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沈右榮
「代工之王」富士康旗下的A股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穩中前行。
2019年,工業富聯營業收入穩住在4000億元左右,同比微降1.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186.06億元,同比增長10.08%。
作為一家明星公司,2018年6月8日,工業富聯登陸A股市場。當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就突破4000億元,達4153.78億元,同比增長17.16%。
與營業收入有小幅波動相比,淨利潤要穩很多。2017年至2019年,工業富聯的淨利潤持續增長,三年合計盈利513.76億元。
與淨利潤持續增長相反,公司期間費用(不含研發費用)持續減少,2019年,期間費用為45.19億元,同比減少13億元。
工業富聯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業務,作為一家行業領先企業,其產品具有科技基因。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也相當不菲。近三年,其研發投入合計為263.60億元,超過同期淨利潤的一半。
2019年度,工業富聯擬派發股利39.71億元,較上年的25.60億元增加14.11億元。
淨利連續4年穩健增長
定力如磐,穩健前行,這是工業富聯2019年度報告傳遞出的信息。
年報顯示,2019年,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4086.98億元,同比下降1.61%,淨利潤186.06億元,同比增長10.0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169.85億元,較上年的167.23億元增長1.56%。
工業富聯於2018年6月8日登陸A股市場。作為一家獨角獸企業,工業富聯備受市場關注。公開信息顯示,工業富聯的IPO進程創造了政策特批、速度最快、募資額度近三年最高等多項紀錄。較其提前一個月掛牌的A股公司藥明康德,IPO募資規模由計劃的57.4億元縮水至21.3億元,工業富聯並未降低融資規模,其IPO募資271.2億元,為2016年至2018年最大規模IPO。
2018年,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4153.78億元,較上年的3545.44億元增長608.34億元,增幅為17.16%;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為169.08億元、167.23億元,同比增長6.52%、4.83%。
不只是上市以來,上市之前,工業富聯的經營業績也是穩步增長。
公開可以查詢到的數據顯示,2015年,工業富聯的營業收入為2728億元,2016年微降0.03%為2727.13億元,2017年勁增至3545.44億元,同比增長30.01%。
雖然營業收入有小幅波動,但並未影響到其淨利潤的持續增長。2015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為143.50億元,2016年、2017年為143.66億元、158.68億元,同比增長0.11%、10.45%。同期,扣非淨利潤為141.12億元、159.52億元,同比增長1.07%、13.04%。
綜上所述,2016年至2019年的四年,工業富聯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均持續增長。
從具體產品看,2019年,除了工業機器人產銷量均大幅下降外,公司其他產品銷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增幅最小的是存儲設備,銷量為239萬臺,同比增長0.17%;增幅最大的是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銷售7.85億件,同比增長21.64%。此外,伺服器、精密工具銷量也出現了兩位數增長。
研發投入超過淨利一半
營收4000多億元、淨利潤接近200億元,工業富聯可觀的經營業績,與其行業領先直接相關。
工業富聯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製造服務商和工業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涵蓋通信網絡及行動裝置、高精密機構件、雲計算相關設備、科技服務(含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及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服務),實行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雙輪驅動戰略,處於「新基建」領先地位。
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工業富聯的業務遍及四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智能製造能力領跑全球。
2019年,公司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具體包括5G小基站、通訊網關、邊緣計算伺服器、高性能計算和智能數據中心、傳感器、智能控制器等,在5G終端產品嵌入式模組等產品線建立了領先優勢。
工業富聯建立了完善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其憑藉覆蓋全球的供應鏈體系及製造工廠,可在全世界範圍內統籌及協同生產規劃,滿足客戶在全球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交貨需求,從而有效抵禦局部宏觀經濟風險的衝擊。這也是公司近幾年經營業績「穩中有進」的重要原因。
擁有一大批全球知名品牌、多元化客戶也是工業富聯穩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蘋果、華為、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均為公司客戶。此外,公司還與中國聯通、國家儀器(NI)、OPC基金會、騰訊雲等近400家生態鏈夥伴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共同打造「富智造雲生態」。
近年來,工業富聯的期間費用持續下降。2018年,公司期間費用為58.19億元,2019年為45.19億元,減少了13億元。公司稱,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推廣與應用,其管理費用降低19.09%,如精密工具板塊產能較上年增長15%,直接人數降低26%,人均產值增長48%。而這,就是工業網際網路發揮的作用。
作為一家科技型公司,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工業富聯在這方面較為突出。截至2019年底,公司技術人員數量佔員工總的21.71%,同比上升4.45個百分點。公司專業研發人員2.38萬名,佔員工總數的11.40%。截至去年底,公司已申請及授權專利4276項,主要集中在與工業網際網路相關的智能製造和科技服務領域。
近三年,工業富聯研發收入分別為79.34億元、89.99億元、94.27億元,合計為263.60億元,約佔近三年淨利潤513.76億元的51.31%,且在每個年度,研發投入均超過當年淨利潤的一半。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