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11月對大陸出口增加14% 國民黨民代:經濟"傾中"創新高

2020-12-17 海峽網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國民黨民代李貴敏指出,今年1到11月,臺灣出口增加4.2%,貿易順差530億美元,看似光鮮亮眼,但光對大陸出口就增加14.0%,佔同期出口高達43.8%,創歷史新高,順差更高達783億美元。換言之,臺灣「政治仇中、經濟傾中」的傾向已進一步深入。

李貴敏批評,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無視經濟依賴大陸的事實,一直配合美國對大陸採取敵對立場,甘作美國對抗大陸的代理人。難道不怕大陸在此刻採取反制措施嗎?一直說要分散投資,到目前為止卻毫無因應措施,遑論成效?

李貴敏指出,臺灣最應憂慮的是逐步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或被日韓所取代。可以預見的是,日後將有更多RCEP地區的企業將原料出口至其他RCEP地區組裝再出口,以享受便捷成本與效應。民進黨當局若繼續掉以輕心,問題就更嚴重了。

李貴敏稱,美國前亞太助卿、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核心幕僚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已明確表態,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及恢復某種程度對話。未來拜登上臺後,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是否調整?是回到國民黨向來力主的恢復兩岸對話與良性互動的軌道,還是持續採取「仇中」態度,總要給民眾一個交代。(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臺灣前11月對大陸出口增加14% 國民黨民代:經濟「傾中」創新高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國民黨民代李貴敏指出,今年1到11月,臺灣出口增加4.2%,貿易順差530億美元,看似光鮮亮眼,但光對大陸出口就增加14.0%,佔同期出口高達43.8%,創歷史新高,順差更高達783億美元。換言之,臺灣「政治仇中、經濟傾中」的傾向已進一步深入。
  • 臺灣對大陸出口成長14%,「藍委」:蔡當局經濟「傾中」創新高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指出,今年1到11月的出口數據,臺灣出口成長4.2%,貿易順差530億美元,看似光鮮亮眼;但光是對大陸出口就成長14.0%,佔臺灣出口高達43.8%,創歷史新高,順差更高達783億美元。換言之,臺灣當局「政治仇中、經濟傾中」的傾向已進一步惡化,宛如燙手山芋。
  • 臺灣商品出口大陸比例大增,國民黨:對岸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民進黨反擊直指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批蔡當局對大陸出口創新高是比馬「政府」更賣臺一說,是刻意誤導,並解讀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代表的是大陸需要臺灣,對此國民黨發言人陳偉傑5日回應,怎不說可能是大陸的陰謀,要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 數據見真章,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新高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地區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 14日臺灣重要數據公布,蔡英文最不願承認的事被拆穿
    12月14日,臺灣島內一組重要數據公布,臺經濟再遭重擊!多次迴避經濟問題的蔡英文當局最不願承認的事還是被拆穿了,祖國必將統一!據臺海網12月14日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
  • 蔡英文都否認不了的數據,臺灣11月份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臺公布數據蔡英文推行「臺獨」進程採取了「倚美拒統」的政策,同時經濟上降低對大陸的依賴,思想上繼續對民眾進行洗腦。近幾年,蔡英文一直致力於臺商回流和引進其他國家外資,想要和歐美國家進行自貿協議談判,但無論是「口罩外交」還是「金錢外交」都石沉大海,沒有國家願意放棄大陸市場。
  • 蔡英文要失望了,14日島內最新數據公布!事實證明臺灣離不了大陸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極力推動所謂「新南向政策」,企圖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南亞以及紐西蘭等國的貿易往來,擺脫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為「臺獨」做好「超前部署」。不過根據島內最新數據顯示,蔡英文這回恐怕要失望了。
  •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歷史新高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續創歷史新高市場信息網   2020-12-08 16:06:22   來源: 人民網   評論:   新華社臺北12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
  • 對大陸出口臺灣11月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全臺農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蕭景田向中評社表示,出口的農產品原本利潤就不高,將來面對RCEP各會員國間零關稅,臺灣農產品更沒有競爭力,甚至會被拒於門外。中國大陸及東協都是臺灣重要農產品出口地,根據「農委會」網站統計資料,臺灣農產品今年1到10月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前十名為中國大陸20.7%,日本16.3%,美國13.7%,香港7.9%,越南7.2%,泰國4.6%,韓國4.5%,澳大利亞2.4%,馬來西亞2.2%,加拿大2.2%。
  • 蔡英文當局遭痛批,國民黨籍前民代:六大把戲把臺灣「蠶食鯨吞」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機構擬修訂「聘約人員人事條例」,在草案說明中指出,聘約人員若符合相關資格,進用滿三年後,可擔任或兼任機關機構有職稱職等的職務,成為「準公務員」。國民黨籍民代洪孟楷: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執政」當局只要認為是喜歡的人,就可以任意提拔。國民黨籍民代李德維:高級的「政府」政務官,還沒有酬庸完畢,已經在想如何動用(公家)制度,把基層公務人員的職位,拿來酬庸他們的自己人,要用「雙軌」來取代原本的考試制度的話,我覺得這不僅是開後門,而是開大門。
  • 國民黨議員: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真的沒辦法生活
    他說,不管誰上臺執政,臺灣經濟都沒有辦法救起來,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根本沒有辦法,最怕就是奢望靠美國可以過好日子,歷史太多例子證明,凡是政府被美國插手,多半沒有好的結果,經濟更是落後別人,因為美國就是要賣軍火,現在多數臺灣老百姓想法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
  •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同比增長17.2% 創歷年新高
    中新社臺北12月7日電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2%,約佔臺灣當月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
  • 重要數據出爐,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新南向政策」如今已經淪為笑柄,出口表現呈現近10年新低,而且美國並沒有多少意願籤署美臺自貿協定,至於讓臺灣加入CPTPP,更是遙遙無期。這足以說明,臺灣妄圖與大陸搞經貿切割,嚴重違背經濟規律,無異於「經濟自戕」。
  • 「脫中」後經濟更好?陳亭妃:臺灣不再「依賴」大陸
    文|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島內大力推行「反中」、「抗中」政策,在2020年,臺海局勢愈發緊張,尤其此前臺當局不斷與美勾連,招致大陸方面格外不滿,直到現在,大陸軍機還陸續赴臺海進行每日「打卡」。
  • 國民黨民代發表聲明,全力輔選市長候選人
    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舉行投票,民進黨預計由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出戰,而國民黨的人選則尚未決定。國民黨「立委」和市議員14日下午2時30分將在中央黨部前廣場召開記者會,強調國民黨沒有放棄高雄的權利,未來將全力輔選黨提名的市長候選人。
  • 不怕大陸經濟制裁?民進黨當局高官聲稱:大陸貿易更依賴臺灣
    2016年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雖宣稱要推動「新南向政策」來降低對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但今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臺灣出口總額的比率卻創下歷史新高。對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提及,兩岸關係緊張,若哪天台灣跟澳大利亞一樣被大陸制裁怎辦?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都講不出明確有效辦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語出驚人的聲稱,大陸更依賴臺灣。
  • 事實證明臺灣離不了大陸
    據中國臺灣網1月4日報導,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兩岸關係來說是風雨兼程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極其複雜的外部環境以及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的阻撓,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備受挑戰。然而,疫情是塊「試金石」,儘管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腳步卻更加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