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讓娃越玩越聰明的玩具,你家有嗎?

2020-12-14 騰訊網

多少爸媽,雖然不敢說為了娃「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起碼對於雞娃這件事,卻是從來不敢怠慢。

從孩子在娘胎起,比如胎教音樂、胎教雷射照、運動胎教、語言胎教、甚至美育胎教等等輪番上陣,唯恐一不小心把寶寶將來的前程給耽誤了。

出生後,人類的幼崽雖然不能呱呱墜地後立馬可以行走、跳跳,會說話。但爸媽們為了寶寶能早日獲取這些技能,也是煞費苦心了一番。

這不,就連給寶寶作為娛樂的玩具,都首選「益智」類的。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家庭育兒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

隨著孩子的成長,中國家庭在孩子3~6歲時主要的消費品類為玩具,佔比51.7%,當然主要目的是給娃開動頭腦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家庭育兒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畢竟,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越努力越幸運,這個邏輯放在雞娃這件事也是成立的。

現在層出不窮的各路電子化益智玩具,例如早教電子點讀機、電子早教樂器以及各種多功能學習遊戲桌等等,更是備受家長的喜愛,但這些真的能起到益智的作用嗎?

玩具的意義

美國兒科學會發表的這篇《Selecting Appropriate Toys for Young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Era》報告認為:

遊戲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身體發育、社交和情感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玩具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作為父母或者是撫養者將玩具作為與嬰幼兒玩樂和互動的工具。

對於玩具對孩子具有發展促進作用的科學研究主要是來自於對兒童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而不是兒童單獨玩耍的活動研究。即玩具的意義在於促進照顧者和孩子之間的互動。

報告同時指出有時最好的玩具可能是最簡單的,只要它們能讓孩子們利用想像力創造玩具用途的機會,而不是以時髦和價格來衡量。

能夠加強孩子和家長的互動,鼓勵孩子探索和解決問題,激發孩子想像力的玩具就是好玩具。

這些才是真正的益智玩具

對於數字時代下兒童玩具的選擇,美國兒科學會給出如下的建議: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最好的玩具是那些與孩子的發展技能和能力相匹配的玩具,並鼓勵選擇以下幾類基礎的傳統玩具。

圖片來源: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網站截圖

01象徵性/假裝性玩具

如娃娃、動物、動作人物、汽車、飛機、建築物、食品、廚房用具等。

在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中,孩子們學會使用文字和故事來模仿、描述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感受,可以極大地促進孩子社交和情感的發展。

02精密馬達/自適應/操縱式玩具

比如積木、形狀、拼圖和玩具火車等。

這類型的玩具支持良好的運動技能,孩子們還可以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改善語言和大腦的發展。運用得好還能培養早期數學技能。

03藝術類玩具

著色書,蠟筆,記號筆,粘土,貼紙等。

像撕紙巾這樣的事都能讓孩子玩得非常高興,這類玩具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創造力,還能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

04語言類玩具

傳統紙牌遊戲、傳統棋盤遊戲、兒童書籍等。

電子玩具永遠不能取代真實的面對面的遊戲,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互動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05體育活動類玩具

球類玩具,推拉玩具,騎乘玩具,三輪車等。

這些運動類玩具可以幫助身體的發展,同時還能促進孩子與他人的互動,學會規則與談判,促進語言與社交能力的發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生活不止眼前的工作,還有陪孩子。不管是什麼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經常陪孩子說說話,聊聊天。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能否最大限度發揮潛在智力,極大部分有賴於5歲前所接受的感覺及智能刺激的多少,多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6歲前的孩子,不管是多智能的玩具,冷冰冰的電子玩具也終究比不上現實生活裡和人的實際互動。

圖片來源:Pixabay

人臉豐富的面部表情、複雜多變的手勢和飽含情感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玩具所不能給予孩子的。

玩具只是作為我們與孩子互動和啟發引導孩子的工具之一,畢竟盼兒優秀,但更盼兒快樂。

但若成長過程中,都得不到爸媽都不能經常陪伴,又何來快樂?

喜歡今天的內容記得點擊關注並分享讓更多人知道哦!

相關焦點

  • 遠離手機,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5種玩具,建議家長早給娃安排上
    為什麼你可以時時刻刻玩手機而我不行,所以孩子也就開始玩手機。有時孩子童言童語中也會說出「爸媽,等你們死了後我可以玩你們的手機嗎?」當你還笑孩子的童言童語時,其實危險已經在慢慢靠近你了,因為孩子心理手機很重要。所以你還要繼續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若有這3個「煩人」表現,你真該高興
    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 如果你家以下這3個「煩人」表現很明顯,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更聰明。,坐板凳上歇了不到5分鐘就又開始到處折騰了,我一度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 這5種常見的玩具寶寶越玩越聰明,快看看你買對沒!
    多少爸媽,雖然不敢說為了娃「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起碼對於雞娃這件事,卻是從來不敢怠慢。從孩子在娘胎起,比如胎教音樂、胎教雷射照、運動胎教、語言胎教、甚至美育胎教等等輪番上陣,唯恐一不小心把寶寶將來的前程給耽誤了。
  • 玩具越多的孩子越笨,越少的反而越聰明?答案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於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儘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 超火爆的藝術手工玩具,孩子越玩藝術感越強,你家孩子有嗎?
    近年來,以彩泥、粘土為代表的DIY玩具,被稱為「藝術手工類」玩具,而超輕粘土較彩泥更柔軟、更易塑型、易混色等優勢,早已超過了彩泥的市場佔有率,更受用戶喜愛。超輕粘土作為藝術手工類玩具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大概是隨時就能玩,陪孩子寓教於樂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感情,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挖掘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升藝術審美能力。
  • 玩具越少越聰明?這3樣東西要少而精,越多對孩子危害越大!
    現在家庭經濟條件變好了,很多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給孩子,而且什麼東西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別人家有的,自己家孩子當然也要有,但是很多東西,不是一定要多就是好的,反而對孩子可能有不好的影響心理學家巴裡施瓦茨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 研究表明:家裡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聰明,家長不用追在後面收拾
    執筆:輯香定稿:楠楠沒孩子的家庭,家裡整潔程度都相差無幾,但對於有娃的家庭來說,臥室亂得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沒有最亂,只有更亂。當過媽媽的人隨便一回憶,眼前都會浮現出,寶寶玩玩具時家裡亂糟糟的場景,無論是床鋪、桌面、地面……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但你知道嗎?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家裡越亂,就證明孩子越聰明,所以家長們不用追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也不用急著生氣或懲罰寶寶,這或許是他們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強的體現哦。
  • 若是經濟寬裕,給孩子買這5種玩具,不僅戒掉手機還越玩越聰明
    現在的小孩子,接觸手機都是比較早的,所以總是因為玩手機而忽略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下滑,不少家長都是比較苦悶的,總是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戒掉手機,因為孩子喜歡玩手機,不僅會影響到學習,還會影響到視力,還會休息不好,因為很多玩手機上癮的孩子,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總是會抱著手機玩,導致睡眠時間不夠
  • BB越玩越聰明的玩具有哪些?
    1、拉著走的動物玩具   寶寶拉著會走動的「動物」會讓他們著迷,他們慢慢會理解這一根繩子原來還有這樣的牽動力量,這比那些用乾電池的電動玩具車還更有啟智作用。如果「小車」還能載上他們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當運輸司機,不僅寶寶玩得興致勃勃,還會開啟智力。   3、圖畫書   兩歲大的寶寶已經通過眼、口、手認識了不少物品,如果能在圖畫書中找到自己認識的物品,對寶寶而言是極大的樂趣。此外,父母還可以通過圖畫書教導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這類畫當然是線條簡單,色彩鮮明,一眼就能認出是什麼來。
  • 玩不轉主題活動?盤點最近和娃玩的主題活動,孩子越玩越歡樂!
    經常有人會問:哎呀,你怎麼有那麼多點子陪娃玩?三歲的孩子,你把他按在那裡讓他學。他注意力有限,根本實現不了。可是,如果用有趣的活動來引導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就一個主題進行發散,孩子越玩越開心,還以不同形式重複了所要學的知識,又鍛鍊了多方面能力,親子關係也不錯。後遺症就是老母親的嗓子實在是受不了,而且孩子會越來越黏你。哈哈,但是也很值得,不是嗎?
  • 孩子過了5歲,有錢沒錢也要買這3種玩具,戒掉手機,越玩越聰明
    但凡事都帶有兩面性,玩遊戲可以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但你能控制好他不上癮嗎?面對沉迷於遊戲的孩子,痛罵、沒收、哭訴、暴打是大多數家長們的對付手段,然後往往效果不佳,甚至適得其反。如果沒有相對的控制及判斷能力,不要說年紀尚小的孩子,成人沉迷遊戲的例子難道還少嗎?那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解決?
  • 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
    相信有人如果誇自己家孩子聰明,家長內心都是十分高興!畢竟可以驕傲地接一句:「這孩子隨我」!但影響智力的因素真的僅僅是先天遺傳決定嗎?自然不是,不然愛因斯坦為什麼能擁有巨大成就,而愛因斯坦的父母卻沒有被奉為天才!由此可見,後天的因素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想要孩子聰明,那麼,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能培育與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從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腦細胞在胚胎期形成,胚胎後期一直到4周歲是腦細胞成長、發育、分化的過程,這一階段稱為大腦快速發育期,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那麼,如何給新生兒做智能開發 ?從寶寶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地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聰明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
  • 5款100%不合格「網紅玩具」,你家娃可能也在玩!
    如果你正想給寒假在家的娃添置幾件玩具,這篇排雷避坑文章一定要看,5件賣爆了的網紅玩具,娃再想玩也別買。磁鐵玩具有趣,神奇,對於1-10歲娃來說,是難以抗拒的。找了兩張動圖你們感受一下。兒童長期接觸含有硼砂的玩具,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對其生殖健康造成影響,誤食硼砂5-6g即可致命。所以,這種花花綠綠的水晶泥,你還敢放任孩子隨便玩嗎?
  • 這九類寶寶更聰明,有你的娃嗎?
    爸爸媽媽都希望寶寶聰明伶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九類寶寶智力超群,大家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娃?一種是寶寶看到家人或新鮮事物比如動畫品玩具等,就會開心發笑,被稱為「天真快樂反應」;另一種是寶寶吃飽喝足,精神狀態佳,自然出現的微笑,被稱為「無人自笑」。「天真快樂反應」是寶寶和他人交往的起始,是精神發育的裡程碑,對大腦是一種良性刺激,而「無人自笑」是寶寶生理需求獲得滿足後的心理反應,這兩種微笑都有助於智力發育。
  • 小時候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入園後就能看到差異,越長大越明顯
    玩具少,促進孩子分享辛辛那提大學兒童教育教授麥可·馬龍認為:「玩具並不是多多益善。合理地控制玩具數量,可以促使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分享或交換玩具。」有時候孩子想要其他小朋友手裡的玩具,只是出於新鮮好奇,並非真的想要擁有那件玩具。孩子需要的是媽媽主動教自己如何開口,主動表達自己當下的需求,提出更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比如「我可以用我的玩具跟你交換玩嗎?」
  • 狗狗有這5種表現的話,說明它很愛主人,你家狗狗有嗎?
    不管是聰明的狗狗還是不聰明的狗狗,都深深愛著自己的主人,都會有一些能表現出自己深愛主人的表現!雖然它們的智商不同,所做出的表現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對主人深深的愛!它們之所以會有這些表現,就是因為它們深深愛著主人。那麼,它們愛主人都會有哪些表現?
  • 孩子和玩具越長越像,這組圖也太好笑了,這樣給孩子選玩具最科學
    孩子和玩具越長越像,這組圖也太好笑了,這樣給孩子選玩具最科學有網友曬出了,寶寶和玩具長得一樣的一組照片,逗樂了大家。有的寶寶有呆萌可愛的大眼睛,而他旁邊的玩具也有呆萌可愛的大眼睛,宛如複製粘貼。這究竟是寶寶會長的像玩具,還是玩具是根據寶寶的樣貌來購買的呢?其實媽媽們在給寶寶挑選玩具的時候,是有很多學問的。
  • 兒童玩具怎麼選?5種品類最適合5種不能碰,你給娃買了哪幾種?
    5)畫畫工具   塗鴉幾乎是每個孩子從小都有的行為,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包括娃的手部肌肉訓練、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創意的發揮,都很有幫助。   家長對此非但不應該制止,還應該予以支持。而畫畫工具顯然是一種必備的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