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周三大講堂 |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2020-12-19 澎湃新聞

【直擊】周三大講堂 |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2020-12-02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舉辦「周三大講堂」。圖為會議現場。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高弘傑 攝)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國家發改委舉辦「周三大講堂」——「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系列專題講座第八講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舉辦「周三大講堂」,區域開放司統籌協調處處長陳懷海和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趙坤,分別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從國際視角看共建『一帶一路』」為題作專題報告。

「深耕七載,春華秋實,『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陳懷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帶動全球互聯互通不斷加強,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建設持續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引領效應持續釋放,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共建「一帶一路」支持多元化投資,鼓勵國際產能及第三方市場合作,目前我國已與14個國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

陳懷海說,「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正式成立,目前成員國總數已達30個。同時,金融合作領域也明顯擴大,國際多邊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商業銀行不斷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穩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支持。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四五』開局打下更好基礎的關鍵之年。」陳懷海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聚焦重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完善對外合作方式和政策體系,取得更多可視化成果。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十足韌性。此前,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從國家發改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如何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趙坤從國際視角出發,圍繞當前共建「一帶一路」熱點問題進行著重解讀。他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互利共贏,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

談及建設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時,趙坤說,要主動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有關合作項目精準對接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堅持多邊主義,把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雙邊國際合作同聯合國、G20、APEC、金磚、上合等多邊合作結合起來,整體推進。

他表示,要積極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以全面提升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健康水平為主線,促進中國及沿線國家的衛生事業共同進步。疫情之後,各國需進一步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惠及全人類、高效可持續的全球公共衛生體系。

如何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趙坤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有序復工復產,以「一帶一路」建設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區域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實現商品、服務和人員的正常流動,努力恢復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為經濟社會復甦注入催化劑,加強同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最後趙坤表示,建設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未來需進一步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將發展的潛力激發出來。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李韶輝 實習記者 呂書雅 )

原標題:《【直擊】周三大講堂 |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對外承包工程:我省共建「一帶一路」的可視性成果
    這一年,我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企業「走出去」信心不斷增強,對外合作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市場發展空間日益擴大,同時,對外勞務合作也邁出了新步伐。立足自身優勢提升企業質量效益立足優勢,強化服務,不斷提升「走出去」企業的質量效益,是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根本基礎和有效途徑。近年來,依託水電、光伏等特色產業,越來越多的我省優勢企業增強信心走出去。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百人齊聚商大事 讓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服務能力建設和金融支持、《新加坡調解公約》在各國的協作與執行、「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和調解員履職能力及「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等分論壇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一帶一路」精神被寫進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日益成為國際合作共識。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全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得到全球範圍內的支持。
  • 「一帶一路」惠在當下 功在千秋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智慧、中國擔當的最佳詮釋,它彰顯了中國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提供方案的大國擔當。它也是中國向世界發出分享機遇的「邀請函」,更是為人類文明、世界發展、社會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的原創方案。
  • 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在京召開
    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能源領域合作緊密,成果豐碩。「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正逐漸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能源領域高質量合作的新平臺。中國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堅持把發展清潔能源作為促進能源領域經濟復甦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導風電、光伏發電行業擴大投資,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合作規劃》是我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領域,明確了合作內容和重點合作項目,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
  • 凱撒旅遊:以文旅為媒 促「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4月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京舉行,關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豐碩成果也再度引發關注。數據指出,目前中國已經與全球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與旅遊作為重要推手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凱撒旅遊了解到,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出、入境遊雙雙獲益。
  • 攜手「走進非洲」 深耕「一帶一路」
    非洲國家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成果具有分時間階段、分層次的需求。深圳一些優秀企業已經在非洲國家鋪下堅實的道路,深圳企業在非洲國家擁有巨大的潛力,更多的深圳中小企業也將進一步拓展非洲市場。
  • 共建一帶一路 推動區域發展(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新華社發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對52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中國與相關國家穩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 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辦
    12月20日,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辦。全國工商聯將繼續致力於引導服務包括民營上市公司在內的廣大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依託灣區優勢更好開拓國際市場。高燕表示,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資本市場在資金融通方面更發揮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增量財富的來源,是中國企業的優秀代表,更是共建「一帶一路」的親歷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 今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十足韌性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公欣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對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的挑戰。但同時也要看到,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迅速恢復和主動對外開放,以及過去7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十足韌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日前舉行的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聚焦「一帶一路」文明互鑑 「一帶一路」博物館管理高級研修班結業...
    為增進民心互通、文明互鑑,促進「一帶一路」博物館之間的交流,探索國際視野下的博物館發展,上海博物館於2019年11月17日—27日舉辦「一帶一路」博物館管理高級研修班。  研修班旨在打造共享、交流、研究、創新的平臺,探索一條共建、共用的「一帶一路」博物館傳播新思路、新途徑。研修班以「『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博物館發展」為主題,探索國際視野下博物館在管理、研究、文物保護、展覽、交流和公眾教育等多方面的發展,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和多元的授課形式,為來自「一帶一路」國家不同類型博物館的同行提供深入交流學習的機會,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跨文化交流盛會。
  • 這一年丨2019,「一帶一路」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2019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六年。這一年,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更大了;這一年,「一帶一路」開啟了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中國一帶一路網盤點了2019年「一帶一路」重點事件,一起來看看吧!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並提出2019年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連續第6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 史志欽 郭昕欣:「一帶一路」與百年大變局下的全球治理
    關鍵詞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倡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一作者系系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第二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文章原載於《當代世界》2020年第3期,注釋略DOI:10.19422/j.cnki.ddsj.2020.03.009
  • 「一帶一路」綜合服務能力建設論壇在首爾召開
    與會嘉賓圍繞「一帶一路」服務能力建設和金融支持、《新加坡調解公約》在各國的協作與執行、「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和調解員履職能力及「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等四個分論壇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一帶一路」精神被寫進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日益成為國際合作共識。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全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得到全球範圍內的支持。
  • 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 中塔專家舉辦視頻會議 共話「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19日共同舉辦《中塔「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視頻會議,中塔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塔吉克斯坦是首批與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走向「一帶一路」——北京大學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一帶一路」輝映金色孟加拉灣
    【特別關注】  光明日報記者 張任重 鹿鋮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四年以來,環孟加拉灣區域四國——緬甸、尼泊爾、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紛紛收穫喜人成果,特別是2017年以來各大項目穩步實施,已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