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下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究竟在哪裡?

2020-12-14 中國航空新聞網

據航空工業信息網10月6日報導,德國取消其未來的重型運輸直升機(STH)招標項目後,繼續尋求CH-53G重型運輸直升機的替代機型。那麼,它的下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會花落誰家?

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

這次招標項目按下終止鍵,背後實則是洛馬和波音的較量,最根本的還是德國政府對於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2018年,德國對外公布了重型運輸直升機(STH)項目的採購公告,預計花費64億美元並計劃在2021年公布合作意向。考察一番之後,符合要求只有西科斯基的CH-53K和波音的CH-47F。早在2015年,洛馬公司已經完成了對西科斯基的收購,因此,德國這一採購項目可以看作這兩家公司的比拼。

此外,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需要極力鞏固其在這個軍事同盟中的地位,這也就要求其在北約任務框架下對武器裝備和人員派遣上的投入。北約設定成員國軍費需要按每年GDP的2%執行,而德國在2020年的給出的結果為1.37%,並預計在2023年將其再次下調至1.24%。德國的國防預算也在降低,2020年官方預計的數字為449億歐元,2021年德國預估國防預算為439億至441億歐元之間。

所以,德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預算不足,這項採購計劃被擱置。

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水平如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大量運輸人員和物資的需求促成了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德國在當時因為《雅爾達協定》中對於其擁有軍隊和裝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能展開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製工作,這也拖延了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領域上的研製步伐,所以它只能在北約框架下採購美國的CH-53G作為它的第一款重型運輸直升機。而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款,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

不過在二戰期間,德國曾經有過一款用於搜救領域的Fa223「龍」式運輸直升機,專門搜救跳傘至盟軍控制區域的德軍飛行員。雖然它比不上現在的種姓運輸直升機,但也足以表明德國曾經取得一定的成就。Fa223在1940年開始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在當時還創下了7090米的直升機最高飛行記錄。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穿越英吉利海峽的直升機也由Fa223創造。不過,盟軍在1942年就炸毀了製造Fa223的福克工廠;戰後,幾乎所有的德國直升機都被盟軍繳獲。所以,Fa223可謂是「短暫的一瞬」。

CH-47F或將成為選擇

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類,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V-22系列氣動特性複雜、可靠性和維修性難以得到保障,自飛行以來,已經發生了60多次墜機事故,所以德國沒辦法在低預算的前提下採購V-22系列。米-26系列早已停止研發工作,而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也根本不可能去接觸米-26系列。

歐洲雖然說有萊昂納多公司和空客直升機公司,但是它們以現在掌握的技術而交付的TH-119、AW149、AW189和EC725、NH90均不能滿足至少20噸的起飛重量。所以,德國也不能從這兩家公司考慮購入重型運輸直升機的計劃。

現今,德軍現役的CH-53G已經服役超過40多年,並且出動率已經少於三成。2018年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招標項目(STH)已經化為泡影,而現階段波音公司的CH-47F因為價格便宜,並且和德國支奴幹團隊有直升機業務上的合作而有較大的勝算,這也契合德國政府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考量。《國際防務評論》分析指出,德國預計將為配合波音公司重開招標。

2020年9月,波音公司、霍尼韋爾與羅羅公司達成協議,組成德國支奴幹工業團隊,共同發展德國的直升機產業,而它們也承諾將給予德國本土企業更多的機會,例如CH-47F的T-55-GA-714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將會由德美合作完成。特別重要的是,德國企業將會在支奴幹工業團隊的合作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這也與德國逐年縮減國防預算的想法不謀而合。另外,波音公司最近財政狀況不佳。2020年3月以來,波音已經聯合多家航司向美國國會申請了約6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德國如果能敲定CH-47F,那麼將會使波音公司獲得至少10億美元。

洛馬公司研製的CH-53K是波音CH-47F的一大對手。CH-53K在配置數據上要優於CH-47F,CH-53K的機艙空間比CH-47K大,而在最大起飛重量上,CH-53K的74.9噸則對CH-47K的22.68噸來說是壓倒性的優勢;而有效載荷方面,CH-53K更是以15噸對CH-47F的10噸佔優。輕質複合結構、新的旋翼葉片和電傳操縱系統也是CH-53K的亮點。但是,一架CH-53K就需要客戶支付1.31億美元,價格高于波音CH-47F的一倍。並且,洛馬公司在2018年才開始CH-53K的交付工作,如果損失掉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這一個客戶並不會對該機型的市場產生影響。

所以,德國在縮減國防開支的前提下,最有可能以價格優勢的緣由考慮波音的CH-47F。

據航空工業信息網10月6日報導,德國取消其未來的重型運輸直升機(STH)招標項目後,繼續尋求CH-53G重型運輸直升機的替代機型。那麼,它的下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會花落誰家?

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

這次招標項目按下終止鍵,背後實則是洛馬和波音的較量,最根本的還是德國政府對於控制國防預算的考量。2018年,德國對外公布了重型運輸直升機(STH)項目的採購公告,預計花費64億美元並計劃在2021年公布合作意向。考察一番之後,符合要求只有西科斯基的CH-53K和波音的CH-47F。早在2015年,洛馬公司已經完成了對西科斯基的收購,因此,德國這一採購項目可以看作這兩家公司的比拼。

此外,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需要極力鞏固其在這個軍事同盟中的地位,這也就要求其在北約任務框架下對武器裝備和人員派遣上的投入。北約設定成員國軍費需要按每年GDP的2%執行,而德國在2020年的給出的結果為1.37%,並預計在2023年將其再次下調至1.24%。德國的國防預算也在降低,2020年官方預計的數字為449億歐元,2021年德國預估國防預算為439億至441億歐元之間。

所以,德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預算不足,這項採購計劃被擱置。

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水平如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大量運輸人員和物資的需求促成了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德國在當時因為《雅爾達協定》中對於其擁有軍隊和裝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能展開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研製工作,這也拖延了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領域上的研製步伐,所以它只能在北約框架下採購美國的CH-53G作為它的第一款重型運輸直升機。而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款,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

不過在二戰期間,德國曾經有過一款用於搜救領域的Fa223「龍」式運輸直升機,專門搜救跳傘至盟軍控制區域的德軍飛行員。雖然它比不上現在的種姓運輸直升機,但也足以表明德國曾經取得一定的成就。Fa223在1940年開始服役於納粹德國空軍,在當時還創下了7090米的直升機最高飛行記錄。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穿越英吉利海峽的直升機也由Fa223創造。不過,盟軍在1942年就炸毀了製造Fa223的福克工廠;戰後,幾乎所有的德國直升機都被盟軍繳獲。所以,Fa223可謂是「短暫的一瞬」。

CH-47F或將成為選擇

現在世界上重型運輸直升機只有四類,分別是美國的CH-47系列、CH-53系列、V-22系列和俄羅斯的米-26系列。V-22系列氣動特性複雜、可靠性和維修性難以得到保障,自飛行以來,已經發生了60多次墜機事故,所以德國沒辦法在低預算的前提下採購V-22系列。米-26系列早已停止研發工作,而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也根本不可能去接觸米-26系列。

歐洲雖然說有萊昂納多公司和空客直升機公司,但是它們以現在掌握的技術而交付的TH-119、AW149、AW189和EC725、NH90均不能滿足至少20噸的起飛重量。所以,德國也不能從這兩家公司考慮購入重型運輸直升機的計劃。

現今,德軍現役的CH-53G已經服役超過40多年,並且出動率已經少於三成。2018年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招標項目(STH)已經化為泡影,而現階段波音公司的CH-47F因為價格便宜,並且和德國支奴幹團隊有直升機業務上的合作而有較大的勝算,這也契合德國政府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考量。《國際防務評論》分析指出,德國預計將為配合波音公司重開招標。

2020年9月,波音公司、霍尼韋爾與羅羅公司達成協議,組成德國支奴幹工業團隊,共同發展德國的直升機產業,而它們也承諾將給予德國本土企業更多的機會,例如CH-47F的T-55-GA-714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將會由德美合作完成。特別重要的是,德國企業將會在支奴幹工業團隊的合作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這也與德國逐年縮減國防預算的想法不謀而合。另外,波音公司最近財政狀況不佳。2020年3月以來,波音已經聯合多家航司向美國國會申請了約6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德國如果能敲定CH-47F,那麼將會使波音公司獲得至少10億美元。

洛馬公司研製的CH-53K是波音CH-47F的一大對手。CH-53K在配置數據上要優於CH-47F,CH-53K的機艙空間比CH-47K大,而在最大起飛重量上,CH-53K的74.9噸則對CH-47K的22.68噸來說是壓倒性的優勢;而有效載荷方面,CH-53K更是以15噸對CH-47F的10噸佔優。輕質複合結構、新的旋翼葉片和電傳操縱系統也是CH-53K的亮點。但是,一架CH-53K就需要客戶支付1.31億美元,價格高于波音CH-47F的一倍。並且,洛馬公司在2018年才開始CH-53K的交付工作,如果損失掉德國在重型運輸直升機上的這一個客戶並不會對該機型的市場產生影響。

所以,德國在縮減國防開支的前提下,最有可能以價格優勢的緣由考慮波音的CH-47F。

相關焦點

  • 直升機運輸車將重型直升機運到樂高小鎮,積木玩具場景展示
    直升機運輸車將重型直升機運到樂高小鎮,積木玩具場景展示 2020-11-18 10
  • CH-53K:「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單價超過了F-35戰機
    CH-53K,綽號「種馬王」,由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研發製造,是CH-53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中最新改進型號,美國海軍陸戰隊有200架訂單,目前,是全球技術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
  • 德國RC工程車模型,利勃海爾挖掘機、消防車和重型運輸卡車
    德國RC工程車模型,利勃海爾挖掘機、消防車和重型運輸卡車 2020-11-16 10
  • 邁向下一代重型直升機第一步,CH-53K種馬王縮比模型試驗細節揭秘
    引言CH-53K立足於美國海軍航空系統提出的「重型直升機換代」(HLR;Heavy Helicopter Replacement)計劃,其目的就是確保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25年之後仍然具備領先的兩棲重型運輸能力。
  • 中國第一代重型直升機:上馬就四代技術
    中國第一代重型直升機將具備第四代直升機的技術特徵,即第三代渦軸發動機;裝有高性能直升機專用翼型、優化槳尖和先進的複合材料旋翼槳葉、無軸承槳轂;機體結構大量採用複合材料;電傳作業系統;採用高度綜合的航空電子系統。乘員座椅處的振動水平接近0.05g、噪聲水平接近80dB。
  • 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
    原標題: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美媒稱,美國海軍陸戰隊新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擬在該軍種的太平洋海基作戰計劃中發揮重要作用,現在剛結束海上測試,接下來將進行炎熱氣候下的高溫訓練
  • 印度即將服役世界最強重型直升機,中國曾仰慕多年
    但是我軍目前還存在一個短板,那就是缺乏一款重型武器或者大物件吊運的能力。這就是美國陸航最為珍貴的利器:重型吊運直升機。由於通用直升機、輕型直升機在戰場運載能力太小,主要武器還得依靠運輸機來運輸。而單兵也不能攜帶過多的武器,這樣的武器裝備和大量彈藥仍舊需要重型直升機來運輸。這一點,直-20、直-18由於體型問題並不能完全滿足。
  • 武直10正式出售,國產重型武直即將亮相?隱身設計必不可少!
    最近有消息稱巴鐵或將購買我軍武直10直升機,這是否也意味著我軍下一代重型武直即將出現,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武裝直升機的出現並投入使用一度讓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坦克光環不再,全球範圍之內,更是引發了關於「坦克終結」的探討。
  • 新型航空技術,為下一代直升機帶來了什麼?
    UH-60M 黑鷹直升機米-8 直升機米-17 直升機<<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雖然進入了市場低谷期,各大直升機製造商卻並沒有放鬆對新一代直升機技術的研發,隨著新世紀航空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一些並非專為直升機而研製的新型航空技術也有可能應用於下一代直升機
  • 10噸級重型武裝直升機也快了
    這是因為當時一架通過高速公路用拖車千裡迢迢運輸去做靜力試驗的F31的早期原型機之一,第一次被抓拍到恰恰是當年的端午那幾天,而包裹的嚴嚴實實又很像粽子,因此就有了粽子機的名頭。而年年都有端午,同樣被發現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新機型號明顯是越來越多。其中有一種大概也在拖車上,儘管被防水布包裹的滴水不漏,但是看外在輪廓怎麼看也不像是固定翼飛機。
  • 美國新一代重型直升機CH-53K,全細節大揭秘,眼饞嗎?
    ▲最早的種馬型重型直升機原型機YCH-53A在1964年10月14號完成了它的首次飛行,至今種馬系列直升機在美軍的服役時間已經超過了50年。儘管CH-53K可能看起來和以前的CH-53系列直升機「外貌」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事實上它可以說是一型完全不同的、性能更是強上許多的直升機對於西科斯基的下一代重型直升機CH-53K,如果你要我用最簡單、最少的詞彙來概括一下它的特點的話,我覺得你所需要知道主要就是三件事:它更重、更強、也更智能。
  • 用直20上的發動機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完全沒問題
    直-20使用的發動機是我國新研發的渦軸-10發動機,功率為1600KW,完全可以作為我國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動力系統,這個沒有問題。因為,不光是我國這麼做,美國和俄羅斯也都是這麼做的。
  • 德國海軍訂購31架「海虎」直升機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簡式防務報導,11月26日空客直升機公司確認與德國海軍達成了31架「海虎」直升機的採購訂單。據悉,該批「海虎」直升機將用來替代德國海軍正在使用的Mk88A「海山貓」直升機。此前,德國還採購了18架 NH-90「海獅」運輸直升機,其中7架已經交付。而作為NH90 NFH直升機的衍生產品,「海虎」以「海獅」配置為基礎,通過增強任務能力和裝備來執行其特定任務。
  • 盤點:世界各國軍隊最貴的十大直升機「阿帕奇」也只能名列第三
    第二名:美國西科斯基CH-53K「種馬王」 6500萬美元美國陸軍重型直升機,用於運輸大型貨物,1964年首飛。一直以來,西科斯基為美國軍隊生產了522架,其中部分出口到以色列和德國。CH-53K「種馬王」是該系列最新型號,可以運輸5.7噸重的貨物,最大飛行速度可達307千米/小時。
  • 西伯利亞上空的運載巨獸,蘇聯米-26多用途重型直升機
    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與美國之間的較量愈發白熱化,蘇聯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烏拉爾山以冬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為了對這片區域進行充分開發,蘇軍針對當時並不發達的公路和航空交通系統研發了一款主要用於運載的重型直升機——V-12「信鴿」直升機。
  • 武直十和阿帕奇差距大,重型長航時無人機,比武直更有需求
    武直十和阿帕奇差距大,重型長航時無人機,比武直更有需求武直十到目前為止跟法國的虎式直升機技術水平差不多,根本無法與美國的阿帕奇直升機相抗衡。比方說發動機,武直十發動機再改進也是僅達到1028馬力,而阿帕奇直升機發動機是1500馬力,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存在巨大差距,愛國熱情是需要的,但更需要有清醒的頭腦,巴鐵不買我國武直十是正確的。首先武直十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其次巴鐵背後金主要求購買土129武直。
  • 美軍最新重型直升機空中加油,這組合我們迄今都是空白
    最近,美國海軍陸戰隊最新的CH-53K「種馬王」艦載重型運輸直升機完成了一項關鍵的測試,測試的兩種機型在我國都是空白,讓我們感到,追趕美國在軍用航空領域的優勢依然是任重道遠。美國海軍陸戰隊日前披露,「美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直升機」已經通過了一項新的空中加油測試。
  • 空中加油,替換巨無霸安-124,俄啟動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研發
    文/原點俄羅斯現有的重型運輸機已經無法滿足軍隊的作戰需要,因此最簡潔的方式就是對其進行更新。與此同時,俄羅斯也著手對下一代新型重型運輸機展開了研製。對於新一代的重型軍用運輸機的各項技術參數,俄羅斯的國防部將會與工業界進行協商,在年底前確定各項技術參數。對於該型重型運輸機的運輸能力和航程,俄羅斯希望可以超過美國的C-17以及歐洲的A-400,但是相比安-124還是要差一些。C-17的既能夠完成戰術性的運輸任務,同樣也能完成戰略性的任務,這款運輸機不僅深受美國空軍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了其他國家的親睞。
  • 德國海軍接收首架NH90「海獅」直升機 「海虎計劃」已經披露
    德國海軍最初計劃用一款多用途艦載直升機取代現役的「海王」Mk41、「山貓」Mk88直升機,但由於最終確定的數量只有30架,被認為無法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務,於是該計劃被放棄。德國國防部最終決定僅僅替換現役的「海王」直升機,並於2013年3月訂購了18架NH90NTH(海軍運輸直升機),將其命名為「海獅」,合同總價值為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
  • 其實二戰中直升機已經廣泛使用了,關於直升機的那些事
    直升機是典型的軍民兩用產品,可以廣泛的應用在運輸、巡邏、旅遊、救護等多個領域。 烏克蘭人與現代直升機之父 1889年5月25日西科斯基出生於烏克蘭基輔。4歲時在火爐邊玩,碰倒火爐上的開水,導致雙手嚴重燙傷。雖經治療,但雙手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