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會選擇做丁克一族嗎?比只生不養不知強多少倍

2020-12-19 騰訊網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做丁克一族嗎?比只生不養不知強多少倍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將代替白領,機器人代替藍領的時代即將到來,現代年輕人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養兒防老已經落伍了。中國人太多,少生些,生活水平會大大提升。那些丁克家族,真的真的具有是有前瞻性眼光,自己輕鬆,國家減負,為人類造福。今天我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重新認識了,因為這句話中國人活著累,為了所謂的長久一代還一代以至於當代都過不好,永遠是焦慮將來。死於安樂,人生不過是求個好死,死於安樂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能力培養一個腦力勞動者,更不想培養一個苦力勞動者。很多東西都沒有能力保證孩子的一生怎麼灌輸思想思維境界…要想孩子成為啥樣的就看教育方式是啥樣…想著累…不敢生…還懷胎十月,坐月子,這個不說,養出對社會沒用的,還指自己父母不給買房買車…這個兒女不如不要…怎樣都不能讓自己的娃做個體力勞動人,要做腦力勞動者…這個是孩子的偉大工程…我不是偉人…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做丁克一族嗎?

應該收丁克稅,人是自由的生孩子也是自願的,但保障人好好生活的是社會,是整個國家,它就像一個大機器在不停運轉,既然享受國家給你帶來便利,那就應該為國家服務,普通家庭都是2+ 丁克卻是2,勞動力少了,為社會的貢獻少了,而得到的確不變,這不公平,所以他們必須多付出或者少得到。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也是丁克,選擇不要孩子是因為現如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多數人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打拼,最後落個身心疲憊,更別說教育孩子,如果非要說養兒防老,那就不要說「母愛偉大」!這才是交換!!!你們這些要孩子的人才是最自私的,為了延續香火,為了養兒防老,不徵求孩子願不願意來這個世界,就自作主張的把孩子生下來,孩子聽話乖巧你們就把這個歸功於你們做家長的身上,說自己教育好,血統好,孩子教育不好,你們就把所有責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說孩子不爭氣,不如別人家孩子,請問你們有什麼權利指責孩子?當初孩子並沒有讓你們生他出來,是你們這些自私的人為了老了以後有人給自己養老送終,才生孩的,還口口聲聲說父愛如山,母愛偉大,你們這些人不虧心嗎?

相關焦點

  • 突破傳統生育觀的丁克一族,為何備受爭議?不生不養真的好嗎?
    對此,有人曾做過調查,總結起來,最常見的幾種說法是:「窮唄,生活壓力多大,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哪裡有資本再去養一個小孩!有人認為,生下孩子,而沒能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這對孩子是不公的。既然給不了孩子幸福,乾脆就不生養孩子了。另外,還有一些人思考得則更「深層次」了,他們認為,人類在地球上的數量已經足夠多了,少生幾個孩子,能讓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過得好一些。可以說,不生孩子的理由五花八門。
  • 丁克一族,真的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
    然而對於另外一些愛情觀念相對來說比較保守的人,他們是很難理解丁克的。曾經有過不止一位朋友向我表達他們的意見,兩個人結婚不生小孩,那麼結婚還有什麼意義?彼此相對著走完這一輩子,不覺得很無聊嗎?更多的人會把孩子當做是自己愛情的延伸,也是對於家庭來說,更多一種的保障。
  • 李健與妻子同為清華學霸,卻選擇做丁克一族,說出的理由發人深省
    然而隨著如今各種新思想的湧現,選擇「丁克」的家庭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娛樂圈中的名人,比如知名歌星李健,他選擇丁克的理由就很發人深省。李健與妻子同為清華學霸,卻選擇做丁克一族李健與妻子孟小蓓同為清華學霸,作為娛樂圈裡的模範夫妻非常讓人羨慕,然而結婚多年卻沒有選擇要孩子。
  • 30年過去了,那些選擇成為「丁克一族」的夫妻,現在過得怎樣了?
    那現在我國的第一批「丁克一族」選擇走上這條路也已經有30年了,曾經年輕的他們,現在也逐漸踏入晚年了,現在的他們,過得怎樣了呢?李阿姨和老伴兒在一起已經有35年了,當初兩個人因為不喜歡孩子,所以選擇成為了「丁克」。雖然那時候周圍很多人都不支持他們,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到了現在。
  • 「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丁克是個人自由,還是不負責?
    丁克一族,粗略解釋就是,已婚夫妻不生孩子,一直過二人世界,甚至提出「一時丁克一時爽,一直丁克一直爽」的標語。然而丁克一族也被很多人稱為不負責任的人,畢竟生兒育女,延續生命,是自然交付人類最重要的使命,如果只為自己著想,這就是自私自利,所以主動選擇丁克一族的夫妻,也往往會受到別人的非議。
  • 刺客伍六七:不是同物種也沒事,汪瘋可以當丁克一族,一樣幸福
    尤其是當汪瘋拿著吉他在屋頂對小咪咪唱出深情告白時,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也許,愛情只有從嘴裡說出時,才會讓人更加懂得珍惜。但是,我一直有個疑惑,難道汪瘋不知道有丁克一族嗎?即使不生寶寶,和小咪咪一樣也可以過個幸福美滿的生活呀!
  • 年輕不養孩子,老了誰養老?第一批「丁克一族」,現在後悔了嗎?
    甚至還很佩服當時第一批勇於選擇丁克的那批文藝青年,當初他們頂住了多大的壓力,才能一直丁克下來呀!如今這一代思想開放的老丁克家庭也漸漸步入老年,那麼,步入老年的「鐵丁」們後悔了嗎?01對於老林來說,選擇丁克的前半輩子一點都不後悔,反而還沾沾自喜:因為沒有孩子,在人生的前50年當中,他跟老伴兩人過得十分瀟灑。
  • 「丁克」為什麼飽受爭議?生不生孩子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每個人都有個人的人生選擇。該怎麼選擇過這一生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問題,別人不應該過多的插手和非議。但中國多年來受多子多福的觀念的影響,以為孩子要多生。所以自然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選擇不生孩子的,甚至在我國著名舞蹈演員楊麗萍坦言自己不願意生孩子之後,網上出現了很多奇怪的言論,有人說「不生孩子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只有生過孩子才是真正的女人」各種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
  • 「用養娃的錢來養老」丁克一族的晚年生活真的瀟灑嗎?對比才知道
    對於「養兒防老」這個傳統思想,在中國的新一代思想中早不再是唯一,隨之而來的是新概念:丁克家庭。所謂的丁克家庭就是指夫妻二人相伴一生,不會養育任何子女。「用養娃的錢,來養老」也是丁克家庭的選擇丁克一族的原因。但是,作為相比起不同家庭來說,丁克家庭的晚年生活真的如想像中那麼「瀟灑」嗎?經濟壓力不同作為普通家庭,從生育後代那一刻起,所需要花費的費用就是絡繹不絕的。
  • 丁克一族是極度自私的嗎?29歲丁克族自述:其實我是活明白了!
    一項關於已婚有孩子家庭的調查問卷,問如果能回到過去,你是否還會選擇生孩子?令人驚訝的是,70%的人都表示不會。當然,這只是問卷調查,不是科學研究,但卻引出了一個最近非常火的關乎人類本能的話題:丁克一族都是極度自私的人嗎?
  • 丁克一族,都在透支著自己的幸福
    很多的丁克家庭,年輕的時候可能活的很瀟灑快活,沒有孩子的拖累,沒有養孩子的煩惱,享受著快樂的二人世界。當然有所得就會有所失,當你年齡漸長,想要穩定生活的時候,你會羨慕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到那時想要有個孩子承歡膝下,享受父母天倫的樂趣都是奢望。
  • 影后為保容顏做丁克,不吃晚飯不吃肉,網友:這樣活有啥意思?
    「女人不生娃人生就不完整」,這句話真的有依據嗎?關於女性要不要選擇生孩子,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前有楊麗萍62歲不生孩子被罵上熱搜,後有秦嵐因為反駁「生孩子是女人義務」被網友炮轟,評論區留下萬句惡評。有很多網友認為:不生娃的人生不完整,還有人提出質疑:不吃肉,不吃晚飯,不生娃,這樣活著有啥意思?其實做丁克只是別人的個人選擇,雖然現在丁克一族非常少,但是丁克族的做法沒影響到任何人,因此旁人也不需要過多指責。
  • 「如果能重來,我一定會生孩子」,當初堅持丁克,康輝現在後悔了
    家裡人都認為他會去念北大,但他卻選擇了播音學院,畢業之後成為一名播音員,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康輝的一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按照我們傳統的觀念,他接下來應該是結婚生子。但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他和妻子選擇了做丁克一族。
  • 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陳先生講了他的感受,引人深思
    在現在,丁克一族一直都飽含爭議,有人說丁克一族都是自私的,只追求當下,卻不為自己的晚年而考慮,也有人說丁克只是一個不能生孩子的藉口罷了,但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奈,那麼丁克一族最後悔的是什麼呢?他和他的愛人相識,在他結婚之前,他的愛人就告訴了他自己可能沒法給你生孩子,陳先生當時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有一個人相愛便可,陳先生就這樣選擇了丁克。
  • 李健樸樹劉青雲:只結婚不生孩子,丁克男人是怎樣煉成的?
    別人說什麼不說什麼、做什麼不做什麼,你都要幹涉都要參與。這是為什麼呢?就像李健,他與愛妻不打算要孩子。這都是他的個人自由,沒有妨礙到別人是吧。「你不要孩子,是不是也是因為迷戀青春,拒絕成人世界呢?」別人竟然如此認為?李健坦然回答:「我覺得沒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
  • 丁克一族是心理下一種對愛情品質的執著堅守
    追溯「丁克家庭」的起源,他們始於歐美地區,並已逐漸成為當今西文社會中愛的結體的兩種「正常」表現形式。在大多數情況下,「丁克家庭」現象的出現是源於人這一個體,由於過度追求個性解放,並「相互配合」和逃避孤獨的結果。如果被動選擇不要孩子算丁克嗎?
  • 你是不婚主義嗎,還是丁克一族?今天我想說說孩子給我帶來的快樂
    現在很流行兩個詞:「不婚主義」和「丁克一族」。不婚主義的人一般都是不想讓婚姻家庭來束縛自己,更不願有一個孩子來牽絆自己,所以他們很崇尚自由,所以這類人,大多是說愛就愛了,轉念不愛了便會離去,來去便是瀟灑自如;而丁克一族這類,大多數都是不想有孩子的牽伴,有些認為兩個人的愛情不想第三個人來分享,還有些認為自己給不了孩子最好的,何必把他帶來這個世界,當然也有很多人就是純粹的就是不喜歡孩子。
  • 「拿養娃錢來養老」,我國首批丁克已60歲,晚年生活悽涼還是瀟灑
    做了這個決定最反對的就是家裡的老人,康輝在書中曾寫到,如果能從來可能會想生一個孩子,不為別人就為了去母親的心願,康輝的母親在去世之前還一直念叨著想抱孫子。三:著名導演爾冬陞選擇與別的女生生孩子著名導演爾冬陞曾與第二任妻子選擇做丁克,但是卻在60歲的時候,與小24歲的女友生下了寶寶,曾經約定一起做丁克的男人,最終卻與別的女人生了孩子,而這也是大多數丁克夫妻女人的下場,自己人老珠黃不合適能生育了,男人卻覺得有個孩子也挺會好,然後出現家庭矛盾,吵架、離婚
  • 當年堅持丁克的馮遠徵,40歲時後悔了,這對高齡夫婦只好放棄生娃
    在我第一次聽到「丁克家庭」這個詞時,就覺得好酷!那時我才上小學,對於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還一無所知,但直到高中,我也依然對此非常不屑。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想結婚的想法冒了出來,母性也慢慢地散發出來。回想起來,多虧自己「變卦」得早,沒有堅持丁克,要不一定會後悔的!可能女人就是如此善變吧,由不得你。
  • 我選擇「丁克」的理由|真正的見世面,是見內心「排斥」的世面
    ,為自己而活,因為遇到一些事情,覺得自己不適合做父母;他的結論:(1)選擇做丁克的人都是經達慎重考慮的,不是一時興起;(2)生命很脆弱,不辜負生命;(3)人生的價值與繁殖沒有必然的關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4)將來意識到想要或不想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