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半天,回憶了一下我們神話劇中的神仙,好像大部分都是站著的,而且大部人腳底下都踩著祥雲,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看到網友的回覆我才恍然大悟,好像確實是這樣的,在下面趴著的都是神獸或者坐騎呢。
見過神仙飛嗎?見過,電視裡都是。那神仙都咋飛的?……
問的是各路大神們的飛行姿勢都是怎麼安排的。細細一想是不是發現,神仙們的飛行模式都沒啥突破——和人走路時候的體態一樣,保持豎立,威風凜凜地起飛。
可以理解,作為一個神仙,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需要選擇一個儀表堂堂的飛行姿勢。我們可以想像站著飛確實比趴著飛更加端莊帥氣,直到超人的出現。
今天,就來說說,站著飛和趴著飛到底都有什麼講究?
有坐騎當然豎著飛,趴著飛成了給別人當坐騎的
中國的神仙,最早是不會飛的。
《史記》記載的傳說裡面,黃帝升仙的時候可不是一個腳踩祥雲的美男子,而是扒著龍的鬍鬚爬上龍背之後駕龍而去。跟黃帝一個飛行姿勢的還有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她的老公蕭史可是音樂大家,能把簫演奏得像是鳳凰鳴叫一樣。到後來,蕭史真的把鳳凰招了過來,小兩口就你情我儂地雙雙騎著鳳凰飛走了。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說裡面,神仙想上天,都得有坐騎才行,御物而飛。坐騎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從龍、鳳、麒麟這類神話生物,到虎、豹、牛、象這種壓根不會飛的哺乳動物,都能被古代人當成直升飛機一樣的物件來用。會飛的動物裡面,仙鶴看上去完全不具備載重條件,可它一直到唐朝還都是仙人西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打小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你一定還記得「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說的就是這個。
或許你會問,中國仙人不都是騰雲駕霧的嗎?抱歉,那種盛況要到道教興起之後才能見到。而且道教裡的白日飛升,是奔著仙界投誠去了,趴著飛,多少還是不體面。
佳縣白雲山明代壁畫《老子八十一化圖》
不過站著飛的神仙並不是中國特色,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祗也很少見到在天上趴著飛的。比如說阿波羅,每天駕駛著馬車在天上東升西落,就成了古希臘人眼裡的太陽。以飛行見長的赫爾墨斯是奧林匹斯眾神的信使,在很多繪畫作品中,他的經典形象是腳踩一雙飛行鞋在天上跑來跑去的。
估計你也發現了,不管是中國還是古希臘,神仙飛起來的樣子,簡直和地面上的人類一模一樣。抄襲人類行為,這事情還真怪不到神仙們的頭上去。畢竟,人類幻想出的形象,很少不受常識範圍的限制。古人幻想神仙飛升的時候,並沒有空氣動力學概念,而在大家都知道流線型的汽車更省油的20世紀,讓超人選擇風阻更小的姿勢來趴著飛,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超人其實不會飛
等等,先別著急點返回,要是以為我們只是回答這麼一個小問題的話,你就太小看了。因為這篇文章的重點其實是:
超人不會飛!
沒錯!在上世紀30年代,超人剛剛出現在漫畫中的時候,他真的不會飛。當時漫畫對超人的設定,是超強的跳躍能力。由於超人的故鄉氪星的重力遠遠打過地球,在地球上的超人也就像月球上的太空人一樣,有了一躍千裡的本領。
這種藉助重力差異成為超級英雄的不只是超人,還記得前一陣傳說變成了《星際穿越》抄襲來源的哆啦A夢嗎?在1980年的哆啦A夢大長篇漫畫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大雄的宇宙開拓史》裡,地球上戰五渣的大雄跑到了一顆重力是地球N分之一的行星上,也變成了能上天入地,無堅不摧的超級英雄。
也就是說,早期超人的移動路線其實更像是螞蚱,只不過蹦的太高太遠,在一般的地球人看來,就好像是飛一樣了。
可別覺得失望,因為比超人更早的超級英雄們,會飛的真正不多。即便是美國漫迷們公認的第一位會飛的英雄海底人(Sub-Mariner),飛行時候的姿態更像是摔角運動員撲向對手,而在之後的漫畫裡面,如果不是作者補上一句旁白,讀者沒準都看不出來這是個會飛的傢伙。
至於超人真正具有了飛行能力,則要等到1940年代之後。讓超人飛上天的點子可不是為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而是為了省錢。1940年代初,超人動畫的製作公司發現,超人向前跳躍的場景需要繪製大量的背景,成本太高,於是向出版超人漫畫的DC漫畫公司建議把超人的能力修改成為飛行。
打那之後,超人就從「超乎常人」變得「越來越不是人」了。在去年上映的超人電影中。這個保護地球的外星人甚至有了在宇宙中飛行,改變修改太陽引力的能力。不過,補上這麼大的牛皮對於DC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因為他們只需要加上一句設定就行了:氪星人長著一個反重力器官。
超人出現的時候已經進入了現代文明,他飛起來像飛機也像飛彈,考慮到減少空氣阻力等因素,以及他的任務總是火急火燎地拯救人類,趴著飛是符合常識的高效率飛行方式。而一向「泰山崩於前臉不變色心不慌」的中國道教神仙講究風度翩翩地直立翱翔也就不奇怪了。
真相在這裡:
眾所周知,中國神仙都是上下飛的。
外國神仙都是橫著飛的。
有些修煉不是很到位的中國妖精,也是橫著飛的。
關於中國修煉不到位的妖精,和外國神仙,為什麼都要把胳膊伸出去,我已經論證過了,這是因為那個叫「空速管」。也叫皮托管,是測量空速用的。
行了,閒話少說,為什麼外國神仙橫著飛,中國神仙豎著飛呢?這是因為各自佔據的空層不一樣。
橫著飛,就像我們平時乘坐的客機,如果是在對流層的話,會有較大的顛簸。一般的氣流波動也就罷了,如果是晴空湍流,會導致高度急劇變化,給橫著飛的神仙帶來非常嚴重的不適感,甚至破壞氣動構型,造成墜毀。如果是在起飛、降落的過程中遭遇了風切變、下擊爆流等等特殊氣象情況,修正不及時,甚至會造成墜毀事故,慘不忍睹。
所以,外國神仙以及中國修煉不到位、還沒有位列仙班的妖精,肯定是飛行在平流層的。因為功夫不到位,平流層飛行更平穩,少有出現劇烈顛簸,他們就養成了橫著飛的習慣,這也符合橫著飛的空氣動力學構型。
因此我們也能看出來,豎著飛的神仙肯定更符合對流層的空氣動力學構型,這樣也有利於減小阻力。大家都知道的,神仙飛行依賴的不是升力、浮力,而是更加神秘的「神力」,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嘛,但是空氣阻力還是不可避免的。在上下對流頻繁的對流層中間,豎著也就是站著飛,阻力更小、受氣流影響較小。
但是沒有理由神仙飛行高度還不如白素貞啊,對不對?
別急,我們還有個「高空對流層」,也就是中間層。這個地方啊,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到頂部降至160~170k。其原因是由於該層幾乎沒有臭氧,而氮、氧等氣體所能直接吸收的波長更短的太陽輻射大部分已被上層大氣所吸收的緣故。由於氣溫隨高度而降低,故有垂直對流運動,因而又稱為高空對流層。
真相就是如此,包括玉帝在內的廣大位列仙班的神仙,因為長期生活在垂直對流明顯的高空對流層也就是中間層,故而習慣於採取適應這個空層的飛行氣動構型。如果需要下凡處理事務,在平流層當然會造成較大的阻力,但是最多也就是偏航而已。通過平流層的時候往往時間較短,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減速,嗖的一下也就過去了,其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到了較低的對流層裡又可以恢復良好的氣動構型,方便處理凡間業務。
至於凡間記載的種種說法,那都是胡扯的。那時候的人根本就不懂什麼空氣動力學,《寰天圖說》,《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可以作為憑據麼?不可以的!凡人寫的破爛玩意兒,都是胡說八道的,根本就不能證明玉帝到底生活在哪個空層。
科學才能說明問題。
順便解答網友提出的其他問題:
1、閻王爺住在地幔還是地核?
閻王爺住在莫霍不連續面,在人間設有常駐代辦機構,位於重慶豐都,前幾年通了高鐵,方便人間辦理各種業務。
地府有十八層,很明顯各層屬性不一致,也就是說地層結構急劇變化的地方,這種地方甚至會導致地震波傳遞的不連續。地球結構中符合這種情況的只有莫霍不連續面和古登堡界面兩個地方,而古登堡界面明顯深度太深了,不方便牛頭馬面出差緝拿人犯,你想,每天死那麼多人,牛頭馬面從古登堡界面跑到地殼表面,好幾千公裡呢,差旅費、誤餐費、住宿費,就算是人間燒了太大面額的冥幣造成陰間嚴重通貨膨脹,閻王爺也出不起這個錢啊。故閻王爺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居住在莫霍不連續面。
2、筋鬥雲屬於卷層雲還是積雨雲?
捲積雲長這樣:
積雨雲長這樣:
很明顯,筋鬥雲是高積雲。
3、雷公的雷電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
雷電都是廣義上的電磁脈衝,是交流電。
4、金箍棒是鐵碳合金還是鈦鐵合金?
它能大能小、能粗能細、能長能短,能夠引起女妖精的興奮感,所以我覺得它不是合金,它是一塊海綿體。
考題打卡
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圖4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時氣溫狀況剖面,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度約20千米/時。據此完成1-3題。
1.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
2.正午前後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颳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
3.該區域可能位於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別設若干站點,監測城市氣溫的時空分布。監測時間為8日(多雲)9時到9日9(晴)18時。監測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完成4-6題。
4.圖示的最大溫差可能是( )
A.4℃ B.12 C. 16℃ D. 18℃
5.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 )
A.最高值多雲天高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雲天強烈
C.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6.下午時間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是( )
A.8日15時左右
B.8日22時左右
C. 9日15時左右
D.9日18時左右
考題答案
1.D
【解析】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此時,西側空氣密度大於東側,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此時達到甲地上空附近,丙地上空等溫線大致平行,大氣氣溫垂直變化穩定,所以丙地大氣垂直狀況最穩定。
2.B
【解析】正午前後(12時),即4小時後,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氣流速度約20千米時)向東移動到乙地上空附近,乙地高空氣溫下降明顯,乙地空氣的水汽含量增加,因而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丙地此時大氣較穩定,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北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
3.D
【解析】根據圖中地形剖面的地表海拔低於500米,大於200米,可知該區域可能位於東南丘陵,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海拔高於1000米,華北平原海拔多低於200米。
4..C
【解析】此類題目主要是考察同學們對等值線的掌握和應用及簡單地理推算能力.從圖中看到等值線的等值距為2,所以可以找出最大的取值範圍(21-23)最小的取值範圍(5-7)可以得出溫差範圍(14-18)
5.B
【解析】需要仔細看圖,提取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資料信息並調動等值線等基礎知識回答天氣時間變化. A.最高值多雲天高于晴天. 應為最高值多雲天低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雲天強烈, 應該找白天的時間段,白天變化晴天的等值線比多雲天密集。C.從正午到午夜的氣溫先升高後降低 .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因為白天變化晴天比多雲天強烈。
6.C
【解析】考查熱島效應.首先得搞清什麼是熱島效應,就是市中心的氣溫高於郊區,熱島效應最強應該找市中心與郊區溫差最大的是,(也就是在某個時間段市中心和郊區彎曲度最大的地方)應該為8日22時。
歷史課堂內外
我們立足中學歷史課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眾歷史素養!課件和試題每天免費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