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美國「趕盡殺絕」 川普販賣五大焦慮給中國「原罪論」

2020-12-24 藍科技網

撰文/楊琦琦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採高級國際研究學院

美國對華為的「趕盡殺絕」世人皆知。

美國商務部 5 月 15 日規定:禁止全球範圍內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半導體製造商在沒有事先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所需的產品。

此項決定也是自2018年通過的2019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到 2019 年5月將華為以及名下子公司全部加入清單以來最新的封殺措施。

有人說美國總統川普喜怒無常,和其他國家政治領袖風格完全不同。事實上,川普的表現,以及包括對華為一事的態度上,恰恰是川普執政期五種焦慮的表現。

利用這些焦慮掀起對中國的敵意正在美國甚至歐美國家蔓延。難道川普不明白這種歧視違反美國所倡導的人權、平等和自由嗎?

商人出身的川普極為精明,但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深層次的問題是,當下的美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焦慮和對勢力平衡的擔憂。

疫情只是一個引子,是美國對中國發動全面制裁的加速器。為什麼美國處處針對華為而不是其他企業?

因為在美國看來,目前對美國產生最大影響、能跟美國掰手腕的中國企業只有華為,而且華為的技術能力、發展速度,尤其是對歐洲和亞洲的一些美國盟友產生的影響與日俱增,這是美國最擔憂的。

華為事件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當下美國的經濟生態和全球地位密切相關。我們試圖通過分析當下美國的五種焦慮,抽絲剝繭,發現美國對華為「趕盡殺絕」背後的真相更有意義,更能讀懂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才會更加全面了解美國對華為事件的真正目的。

第一種焦慮:中國改變全球格局被美國看作「原罪」。

美國的第一種焦慮是看不得中國企業改變全球格局,所以用「原罪」論阻撓中國的崛起。

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統一口徑宣稱針對華為的一切管控都源於一個莫須有的國家安全隱患——華為設備被美方懷疑有「後門」能夠秘密存取運營商數據,而華為在 5G 移動通訊技術層面擁有的絕對優勢又使得與美國分享軍事科技和安全情報的盟友們不得不選擇華為作為5G 網絡設備供應商。

也就是說,拋開華為設備的安全可信性不論,就一家中國企業在移動通訊領域所取得的技術創新和潛在的市場佔有力,已然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現今的全球經濟格局。

中國本土科技的高速發展與工業能力的不斷升級,從兩個主要方面逐漸重構全球經濟格局。

首先,中國企業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從過去處在高科技供應鏈的下遊發展至有能力在供應鏈上遊博得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特定的產業,中國企業不但把持著供應鏈上遊的地位還擁有對完整供應鏈的控制。

其次,雖然中國企業的發展勢不可擋,可是全球供應鏈畢竟不是存錢罐只進不出。中國企業在供應鏈下遊稱霸不會對歐美日韓高新科技企業造成太大影響,一旦轉移到上遊就會對發達國家的行業巨頭們產生衝擊。

一旦華為成功彎道超車成為行業領頭羊,那麼世界科技格局將會被中國企業改寫,這也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第三個方面,發達經濟體實力的衰退變相加速了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縱然中國企業毫無動機和意圖威脅他國國家安全,但在美國看來,中國自身實體的增強就是「原罪」。

他們不願意看到中國企業把持科技領域頂尖話語權,這意味著美國長期把持的技術尖端正在減退。如同一個曾經的巨人,一定不願意看到後來者對自己的超越。

第二種焦慮:從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剔除華為,美國有一種失去控制權帶來的焦慮。

如果中國在科技領域中直接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那麼美國的做法則是想盡方法從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剔除華為。

如果美國對華為在本地市場的排斥是對自身國家安全的維護,那麼限制全球範圍內的供應商對華為供貨就顯露出了美國的真正意圖——誓將類似華為的中國企業從全球高科技供應鏈中剔除。

上文提及中國企業自身發展給發達國家經濟體帶來的潛在壓力,那麼當中國整體經濟不斷追趕美國的同時,美國自身的不安全感也在增加。

國際關係理論中有一個關鍵的概念被稱為勢力平衡。當兩個國家的勢力暫時處在均衡狀態時能夠將衝突爆發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中美的經濟往來關係也正好處在了微妙的時間點,也就是中國的經濟實力在趕超美國經濟實體的軌道上。但兩個經濟體卻並沒有達到勢力平衡,所以衝突摩擦爆發的可能性不降反增。

勢力略高一籌的美國也繼而表現出不願被趕超的倔強和逐漸失去控制所帶來的焦慮。這種焦慮未必是針對中國,假設其他國家和今天中國的地位一樣,極有可能美國今天的態度就不是對中國,而是對其他國家。這,其實是美國做為霸主最不願失去的控制權。

第三種焦慮:對WTO失去信任正在實行單邊主義,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受到國際組織認同的焦慮。

國際組織感受到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了變化,而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美國逆向而行。從過去的多邊貿易邁向單邊主義,這實質上是對中國國際地位崛起的焦慮。

美國主流外交政策制定權威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最近發文,提到美國越來越傾向於採用單邊主義及貿易保護政策。因為當權的川普政府已經對國際貿易組織(WTO)之類的國際多邊經濟制度失去信任,而失去信任的最主要理由就是川普政府覺得國際組織有嚴重偏袒中國的嫌疑。

美國認為,從 WTO 在貿易上偏袒中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處理和應對上偏袒中國,不管事實到底如何,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在面對中國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時過激的反應著實耐人尋味,因而體現出一種深深的焦慮。

第四種焦慮:中國供應鏈日趨完善引起了美國的焦慮,而川普執政下試圖切斷美國甚至全球與中國企業的聯繫。

美國見不得中國好。在中國供應鏈越來越完善,在全球經濟格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時,美國的焦慮隨之而來,他們希望美國仍舊起到主導作用。

除了要將類似華為的中國企業剔除出現存的全球供應鏈,美國也在尋求重組現有的高科技供應鏈從而達到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非常明確,美國想要徹底切割中國企業和美國技術的聯繫,從而抑制科技供應鏈越來越依賴中國的趨勢。

第二個目的是,川普政府希望在整條供應鏈不再過度依賴中國企業的同時,美國科技的主導地位可以迫使高科技製造業巨頭們重新將就業機會重新搬回美國。

第五種焦慮:美國內部的全球化與單邊主義的焦慮。

即使在美國內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一種聲音支持全球化,另一種以特郎普政府為首的開始逆向而行,開始回流到單邊主義時代。這種內部焦慮是導致美國不同聲音越來越多的根源。

中美貿易戰從 2018 年開始至今年年初暫告一段落。貿易戰對全球化和全球經濟增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遠比對中美本身所造成的影響要多。眾多學者和商業人士例如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和比爾蓋茨都陸續坦言,全球化的弊端被過度忽略淡化,而美國對待全球自由貿易方針的急轉彎,也使得眾多業內人士對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前景感到擔憂。

事實上,麥肯錫諮詢公司 2019 年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全球化在2008 年次貸危機前就達到了空前的頂峰。自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一直經歷著「去全球化」的逆向發展過程。

這次美方下定決心要將華為「趕盡殺絕」,並且更是要讓中美供應鏈系統徹底分割從而減少對中國市場和製造業的依賴,類似政策有極大可能會讓全球經濟一體化一蹶不振永難再回巔峰。

在疫情籠罩下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並不會因為華為被斷供而得到顯著的緩和。相反,華為作為 5G 行動網路的領頭羊若是不能為全世界各地的行動網路提供最先進的 5G 設備,這本身無疑是一場全人類的悲劇。

在美國經濟是奉行全球化還是單邊主義時,一直就有爭議。美國各界反對保護主義與反對中美對抗的聲音也不絕入耳。最近史丹福大學的兩位本科生在學校的報紙上發聲呼籲川普政府不要繼續對中國進行非理性的打擊。

首先美國內部的矛盾在不斷加劇。在新冠病毒疫情所引發的政治宣傳下,美國民眾對中國的不友好情緒間接轉移到了本地華人華僑身上。

其次,在新冠病毒疫情最嚴峻的時間段,中美之間的矛盾不利於國際社會協同應對現有疫情,以及未來國際公共衛生難題。

第三,中美關係附帶的擴散效應,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不可預計,這也嚴重加劇了全球經濟短期內發展的不確定性。比如,中美博弈務必牽扯到美國傳統盟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最近澳大利亞為美國背書也對中澳貿易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不管怎樣,倘若川普政府對華為的圍剿長期維持下去,全世界的普通消費者和用戶們才是最大受害者,而不是川普及其手下的美國政客們。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華為被美國「趕盡殺絕」川普販賣五大焦慮給中國「原罪論」
    美國對華為的「趕盡殺絕」世人皆知。美國商務部 5 月 15 日規定:禁止全球範圍內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的半導體製造商在沒有事先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所需的產品。此項決定也是自2018年通過的 2019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到 2019 年5月將華為以及名下子公司全部加入實體清單以來最新的封殺措施。
  • 美國打壓之時,華為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川普政府正以瘋狂的態勢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從阻止華為5G到華為晶片,勢要將華為趕盡殺絕,不過去年在美國的打壓下,華為仍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就在美國以安全為由對華為窮追猛打之時,就連歐洲盟國也認為川普的「安全威脅」太牽強,就在美國不斷炒作華為安全威脅,打壓華為之時,俄羅斯宣布準備與中國華為開展5G合作。
  • 川普又對華為下手了,任正非說,沒有美國是能夠生存得下來的
    美國人民正在經歷疫情大爆發帶來的痛苦,但是川普卻沒有閒著,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本月13日針對中國公司的供應鏈供貨禁令期限延長一年。川普又出「么蛾子」星期五(15日)川普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全球晶片供應商向華為公司提供貨源,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新規定,擴大了美國政府針對華為的權限,要求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半導體銷售給華為之前,必須要事先取得銷售許可,封堵華為的行動可見一斑。
  • 【縱論天下】金燦榮:美國內部存在五大矛盾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李雪梅)新華網第十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近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行,研討會以「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就美國內部問題做了精彩發言,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 川普極力抵制,華為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美國為何要提防?
    引入華為到底有多厲害?事實是,從2G到4G都是美國高通主導,如今華為領先5G,也肩負自主發展中國晶片任務。川普政府極力想遏制華為領導世界5G技術和規則制定,打擊「中國製造2025」。華為實力真的已超越美國,讓川普政府不得不使出「不光明」手段打擊,川普為何這樣做?美國為何從網際網路的誕生國家、全球網際網路運作規則主要制定者,如今卻淪為須靠逮捕對手的高管,企圖遏制別人領先來挽回劣勢?誰該負主要責任?
  • 美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怒斥川普「中國病毒」論:這是美國病毒...
    (觀察者網 訊)美國暴發新冠疫情後,總統川普將「中國」掛在嘴邊,大肆宣揚「中國病毒」論成為了他轉移矛盾的慣用伎倆。5日,他又在推特上重提「中國病毒」,結果被美國恐怖小說大師用「美國病毒」強力回懟。 5日晚,川普再次使用「中國病毒」這個詞發推特。他稱「新的中國病毒確診病例數上去了(因為大規模檢測),死亡數下降了,『又低又穩定』。
  • 中國軍方因美國晶片禁令感到焦慮?華爾街日報又胡扯
    中國軍方因美國晶片禁令感到焦慮?華爾街日報又胡扯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13:33:06&nbsp中財網   導讀:  安迪·科斯勒:中國晶片製造為什麼難以成功?  科工力量:中國軍方因美國晶片禁令感到焦慮?
  • 華為又翻盤了!上億訂單直接甩給日本,川普始料未及
    5G華為在近幾年的發展猶如雨後春筍勢如破竹,搶先攻克了5G技術,讓一直很有優越感的美國得到了嚴重的挫敗感,19世紀以來,美國在創新和技術方面是領頭羊,也是佼佼者,我們中國也從不排除美國蘋果和川普美國打壓華為的手段層出不窮,先是遊說各個國家阻礙華為與其的合作,接著又開始打起供應商的主意,要求採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晶片的企業與華為的合作必須經過美國的批准。
  • 加拿大公開宣布,華為再次「重生」,川普坐不住了!
    加拿大公開宣布,華為再次「重生」,川普坐不住了!在今年,5G市場的競爭開始變得越來越激烈,作為中國最大的移動通訊巨頭,華為在5g領域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同時還獲得了全球數量第一的5g技術專利,因此在5G市場上,華為的實力是不可小視的。
  • 美國總統解禁華為,但不好意思,鴻蒙系統已在路上
    美國總統川普在結束G20大阪峰會後,於6月2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允許美國企業繼續向華為提供產品,同時還強調,是"不影響國家安全的產品"。川普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中,同時還要求美國的企業不要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美國下達這一禁令之後,美國企業紛紛遵守,然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美國國內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激烈的爭吵,稱川普的這一禁令給美國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川普迫於國內壓力,在G20大阪峰會結束後宣布解禁華為,不過他本人對這一說法持否定態度。難道說川普的劇情發生了反轉?
  • 川普籤署「絕殺令」,華為如何應對生死劫
    川普政府籤署絕殺令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5月14日宣稱要「跟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的第二天,美國對華為使出終極殺手鐧,限制全世界所有半導體廠(包括晶片代工、IDM廠),只要有使用到美國軟體和設備,在為華為生產晶片之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 美國咄咄逼人,華為步步為營,未來的中國將成為地表最強!
    人家拍了幾十年的美國人領導全世界打敗外星人、打敗霸天虎、打敗哥斯拉的電影,那些超級英雄鋼鐵俠、蜘蛛俠、綠巨人也是美國人,外星來的超人、雷神們不約而同加入美國籍,看著特別舒服,特別順眼。可見美國不僅是「地表最強」,在有些人的心裡也是「心房最強」。「地表最強」的美國老大哥,現在非常重視中國,重視到了總統川普每天都掛在嘴邊的程度,重視到了想舉全國之力要弄死中國的一個民營企業叫「華為」。
  •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眾所周知,華為餘承東在此前就透露了,華為最新的旗艦晶片為麒麟9000,這是採用了臺積電最新的5nm工藝製作的,但是由於美國的制裁,臺積電僅僅為華為代工了不到1000萬顆晶片,這對於華為來說是是遠遠不夠的,而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的唯一出路就像向第三方晶片廠商外購主晶片,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川普在此修改華為禁令!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
  • 決策分析:川普選舉夜後首次公開露面!華為起訴美國政府16個部門...
    目前川普團隊已在賓夕法尼亞、喬治亞、密西根、內華達四州發起競選訴訟,並要求威斯康星州重新計票。賓夕法尼亞州的計票工作在短暫停頓後又繼續進行。據美聯社周四消息稱,喬治亞州法官駁回了川普團隊的競選訴訟。此外,密西根州法官也駁回了美國總統川普競選團隊在該州發起的訴訟,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已過去2天,選舉結果還未出爐,仍有至少5個州的統計結果尚未確認。
  • 外媒:華為受到制裁後 中國謹慎回擊美國公司
    8月19日發表題為《在華為受到制裁後,中國謹慎回擊美國公司》的報導稱,中國沒有簡單地報復在華美企,而是樹立可靠形象,並保持大門開放。相關新聞華為還有更多危機?外媒稱三星、海力士或斷供華為存儲晶片自從美國去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就已經對華為的經營造成了一定影響。而今年5月份以來,美國又接連升級對華為的制裁,徹底切斷了華為自研晶片供應鏈。原本以為這就是華為最大危機了,沒想到近日有外媒稱,華為還將面臨更大危機。
  • 美國晶片股票暴跌,「中國芯」正是發力時,華為終將撐起一片天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科技行業,尤其是華為等頭部公司近年來的迅速發力,一貫以「美國科技,美國體系,美國標準」的世界通信技術產業壁壘隱隱有被逐步打破的跡象。為了防止中國通信科技產業的崛起,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打壓可謂是日日加深,甚至美國總統川普都不惜親自下場開撕,以「威脅世界安全」的名義打壓中國企業,其中受創最嚴重的當屬華為。華為是中國的奇蹟,自上世紀80年代末創立以來,短短40年不到的時間,華為就一舉發育成了全球範圍內都有著很重分量的科技公司。
  •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 川普:我親自說服的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 川普:我親自說服的▲【參考視頻】華為回應遭英國禁用:這個決定令人失望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與體育大臣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14日在議會上承認,此舉會導致英國5G建設推遲一年,但堅稱「事關維護英國電信網絡長期安全」,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的制裁」。
  • 川普耍「手段」,臺積電「雪中送炭」,華為的選擇果然沒錯
    川普耍手段眾所周知,華為作為國內眾多科技公司的領頭羊近年來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這其實不僅僅是因為華為的技術足夠優秀,更是因為川普和美國政府在背後耍手段,「側面」打響了華為的知名度。當然,華為肯定是不想要這種小手段的,但是你不想要不代表別人不想給。川普和美國政府就是那些特別中意於在華為背後使絆子的存在,從2018年到現在,無論是明面上還是暗地裡,華為都遭受了川普無情的打壓。為什麼川普一直揪著華為不放呢?
  • 川普為什麼那麼喜歡針對中國
    川普自從上任之日起,就跟中國好像有仇似的。就必須買大量的美國國債。從而間接讓美國獲利。  為了維護它的金融霸主地位。強制韓國日本等國政府讓美國金融財團能夠擁有三星現代LG三井豐田本田等大型公司股份。並且直接不歸還其他國家存儲在美國的黃金。  而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在很多行業的主導地位會產生威脅。所以他們才敵視中國,甚至打壓中國。  2,中國科技技術的強大。讓美國躺著收智商稅的行為受損。
  • 「五眼聯盟」四缺一,川普從中「挑事」,勸說多國禁用華為
    據環球網7月15日報導,英國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後,川普在發布會上稱自己曾勸說多個國家禁用華為,加拿大成「五眼聯盟」中唯一沒有禁用華為的成員國,遭受多重壓力。川普勸說多國禁用華為英國曾宣布同意華為參與當地5G建設,然而半年後的決定卻讓自己「打臉」,英國轉變的背後,更多的可能是出於政治考量。在英國對外宣布決定禁用華為後,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川普宣稱自己曾親自勸說過很多國家不要使用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