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之絲|佛祖無誠意的拯救,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諷刺

2020-12-14 顏小二述哲文

《蜘蛛之絲》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之一,這篇小說以極樂世界的佛祖用一根蜘蛛絲救贖地獄罪人為故事主線,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剪斷那根代表「救贖」之蜘蛛絲的,正是人的利己心。基於此,許多人認為《蜘蛛之絲》諷刺的是人的利己心。這種解讀很深刻,但卻總覺有那麼一絲意猶未盡。如果我們細細思量極樂世界「佛世尊」拯救地獄罪人「犍陀多」的經過,我們不難發現,「佛世尊」是在用一根蜘蛛絲考驗一個因「欲望泛濫」而墮入地獄之罪人是否「利己」。這種「考驗」,從一開始,或許就是一個偽命題,顯得頗有些缺乏誠意。

所以,《蜘蛛之絲》這部短篇小說,雖然的確是在批判人的利己心不假,但是,小說中更深刻的諷刺,還是體現在「佛世尊」無誠意之拯救上。也就是說,芥川龍之介可能更多是在諷刺「拯救者」的「利己思維」。

1、一場用「蜘蛛絲」拯救「罪人」的鬧劇:強化「罪人」利己心的「蜘蛛絲」

《蜘蛛之絲》這篇小說的情節並不複雜,大抵是極樂世界「佛世尊」在天界散步的時候,從蓮池中看到地獄血池裡掙扎的罪人「犍陀多」。「犍陀多」生前雖然殺人放火,但是卻因憐憫生命不易而放過一隻小蜘蛛。因為「犍陀多」放過蜘蛛的善行,「佛世尊」從天界蓮池隨手放下一根蛛絲,直垂地獄「犍陀多」眼前。在地獄血池中苦不堪言的「犍陀多」看見蜘蛛絲立馬往上爬,當他懸在半空中的時候,「犍陀多」發現有別的罪人沿著蜘蛛絲向上爬。害怕蜘蛛絲斷掉的「犍陀多」大聲呵斥下面的人,要他們「滾下去」。話音剛落,蜘蛛絲從「犍陀多」上面斷開,「犍陀多」重新落入地獄血池。

如果細細品味小說中極樂世界「佛世尊」對地獄罪人「犍陀多」之拯救的經過,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既然是要拯救罪人,又何必用那細細的「蜘蛛絲」去激發罪人的「利己心」,難道罪人墮入地獄,不是因為自己無可安放的「利己心」嗎?所以,所謂對「犍陀多」充滿憐憫的「拯救」,一開始就是一場沒有誠意的「鬧劇」。為什麼這麼說?請繼續往下看。

我們知道「犍陀多」墮入地獄的原因看上去是「殺人放火」,但是刺激他做出這樣惡行的原因,大抵是他「利己排他」的利己心。那麼,基於這一點,對「犍陀多」的拯救方式,就不能是用一根細細的蜘蛛絲將他引入「極樂」。要知道,蜘蛛絲的特點在於「細」,而從天堂垂到「地獄」的蜘蛛絲更是「難得」。本是「罪人」的犍陀多,在又「細」又「難得」之代表「脫離苦海道路」的蜘蛛絲面前,能壓抑住讓自己墮入地獄的「利己心」嗎?顯然不能。

所以,「蜘蛛絲」哪裡是救贖,更像是對「犍陀多」的「懲罰」與「嘲弄」。故事中,打著救贖名義的「蜘蛛絲」激發了「犍陀多」的利己之欲,強化了「犍陀多」的利己心。分析到這裡,芥川龍之介在小說中對利己的諷刺意味,撲面而來。

2、佛祖「無誠意」的拯救:拯救者的利己思維

所以,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代表佛祖而身居極樂世界之「佛世尊」的救贖,從一開始,就「沒有誠意」。與其說是「救贖」,更像是「惡作劇」,或者說是「嘲弄」也不為過。

「佛世尊」的救贖舉動無非出於對罪人的憐憫,但是,故事中的「佛世尊」卻沒有設身處地去考慮「罪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犍陀多」最需要的是克制「利己心」的「憐憫心」,而來自佛祖的救贖,卻是一根激發「本就因利己獲罪之人」利己心的「細細蜘蛛絲」,這種救贖,豈不諷刺?

看似是救贖,實則從垂下「蜘蛛絲」的那一刻,這場沒有誠意的救贖就已經結束,那麼佛祖為何會進行一場如此「沒有誠意」的救贖呢?因為佛祖救贖罪人的思維方式就帶有濃鬱的「利己意味」,即「佛世尊」救贖罪人「犍陀多」的思維方式,一開始就是從自己出發的。「佛世尊」的救贖邏輯為不難推理,即「我認為該這麼做」,而非「犍陀多最需要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對一個人的救贖,難道不應該是從「被救贖人最需要什麼才能變好」出發嗎?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佛世尊」作為「拯救者」的利己思維。與其說是「佛世尊」在拯救罪人,不如說「佛世尊」在強化「自己」心裡的「善」之標準,一切都是從佛世尊「自我」出發。說白了,即便是極樂世界代表至善的「佛世尊」,也是一個從「我」出發,極端強調「我」的存在,這不是利己又是什麼?只是打著「善」的名義「利己」罷了,由此,芥川龍之介對「利己」的諷刺,可謂深刻而又辛辣。

三、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諷刺

所以,《蜘蛛絲》這部短篇小說在諷刺人的利己心不假,但是如若深究,作者芥川龍之介更多是在諷刺「拯救者」的「利己思維」,即從「自我」出發,打著拯救他人的名義,成就「我」的想法。這種拯救,從來不會考慮「被拯救者需要什麼」,而僅僅只是強調「拯救者如何想」。這是一種帶有一定迷惑性之類似「偽善」的利己思維。

故事中,「佛世尊」作為極樂世界裡的佛祖,無疑代表著世人眼中存粹的「善」,既然「善」是存粹,那麼「惡」應當也「純粹」,可是地獄血池裡面代表惡的「犍陀多」卻並非「惡」的絕對代表,他也有過善的舉動,故事是這樣描述的:

「犍陀多」行走在密林,看到一隻蜘蛛,抬腳差點將其踩死,卻停住了,想到:「不可,不可,蜘蛛雖小,到底也是一條性命。無端害死,無論如何總怪可憐的。」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一個矛盾,「犍陀多」因為惜命,而不願無端踩死一隻蜘蛛,那麼,有這樣念頭的人,怎會無端「殺人放火」嗎?「殺人放火」當然是不對的,但是「犍陀多」去「殺人放火」多半不是無端的,多半是受到「利己心」的驅使,可能是因為活不下去,也可能是利益衝突等等。所以,「犍陀多」墮入地獄的癥結所在,不是「殺人放火」,而是「有端」傷害他人的「利己心」。拯救「犍陀多」的方式,更不是將他從地獄血池拉入極樂世界,而是化解他心中的「利己之欲」。但是作為至善的「佛世尊」卻是如何做的呢?

因為「犍陀多」放過一隻小蜘蛛,所以「佛世尊」十分直接地放下一根「蜘蛛絲」讓「犍陀多」攀爬到極樂世界,這對熄滅抑制那讓「犍陀多」落入地獄的「利己心」有絲毫幫助嗎?沒有,反而能激化「犍陀多」的「利己心」,並且還讓其生前唯一的善行,都染上「可悲色彩」,這難道不是「佛世尊」披上「善意外衣」之對「犍陀多」的「嘲諷」嗎?芥川龍之介對「利己拯救者」批判,顯得尤為激烈了。

更令人感到的「諷刺」的是,小說中將「佛世尊」形容得「十分高高在上」,他以悲憫的目光看待「犍陀多」再次墜入地獄的結果,這種「悲憫」反而體現了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深刻諷刺。

既然「悲憫」,那麼「佛世尊」大抵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拯救方案」有什麼問題的,或者是不想去「意識到」。無論「佛世尊」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拯救方案」有問題,都深刻顯露其「利己思維」,「佛世尊」是在從「我」出發,去對他人進行所謂「拯救」,這種「拯救」的結果,往往不會改變「被拯救者」的悲慘境況。因為拯救者的思維,往往是突出「我」之「我認為應該這樣做」,而非設身處地去考慮「被拯救者」最需要什麼。既然不是「對症下藥」,又何來「拯救」一說?

由此,芥川龍之介通過《蜘蛛之絲》這個故事,對「拯救者」之「利己思維」的諷刺,就顯得尤為深刻了,值得我們深思。同時也能時刻提醒我們,給予他人幫助,或者是救贖他人時,應當設身處地考慮「被幫助者」的需求,而非「一廂情願」給予「不必要」甚至「弄巧成拙」的幫助。在幫助他人時,太過於突出「自我」,而忽略「他人需求」,也是一種不自覺之「利己」體現,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集,《羅生門》及其他
    《羅生門》中譯本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一八九二-一九二七)的這部短篇小說集中譯本,收錄有《羅生門》、《鼻子》、《秋》、《南京的基督》、《地獄變》、《河童》、《蜘蛛之絲》、《芋粥》、《密林中》、《某愚人的一生》共十篇。
  • 《文豪野犬》之芥川龍之介
    在歷史上,太宰治是芥川龍之介的粉絲,對於芥川龍之介很是崇拜,由此芥川龍之介深深的影響了太宰治。1927年芥川龍之介的死,給了太宰治很大的衝擊,從1928年,太宰治開始了自己的自殺之路。芥川龍之介,1892年生於東京,是日本著名小說家,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偷盜》等。1927年,因情緒上以及健康原因,服毒自殺。
  • 四月新番《文豪與鍊金術師》開播,這次太宰治的真愛是芥川龍之介
    文盲鹹魚這輩子除了漫畫也沒正經看過幾本書,第一次聽說「太宰治」這個作者名,還是看10多年前的新番動畫《青之文學》的時候。守護書的文豪們會進入正在被篡改的書中,引導作者朝原本的故事走向發展,這次來拯救太宰治的是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在芥川龍之介的引導下走向原本的結局,還親手斬殺了入侵的篡改者,終於想起自己不是梅勒斯而是太宰治,但他還不知道拯救自己的人是最愛的芥川龍之介老師。
  • 文豪與鍊金術師開播4集,出場7位文豪,只有芥川龍之介一個人幹活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開播四集,已有七位文豪登場,分別是太宰治、芥川龍之介、中原中也、德田秋聲、島崎藤村、織田作之助、坂口安吾,目前文豪們做過三次任務,但每個任務的主力都是芥川龍之介,好像鍊金術師只給芥川龍之介一個人發工資就夠了!
  • 今日讀書—芥川龍之介短篇《蜘蛛絲》
    對人性尚存的希望,就像垂下的蜘蛛絲,斷了便再無期待。當我了解到《蜘蛛絲》是芥川龍之介在兒童雜誌發表的童話短篇作品時,是十分吃驚的。因為《蜘蛛絲》講述的是一個作惡多端的江洋大盜在墜入地獄後,佛陀念在他在世時救過一隻蜘蛛而垂下蜘蛛絲助他逃離地獄,卻因他一心只想著自己活下去而被佛陀收回了蜘蛛絲,最終再度墜入地獄的故事。怎麼看它都與童話相去甚遠。
  • 這條遊西湖的經典線路 芥川龍之介100年前就在走了
    來自各地的遊客,有很多種記錄這座城市模樣的方式,今天,我們要帶你回到100年前,跟著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來一次杭州遊。  1921年春天,芥川龍之介開啟了在中國各個城市的「深度遊」,並寫下了《中國遊記》。
  • 日本文學鬼才:芥川龍之介
    此後,就再無徐福的消息。日本人一直很尊敬徐福,包括現在,依舊有很多人,每年去徐福的塑像前去拜訪。日本的文化有大部分是來源於我國的,然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個人認為,日本的文學水平已經到了很高的一個位置。江戶川亂部、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太宰治、芥川龍之介等等等等。
  • 被困文豪大逃亡,中原中也欺騙太宰治,芥川龍之介自願留下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第1集中,太宰治在老師和芥川龍之介之間糾纏不清,第2集,太宰治剛潛入《盛開的櫻花樹林下》就與芥川龍之介走散,剛離開偶像馬上開始撩妹,這就是實錘的花心。
  • 新番:太宰治實錘花心,忍痛離開芥川龍之介,卻被中原中也吐槽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第1集中,太宰治在老師和芥川龍之介之間糾纏不清,第2集,太宰治剛潛入《盛開的櫻花樹林下》就與芥川龍之介走散,剛離開偶像馬上開始撩妹,這就是實錘的花心。芥川龍之介自願留下,並且自願潛書戰鬥,解救其他作者和著作。一開始太宰治也為了芥川龍之介,願意留下,但這個鬼地方除了潛書以外,就只能在龐大的書庫裡待著,周圍除了書和文豪什麼都沒有。太宰治很快就受不了了,他忍痛離開芥川龍之介,立志逃出這個只有書的鬼地方,哪怕是死也比留在這裡強。
  • 1921年芥川龍之介訪華,120天後敗興而歸,遊記裡的中國不堪入目
    作為上個世紀日本著名的作家,芥川龍之介可以說是頗具代表性的人物。由於自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讓芥川龍之介有了很高的中文修養,在古典小說和詩詞的影響下,芥川龍之介將中國幻想成了一個「文明古國」,可惜一場中國之行,徹底打碎了芥川龍之介的「中國夢」,還讓他寫下了許多「惡評」。
  •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2020-05-09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兔和貓》看拯救者的悲哀:無原則的修善與漠視惡無異
    同情之意肯定是有的,但是,這篇文章顯然並非僅僅只是表達魯迅對弱者同情之意這般簡單。若細細品讀這篇文章,一方面,通過分析兔子身上折射出的弱者之利己人格特質,我們大抵可以看出魯迅對「利己弱者」的怒與哀,即怒其利己,哀其不爭;另一方面,從保護兔不被貓傷害的三太太,到保護貓不被文中「我」傷害的母親,魯迅讓我們體味到了拯救者的可悲,而讓拯救者顯得可悲之源頭,用文中魯迅的話說,便是他們「實在太修善了」。
  • 芥川龍之介,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
    為此,我又去看了原著作者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看罷此書,不禁感慨,原來黑澤明對於人性的剖析是建立在芥川龍之介對於人性的認知的基礎上的,於是,便對作者芥川龍之介有了興趣。這個生於東京,死於東京的日本本土作家,有著異於常人的悲苦的身世,也有著如利刃一般的眼睛,削肉剔骨,看透人性根本的醜惡與良善。
  • 坂口安吾殺死太宰治的心上人,芥川龍之介補刀:要殉情嗎?
    《盛開的櫻花樹下》被侵蝕時,太宰治還沒有成為潛書者,當時他的《奔跑吧,梅勒斯》正在被侵蝕,太宰治被召喚到書中成為梅勒斯,侵蝕者引導梅勒斯殺死好友,芥川龍之介潛書,將結局引導向正確的方向。芥川龍之介的潛書任務成功了,帶回太宰治,潛入《盛開的櫻花樹下》的織田作之助卻失敗了。
  • 「文豪野犬」芥川龍之介1/7手辦開訂
    「文豪野犬」芥川龍之介1/7手辦開訂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文豪野犬動漫,自截頭像,中島敦和芥川龍之介
    文豪野犬動漫,自截頭像,中島敦和芥川龍之介中島敦和芥川龍之介
  • 《羅生門》: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對人性的叩問
    最聰明的處世術是,既對世俗投以白眼,又與其同流合汙--------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被稱為日本鬼才作家,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文學新人獎「芥川賞」。1892年3月1日,他出生在舊曆中的龍年龍月龍時龍日,所以被取名為龍之介。
  • 《文豪野犬》「新雙黑組合」中島敦和芥川龍之介
    隨著第二季的播出,港口黑手黨和武裝偵探社聯手對付組合,而成功打敗組合首領的就是「新雙黑組合」中島敦和芥川龍之介。中島敦的異能是月下獸,身體能夠變身為白虎,但是自己無法控制能力,變成半人半虎時可以控制。中島敦是個自卑而溫柔的少年,心思單純,很容易相信別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後來因為自己的異能被驅逐。之後碰到太宰治,加入武裝偵探社。
  • 芥川龍之介遊歷中國,為何百般失望?
    91年後的今天,國人知道芥川龍之介,多半是因為他的小說。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說《竹林中》與《羅生門》被合二為一,由導演黑澤明拍出了著名電影《羅生門》,享譽世界。其實,芥川龍之介與中國的緣分遠不止於此。1921年,芥川曾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社的海外視察員來華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