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要成為偶像需要什麼?只需要一個理由!

2020-12-03 漫說漫話

在動漫中角色的身份種類非常多,其中便有一種動漫身份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應用,以此還延伸出許多專門講述動漫中的這種身份的作品,而說的身份就是偶像了。在這裡的偶像便是明星、歌手、等知名度高的人,而在動漫中更多的指校園偶像。因為一般這種偶像題材的動漫大多是講述校園中的少女的事情。這類的動漫很受觀眾的喜愛,而在今年便有最少兩部這類的少女偶像動漫播出,其中一部便在一月新番中,而另一部則是將於七月播出。

在今年的一月新番中便有一部叫《22/7》的動漫,便是這類少女偶像類的作品,現在已經完結。動漫講述的是女主收到一封來自藝能公司的邀請信,誠邀她作為偶像出道,被選中的除了她還有其他七名少女。開局便是將八名少女聚集在一起,出現一西裝大漢二話不說便將其帶入神秘的地下室,在這裡她們將成為偶像。讓人看的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在今年的七月也將迎來一部少女偶像類的動漫《滿溢的水果塔》,而這部動漫是由著名的動漫製作公司芳文社製作的。像是這類的少女偶像動漫以前便有好幾部作品,大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這些動漫中凡是要成為偶像的幾乎得到了實現,恍若成為偶像是如此簡單的事情。不過在動漫中成為偶像還真是如此簡單,只需要一個理由便可以成為偶像。

家境貧寒,為了生計而成為偶像。在動漫成為偶像的理由有很多,而有一種最正常、合理的理由便是為了生計而努力。在今年的一月新番中的動漫《22/7》中女主便是這種情況。為了生活、為了家人,哪怕很討厭大人的世界也堅持去做偶像出道。

為了自身的夢想而想要成為偶像。這一看便覺得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成為偶像。或許這種情況很正常,但是這個動漫角色為成為偶像而選擇的方法很不正常。因為自身很可愛就穿著女裝去積累人氣,為偶像夢想而努力女裝著。當真應了「這麼可愛當然是男孩子了」這句話。

為了拯救學校、宿舍等而成為偶像。「為了拯救而成為偶像」這種情況在此類動漫中是比較多的,像是《lovelive》中主角一行人便是收到廢校的通知而要成為偶像為學校增加人氣。看得出來,動漫中的少女大多還是非常熱愛學校、喜歡學習的。而今年七月新番中的那部則是為了拯救宿舍。

結語:在動漫中如此輕易便能成為偶像也只是觀眾的錯覺罷了,動漫中的角色無不是為成為偶像而付出頗多的努力,甚至有不惜女裝來實現,可想而知有多麼努力了。當然,在動漫中成為偶像或許會容易點,但在現實中卻是一定很難。

對於這種情況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可以寫在評論區。

相關焦點

  • 為了拯救宿舍,所以成為偶像吧?也許在動漫中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
    #如果你是一個看過很多偶像動畫的觀眾,動漫中那些角色成為偶像的理由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但如果你是一個不怎麼關注偶像動畫的觀眾,也別著急,接下來就由我來為你整理下偶像動畫中那些角色成為偶像的理由。老實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成為偶像不過就是為了「實現夢想」,但隨著《22/7》的播出,成為偶像的理由又多了一個:那就是「迫於生計」,沒錯,就是這麼現實的理由,不過我倒認為這樣的理由很貼近現實。
  • 《石膏男孩》:這部動漫將會告訴你偶像是真的不需要上廁所的
    話說關於偶像這個話題已經太普遍了,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明星就是偶像,偶像身上有太多我們所嚮往的東西,所以大家才會追捧,最近新出的幾部番劇也有不少是關於偶像的,雖說這個話題已經不新鮮了但是還不得不佩服一下動漫的作者,總是能從不同尋常的角度來挖掘偶像,有殭屍偶像,甚至還有男的變性成為女人去參加女團,
  • 日服工作室 《偶像夢幻祭》腳本不需要感情戲
    是在考慮差不多要組建下一個項目的時候,以EG的畫師提出的企劃為契機的。之前也提到過我們公司的員工有一半都是設計師和美術師,其中有8-9成是女性。以女性為主,雖然畫了很多遊戲中的女孩子,但也會有「想畫帥哥!」這樣的想法吧(笑)。加上女性向主題的企劃也在醞釀中,於是開始了《偶像夢幻祭》的立項。
  • 動漫遊戲設計能做什麼工作?需要先學什麼?
    動漫遊戲設計能做什麼工作?需要先學什麼?動漫產業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新興的產業,在中國正在快速起步並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學習動漫。那麼動漫設計學成後能做什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動漫設計學成後能做什麼?
  • 動漫設計製作能做什麼工作?需要學什麼內容?
    動漫設計製作能做什麼工作?需要學什麼內容?動漫產業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新興的產業,在中國正在快速起步並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學習動漫。那麼動漫設計學成後能做什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動漫設計學成後能做什麼?想要知道動漫設計學成後能做什麼?首先就要知道動漫設計要學什麼內容?那麼動漫設計要學什麼內容呢?
  • 再一國產動漫被舉報下架整改,理由居然是動畫片人物染髮換裝?
    但也正所謂樹大招風,發展迅速的同時問題也會隨之暴露出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最近引大家熱議的一部被下架的動漫。儘管國產動漫發展的再快,但依舊抵擋不住一些心懷不軌、利益薰心的人的舉報。而對於舉報這一詞彙,相信廣大網友也都不再陌生,畢竟我國並不像日本那樣對動漫,不論是尺度還是內容,日本對於動漫的態度都是尊敬和發展。
  • 動漫中的偶像,總有一個你喜歡
    現實中的追星族多不勝數,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偶像的喜愛。而動漫中自然也少不了偶像這一元素,多以歌手形式出現,以其具有感染力的歌聲吸引觀眾的注意,觸動人們的心,引發認同感。那麼對於動漫中出現的偶像有你喜歡的嗎?今天不妨來品鑑一下吧。
  • 威士忌專家:你需要嘗試日本威士忌的5個理由
    不少日本威士忌,價格超出蘇威好幾倍,但購買的人熱情卻絲毫不減。為什麼?威士忌專家格雷格,寫過一篇《您需要嘗試日本威士忌的5個理由》,也許能幫我了解更清楚了解背後原因。「畢竟,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堅實的日本威士忌迷這一事實,絕非偶然。」#1、日威的獨特及實驗性憑什麼是日威?
  • 聲優在日本為什麼能成為全民偶像?
    但是在日本卻不同,聲優界正處於一股名為「偶像聲優時代」的熱潮之下。聲優們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配音室裡,而是會大量參加配音以外的活動來擴充自己的演藝生命,比如直接拍電影,或者成為歌星,開個人演唱會,拍攝寫真集,甚至有的還到海外「撈金」。可以說,聲優在日本就是演藝界的一種新形式偶像。
  • 《野良神》:愛一個人需要理由?
    在這之前日和更多是關心+有點曖昧(畢竟夜鬥也挺帥而且關鍵時候很靠譜,日和又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她是我見過脾氣最好的女主)你光覺得夜鬥窮酸 *絲樣,夜鬥一次就收5日元,為了實現建神社的夢想一直努力(雖然經常花在不正經的地方)他本身是禍津神,沒有人氣,既要躲著毗沙門天又要防著黃毛,這副性格更多的是他偽裝自己過去的面具罷了。
  • 離不「塌房」的虛擬偶像走向娛樂圈巔峰,還需要多久?
    其次,虛擬偶像固然永遠安全穩定,不易「塌房」,但相比真人偶像,虛擬偶像們如何把「房子」建起來才是最大的難點。虛擬偶像最吸引粉絲的並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歌舞表演,而是和真人偶像一樣的人格魅力與互動性、養成感,《跨次元新星》中橫空出世的選手們沒有一個講出了「好故事」,才是他們無法圈粉的關鍵。
  • 動漫設計學什麼?需要什麼基礎?
    動漫設計學什麼?需要什麼基礎?可能是由於填志願的原因,前陣子微課菌也收到了一些問動漫相關的專業的問題,比如說動漫設計是學什麼的?出來好不好找工作,本著都是跟繪畫有一定聯繫的,所以本期我們就來說說,動漫設計課程有哪些?出來能做什麼?
  • 肖戰:「我不需要應援」,到底什麼才是偶像的力量?
    今天,肖戰的微博上了熱搜,話題圍繞一個小學教師發動全班小學生為肖戰應援的新聞。肖戰這次一改以往沉默的態度,有力地發博回應:「我不需要應援!」他說,「所有人都應該把學習,生活,工作放在追星前面,好好學習,認真工作。」
  • 日本天皇:解決中國事變,需要多長時間?杉山元答:只需要一個月
    「七七」事變後,日本提出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日本天皇裕仁詢問當時的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解決中國事變,需要多長時間?」杉山元答道:「只需要一個月。」當然,後來日本人沒有如願以償,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日本在情報方面的自信。
  • 有什麼好看的動漫? 10部偶像動漫推薦
    偶像動漫成為了最近興起的熱餑餑,而最近一些以「校園偶像」為主題的動漫備受追捧,二次元偶像與三次元聲優偶像的互動成為了熱門而且十分有效的營銷方式。《Love Live》說起最火熱的偶像動漫莫過於這部《Love Live》了,μ's九人為了拯救廢校的危機成為了偶像,也成為了喜聞樂見的梗。讓聲優上臺跳舞唱歌,一次簡單的嘗試造成了強有力的反響,這種將二次元偶像帶向現實的做法,開啟了此類動漫的先河,讓後來者紛紛效仿。
  • 粉絲行為是否需要偶像買單?
    極少數粉絲的行為讓明星來負責的確很不合適,但是大量粉絲參與的群體行為其相應的明星的確需要對其負責——明星需要承受這些粉絲的群體行為產生的對其本人造成的負面輿論以及隨之產生的種種資源變遷問題。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之下,大眾希望看到的一個真正的偶像無疑應該是正面積極的,簡而言之,真正的偶像代表的是正能量——當她或者他從一個素人轉變成明星的時候她/他已經轉變成了一個公眾人物,而一個公眾人物需要對其跟隨群體/粉絲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
  • 退休後,馬雲要做偶像!聊聊動漫裡那些偶像梗
    那今天,阿正就和大家來聊聊動漫裡關於偶像的那些事吧~~01為了XX,要成為偶像!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為了XX,要成為偶像」是二次元裡的名梗~~比如古老的利貝爾王國,遊擊士協會由於人員不足面臨著廢會的危機,以艾絲蒂爾為首的9位遊擊士站了出來,為了保護心愛的遊擊士協會,她們決定要……成為偶像!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和選秀節目?
    國內的選秀節目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偶像選秀行業發展到今天不得不認真思考的一道必答題。在何天平看來,當前一些選秀節目在適應中國受眾市場、培育中國年輕人喜愛的偶像等方面本土化做得相對較好,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專業化程度不夠就是一個明顯的短板。」
  • 《滿溢水果塔》為保住宿舍而當偶像,和LoveLive一個套路
    02成為偶像的理由總是類似的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打造一個偶像團體,運用集體的力量來產生一個受歡迎的IP組合,這麼多各種各樣的角色不過如今的偶像番都流行給成為偶像找一個理由嗎,比如lovelive每一季不是廢校就是廢部,於是這部10月新番《滿溢的水果塔》也有模有樣的學習了這種設定。一個從小地方到大城市追逐夢想的女主,剛一到就面臨著新加入的公司宿舍面臨被拆除的厄運。
  • 經典動漫慘遭毒手,偶像經濟要禍害業界到幾時
    粉絲們只需要沉溺於偶像的精美臉龐,假模假式的下棋POSE,似有似無的男男基情,然後貢獻一點可以餵飽營銷號的灌水數據,就算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了。然而要讓你家愛豆露臉混熟,又何必來糟蹋圍棋,糟蹋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經典漫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