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打吊瓶」人均一年8瓶,輸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2020-12-16 餘益惠健康資訊

進入冬季,全國各醫院輸液區都人滿為患。不少感冒、發燒、腹瀉的病人都會認為吃藥效果太慢,輸液可以讓病情迅速好轉,把靜脈輸液當成了無所不能的「救命稻草」。

輸液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方式嗎?

2014-2016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2016年我國醫療輸液約為113億瓶,創近年新高,隨著各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用藥原則的推行,我國大輸液產品消費量近年來逐步下滑,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約下降至105億瓶(袋)左右,雖有下降,但是在我國還是相當於人均輸8瓶液,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到3.5瓶的平均水平。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輸液安全專家共識發起人、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趙志剛說,輸入體內的液體中,都含有不溶性微粒。這種微粒進入到血液後,永遠不會消失,還會隨著血液走遍全身,堵塞毛細血管。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呂媛表示,一般的感冒並不需要輸液,只有在病人吃藥嘔吐,出現發燒不退、脫水的情況下是需要輸液的。她說,「目前其實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我們治療一般是一種對症、支持療法。比如高燒,開點退燒藥;頭疼,開點止疼藥。這種對症治療可以讓病人機體不那麼痛苦,抵抗力增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童朝暉表示,「感冒是很複雜的病。從治療上看,一般提倡非藥物療法,像休息,加強營養,物理療法退熱等。如果不見好轉,必須用藥來治療,首選是口服藥,其次是肌注,最後患有合併症方需靜脈點滴。」

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201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收到新的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7.7萬份,在總報告數佔比31.5%。其中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5.6萬份,佔比10.3%,較上年略有增加。

從報告詳情看,注射劑品種不良反應發生率仍然較高。化學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66.2%與注射劑有關;生物製劑中,這個數字高達97.5%。中藥領域,注射給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佔比45.5%,其中靜脈輸注佔到了98%以上。一旦有不良反應,輸液帶來的後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嚴重。口服藥如果有不良反應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都能給急救製造一定的條件。

經常輸液會降低免疫力。輸液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胃腸,省略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環節,如果感冒經常首選輸液,長此以往,必然會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因此輸液並非那般美好,在國外僅是在極其嚴重情況下的治療手段,在我們這卻成為最常態的治療手段。

輸液的危害總結

1 降低人體免疫力

2 各種不良反應

3 加重心臟負擔

4 損傷肝腎功能

來源:科普中國

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和過度醫療,國外對門診輸液服務如何規範?我們一起看一下日本是怎麼做的。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日本觀察員黃學清告訴我們,在日本,感冒發燒如果沒有特別的症狀,醫生不會給患者打針或者輸液。如果患者本人希望病情儘快改善,強烈要求輸液,在認為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部分醫生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診療方法,拒絕為患者輸液。

在日本、歐美等國家發燒、感冒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以自身免疫為主,其次是吃藥治療。以日本為例,感冒症狀比較嚴重需要開藥可以先在診所掛號,要是需要特定用藥,需要攜帶醫生處方去藥店買藥。日本根據感冒症狀有多種對症的藥品,在日本和藥是分離的,日本的醫院沒有藥房。

相關焦點

  • 「輸液好得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好像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骨子裡,大家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卻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近幾年,隨著輸液的危害被逐步認識,中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
  •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已經害了很多人!盲目輸液的危害你清楚嗎?
    換句話說,輸液只是緩解了你的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例如我們常見的普通流感,一般情況下想要痊癒的話是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的,抵抗力差的人病程還會延長。哪怕是打針吃藥也需要經歷這個過程,至於大家所認為的輸液好得快,其實就是一個表面的現象。
  • 天上下起「鈔票雨」,他舉著輸液瓶衝了過來……
    7萬多元現金不慎撒落,正在對面診所打吊瓶的楊帆忽然看到門口飄起了「百元鈔票」,他和朋友第一時間報警,並且不顧自己正在輸液,拿著吊瓶站在雨中,守著這滿地的鈔票不被撿走。這名男子叫楊帆,正因急性腸胃炎在診所輸液。「趕緊報警,趕緊讓警察來!」他一邊對同行朋友田璐說,一邊用沒有扎著吊針的右手撿拾散落的錢,規整在一起。就在幾分鐘前,飄飄揚揚的百元現金從樓上撒了下來,正在對面診所打吊瓶的楊帆目睹了這一幕,起初他以為是樹葉。朋友田璐出去抓了一把回來:「是錢!全是錢!」
  • 重慶人一年要喝多少啤酒?人均每年喝50瓶 全國排名第17
    近日,在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8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重慶站活動中,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均啤酒消費量為27.99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重慶人均啤酒消費量為23.71升,差不多50瓶啤酒,在全國排名17,處於中遊水平。
  • 石四藥集團王憲軍:中國大輸液的變革之路
    剛才聽了前面幾位演講很受感觸,尤其格隆博士縱貫千年、橫貫中歐,能把你在什麼位置、要做什麼事情說清楚,很受觸動。剛才葉總也講了一個例子就是大輸液的例子,正好我們是做大輸液的,所以下面我想通過我們公司發展的介紹來看看大輸液行業這方面的變革過程,也看看我們怎麼利用港股這個很好的融資平臺去發展自己的企業,這個對大家可能是多一個啟示吧。
  • 患者在輸液時死亡,家屬看到輸液瓶上是別人的名字,此事你怎麼看
    這件事情爭議的點在於,陳女士的家人在其死亡之後,發現給其輸液的瓶子上寫的是「李豔某」,於是家屬懷疑是醫院的工作人員疏忽,給其用錯藥而導致死亡。因為這個「李豔某」根本就不是陳某的名字,這一點單單從姓氏上就可以看出。醫院得知消息之後,也查了當天的診療記錄,發現這個「陳豔某」在事發當天的時候,並沒有去就診過。
  • 過度輸液對身體有何影響?醫生坦言:3大危害不容忽視
    甚至還有的人會認為,即使沒病,身體不舒服了也是可以輸液的,還能補充營養,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短期內可能沒有任何不適,但長期下去,弊端是會顯現的。過度輸液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呢?醫生坦言:以下這3個危害不容忽視,早點了解為好,要對輸液這種治療方式有正確的認識。過度輸液,對身體可能有哪3個危害?
  •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最新消息,護士寫錯了輸液瓶上的名字......1月26日,江西進賢縣50歲女子陳豔花感覺胸悶,到進賢縣中醫院輸液後死亡。家屬發現,給陳豔某輸液的吊瓶上,寫的卻是「李豔紅」的名字。根據陳豔花兒子龔建輝提供的一張當時注射液的吊瓶圖片,吊瓶裡是一些黃色液體,吊瓶的一面用黑色水筆寫的名字是「李豔紅」。
  • 男子手舉輸液瓶,冒雨守護
    男子手舉輸液瓶,冒雨守護 2020-12-09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輸液雖然好處很多 但也不能長期使用
    輸液(Infusion),通常指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藥物由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將大量的液體、電解質或血液由靜脈注入稱之為靜脈輸液法。因注射的部位與輸液的不同,可分為外周靜脈輸液、中心靜脈輸液、高營養輸液(TPN)與輸血等。輸液有著效果明顯的有點,但輸液並不是只有好處,而是尤其獨特的特點。
  • 「天降」啤酒瓶!嫌疑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被公訴
    公訴機關指出,2019年12月18日15時許,被告人彭勇因認為在小區廣場內休閒娛樂的數名居民打擾他休息,於是將空啤酒瓶及未開封瓶裝啤酒從他所在的五樓窗口向外拋出。所幸,他的行為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那麼,事情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呢?
  • 日本人均0.6輛車,美國高達0.8,猜猜中國人均多少臺車?
    關於人均汽車保有量,日本人均0.6輛,日本人口1.2億左右,汽車保有量達到0.75億,因此,日本這個國家看起來也非常擁擠,但是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快,汽車的保有量也比較大,人均0.6輛車,那就意味著10個人裡面就有6個人是有車的。
  • 大輸液天下三分:「藥都老四」石四藥坐三望二?
    如果你加入了大輸液行業,你是入錯行了嗎?如果你將身心相許大輸液行業,你是「嫁錯郎」了嗎?過往幾年,大輸液行業的經營環境可謂是殘酷,市場競爭可謂是慘烈。各種媒體的大肆宣傳,使得全中國人民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的大輸液用得多了,簡直是太多了!輸液帶來的副作用難以估量!在龐大的輿論壓力下,在似是而非的「朋友圈」效應下,醫生開輸液時手哆嗦了:我會不會被視為濫開輸液?
  • 院士:白酒有益健康,北大:8%中國男性是問題飲酒者,危害嚴重
    我們知道,白酒屬於蒸餾酒,就是發酵產生的原釀酒需要經過高於酒精沸點78℃,而低於水沸點100℃狹窄的溫度區間的蒸餾,然後再經過相對低溫的冷凝(所謂接酒溫度)生成的不同酒精度數的水溶液。除了水和酒精,其中也含有極其微量(PPM,即百萬分之一濃度)的一些的可蒸發化合物。
  • 聊聊唄|賭博的危害你知道多少?一起聊聊唄!
    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都知道賭博是一件危害社會更危害自身的事情,但是仍有些人為了一夜暴富,或是帶著這樣的僥倖心理去賭博,最後往往是欠下高額的債務,有的甚至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那麼,賭博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這些危害大家都了解嗎?
  • 華仁藥業對外收購補全大輸液品種 易主國資首年主業淨利回升28%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易主西安國資將滿一年,華仁藥業(300110.SZ)開展對外收購擴充產品結構。6月22日晚間,華仁藥業披露股權收購方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廣西裕源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浦北縣新科藥品包裝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下簡稱「裕源藥業」、「浦北新科」)。收購完成後,裕源藥業和浦北新科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四環醫藥:北京銳業引入兩名投資者,加碼粉液雙室袋輸液行業
    8月19日午間,四環醫藥(0460.HK)公布,聯營公司北京銳業引入廣東冠潤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和南靖惠及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作為投資者進行增資。兩位投資者將以現金增資方式對北京銳業進行投資,北京銳業投後估值29億元人民幣,兩位投資方佔6.896%。
  • 24歲小夥輸液後死亡,靠微信照片維權,家屬獲賠80萬
    大連中山區政府成立專案組,經過縝密調查,最終確定這家診所主任江某(化名)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為患者小軍開具了處方並進行了輸液,對其罰款8萬元。 取得關鍵證據後,2018年12月,小軍的父母委託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的王金海律師將江某起訴到中山區人民法院。近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江某承擔全部責任,賠償小軍父母各種損失80餘萬元。
  • 1歲男童發燒就醫,輸液6瓶後去世,母親:醫院和醫生沒有回應
    隨之,根據曹醫生的要求,護士對樂樂進行了輸液,一共要輸6瓶。孫女士覺得輸液的數量有點太多了,就去詢問護士,但護士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輸液完畢後帶著孩子回家,當天夜裡23點,孫女士發現孩子身體有些異樣,肚子有些發脹,嘴唇發紫。孩子被緊急送往應縣人民醫院救治,令孫女士沒想到的是,診療的大夫說孩子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 啤酒瓶上的8°P是什麼意思,一瓶啤酒相當於多少白酒?漲知識了
    啤酒瓶上的8°P是什麼意思,1杯白酒換1瓶啤酒,這樣對比公平嗎?咱們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悠久,有著幾千年的釀酒歷史,而且喜歡喝酒的人很多。現在已經是冬天了,很多人都喜歡閒暇時光喝點白酒,但是也有人不愛喝白酒,只喜歡喝啤酒。於是就會出現,一杯白酒換一瓶啤酒的情況,那麼這樣對比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