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朝代更替、國家建立、統一中原、抵禦外族入侵成為國家政權不變的主題之一,而這個過程無一不需要經過鐵與血的考驗,同時艱苦的戰鬥也湧現出了一批接觸的武將,不僅善於指揮作戰,而且個人的武力也是超群出眾,比如三國時期的張飛、關羽等人,就被稱讚有著萬人敵的本領,那麼他們真的有如此厲害?將我國古代的將領按照武力值進行排名,那麼能夠進入前五位的將領究竟有誰呢?為了保證排名的真實性,不考慮傳說和神話因素,必須以我國真實的歷史文獻記載為基礎。
第五位,李存孝,項羽的勇力在我國重任皆知,在民間傳說中更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說法,其中的項就是項羽,而其中的李就是李存孝,李存孝是跟項羽齊名並存的將領。李存孝是突厥人的後代,武藝非凡、勇猛過人,他是五代時期晉王李克用手下的一位大將,李克用見李存孝勇力過人,將其收為義子。在一次出遊時,遇到有老虎出來傷人,李存孝赤手空拳前去助陣,竟然將兇猛的老虎活活打死。而且他在戰場上更是沒有人可以抵擋,多次深入敵陣生擒對方的將領。每次出徵,李存孝都是先鋒軍並一人單騎衝鋒陷陣,在一次埋伏戰中,他帶領三百人將唐軍的一萬餘人打得大敗,他還有以一己之力殺死數十個敵軍的戰績。同時期的王彥章和高思繼同樣是戰場上的猛將,但是他們兩個人跟李存勖對戰僅用幾個回合就會落敗,知道李存孝死後,失去了顧忌的王彥章在一戰中接連挑戰殺死了晉軍近四十位將領,無奈之下,晉軍只好找人假冒李存孝,假冒的李存孝只是遠遠的漏了一面,就將在戰陣中耀武揚威的王彥章嚇走,王彥章的弟弟竟然被活活嚇死,可以事人對李存孝的忌憚。
第四位,楊再興,楊再興是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原先是流寇出身,後來進入嶽家軍中為國家效力。金兀朮帶領一萬五千騎的鐵浮屠向大宋進軍,這種鐵浮屠都是騎兵部隊,全身上下覆蓋這厚厚的盔甲,而且他們善於整體衝鋒,像坦克一樣根本沒有辦法阻擋。楊再興見到鐵浮屠示威,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衝入了敵人的陣中,想要將敵人的首腦金兀朮生擒活捉,但是金兀朮早已經逃遁隱藏了起來,無奈之下,他只好跟周圍的騎兵交戰,一連殺了數百人才回去。這段經歷被完整記載在了《宋史》中,而他也成為屈指可數的百人斬大將之一。
就在百人斬發生之後的第五日,楊再興正在周邊區域巡邏時,正好遇到金兀朮的十幾萬大軍經過,此時他手下只有三百人的巡邏小隊,但是楊再興沒有絲毫畏懼之意,帶領手下殺入了敵人中,此次遭遇戰,楊再興以己方全部犧牲的代價,一共殺死敵人兩千餘人,其中萬戶長一名,千戶和百戶長等指揮官達到百餘人,而楊再興也身中數百箭。
第三位,夏魯奇,夏魯奇是五代時期的猛將,而且被認為是同時期最厲害的一位,他天生神力,能夠將一頭牛摔倒在地。夏魯奇帶領大軍進攻幽州,與對方最為驍勇的元行欽在陣前交戰,因為鬥得難解難分,雙方正在激戰的士兵也都停下武器觀看他們戰鬥。只有千餘人的夏魯奇被梁兵萬餘人包圍在城中,危急關頭,夏魯奇從大門衝出,與敵人苦鬥,一直堅持到援軍的到來。在這次戰鬥中,夏魯奇攜帶著槍和劍兩種兵器,一個人就是殺死了敵人數百人,最後遍體鱗傷,這樣讓他成為有名的百人斬英雄之一。
第二位,冉閔,冉閔生活在十六國時期,而且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具有爭議性,但是單以他的武力來看,也是古代最厲害的武將之一。他的一生徵戰無數,其中有六場最艱難、最能顯示戰績的戰役。第一場是帶領著三千名部下在深夜突襲匈奴軍營,殺死敵人大將數名,追趕著逃亡的敵人拍了數百裡,殺死了敵人三萬人。第二戰,他以五千人的部隊阻擋住了胡人七萬人的進攻,並最終將其擊敗。第三戰,他僅用了十萬人馬就打敗了少數民族聯合組織起來的三十萬軍隊。第四戰,他轉敗為勝,以一萬人的部隊斬殺敵人四萬人。第五戰,他以六萬部隊全殲了前來進犯的十萬餘人。第六戰是一次長久戰役,以六萬步兵的規模迎戰鮮卑族的十四萬起兵,激戰數月之久,十戰十勝,戰績彪炳。
第一位,項羽,項羽號稱霸王,這在我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他勸說英布起兵反秦,當眾將重達千斤的大銅鼎舉了起來,令所有人震驚當場,英布當時號稱天下第一,但是項羽連英布都自嘆不如。剛起兵的時候,他一個人就將郡守的衛兵殺得七零八落,死在他手上達到近百人,這些衛士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戰鬥力非同一般,但依然不是項羽的對手。
在雍丘之戰的時候,項羽一個人衝進了戰場,在千軍萬馬的混戰中將敵人將領李由殺死,使得秦軍大敗而回。後來,他的部隊為劉邦圍困,三萬人被周圍五十六萬的大軍重重包圍,但是項羽卻帶著部隊衝了出來。直至逃到了吳江邊,項羽既不想渡江也不想苟活於世,因此奮力殺敵,一個人跟漢軍對抗,殺死了數百人,自己也受傷十餘處,最後自刎而死。他一生戰鬥無數,但是跟他對上的武將一般都不是他一個回合的對手,瞬間就會被他斬落到馬下,其勇猛是無人能比的,因此就有了「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