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地球的主人,依靠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人們辛勤的勞動,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就給後人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在進化初期,尼安德特人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但遺憾的是,滿足於現狀的尼安德特人不再製造出的工具,以至於他們最後被時代所淘汰了。
這個教訓告訴人類,雖然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的生物,但如果滿足現狀,慵懶無所事事的話,人類最終也會被大自然淘汰掉。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地球上就生活著一種無比慵懶的生物,它們在地球上的歷史超過數億年,至於這種慵懶生物是如何存活下來的,至今仍是謎團。
這種慵懶生物就是樹懶,它的長相和猴子有幾分相似,但樹懶的動作遲緩,它們通常會倒掛在樹上數個小時不動彈,雖然它們擁有嚇人的爪牙,但並不是用來攻擊敵人的,而是像勾爪一樣方便樹懶緊貼在樹枝上。
樹懶也是地球上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動物,也有人說是因為樹懶實在是太懶了,以至於身上張滿了植被。
雖然從外形上看樹懶各方面都和猴子很像,但其實它們有很多不同,樹懶的腿只是「裝飾品」,並不能用來走路,一旦爬下樹,樹懶就會面對各種威脅,因為它們只能依靠前肢在地面上拖動身體。
樹懶的天敵是蟒蛇和飛禽,作為夜行性動物,樹懶的視覺和聽覺都很差,但它們的嗅覺卻很靈敏,常年與樹為生的樹懶幾乎「吃喝拉撒」都在樹上完成。
人們常用烏龜和蝸牛來形容一些做事慢慢吞吞的人,但與蝸牛和烏龜相比,樹懶才是世界上最慵懶的生物,它們已經完全和樹融為了一體,也正因為如此,樹懶才會失去行走的能力。
在地面上的樹懶無疑成為了敵人的「靶子」,但樹懶的行動速度實在太慢,據說,樹懶走一公裡的距離至少要花費2到3個月的時間,而即使是面對被敵人追趕的現況,樹懶的逃跑速度也不會超過0.2米每秒。
也有人說,樹懶之所以沒有滅絕,是因為它們的肉質不好吃,當地一些土著形容樹懶,它的肉質奇差,比鱈魚腥,比猴子臭,比老牛肉柴,也只有快餓死的人才會願意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