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與這世界交手這麼多年,是否光彩依舊
唐人街,又稱中國城,是華人在國外集居的地區,目前,世界各地有近70個唐人街,它們是華人的見證,唐人街既陌生又熟悉,糅雜的中華元素,黑色的眼瞳裡映著他鄉的紅,它在異域文化中別有洞天,承載著海外華人的許多幽默感觸。走在唐人街的街道上,你可以聽到中國各地的語言,店鋪的招牌都是熟悉的中文,這裡有超過200多家的中餐館,各地風味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中國胃,林則徐和孔子的雕像也展示著中國的文化。
最早的華人從19世紀中葉開始來到美國,他們最初來美淘金,從事黃金開採和鐵路工作,到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時,來美華人迅猛增長,根據此前的人口普查報告,目前,有超過300萬中國人在美國,不管他們離開中國的原因是貧窮也好、饑荒也好、政治避難也好,這些人口達到了最高峰,華人已經建立了穩固的社區,來保持他們的民族遺產和他們的傳統血脈,這種傳統和文化的傳承是吸引廣大遊客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各地,很多大城市,從倫敦、溫哥華、墨爾本到馬尼拉,都有唐人街,其中美國的唐人街最為繁榮。美國唐人街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留中華文化,儘管唐人街的居民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堅持講中文,看中文,讓他們的子女在家裡說中文,可以說,唐人街即是中華民族在海外的落腳點,也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長點。
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等其他華人小城一樣,通用的語言主要是國語,也有各地方言,中餐為主食,許多街口也有中文報攤,開車可以聽到中文廣播,很多街口看的電視是中文電視,在美國,只有唐人街有這樣的條件和氛圍。
唐人街的存在,不僅能給大量華人提供生活場所,還讓海外華人發展壯大的情景展現出來,它也給全球各國的城市,增添了一筆美麗的色彩。可是隨著時代不斷變遷,美國不少唐人街的華人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其原因令人深思,如今的美國唐人街早已失去了往日繁華,那些離開的人都去哪兒了?
一開始的唐人街是華人的聚集地,原本只是偏僻而且廖無人煙的低價地區,因為華人的聚集重新成為了繁華地帶,不少世界各地的遊客都來到華人街體驗當地的中國風,但是隨著遊客的增多,唐人街逐漸成為了著名景點,與此同時的房東看到了如此的熱鬧景象,於是就開始漲房租,一些華人因為租金太高無力支付,只能搬去別的地方,離開了唐人街。
沒想到隨著華人商戶的一個個離開,這條街道重新回到了荒涼和寂靜,因為沒有了華人的聚集,這條街道只是普通的街道,沒辦法給中國遊客一種熟悉感和歸屬感,因此,唐人街也就這樣沒落了。
此外如今有不少美國留學生到中國學習,他們回國以後完全可以自己親手製作中式簡餐,對中國製造的工藝品也不會感到好奇,基於這幾點因素,離開唐人街的華人不是選擇回國發展,就是搬到了租金較為便宜的地帶。