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航空工業信息網10月6日報導,德國取消其未來的重型運輸直升機(STH)招標項目後,繼續尋求CH-53G重型運輸直升機的替代機型。那麼,它的下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會花落誰家?
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
這次招標項目按下終止鍵,背後實則是洛馬和波音的較量,最根本的還是德國政府對於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2018年,德國對外公布了重型運輸直升機(STH)項目的採購公告,預計花費64億美元並計劃在2021年公布合作意向。考察一番之後,符合要求只有西科斯基的CH-53K和波音的CH-47F。早在2015年,洛馬公司已經完成了對西科斯基的收購,因此,德國這一採購項目可以看作這兩家公司的比拼。
此外,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需要極力鞏固其在這個軍事同盟中的地位,這也就要求其在北約任務框架下對武器裝備和人員派遣上的投入。北約設定成員國軍費需要按每年GDP的2%執行,而德國在2020年的給出的結果為1.37%,並預計在2023年將其再次下調至1.24%。德國的國防預算也在降低,2020年官方預計的數字為449億歐元,2021年德國預估國防預算為439億至441億歐元之間。
所以,德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預算不足,這項採購計劃被擱置。
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水平如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大量運輸人員和物資的需求促成了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德國在當時因為《雅爾達協定》中對於其擁有軍隊和裝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能展開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製工作,這也拖延了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領域上的研製步伐,所以它只能在北約框架下採購美國的CH-53G作為它的第一款重型運輸直升機。而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款,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
不過在二戰期間,德國曾經有過一款用於搜救領域的Fa223「龍」式運輸直升機,專門搜救跳傘至盟軍控制區域的德軍飛行員。雖然它比不上現在的種姓運輸直升機,但也足以表明德國曾經取得一定的成就。Fa223在1940年開始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在當時還創下了7090米的直升機最高飛行記錄。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穿越英吉利海峽的直升機也由Fa223創造。不過,盟軍在1942年就炸毀了製造Fa223的福克工廠;戰後,幾乎所有的德國直升機都被盟軍繳獲。所以,Fa223可謂是「短暫的一瞬」。
CH-47F或將成為選擇
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類,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V-22系列氣動特性複雜、可靠性和維修性難以得到保障,自飛行以來,已經發生了60多次墜機事故,所以德國沒辦法在低預算的前提下採購V-22系列。米-26系列早已停止研發工作,而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也根本不可能去接觸米-26系列。
歐洲雖然說有萊昂納多公司和空客直升機公司,但是它們以現在掌握的技術而交付的TH-119、AW149、AW189和EC725、NH90均不能滿足至少20噸的起飛重量。所以,德國也不能從這兩家公司考慮購入重型運輸直升機的計劃。
現今,德軍現役的CH-53G已經服役超過40多年,並且出動率已經少於三成。2018年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招標項目(STH)已經化為泡影,而現階段波音公司的CH-47F因為價格便宜,並且和德國支奴幹團隊有直升機業務上的合作而有較大的勝算,這也契合德國政府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考量。《國際防務評論》分析指出,德國預計將為配合波音公司重開招標。
2020年9月,波音公司、霍尼韋爾與羅羅公司達成協議,組成德國支奴幹工業團隊,共同發展德國的直升機產業,而它們也承諾將給予德國本土企業更多的機會,例如CH-47F的T-55-GA-714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將會由德美合作完成。特別重要的是,德國企業將會在支奴幹工業團隊的合作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這也與德國逐年縮減國防預算的想法不謀而合。另外,波音公司最近財政狀況不佳。2020年3月以來,波音已經聯合多家航司向美國國會申請了約6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德國如果能敲定CH-47F,那麼將會使波音公司獲得至少10億美元。
洛馬公司研製的CH-53K是波音CH-47F的一大對手。CH-53K在配置數據上要優於CH-47F,CH-53K的機艙空間比CH-47K大,而在最大起飛重量上,CH-53K的74.9噸則對CH-47K的22.68噸來說是壓倒性的優勢;而有效載荷方面,CH-53K更是以15噸對CH-47F的10噸佔優。輕質複合結構、新的旋翼葉片和電傳操縱系統也是CH-53K的亮點。但是,一架CH-53K就需要客戶支付1.31億美元,價格高于波音CH-47F的一倍。並且,洛馬公司在2018年才開始CH-53K的交付工作,如果損失掉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這一個客戶並不會對該機型的市場產生影響。
所以,德國在縮減國防開支的前提下,最有可能以價格優勢的緣由考慮波音的CH-4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