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籤署「絕殺令」,華為如何應對生死劫

2020-12-16 環球觀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月15日宣布正擴大對華為的制裁力度,試圖切斷其與全球晶片商的聯繫。這一對華為「卡脖子」的最新舉動,被部分觀點認為是美方露出與中國高科技領域「脫鉤」的端倪。儘管華為對此尚未作出正式回應,但是有消息稱,如美方最終實施上述計劃,中國政府將予以強力反擊,或涉高通、思科、蘋果及波音等美企。

川普政府籤署絕殺令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5月14日宣稱要「跟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的第二天,美國對華為使出終極殺手鐧,限制全世界所有半導體廠(包括晶片代工、IDM廠),只要有使用到美國軟體和設備,在為華為生產晶片之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這等同於美國以國家力量全面封殺華為,華為由此真正進入至暗時刻。

當天,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更改出口管制條例公告,主要內容有兩點:第一是華為和海思使用美國商務管制清單內的軟體和技術所設計生產的產品,都將納入管制。第二是對位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這包含出口、再出口,跟轉運給華為和海思(美國境內的設備在2019年就已經被限制了)。考慮到該措施會對於晶片代工廠帶來巨大的經濟影響,因此給予120天的緩衝期來出貨給華為,以降低該規定變更帶來的衝擊。

為了回應川普政府對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安全以及與中國競爭性緊張關係的日益擔憂,就在美國商務部宣布條例的前一天,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TSMC)5月15日宣布將斥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家晶片工廠。由于越來越擔心美國在生產微電子和其他關鍵技術相關產品方面嚴重依賴臺灣、中國和韓國,川普政府已尋求在美國大規模興建新的晶片工廠。

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的副國務卿基思·克拉克(Keith Krach)5月15日當天表示,美國方面尚未向臺積電做出任何保證,將向其發放出售美國技術給華為的許可。臺積電是華為主要供應商之一。

華為略顯悲壯的間接回應

2019年5月15日,美國將中國華為公司及其 70 多家關聯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在沒有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向華為出口任何的技術和產品。

不過華為並沒有像當初美國制裁中興時那樣的「立即休克」,反而通過全面啟用「備胎」以及之前對於關鍵器件的大量備貨,抗住了美國方面的制裁。當時華為回應稱,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變得更安全或更強大,此舉只會迫使美國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此外不合理的限制也會侵犯華為的權利並引發其他嚴重的法律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華為在基站、智慧型手機等關鍵產品上實現了對於美系晶片的大面積替代,雖然目前華為的手機當中仍有少量的美系器件,但是華為終端 CEO 餘承東曾多次表示,華為已經可以完全不用美系晶片。同時在關鍵的軟體系統和服務上,華為也推出了自己的鴻蒙作業系統和 HMS 服務。

一年後的今天,美國開始動用國家力量,利用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優勢對華為下重手。雖然華為暫未發出自己的官方回應,但是北京時間5月16日上午11時許,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中國政府強硬反擊

5月16日,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將堅決捍衛本國企業的合法權利,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華為等中國公司的「不合理打壓」(unreasonable suppression)。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還表示,川普政府的行為「摧毀了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

近些年來,美國先後多次通過各種手段對包括人工智慧、5G、安防技術、晶片等領域的科技龍頭公司進行制裁,中國科技的「缺芯之痛」也不時引發業內擔憂。據統計,2018年美國晶片公司依然主導了整個晶片市場,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過50%。排名第二的是韓國,合計市場份額26%。第三名的日本,合計市場份額7%。中國大陸合計市場份額僅3%。2018全球fabless晶片設計公司前十名公司中,美國佔據6家,中國大陸只有海思,臺灣則有3家。

有觀點認為,美國打擊華為就像當年美國打擊日本高科技代表企業東芝一樣,就像當年逼迫日本籤訂廣場協議一樣,日本隨後科技和經濟發展停滯,從失去十年到失去三十年,日本再也沒有翻過身來。現在美國又想像當年摧毀日本一樣摧毀中國,摧毀中國的高科技代表企業華為。

但是今天的中國顯然不是當年的日本。雖然困難重重,在這場中美科技之戰中,中國政府顯然也並非沒有準備。就在5月14日,無錫高新區與阿斯麥公司(ASML)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擴建升級光刻設備技術服務(無錫)基地。總部位於荷蘭的阿斯麥公司是全球晶片製造設備領導廠商,並且是晶片光刻技術的領導者。

加快與國際同行業合作的同時,中國國產晶片替代的趨勢明顯。近期,中國國內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利好不斷。據中芯國際最新公告,中國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等多方同意分別向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繼宣布將於科創板IPO後,中芯國際最新公布業績亮眼。在電子行業相對慘澹的背景下,中芯國際2020年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對於美國此番的突然出手,有觀點認為,這是川普政府為了在後續與中國的新一階段的貿易談判以及新冠疫情的爭議當中佔據優勢的而製造的籌碼,規定中「120天的緩衝期」,或許也正是為了與中國政府談條件,迫使中國做出讓步。不管怎樣,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坐視美國用政府力量對華為的打壓。就在北京時間5 月15日晚間,《環球時報》發表了社評文章《社評:回擊美方不手軟,更要打好持久戰》。顯然,從環球時報的透露的信息來看,中方為應對美國對華為的進一步「卡脖子」,已經準備了非常強硬的反擊措施。

相關焦點

  • 霍政欣:TikTok遭「生死劫」是美法治悲哀
    第一,從法律視角看,川普的行政令存在重大瑕疵。TikTok訴諸司法不僅是維護自身尊嚴與權利的理性之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為全世界觸探當代美國法治的底線在哪裡。美國憲法第5修正案規定,「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非有恰當補償,不得將私有財產充作公用。」
  • 美國「絕殺令」出臺,華為這次真的危險了!
    說實話,如果要選出一家在國際上有代表性的中國高科技企業,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華為,而華為自主研發能力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特別是在5G領域,即使放眼全球,華為也是處在金字塔頂端,即便這樣,以目前情況來看,華為似乎也難以抵抗美國的不公平對待,甚至可以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 京東1億美元投資國美;川普籤署行政令「修理」Twitter;微信官方...
    被問及夫妻創業如何處理分歧,李國慶表示等自己處理好噹噹問題再來回答。並表示,自己聽到這樣的問題情緒就有點激動,「我面對的不是分歧、矛盾,而是被算計!」(彭博社)傳華為已儲備的美國關鍵晶片夠用兩年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消息人士稱,華為公司已經儲備了可最多使用兩年時間的美國關鍵晶片,以保護其業務不受美國政府打壓的傷害。消息人士還稱,華為儲備晶片的重點在於英特爾公司所生產用於伺服器的中央處理器、賽靈思公司的可編程晶片。
  • 川普治下的中美關係何以至此?
    川普要求停止向世界衛生組織撥款,並下令切斷與該組織的關係,指責其縱容中國最初的疫情應對不足。隨後,美國司法部指控中國黑客試圖竊取關於美國病毒疫苗研究方面的信息。直至今日,在美國流傳的種種"謠言"中,抹黑中國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
  • 【川普籤署在太空使用核能的指令】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
    2020-12-17 09:21:56來源:FX168 【川普籤署在太空使用核能的指令】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關於使用核能的指令,以推動美國在太空中領先地位,白宮新聞處12月16日發布了相關文件。
  • 擔心被中國卡脖子,川普籤署新令挖本國稀土,其實目的就一個
    美國也擔心被中國「卡脖子」,便風風火火的扶持國內的稀土工業,在9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還專門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還是打著「中國威脅」的口號,要求內閣部長調查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度
  • 美國封堵華為自研晶片,「反中」成為政治正確,華為如何應對?
    不僅最終用戶受影響,作為一家業務覆蓋ICT多個領域的跨國公司,華為的生死存亡將影響到全球科技產業鏈的諸多科技公司。5月15日,消息傳出之初,美國、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股市上的華為概念股股價不同程度下跌。5月16日,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政府行為「摧毀了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中國將堅決捍衛本國企業的合法權利,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華為等中國公司的「不合理打壓」。 中外多位科技企業高管則向《財經》記者指出,華為未來命運如何,主要取決於中美之間的博弈結果。
  • 川普又對華為下手了,任正非說,沒有美國是能夠生存得下來的
    美國人民正在經歷疫情大爆發帶來的痛苦,但是川普卻沒有閒著,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本月13日針對中國公司的供應鏈供貨禁令期限延長一年。川普又出「么蛾子」星期五(15日)川普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全球晶片供應商向華為公司提供貨源,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新規定,擴大了美國政府針對華為的權限,要求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半導體銷售給華為之前,必須要事先取得銷售許可,封堵華為的行動可見一斑。
  • 華為被美國「趕盡殺絕」 川普販賣五大焦慮給中國「原罪論」
    此項決定也是自2018年通過的2019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到 2019 年5月將華為以及名下子公司全部加入清單以來最新的封殺措施。有人說美國總統川普喜怒無常,和其他國家政治領袖風格完全不同。事實上,川普的表現,以及包括對華為一事的態度上,恰恰是川普執政期五種焦慮的表現。
  • 美或陷入戰爭,川普果然留了一手?別急,中東的「逮捕令」來了
    與此同時,川普對外表示,「絕對不會承認敗選」。 儘管這樣,喬治亞州州務卿還是拒絕了川普的請求,隨後便發生了支持者示威活動。可見,川普到現在都沒有放棄掙扎,仍然想著通過某些行為來挽回對自己不利的局面。做個大膽的猜測,這次支持者們的示威很可能與川普脫不開干係。
  • 《荒野大鏢客2》運貨被劫攻略 運貨被劫的應對方法
    導 讀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相信很多玩家都遇到運貨被劫的問題吧,那麼遇到這種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
  • 辯論麥克風被靜音,川普如何應對?
    大家也都知道,川普比拜登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會渲染氣氛,他能讓現場的氛圍達到高潮,人在亢奮狀態下是很容易被人帶著走,川普也是深知這一點,所以在他的集會上,他都能將選民們的情緒調動到最高點,以此來為自己博得更多的關注度。就連總統選舉辯論也是如此,川普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優點,將大家的關注都放在他身上,以便來為自己增加更多籌碼。
  • 華為轉機出現?282家美企聯手力挺華為,這次川普也無可奈
    比如三星是華為最大的存儲晶片供應商,臺積電是華為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任何一家世界頂尖巨頭,都是華為的客戶。同時他們也是華為的客戶。比如華為向各國運營商提供基礎通訊設備,尤其是到了5G發展初期,在5G建設下,華為優質的5G通訊設備本應該是各國爭相搶購的,可現狀是在美國的阻撓下,改變了各國運營商,企業的合作意向。
  • 夢幻西遊:生死劫領大獎,開頭悲劇又如何?最後一雙靴子鎮乾坤!
    那麼150級的玩家,最期盼的肯定是領取生死劫1-9關的獎勵! 今天這位玩家,就要來領取屬於自己的生死劫通關獎勵! 在領取生死劫獎勵的時候,第9關的獎勵至關重要!因為第9關所獎勵的製造指南書或者百鍊精鐵的等級,是150級!
  •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眾所周知,華為餘承東在此前就透露了,華為最新的旗艦晶片為麒麟9000,這是採用了臺積電最新的5nm工藝製作的,但是由於美國的制裁,臺積電僅僅為華為代工了不到1000萬顆晶片,這對於華為來說是是遠遠不夠的,而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的唯一出路就像向第三方晶片廠商外購主晶片,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川普在此修改華為禁令!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
  • 川普籤署行政令!除了TikTok,騰訊微信也被禁止交易
    法新社剛剛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6日籤署兩項行政命令,宣布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及企業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川普還在行政令中宣稱,「美國必須對TikTok的所有者採取積極行動,以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提到,如果字節跳動無法與美國企業達成收購協議,美國將自9月20日起禁止字節跳動在美進行任何交易。報導提到,微軟目前正與字節跳動談判收購TikTok部分業務,計劃於9月15日完成。此外,川普當天還籤署了一項針對微信的行政命令。
  • 英國宣布禁用華為 川普:我親自說服的
    當地時間14日,英國政府宣布:英國通訊運營商自今年12月31日起禁止購買華為5G新設備;在2027年之前移除現有網絡中的所有華為5G設備。英國宣布禁用華為 川普:我親自說服的▲【參考視頻】華為回應遭英國禁用:這個決定令人失望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與體育大臣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14日在議會上承認,此舉會導致英國5G建設推遲一年,但堅稱「事關維護英國電信網絡長期安全」,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的制裁」。
  • 川普籤署行政命令 推特市值蒸發135億
    川普籤署行政命令對付社交媒體,推特這回攤上事了:市值蒸發135億元) 特推這回真把火玩大了!在推特26日給川普的兩條推文貼上有關「事實核查」標籤後,川普27日一大早就發推威脅:要嚴格監管或直接關閉這些社交媒體平臺!
  • 夢幻西遊:生死劫劇情一周殺20多次分析介紹
    生死劫劇情利潤分析,生死劫劇情一共9關每天最多殺3次9一周最多可以殺9次9關,不管失敗還是過都算殺一次。不過對1-8關沒有次數限制,一般殺1-8的都是1組5個號殺,生死劫對號裝備要求不是很高,除了衣服百級以上的輸出武器140的700多傷害夠用了!
  • 如美國禁令不變,臺積電確定斷供華為時間,華為如何破局?
    據媒體報導說,臺積電錶示今年9月15日開始,若美國的禁令不變的情況下,將不再生產任何華為的晶片訂單(包括手機晶片和PC晶片),而今年5月份,已經停止接受新的華為晶片訂單(手機晶片為主)。華為方面暫時沒有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