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沙漠中,一列高速列車在沙特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麥麥高鐵)上飛馳,駕駛員塔裡克專注操作,不時通報行駛情況。麥麥高鐵開通兩年多來,他已經駕駛列車往返上百次。「這條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高鐵開通後,兩座城市間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兩小時,不僅極大緩解了交通壓力,也使沿線城鎮變得更有活力。」

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有力提升當地交通運輸效率」

麥麥高鐵穿越阿拉伯沙漠,連接吉達、拉比格、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等重要站點,多家中國企業參與不同標段建設。沙特地處地震帶且夏季溫度高,為保證鐵路橋梁質量,中鐵十八局通過技術創新,在梁體中埋設溫度傳感器和應變計,實時觀察梁體溫度變化,及時調整施工工藝,滿足了橋梁防震及震後快速通車的性能要求。沙特前交通大臣賈巴拉說:「中國企業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高鐵有力提升當地交通運輸效率,促進了沿線地區貿易和商業發展。」

項目建設期間,中國企業積極推行本地化用工,為當地培養一批施工技術人員。僅中鐵十八局就在當地培訓技術工人400多人,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500人。項目沙特方技術顧問巴哈說:「中國企業和我們分享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了當地員工的技能水平。」

在阿曼東部杜庫姆經濟特區內,正在建設的中國—阿曼(杜庫姆)產業園項目涵蓋石油化工、建築材料、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杜庫姆經濟特區官員薩利赫說,杜庫姆地區地廣人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園建成後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為阿曼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加強與中國合作,我們不斷取得互利共贏新成果。」阿曼國家委員會官員哈特姆·泰伊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到包括阿曼在內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參與投資和建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發展戰略不斷深入對接,雙方將迎來共同發展新機遇。」

「希望同中國企業開展更多項目」

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以東120公裡的荒漠地帶上,一排排光伏面板迎著太陽整齊排列,源源不斷地將清潔電能輸送至阿布達比各地。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阿布達比之光」,總裝機容量達1177兆瓦。該項目由中國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和阿布達比水電局三方組建的合資公司建設,自去年初投入商業運營後效益可觀。

「由於中國生產的組件性價比高,項目從核心的太陽能組件到光伏面板的自動化清潔機器人,都大量採用『中國製造』。」項目運營經理穆罕默德表示,阿聯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具有發展光伏發電產業的天然優勢,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我們希望同中國企業開展更多項目」。

在科威特南部沙漠腹地的阿祖爾煉油廠建設工地(見上圖,本報記者周輖攝),由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參與承建的15套核心煉油設施已實現工程機械竣工。科威特籍項目經理約瑟夫說,項目大量採用中國製造的材料,標準高、質量好。煉油廠投入運營後,每年可加工約3150萬噸原油,將助推科威特經濟從資源出口型向產品出口型轉變。

阿聯能源部長馬茲魯伊表示:「近年來,海灣阿拉伯國家均推出相關能源轉型計劃,與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優勢互補。」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指出,沙特正在努力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目標,沙中能源合作潛力大、前景可期。

「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卡西姆是阿聯一家醫療製品貿易公司的採購經理,現在足不出戶,就能在線與中國客戶完成貿易訂單。卡西姆表示,目前阿聯對空氣淨化和消毒產品需求很大,在今年7月舉辦的中國—阿聯經濟貿易數字展覽會上獲得相關商品信息後,他立即聯繫中國展商採購了500臺設備。「中方業務員通過視頻連線,向我展示了產品性能,並帶我參觀產品生產線、檢測實驗室。這種在線交流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洽談效率。」對於這次線上商務體驗,卡西姆非常滿意。

疫情防控以來,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新技術領域合作快速推進。華為與阿聯衛生和預防部、沙特麥地那發展局等開展合作,將基於5G、人工智慧和雲科技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於抗疫一線;8月,中國與卡達代表就「美麗多哈」項目合作事宜舉行線上簽約,未來將在卡達示範推廣中國寧夏大學研發的綠色智能節水灌溉技術與裝備,為當地乾旱缺水問題提供解決方案;10月,沙特數據與人工智慧局與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內容涉及智慧城市建設、阿拉伯語人工智慧技術開發等;11月,阿聯杜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宣布在深圳開設代表處,將為雙方線上線下貿易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跨境線上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數位化將在雙邊交往中發揮重要作用,期待在數位化領域與中國深入合作。沙特科研與知識交流中心中國學系主任海瑟姆·薩伊德表示,當前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正加快數位化轉型,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領域具有領先技術和經驗,「雙方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本報開羅12月10日電)

相關焦點

  • 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 中塔專家舉辦視頻會議 共話「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19日共同舉辦《中塔「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視頻會議,中塔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塔吉克斯坦是首批與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合作規劃》是我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領域,明確了合作內容和重點合作項目,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
  • 人民日報: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進入第三季度,寧波舟山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更是一路攀高。 港口轉起來,企業出口忙。「現在國外對家居商品、園藝產品等需求旺盛,正是外貿企業大有作為的好時機。」浙江興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訂艙中心經理施孝偉說。 挖掘外貿增長潛力,還要加快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
  • 港城搶抓開放新機遇打造「一帶一路」強支點
    這裡是連雲港,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方;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是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所在地;更是中國和世界「對話」的窗口。 面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逆風」,連雲港緊緊抓住國家開放機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偉大曆程,以高水平開放助力「雙循環」,在擁抱世界的過程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深度、覆蓋面更廣的對外開放新目標。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範式》:講述「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許多國家帶來了人所共知的物質成果,譬如現代化基礎設施、新興工業園區、科技合作園區、各類民生工程,帶動全球貿易與投資同步增長、資源合作與產能合作齊頭並進,同時還在推動各國實現發展思路對接、機制體制溝通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開闢出不同國家攜手並進、互利發展與共贏發展相得益彰的廣闊前景,為整個人類社會提供了民心相通乃至文明互鑑的成功範例。
  • 共建一帶一路 推動區域發展(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新華社發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對52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中國與相關國家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 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辦
    12月20日,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廣東省人民政府、世界貿易中心協會主辦,以「攜手應對挑戰,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圍繞「開展全球抗疫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提升國際合作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強化國際產業協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四項議題展開研討。
  • 厄瓜多駐華大使:一帶一路開啟中厄合作新篇章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吳思萱)在厄瓜多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兩周年之際,厄瓜多駐華大使卡洛斯·拉雷亞接受人民網獨家專訪。他表示,「一帶一路」推動互利共贏,開啟了中厄合作發展新篇章。中國的脫貧成就創造了奇蹟,經驗值得拉美國家借鑑。
  • 深化交流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 王凱會見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一行
    深化交流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 王凱會見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一行 2020-12-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泰國國家研究院唐隆功·吳森提蘭谷:一帶一路建設將迸發更大活力
    2020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周年。東協國家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歡迎態度,認為共建「一帶一路」給地區發展帶來了利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及東協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充分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在該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給區域國家帶來光明發展前景。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資企業到泰國投資步伐加快,各種大型項目在泰國落地開花。
  • 【直擊】周三大講堂 |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周三大講堂」,區域開放司統籌協調處處長陳懷海和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趙坤,分別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從國際視角看共建『一帶一路』」為題作專題報告。「深耕七載,春華秋實,『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陳懷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帶動全球互聯互通不斷加強,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建設持續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引領效應持續釋放,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共建「一帶一路」支持多元化投資,鼓勵國際產能及第三方市場合作,目前我國已與14個國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
  • 「一帶一路」經貿合作韌性十足
    來源:國際商報12月3日今年以來,商務部把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重點工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積極成效。緣何逆勢增長據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綠色、開放、廉潔理念,按照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 參加圓桌峰會的領導人,都對「一帶一路」說了些啥?
    吉布地總統蓋萊:能發揮「催化劑」作用「一帶一路」倡議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地區,有助於打開海上通道的新大門,有助於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倡議也提出了新的合作方式,促進各國形成合力,共同維護多邊主義。「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促進發展與貿易,通過沿線國家共同努力,互利共贏。
  • 人民網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進入第三季度,寧波舟山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更是一路攀高。港口轉起來,企業出口忙。「現在國外對家居商品、園藝產品等需求旺盛,正是外貿企業大有作為的好時機。」浙江興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訂艙中心經理施孝偉說。挖掘外貿增長潛力,還要加快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
  • 財經觀察:共建「一帶一路」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經貿合作重要...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 財經觀察:共建「一帶一路」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經貿合作重要抓手新華社記者石昊 胡曉光 蔡國棟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11各方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促進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深挖互聯互通潛力,推動後疫情經濟復甦。多位專家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經貿和投資合作的重要內容,為多國緩解疫情衝擊、儘快重振經濟提供強大動力。
  • 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為亞太人民造福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並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要全面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 「一帶一路」惠在當下 功在千秋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智慧、中國擔當的最佳詮釋,它彰顯了中國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提供方案的大國擔當。它也是中國向世界發出分享機遇的「邀請函」,更是為人類文明、世界發展、社會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的原創方案。
  •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 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報告認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應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報告指出,2019年是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深化發展年,2018年巴布亞紐幾內亞、紐埃、斐濟等11個太平洋島國相繼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係迅速發展。同時,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取得外交新突破,不僅與索羅門群島建交,而且與吉里巴斯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