態都曾經在深圳有著活躍的群體和受眾。一向致力於「打造中國當代藝術的航空港和風向標」的OCAT當代藝術中心也將整個館群的總部設在深圳,深圳的多家美術機構亦設立了常設性的當代青年藝術研究項目,這些藝術現象和活動都讓深圳當代藝術乃至深圳這座城市具備了一種獨特的氣質:新銳、敢闖、敢拼、活力四射。

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新媒體、創客藝術以及社區藝術的湧現和發展,深圳良好的高新技術環境、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藝術家、「海歸」藝術家聚集這裡,一種以藝術創新和社會文化責任為導向的當代藝術生態蔚然形成。

此次展覽將展至11月30日,免費對公眾開放。(記者 尹春芳、齊潔爽)

相關焦點

  •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10月30日,「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舉辦開幕式,展覽集合了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對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為觀眾勾勒出深圳當代藝術40年的大致面貌。這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首次對當代藝術文獻進行系統梳理。
  • 40年,用當代藝術見證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開幕現場嘉賓合影2020年10月18日,由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辦的「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3、4、5層展出,並於10月30日當代藝術代表作品、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文獻一批,展覽將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 勾勒深圳當代藝術40年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場以「時間」為主題詞的當代藝術展覽拉開帷幕。10月30日,「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舉辦開幕式,展覽集合了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對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為觀眾勾勒出深圳當代藝術40年的大致面貌。
  • 徐增英《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2020 「版上盛景」長三角版畫名家上海邀請展,上海,中國 2020 國際版畫、木板學術邀請展,蘇州,中國 2020 第二屆魯迅版畫大展邀請展,南京,中國 2019 第二十三屆全國版畫展,深圳,中國 2019 第八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 當代藝術史中的「深圳時間」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日前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開幕。本次展覽得到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支持,共展出47位藝術家的60餘件(套)當代藝術代表作品以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的一批文獻。 以全國範圍的文化藝術發展為參照系,深圳文化藝術的發展無疑是快速的、迅捷的,雖不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卻也避免了負重前行。
  • 王非非《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姿勢 2017 行為藝術 主要展覽 2020 抽象當代展,白咖當代藝術中心,鄭州,中國 2020 新概念藝術展,文創大廈榕·美術館,蘭州,中國 2020 中國當代藝術夏季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2020 海島藝術節,北隍城島,蓬萊,中國 2019 中國「當代素描」大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 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幕
    8月27日,凝集無數創意智慧和心血的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下稱「兩館」),作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作品,13年磨一劍,驚豔呈現,同時也展現了深圳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的硬核實力。作為「兩館」正式開放暨深圳市城市規劃展開幕後的第一批訪客,記者先睹為快。
  • 深圳當代藝術地圖:起步尚早仍需細細耕種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在2019年即將結束的12月底,蜂巢(深圳)當代藝術中心曾舉辦了群展「二線插花——深圳當代藝術二〇一九」,此展邀請了工作或曾工作於深圳的十二位藝術家,意圖通過對在地生產結果、文獻的呈現,探討走過四十年的今天深圳當代藝術的現狀。
  • 「高壓—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現場」展在紅磚美術館開幕
    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現場2017年5月27日,中國北京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帕克芒助理策展人:黛芬妮藝術家:卡德爾·阿提亞、拉蒂法·艾霞克茜、西普裡安·加亞爾紅磚美術館館長閆士傑2017年05月27日,「高壓—杜尚獎·法國當代藝術現場」展在紅磚美術館開幕,28日對公眾開放。
  • 深圳設計周分會場設計展--「質的變量」在木星美術館開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蘇曉敏 )近日,「質的變量--深圳設計周分會場設計展」將在福田保稅區藍花道6號木星美術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展出陳大瑞、何東曉、孔武、賴亞楠、林子涵、王勇、吳代傑7位著名設計師的13件代表作品,其中2件特別展出作品為木星美術館館藏的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的代表作。
  • 黃輝《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重慶,中國2019無限的想像,美國彼岸藝術昆明美術館,昆明,中國主要聯展2020湄公河次區域國家藝術交流展,泰國當代美術館,曼谷,泰國2019中俄藝術文化交流展—飛躍山海間,871ACE—種花廠,昆明,中國
  • 李天元—《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8》提名藝術家
    >2015 「作為生活的攝影」2015 麗水攝影節2012 自然的肖像--李天元作品展,天一閣博物館,寧波,中國2010 李天元攝影展,四方空間,798,北京,中國2009 世界的肌膚-李天元攝影展,雅昌藝術館, 深圳,中國
  • 「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1996-2019」在滬開幕
    開幕合影 2020年6月19日,位於上海M50的賽森藝術空間舉辦了「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1996-2019」。該展展出了包括曾梵志、周春芽、劉野、劉煒、劉小東、嚴培明、張恩利、周鐵海、丁乙、李青、石至瑩、仇曉飛、張雲垚、何翔宇、閆冰、楊心廣、鄭在東、何翔宇、黃淵青、曲豐國、薛松、施勇、張培力、漆瀾、薛峰等藝術家創作的三十餘件作品,其中不乏多件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重要繪畫。
  • 周藝文美術作品展在深圳開幕
    周藝文美術作品展在深圳開幕 2020-12-19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舉辦
    11月22日至29日,由深圳美術館主辦,長沙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省油畫學會、長沙民進開明書畫院協辦,遊江和黎智鏵策劃的「青出於藍——易國棟藝術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了藝術家易國棟近年來所創作的作品近40幅。
  • 疫情下的藝術生態反思「共同體——2020中國深圳當代藝術邀請展...
    「共同體——2020年中國深圳當代藝術邀請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帷幕,以200餘幅精品力作,視覺呈現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美學精神。李卓《抗疫豐碑》三代大咖齊聚 打造「融創新」展現形式「共同體——2020年中國深圳當代藝術邀請展」由著名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前主任薛永年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葛玉君先生擔任策展人,基於對疫情及當代藝術生態的深度反思,以「共同體」為頂層理念,分為「以美育人
  • 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開幕,展出三十餘件作品
    2020年6月19日,位於上海M50的賽森藝術空間舉辦了「賽森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1996-2019」。該展展出包括了:曾梵志、周春芽、劉野、劉煒、劉小東、嚴培明、張恩利、周鐵海、丁乙、李青、石至瑩、仇曉飛、張雲垚、何翔宇、閆冰、楊心廣、鄭在東、何翔宇、黃淵青、曲豐國、薛松、施勇、張培力、漆瀾、薛峰等藝術家創作的三十餘件作品,其中不乏多件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重要繪畫。
  • ...傳承藝術精神——魯迅美術學院推介藝術家文獻展」在大連舉辦
    「繼承魯藝傳統,傳承藝術精神——魯迅美術學院推介藝術家文獻展」繼11月10日在瀋陽校區開展後,於本月26日在大連校區藝術博物館繼續展出。活動在學院黨委王慎十書記的開幕致辭中拉開帷幕。王書記表示,這些老藝術家身上所具有的魯藝精神是偉大的,他們所創造的非凡業績是突出的,他們所形成的藝術風格和紮實的藝術實踐,正是代表了魯美優良的革命傳統、紅色的基因,魯迅美術學院通過從文獻的視覺展示他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就是以此激勵當代魯美人進一步弘揚魯藝精神,砥礪奮進,開拓進取,為實現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
  • 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在滬舉辦
    上海熱線12月18日消息:記者日前獲悉,由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當代水墨研究中心、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當代藝術轉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藝術實驗研究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14:30時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
  • 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3000件攝影作品展現「城市先行」
    11月22日,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開幕式,為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獻上光影璀璨的藝術厚禮。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現場宣布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正式開幕,副市長吳以環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