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
過去一周(4月2日至8日),來自亞馬遜、Facebook、快手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通過鄭州電子商務大講堂這個平臺連續舉辦了四場專題直播。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這些直播在傳授跨境電商、直播電商以及農村電商經驗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向河南企業拋出橄欖枝,吸引這些頂級平臺的究竟是什麼?
7天4場直播助力電商戰「疫」
2015年7月8日,首期鄭州電子商務大講堂在鄭州師範學院開講。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電子商務大講堂是鄭州市加強電子商務工作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推動電子商務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該大講堂堅持至今已經舉辦了32期,多名業內大咖在四年的過程中,見證了鄭州市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鄭州市電子商務交易額4298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跨境電商交易額58.1億美元(398億元),佔外貿28.8%,同比增長20.3%。
如今直面疫情,為助力電商戰「疫」,大講堂改變傳統形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密集推出四期。包括亞馬遜、Facebook、快手、農購網、冬瓜視頻等公司的講師現身說法,圍繞跨境B2B電商、跨境B2C電商等風口進行分享,並向鄭州乃至河南的企業發出線上合作要約。
吸引頂尖平臺目光的,是鄭州市不斷壯大的電商市場主體。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鄭州市已擁有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兩個、國家級示範企業7家,省級示範基地16個、省級示範企業84家,市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122家、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基地)15個。
不僅如此,鄭州電商在探索中積極結合本土實際情況,在一些領域實現了換道超車。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宋俊英表示,目前鄭州市電子商務在農業和農村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些龍頭企業的線上銷售已經提高到80%,此外一些特色農產品,如滎陽的河陰石榴現在有三分之一的銷售量是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的,不僅是農產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也開始實現了網上的營銷。
「直播、跨境、農村」已成河南電商三大關鍵詞
河南省商務廳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含快遞包裹)1581.3億元,增長22.7%。其中出口1133.7億元,增長22.1%;進口447.6億元,增長24.0%。
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例,2019年該區產業規模從2000萬單量、20億元交易額發展到7000萬單量、70億元交易額,表明該區作為我省對外開放龍頭的優勢正不斷顯現,已經成為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發展基地。
除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同樣是河南電商的金字招牌之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在河南45個縣建設了農村淘寶店,覆蓋2800個行政村,21個貧困縣在阿里開通電商扶貧頻道;京東在河南開通上線地方館和扶貧館30家;蘇寧與10個貧困縣合作開設「電商扶貧實訓店」,在全省開設100多家鄉級易購直營店。
另一方面,河南電商直播發展迅猛,網上直播主持人已超萬人。「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縣域農產品、工藝製品、珠寶玉石等銷售尤其火爆,電商直播也帶動了網上零售快速增長,跟風商戶也越來越多。」鄭州大學電子商務系主任趙亮說。
「鄭州是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確保了河南企業開展業務的穩定性,河南優質特色產品亟待挖掘,還有大量可以投身電商直播的青年創業者。」談及河南發展直播經濟的契機,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張蘇豐表示,河南應充分利用國家擴內需的政策要求,積極引導企業在電商直播業務上開拓新的通道。
人才缺失等問題亟待破局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電子商務已成風口,萬億市場規模呼嘯而至,但河南在踐行電商發展中仍需直面不少問題。
「與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相比,農村電子商務還處在低級階段,缺乏標準化、穩定供應的優質農產品。尤其是有情懷、有能力的鄉村帶頭人不夠,模式針對性不強、沒有生命力,以及物流、倉儲設施跟不上等一些問題值得重視。」宋俊英說。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在參與電商扶貧系列活動時注意到,目前很多縣把村級服務站掛靠在原有的村級便民店,沒有進行實質性升級,且大部分是夫妻店、兄弟店。與此同時,不少年輕人外出務工,也導致了部分村級服務站的負責人年齡較大,尚不能很好地掌握電商運行規則。
針對這一問題,省商務廳積極推動縣(市、區)建設電商扶貧公共服務中心、鄉鎮村電商扶貧公共服務站點,全省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電商扶貧公共服務體系。對8萬多個有能力有意願的貧困戶進行了免費培訓,對16萬名鄉鎮、村幹部和第一書記進行了輪訓,培育了4700名電商扶貧帶頭人。
「政府部門要因人而異設置培訓課程。從頭部、腰部幾個維度入手,頭部是電商帶頭人和產業協同,腰部是有潛質的返鄉青年或者是大學、高中畢業生。」趙亮說,電商發展要從大水漫灌改為量身定製,因為現在的電商渠道非常多,要儘可能地挖掘人才潛質。
責編: 徐一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